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6日 星期三

出门辨别方向,垃圾怎么分类,要不要生二胎,其实都是一个问题

生活中听经常听人说:"我是个路痴,出门辨不清方向。"这些人可以说天生没有方向感,也可以认为,他们的地理学知识掌握得不够。

那么,什么是地理学?

能辨别方向,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就是懂地理学了吗?

地理学当然包括这些内容,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但要了解地球上的山川河流分布,春生夏长等自然现象,还要知道它们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地理学与生活》这本书,为我们全面了解地理学,特别是地理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本书作者有三位,阿瑟和朱迪斯是一对夫妻,他们是美国中学地理学计划的作者之一。阿瑟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是《地理分析杂志》的联合主编,2002年荣获美国地理学家协会杰出学者奖。第三位作者杰尔姆·费尔曼的教学与科研主要集中在人文地理领域方面。

出门辨别方向,垃圾怎么分类,要不要生二胎,其实都是一个问题

一、地理学是讲什么的?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现在流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走之前一定要了解点地理学。

比如去西藏,要先确定走哪条路线。从北京到西藏,有四条线路,青藏线、川藏线、滇藏线和新藏线,分别从青海、四川、云南和新疆进入西藏。

不同的路线除了距离长短之外,沿途会经过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点,路况怎么样,天气怎么样,各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等。这些全都是地理学研究范围。

准确地说,地理学是研究空间变化的学科。什么是 "空间"。打个比方,北京到西藏,途中经过的任何地点,都是"空间"的一部分。

"空间"不仅包括地面部分,还包括空中和地下部分。比如,高山河流是空间内容,刮风下雨是空间内容,热气球、飞机宇宙飞船分别在哪个高度飞行,也是空间内容。同样,地球内部构造,地下的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也是地理空间的一部分。

地理学是研究空间变化的科学。还拿北京到西藏自驾游举例。地理学不仅告诉你北京什么样,西藏什么样,从北京到西藏会经历什么不同。地理学还会进一步告诉你,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这就是空间的变化。

出门辨别方向,垃圾怎么分类,要不要生二胎,其实都是一个问题

地理学不但关注自然的为什么,还会关注人的为什么。比如,很多人认为,加拿大人肯定都讲英语。但地理学会告诉你,不是所有的加拿大人都讲英语,魁北克省的居民就讲法语。哦,还有这个不同。那么为什么?

我们对一个地区的印象,通常是地理学上的印象。比如说到印尼,我们会知道这是一个群岛国家,气候宜人,适合旅游。有地震和海啸。华人很多。说到埃及,就会联想到古老文明、沙漠、炎热、尼罗河等等。

地理学要研究的空间,是空间的联系,是空间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地理学对人类的影响,大到首次环球航行,开启了全球人类和物种的大交流,小到影响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比如出门旅游看天气,生活垃圾怎么处理等生活细节。

出门辨别方向,垃圾怎么分类,要不要生二胎,其实都是一个问题

地理学是门古老的学科,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有科学家开始画地图了。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为了把希波战争记录下来,克服重重困难进行实地考察,详细了解波斯帝国,包括土地、经济和生活习惯等。为此,他除了被称为西方的"历史学之父",还被称为"地理学之父"。

到了17世纪,法国和英国联合进行了一次全国性地理测量,并第一次把测量出的各种数据标注在地图上。它标志着现代科学制图从此开始。哥伦布之所以敢去寻找新大陆,就是因为根据当时的地图,他计算出向西没多久就会到达亚洲,这才误打误撞发现了美洲大陆。

现在我们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依靠GPS卫星定位系统,要比哥伦布时期精确多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地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很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是地理学的范畴。比如买房挑区位,移民选国家,雾霾沙尘暴,交通拥堵,出门旅行,全球气候变化等等,都是地理学。

出门辨别方向,垃圾怎么分类,要不要生二胎,其实都是一个问题

二、大自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在夏威夷群岛的东部,海面以下零点八米的地方,有一座叫洛伊西的小岛,正在缓慢上升,而群岛西部则有些岛屿正在下沉。它们上升和下沉的速度非常缓慢,即使在100万年以后,洛伊西小岛也不会出现在海面上。

