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6日 星期三

每年两次出国游 当志愿者传播抗癌知识 抗癌人生 以笑面对

龙头新闻记者 王晓晨

有人说过:“这世上真正可怕的不是疾病,而是对疾病的恐惧。”前不久,耄耋之年的杨怀瑞张艳坤老夫妻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明家庭评选”中获得特别奖。这是一对“抗癌明星”夫妻,杨怀瑞被确诊直肠癌已有23年,张艳坤被查出乳腺癌快30年了。

张艳坤老人说,在“癌友”中,像他们这样乐观生活,和癌斗争十年二十年的其实大有人在。现代医学告诉我们,癌症患者精神状态越好,就越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癌症的抑制力就越强。近日,记者走近了这群勇斗病魔、活得有滋有味的“抗癌明星”们……

每年两次出国游 当志愿者传播抗癌知识 抗癌人生 以笑面对

徐永建(右一)和伙伴在健身

“癌龄”21年 她从志愿活动中寻找动力

李亚琪性格活泼、爱说爱笑。她今年67岁,1998年得了乳腺癌,今年已是21年了。聊起这二十多年的抗癌经历,她说一是感谢医院的白衣天使,再就是感谢“娘家”,也就是抗癌协会的伙伴们。

“当初发现乳腺癌时,其实已经到了中晚期。那时我才46岁,上有80岁的老母亲,下有十六七岁的儿子,心情非常不好,感觉就像是天塌下来了,觉得老天对自己太不公平了,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中。”医生劝她,恐惧会使人体产生毒素,爱人也说,“怕也没用,想得开就能再多活几年”。于是,李亚琪手术后参加了哈尔滨市癌症康复协会的活动,“我天天过来跟着大伙儿做义工,原来是老会员帮我,现在我成了老会员,就帮新癌友们做一些思想工作。没想到,这种积极的心态促使我的身体越来越好。”

李亚琪介绍说,癌症康复协会里有艺术团,有舞蹈队、柔力球队、大合唱团……她这些方面都不擅长,就在这儿当义工,主要是管服装、考勤。“我以前脾气急,现在有耐心多了,几乎每天都来活动站,早九点到晚五点,从来没有休息日,忙忙碌碌觉得自己特别充实。”当有人知道李亚琪“癌龄21年”时,会急切地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而李亚琪每每遇到向她“求教之人”,她总是先鼓励对方,“我们首先要有信心”“我们不能向癌症低头”“希望在心中,生命在脚下”“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用100%的努力去争取”……她说自己就是最好的样板,她见证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奇迹。

每年两次出国游 当志愿者传播抗癌知识 抗癌人生 以笑面对

李亚琪(左)

活出健康状态经常哼小曲自娱自乐

徐永建今年70岁,患卵巢癌那年是2001年。当时她处在更年期,没把身体的不舒服当回事儿,“肚子可大了,爱人发现情况不妙后,硬拉着我到医院看病。结果当时确诊是晚期卵巢癌,肚子里有个大瘤子,并造成整个卵巢移位。手术取出十多斤的腹水。”手术过程中,家属曾接到病危通知书,好在有惊无险。手术后,原本徐永建要进行八次化疗,可坚持到第六次化疗就进行不下去了。人特别虚弱,吐得厉害,总感觉要摔倒。在家休养一段时间,家人听说哈尔滨有癌症康复协会就带着她去看看。

“那天,爱人领着我,到那一看,哎呀,那里的患者跟医院的癌症患者不一样,在医院里癌症患者进去以后哭哭啼啼的,家属也是愁眉不展,可这儿我进去一看,他们虽是癌症患者,又唱又跳的,哪像有病的样呀!一打听,他们说已经患癌症好几年了。我当时就想,我要跟他们一样快快乐乐地活……”从那以后,徐永建把自己从病态里解脱出来,她虽然不是一个健康人,但是要活出一个健康的状态。她原本是个很内向的人,有事憋心里也不愿意参加活动,不喜欢张扬。但是到这儿后,心态转变了,每天跟大家嘻嘻哈哈,虽然唱歌跑调,还是喜欢没事哼上几段小曲自娱自乐。心态好了,她的身体也一天天好起来。

以前,徐永建听“抗癌明星”的讲座,18年后的今天,她成了“抗癌明星”。每天看书读报,学着了解癌症病人的用药、治疗、饮食、锻炼以及心理问题,现在已成了“专家”,为新病友传授抗癌经验,帮他们走出恐惧的阴影。

医生说他最多活一年他已活了10年每年两次出国游

周立民今年61岁,精气神十足,不熟悉的人,根本不相信他患肺癌10年了。2009年3月,周立民被查出肺癌,4月份去北京治疗,是三家权威医院联合做手术。打开胸腔后,专家说手术做不了,因为动脉血管和气管把肿瘤包住了,手术以后接受放化疗的话,只能是加速死亡,当时专家说他也就能活八个月。手术没做成,他回哈尔滨接受化疗,进行第二次化疗后,各项指标不乐观,专家说他顶多活一年。后来,他试用了一种国产的靶向药,效果还不错,就一直用药到现在。

周立民说,他患病后,还不到50岁的妻子提前办了退休手续,陪着他求医看病。“当时儿子在新加坡求学,可我一直没去过新加坡,病情稳定一些后,儿子建议我出国走走。想想自己以后可能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我便同意了。刚开始妻子有些担心,可旅游过程相当顺利。看着碧水蓝天和异国的迷人风光,我所有的烦恼抛到了九霄云外。”周立民发现,这次旅游让自己的心情好了起来,不再忧心忡忡,不再恐惧病魔。有时高兴了,还会赋诗一首或高歌一曲。周立民发现旅游很管用,这种精神疗法初见成效,从那以后,他每年都要进行两次出国游,每次20天,主要在新马泰一带旅游。

现在,周立民经常组织癌友们一起自驾游,“我们这些癌友把哈尔滨周边都游遍了,通常是一两天的短途游,大伙儿都挺开心的。我2009年加入癌症康复协会,那时肺癌患者有70多人,活到现在的还剩七个人了。我觉得是纵情山水的生活,让我多活了10年。”周立民介绍说,平日里,他在家也待不住,经常和癌友去各大公园,跟大伙儿聊聊天,心里就特别舒服。过段时间,他又会和老伴出国游,现在身体各方面儿没啥问题,他想再多活几年。

专家观点:构筑抗癌心理防线有助于强化自身免疫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苏君介绍说,十几年的从医经验来看,癌症患者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信自己的康复能力,是克服癌魔的首要前提。她有个患者,前几天还来医院复查,各方面指标非常好。这名患者2011年被查出恶性的脑胶质瘤,这种病十分凶险,通常只能活一年。可这位病人精神状态特别好,旅游、唱歌、跳舞、拍照,生活态度积极向上,没把患病当成一种精神负担。我们在临床上看到一些病人,一听说得了恶性肿瘤吓得不行了,整个人的状态也特别不好,其实病情要比这位患者轻很多,结果整日愁眉苦脸,几个月就去世了。

苏君医生介绍说,癌症临床治疗仅是康复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在于克服不良心理,构筑抗癌心理防线,这对强化患者自身免疫力、阻止和延缓病程进展至关重要。性格开朗,积极面对生活,有各种各样的爱好,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医生提醒患者,得癌症不可怕,要积极面对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每年两次出国游 当志愿者传播抗癌知识 抗癌人生 以笑面对

周立民(中)和伙伴宣传抗癌

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上一篇新闻

迟福林:自由贸易港战略定位不是海南的“自娱自乐”

下一篇新闻

莱特币也疯狂 涨到连创始人都吃惊:谨防暴跌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