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如父如子:大海教授和他的“鱼儿们”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0月5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海涌教授的两名在读博士生潘爱星和张扬璞,即将踏上赴美求学的航班,远赴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分别开启为期半年和一年的留学历程。
两个月后,海涌教授另一名在读博士生韩超凡,也将飞抵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跟随李国安教授展开为期一年的留学生涯。
1、同年三弟子公派留学
海教授与三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潘爱星(左一)、张扬璞(左二)、韩超凡
收到留学通知书一刻
他们都是凭借在读期间的优异表现,而获得了国家教育部的公派留学资助而将赴国外著名院所学习深造。据悉,获此奖学金的一般都是统招在读博士,在读期间参加过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英语考试过关,有确切的出国研究计划,并有欧美正规院校或研究机构的接收函。申请到该奖学金的在读博士,可以在国外学习一年。
“2018年让我特别开心,一年当中我有3名博士生申请该项目获批。”喜讯传开后,天南地北的同道向海涌教授道贺,因为此前尚未听说过哪位导师一年当中能有3名博士生同时获批该奖学金。
“他们出国的研究方向,都是我跟他们将在美国跟随学习的导师共同商定的。”海涌教授说,学生们出国研究的方向,有的是国内研究方向的扩展,有的是美国导师正在进行的研究。
2 、留学:年轻医生成长的阶梯
海涌教授和学生们的月度科研会议
2011年,海涌教授自己筹集资金,将其第一个博士研究生周立金送到美国德克萨斯腰椎研究所和TRSH医院学习了一年。第二个博士生陈小龙,也曾到美国南加州大学学习半年。第三个博士张希诺也已于今年完成在美国底特律大学的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在北京朝阳医院工作了。
“在读博士和年轻医生出国学习非常有意义。”海涌教授认为,年轻医生出国学习在不同阶段的目的和收获各不相同。
在读博士主要是理论学习和积累的阶段,作为年轻的住院医师,他们出国主要是到国外环境中感受国外的医学和临床状况,了解国外医生的培养过程,以开阔眼界为主,这对提高他们看问题的高度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所有的副主任医师和高年资主治医师,必须有3个月到半年以上的国外学习经历。他们在国外某个著名院所就某个专业领域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在临床某个领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海涌教授要求科室所有副主任医师以上及博士毕业人员,每年至少发表一篇SCI论文,每3年至少有一项科研课题。为此,他会创造各种途径让年轻医生出国深造,包括申请AOSpine、NASS、SRS、国际腰椎研究学会,以及关节和创伤等各专业协会的奖学金,助其实现出国访学计划。
除此之外,海涌教授鼓励科室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申报医院的人才培养基金。北京朝阳医院规定,中青年骨干提出申请并通过选拔后,在欧美国家找到接收的院所,就可以出国学习一年。在此期间,医院每月发放1万元人民币的生活费。骨科每年会有两三名中青年医生得到这个学习机会。
“培养中青年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未来,他们如果不到国外拓展视野,今后的发展就会受限。”海教授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些年来,北京朝阳医院骨科着力培养中青年医师的科室人才建设方针已见成效,科室获批的科研课题、发表的SCI论文均逐年上升。
3 、艰辛:20年前境遇并非故事
海涌、赵杰(右一)留学期间与两位美国导师合影
海涌与袁汉森教授(左一)夫妇、Lee教授夫妇合影
与学生们相比,海涌教授青年时代的留学生涯就艰苦得多了。1986年从第一军医大学(今南方医科大学)毕业后,年轻的大海医生开始了他的军医生涯。
1995年底,他怀揣多年积蓄和夫人资助兑换的6000美金,“公派自费”留学美国,在新泽西医科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跟随两位著名的导师进行了为期两年的骨科博士后和脊柱外科博士后研究。
在美国学习的第一年,大海医生跟随曾担任北美脊柱外科学会主席的韩裔学者Casey Lee教授看门诊和做手术。Lee教授经常启发大海医生从病人的一个临床问题或临床现象当中,找出有一定共性的问题来设计一个研究并完成它。
为此,他查阅了导师十多年积累下来的四五千个病例和影像片,通过回顾与这些问题相关的病例,他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4篇腰椎研究论文。
第二年,大海医生跟随也曾担任过北美脊柱外科学会主席的华裔学者袁汉森教授学习。“他的眼界和思维特别超前。跟他学习期间,我见到很多他发明的新技术、新材料的诞生并参与临床应用。”