同时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在以每年一厘米的速度增长。但这个地区在4500万年前,还是一片浩瀚的海洋。

地球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当中。地球形成于47亿年前,最初的大陆是一个整体。由于地球内部力量推动,使陆地产生分裂,并向不同方向移动,最终形成了地球现在的样子。这就是现在人们公认的"大陆漂移"学说。

47亿年和人类几十年的寿命相比,差别巨大,使得一个人在他的有生之年,对地球表面的变化根本无从察觉。所以,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海洋和陆地经过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怎么发生的?未来还将产生什么变化?就是自然地理中地貌学的研究对象。

出门辨别方向,垃圾怎么分类,要不要生二胎,其实都是一个问题

还记得卡特里娜飓风吗?它被证明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飓风过后,新奥尔良市的城市功能系统被彻底损坏,市里大约80%的面积被洪水淹没。这场灾难虽然发生在西半球的美国,但因为后果严重,所以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像飓风这样的极端天气现象,虽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巨大,但出现频率毕竟不高。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关于天气的描述,还是阴晴雨雪这样的比较常见。

天气指某个地区短时间内的温度、降水等情况。比如昨天上海的气温多少,风向和风力等。气候则是经过长期的天气数据记录,总结出的天气变化趋势。比如,北京四季分明,全年最高温和最低温可以相差40℃以上。昆明四季如春,气温常年保持在20℃左右。但到了海口,基本可以说全是夏季了。这就是最简单的气候特征差别。

地球能量来自太阳。太阳能量到达地球后,经过各种变化,在地球各个角落形成多种多样的天气和气候特征。有气候宜人的旅游胜地,如夏威夷群岛,也有常年干旱,非常不利于生物生长的地区,如撒哈拉大沙漠。有每年按时刮来的温暖的春风,也有如卡特里娜飓风那样的偶然性的风暴灾难。

地理学对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类生活。

出门辨别方向,垃圾怎么分类,要不要生二胎,其实都是一个问题

三、人类生活是如何影响自然环境的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2016年,是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第一年,全年共出生人口1786万,是2000年以来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也是这一年,20岁到49岁的中国人中,男性比女性多1338万。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有疑惑,咱们不是在说地理吗?怎么扯到人口了?没错,人口也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叫人口地理学。它侧重研究人口和空间的关系。其中包括世界人口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人口数量、人口迁移、健康状况、生活水平,和当地的气候、经济发展状况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对象。

人口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新加坡在二战结束后,人口大幅度增长。短短20年全国人口就翻了一番。为避免人口过多,当时政府提出口号:生男生女两个够了。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限制人口出生。到了80年代中期,出生率明显下降。但是这样一来,国家又担心限制人口会削弱经济的增长潜力,加剧社会老龄化,于是在1986年,重新改变生育政策,提出"至少生两个,三个更好"的口号。

新加坡这个例子说明,人口政策会直接影响未来国家的人口状况,影响国家未来的经济和政治等社会各个方面。

出门辨别方向,垃圾怎么分类,要不要生二胎,其实都是一个问题

我们国家在人口政策上的变化,经历了和新加坡大致相似的过程。由"只生一个好"到全面放开二胎,也是因为人口出生率下降到了人口更新水平。

什么叫人口更新水平?就是新出生的人口要能够代替减少的人口。理论上每对夫妻要生育两个孩子,才能够完成人口替代。这时的生育率就是2.0。

但是考虑到婴儿死亡率,没有儿女的妇女和意外死亡的女性,那么,出生率要达到2.1至2.3,也就是每对夫妻要生2.1到2.3个孩子,才能完成人口替代更新。

我国的生育率在1996年开始就低于1.6,最低甚至到了1.19。同样的人口趋势,也发生在韩国和日本。欧洲有些国家,人口减少的趋势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男女比例失调也是个全球性问题。据《地理学和生活》中的数据显示,和正常的男女比例100:105相比,全世界少了一亿的女性。书中认为,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主要是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导致的问题,和人们通常认为的经济原因,似乎关系不大。

