• 06月18日 星期二

临港奋楫|专访郑少华:临港要加快建立上海国际商事法院

澎湃新闻记者 张静

8月20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满一周年。一年来,临港新片区法治营商环境正走在路上,新片区发布促进法律服务业发展政策,上海市检察机关临港新片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揭牌。

临港新片区的设立将加快推进上海市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此同时,涉外、涉港澳台和涉自贸区等相关的国际商事案件未来也不可避免。国际商事纠纷如何解决?新片区法治营商环境下一步如何建设?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日前就此专访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法学院教授郑少华。

郑少华表示,国际商事纠纷解决的话语权实际上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成为吸引国际资本的聚集地,临港新片区要快速推进上海国际商事法院的建立,以上海商事法院为中心,构建调解、仲裁和诉讼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变革仲裁和调解制度,引进境外商事调解机构和商事仲裁机构。

快速推进上海国际商事法院的建立

国务院去年8月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明确,支持新片区加强国际商事纠纷审判组织建设。

临港新片区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为重点,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郑少华认为,“这也意味着上海和新片区想成为全球优质资源的集合地、国际规则的供给地。”因此新片区的国际商事纠纷审判组织必然是能与之相适应的新型营商司法组织。

“上海国际商事法院的设立不同于我们传统的司法组织,它是一种营商司法组织。”郑少华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在国际商事领域,无论是传统司法大国,还是新兴国家,都在竞争国际商事纠纷解决的话语权。

实际上,随着国际商事交往的日益频繁,国际商事法院(庭)的设立已成趋势。除传统的英国商事法院、法国商事法院、美国特拉华衡平法院、纽约南区法院、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最高法院商事法庭外,新兴的国际商事法院还包括卡塔尔国际法院与争议解决中心,阿联酋迪拜国际金融中心法院与阿布托比全球市场法院、新加坡国际商事法院、印度新德里最高法院商业法庭、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法院、荷兰商事法院等。

2018年6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国际商事法庭、第二国际商事法庭分别在深圳与西安揭牌,也标志着中国加入了国际商事法院(庭)设立的趋势。

“因为国际商事纠纷解决的话语权实际上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成为吸引国际资本的聚集地,包括规则的形成、纠纷的高效公正快速解决。”

无论是以立法引导的大陆法系,还是以判例引导的英美法系,法院裁决能起到引领作用,个案恰恰会引领规则的形成,从中透露出一地区的营商环境。“一个案件判下来、怎么判,实际上影响了企业的选择,如果企业碰到了类似的情况,它会选择在哪里能获益。”

与此同时,郑少华认为,上海国际商事法院、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等纠纷解决机构就像一条产业链。作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核心,产业链顶端的上海国际商事法院落户临港新片区,有利于其他法律服务机构的聚集,因此“要快速推进上海国际商事法院的建立”。

建立调解、仲裁、诉讼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

临港新片区的设立将加快推进上海市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涉外、涉港澳台和涉自贸区等相关的国际商事案件预计也将增长。新片区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差异化开放政策和制度,法律体系的多样性、法律领域的广泛性将给法院办案和法律适用带来新的挑战。

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王淑梅曾表示,为了确保新片区新型制度体系顺畅有序运行,实现尽快建成更具影响力、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的战略目标,对标其他国家自由贸易区(港)国际商事审判组织的建设标准,加快设立专业化、高水平的国际商事审判组织势在必行。

“实际上临港新片区还是要建立一个以上海商事法院为中心的调解、仲裁和诉讼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让当事人选择其认为适宜的方式解决国际商事纠纷。对于新片区法治营商环境的建设,郑少华建议,要变革仲裁和调解制度,引进境外商事调解机构和商事仲裁机构。

以诉讼和仲裁为例,相比以案件公开树立公信力的司法机构上海国际商事法院,仲裁属于仲裁机构,以不公开为原则。一些企业为了不对外公开商业技艺,常常“选择仲裁而不走法院”。

上海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陶海荣也曾介绍,在美国,进入诉讼环节的争议不超过5%,超过95%的争议通过ADR(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解决。

为鼓励境内外知名法律服务机构在临港新片区设立总部或业务机构,今年5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促进法律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在临港新片区设立业务机构的国际商事海事仲裁机构、调解机构等争议解决机构,可申请一次性专项奖励100万元。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制度创新和风险防范处相关负责人徐梦飞表示,如果在新片区可以设立这样的业务机构,企业就不需要前往新加坡、伦敦等地仲裁,“而且新片区的仲裁也会得到相关法院的认可和执行。”

“我们应该鼓励境外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入驻自贸区,这不是说说而已,确实要下决心。”郑少华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现行仲裁法仍有多方面可以突破,包括区别于机构仲裁的临时仲裁在新片区应当被容许等,也就是双方可指定个人进行仲裁。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徐亦嘉

上一篇新闻

招生政策解读:上海财经大学2020本科招生政策解读与常见问题解答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硕士留学需要多少费用?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