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7日 星期五

探秘留尼汪 | 故土难离,海外华人成长记(上)

探秘留尼汪 | 故土难离,海外华人成长记(上)

1927年

15岁的他踏上远途

此后故乡只在梦中

对于大海,他并不陌生,从走出门的那刻,就决定了要穿过南海,跃过大洋,奔赴远方。不过眼前的这片海很不一样,它没有往昔的深邃壮阔,也没有急骤的狂风暴雨,它只是很蓝,很干净,还有很多从未见过的鱼群在水底摇摆,和着炽热的风,他感到有点孤寂。

家肯定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了,他说不上来有多远,但这艘呜呜作响的蒸汽船已在海上航行近四个月了。期间经过了西贡、新加坡、马来西亚,现在抵达了毛里求斯,距离终点留尼汪,他们还需要等待几星期换乘帆船。

探秘留尼汪 | 故土难离,海外华人成长记(上)

探秘留尼汪 | 故土难离,海外华人成长记(上)

探秘留尼汪 | 故土难离,海外华人成长记(上)

早期远渡重洋的华工

这是1927年的场景,15岁的霍长仪与他的广东老乡,来到了留尼汪,成为第一代华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挣钱致富,回家立业。这种渴望使他们踏上了远航的路途,从此故乡只在梦中。

一无所有,靠双手努力的“打工仔”面对的是“手停口停”的现实,不工作就没有吃的。霍长仪和很多新来的人一样在商店里做伙计。早上四点起床,晚上十点以后入睡,工作的时候跑前跑后,几乎脚不沾地。365天,只有春节那天可以小小地休息一下。

探秘留尼汪 | 故土难离,海外华人成长记(上)

寒来暑往

辛勤工作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这首两千多年前的古诗复刻了留尼汪第一代华人的生活状况。致富归家的渴望驱使着他们从夜幕中起身,为明天的口粮奔波。

时隔9年后,霍长仪终于攒够了一定的积蓄,回到了故乡。但眼前的故乡和离开时没有太多的变化,经济萧条,战乱频仍,他只好再度选择了离开,这次一起离开的还有新婚的妻子。他向妻子保证,赚钱以后,一定要回国自己开店当老板。

探秘留尼汪 | 故土难离,海外华人成长记(上)

房屋摆设仍保持中式风格

探秘留尼汪 | 故土难离,海外华人成长记(上)

1949年,霍长仪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实现了经济上的独立。做了20多年伙计,一朝转变为大批发商,成为岛上500家中国商店的供货人之一。每每向子女讲起当初的经历时,霍长仪都不忘告诫他们:“自己的腿没劲儿就站不起来”。

探秘留尼汪 | 故土难离,海外华人成长记(上)

探秘留尼汪 | 故土难离,海外华人成长记(上)

华人店铺的今与昔

是啊,初来乍到的华人只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站起来。最早到留尼汪的中国人俗称“卖猪仔”,做苦力工人,听不懂也不会说法语,只有横下一条心,勤勤恳恳地工作。过了今天就没明天的日子,使他们意识到“宁多剩一日钱,强过多剩一日命”。大家普遍地以给人做工积蓄资本、开店,可谓白手创业。

除了繁重的工作以外,华人们还随时都可能遭遇盘查。作为法属殖民地,留尼汪的外国居民必须每年更新居留证。尤其是中国人,必须处处小心,稍有差错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一旦政府拒绝颁发居留证,他们将在七天内被遣送回国。

探秘留尼汪 | 故土难离,海外华人成长记(上)

历史记忆

二战前来岛华人护照

战战兢兢地辛勤工作希望的是有朝一日能荣归故里,但越是渴望,反而越触不可及。战火纷飞的年代,远隔重洋的两地,归国成为了遥不可及的幻想。一年又一年,小伙子变成了老人,小孩子也只能在父辈的故事里想象中国,回家成为了心头的执念。

回家

是一场漫长的旅途

但从不放弃

探秘留尼汪 | 故土难离,海外华人成长记(上)

时机终于到了,等了二十多年的霍长仪们,在1965年踏上了归国的路。他们在旅途中追寻故土,在乡音里寻找过去。顺德、佛山、梅县,甚至不曾去过的北京,都留下了他们的脚印。周恩来总理以个人名义在人民大会堂亲切地接见了他们,并赠送了一只精致的花瓶作为纪念,如今这只花瓶被珍藏在霍长仪的家里。

故土难离,霍长仪也许早忘了离家时的故乡,但他记得那种感觉。那是一种牵绊,时隔多年,仍然萦绕于心。每当孩子问起,为什么要回中国,他总是告诉他们:“我们的根永远在中国。”

探秘留尼汪 | 故土难离,海外华人成长记(上)

探秘留尼汪 | 故土难离,海外华人成长记(上)

滨海墓园

不少华人先祖

安睡此处

上一篇新闻

考研失败后,我们的出路在哪?

下一篇新闻

墨客大动作不断,竟然动了别人的蛋糕?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