袁教授20多年前的这些创新性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有些至今依然长盛不衰,如球囊椎体成形术等技术。正是他的这种超前思维,让大海医生有幸站在学界潮头,提前领略了新材料和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效果。
在此学习期间,他一半时间在临床,一半时间在实验室做研究。他在实验室除了开展日常实验,还负责养老鼠、养羊等动物,半夜三更经常要赶到实验室按点取标本、做分析,数九寒冬还要到凉风飕飕的露天取动物标本。实验室的工作虽然艰苦,但是亲历和见证了很多重要研究的全过程。
对于青年医师来说,亲自参与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获得第一手的体验和经历。
“跟随这两位导师学习的那两年,我收获特别大。他们的性格不同,又各有所长,一位教会了我在临床试验当中如何发现问题并设计研究的方法,另一位引领我如何站在学术前沿进行创新。”
如今,海涌教授的研究生毕业课题多数与临床相关,少部分与其担任的国自然课题以及团队创新项目相关。由此可见,当年他留学的后续影响之大,一直延展到培养学生上。
4 、师父:鱼儿们遨游的方向
海涌教授的学生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昵称,叫“大海里的鱼儿”;鱼儿们和科室年轻医生对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昵称,叫“师父”。
2008年,大海教授招收了他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周立金。现在,他每年招收统招、推免和国际港澳台硕士研究生各一名,统招和推免博士研究生各一名。如今,由其弟子和科室年轻医生组成的“大海里的鱼儿”群已有78人,其中统招、在职的学生至少有五六十人。
与有些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跟导师谋面的次数屈指可数不同,大海教授与“鱼儿们”每个工作日都会见面并带领他们学习。
每周一上午出专家门诊,海涌教授要求所有在骨科轮转的学生必须跟随出诊,以培养他们临床诊断的思维和查体方法等技能。
每周二至周五,每天早晨6:40,学生们来科室吃完师父提供给他们的免费早餐,7点便在师父的带领下准时开始一天的学习和工作。这种习惯已经坚持了七八年。
每周二早晨7点,海教授带领脊柱外科的弟子们大查房。查房之前,学生不仅要牢记所负责患者的年龄、检查情况、病情、病史等资料,还要回答老师的提问;而且,其中至少一个病例必须用英文来汇报。因此每周二上午,很多攥着小纸条的学生会紧张得手心出汗。
每周三早晨7点开始全科晨读,一般由各专业的一名高年资医师和一名低年资医师作专业报告。
气氛轻松的英语俱乐部沙龙
每周四早晨7点开始脊柱外科研究生的读书报告和英语俱乐部沙龙。读书报告建议学生们尽量使用英文,以提高他们的英文表达能力。
每周五早晨7点开始脊柱外科上周手术病例汇报和下周疑难病例讨论。
海教授带领学生参加第十届中国国际腰椎会议
到了周六日,有些学生还会跟着师父前往各地参加学术交流。
这些良好的学习风气,吸引着从骨科到其他科室轮转的学生,到了每天早晨7点,他们还会回到骨科参加科室学习。而从其他科室轮转到骨科的研究生,也对在这里每天能见到老师感到惊奇。
大海教授与“鱼儿们”在新加坡参会
“我看他们就像看自己的孩子。”海教授在专业上对弟子们倾注了满满的心血。学生们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的投稿如果被采用发言,海教授都会安排他们参会。2018年5月,在新加坡召开的AOSpine环球骨科大会上,除了刘铁这样的高年资医师,陈小龙、潘爱星、刘景伟也去作了大会发言。
海涌教授与2018首医骨外科学系英文学术演讲比赛获奖学生合影
春播秋收,在9月27日结束的2018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青年医师英文学术演讲比赛中,“大海里的鱼儿们”没有辜负师父的辛勤培育。在不知道参赛者单位的情况下,经十余名专家评委匿名打分,朝阳骨科团队占据了前十名中的六席,并囊括前四名。
自古严师出高徒。学生犯了错误,海教授会及时指出并加以惩罚,比如手术准备不足或PPT做得不合格,都会被罚50个俯卧撑。
海教授对学生既是严师,也是益友。作为一个开朗阳光的性情中人,他乐于同学生们交流当下热点话题,分享他所了解的非专业领域内的新知识、新产品,一款新手机、有意思的APP的问世,热映电影的剧情等都会在第一时间与弟子讨论,师生沟通话题涉猎很广。
海教授和学生到玉树义诊
持续12年来,海教授带领团队赴西藏、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高原地区开展“大海脊柱拯救行动”,在救助贫困地区脊柱侧弯患者的同时,还增加了青年医生学医的信心和责任感,对他们身心也是一次次洗礼。
如今,大海教授的学生毕业后遍布各地,也各自取得了好的成绩。硕士毕业后,汪文龙和另一名师弟前后脚到首钢医院骨科工作。“你的学生给我们带来了学术研究的风气,这是从未有过的。”该科多位主任的反馈,令海涌教授甚为欣慰和自豪。
海教授足踝骨折后坐轮椅出席学生毕业典礼
天道酬勤,“海家军”的大海已是波澜壮阔。
“大海里的鱼儿们”或徜徉其中,或遨游四方,修炼着各自的本领。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大海教授以爱育才,期盼“鱼儿们”跨越龙门,五洋斩浪,去追寻各自的诗和远方。
本文骨科在线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