出门辨别方向,垃圾怎么分类,要不要生二胎,其实都是一个问题

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毫无节制的人口增长。1994年在开罗召开的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国际大会上,与会各国签署了一项计划,要在2015年,把世界人口稳定在72.2亿,这个计划得到了179个国家的认可。并且第一次提出了给予妇女在生育决策方面更大的发言权。

据最新的人口数字表明,2017年世界人口总数已经超过75亿。据估计,2050年世界人口可能达到91亿。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要,人类就不惜破坏地球原来面貌,比如毁坏热带雨林和湿地,向地球索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人类数量的增多,势必会给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施加更广泛更深刻的影响。

出门辨别方向,垃圾怎么分类,要不要生二胎,其实都是一个问题

四、人类和自然要和谐相处,才能使人类得以可持续发展

2004年圣诞节发生的印度洋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旅游胜地普吉岛,并波及苏门答腊、斯里兰卡、印度各国沿海和非洲东海岸。海啸导致约30万人死亡,重建这些地区的费用需要数十亿美元。这是人类有记录以来破坏性最大的海啸。

在新闻报道中,人们往往将地震海啸归为自然灾害。虽然人类还无法对地震进行准确预测。但地震引发的后果却是可以预见的。

在天平洋上,美国早就建立了海啸预警系统,而在印度洋却没有。泰国气象委员会解释说,不发布这么大的海啸预警,是出于对旅游业的考虑。

有些科学家认为,由于泰国和印度大量砍伐海边的红树林,让扑向内陆的海水没有了阻力,也大大增加了海啸的破坏性。由此看来,天灾还是人祸,还真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

出门辨别方向,垃圾怎么分类,要不要生二胎,其实都是一个问题

人类对自然界做了什么?在极端灾害面前,做什么样的决策反应?都会对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产生无法预料的后果,有的甚至是灾难性的。

为了减少自然带来的危害,人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地球峰会中,与会的70多个国家,开始思考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能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危及满足未来需要的发展。像那些大肆破坏热带雨林的活动,虽然满足了当前需要,但给后代子孙的生存制造了麻烦,就是严重威胁可持续发展的人类活动。

可持续发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比如对待湿地的态度。

出门辨别方向,垃圾怎么分类,要不要生二胎,其实都是一个问题

什么是湿地?湿地就是陆地和水域的连接处,往往是泥水混杂的地区。比如红军长征时经过的草地,准确地说就是湿地。

很多人对湿地有误解,认为那里土壤松软发臭,到处是腐烂的植物,滋生大量蚊虫,人会一不小心就陷进去。所以它妨碍人类活动,应该把它改成农田或者进行商业开发。

专家估计,全世界有一半的湿地已经被破坏,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原始湿地,丧失了大约90%。欧洲则至少丧失了60%。

实际上,湿地是非常珍贵的生态系统,有很多重要功能。比如,它能过滤河流泥沙,并把泥沙固定下来。它还可以过滤污染物和营养物质,改善水质,帮助补给地下水。

处于内陆的湿地,还能为各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很多鸟类都会到湿地上来繁殖,筑巢和过冬。

出门辨别方向,垃圾怎么分类,要不要生二胎,其实都是一个问题

河南省三门峡市的黄河湿地国家公园,每年冬天都吸引数万只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过冬。人们亲切地把这片湿地叫做"天鹅湖"。美丽的天鹅又引来众多游客,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在海边的湿地能够缓冲洪水影响,减轻对海岸的破坏。卡特里娜飓风之所以能够造成灾害性后果,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原来的湿地被破坏,水被排干,飓风掀起的巨浪才得以长驱直入。

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需要人类不断摸索,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人类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地理学永恒的课题。

上一篇新闻

女孩去塞尔维亚旅游失联,父亲急得瘫倒:孩子有些事一定不能任性

下一篇新闻

甘肃省将与渝桂黔合作共建南向通道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