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殡葬费三万八,暴利的“黑色生意”苦了谁?
(视觉中国 / 图)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市民邓先生的爱人在家离世后,亲属们将她的遗体送到了附近的某医院太平间暂时存放等待火化。然而在三天后,邓先生收到一张殡仪服务项目收费确认单,总计费用高达三万八千多元。
无独有偶,3月底为婆婆进行丧葬的郑女士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在将婆婆遗体送去太平间停放三天后被告知要交将近2万块钱的服务费。
最后一次消费有点豪华
据邓先生介绍,在他的3.8万元的收费单中,竟赫然列着600块的吃饭钱。
“我不知道600块钱给死人吃的是什么。”邓先生感到疑惑不解。除了吃饭钱,还有“沐浴SPA服务”5990元、“寿衣”6800元、“礼仪服务”3990元等。
同样地,郑女士的清单中,也有一项是“感恩致孝”收费5990元。郑女士则表示,自己至今不知道感恩致孝是什么内容。
其实除了吃饭钱、感恩致孝,还有起灵金光大道、垫背钱等等一系列花样繁多的项目出现在殡葬业服务收费确认单中。并且,邓先生和郑女士在结算时,都没有拿到正规的收据和发票,只有一张收费确认单,且只能现金支付。
显然,“丧事从简”的情况正在事与愿违,变成了一切从繁。这些奇葩的项目林林总总地叠加起来,为逝者实现了两三天就要花费好几万的清单。
电影《非诚勿扰》中高价卖墓地的剧情在生活中也得到了活生生的印证——只是这次,让人有点笑不出来。
(视觉中国 / 图)
丧葬为何成了高消费
那么,为何丧葬费用会被推高呢?这么高的费用又为何要消费呢?这要从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这个行业带有“刚需消费”的属性。
不管是医院的冷藏冰柜,还是守灵时的寿衣,或者火化后的骨灰盒,再到墓地的买或租,每个环节似乎都“不可或缺”,每个环节还都可以做加法,相应地增加收费项目。所以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家属一方面正对着亲人的去世手足无措,一方面对于丧葬流程也不懂,于是在殡仪公司的“一条龙服务”面前,就容易出现随机交学费的情况。
同时,在上述邓先生和郑女士的案例中,后来也查明相关的殡葬服务是医院外包给外部公司来做的。不言而喻,在这些转包关系间,也容易形成利润的嵌套关系,且可能提升结构成本并将转嫁给消费者。
至于为何会买单,或许也与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关。
不管是以守孝出名的古代君主舜,还是从周朝开始就提倡的将孝作为人的基本品德,又或者在儒家的道德伦理中将“孝”与“仁、义、礼、智、信”等一起发扬光大,孝道都是中华道德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种思想主轴下,家中逝者尤其是长者的“入土为安”,就成为很多亲属或子女在考虑丧葬问题时心理上首要的约束条件,从而容易着急地去处理相关事项。
所以,在刚性需求、需求数量大、急切的消费心理,但提供服务的机构相对固定且操控空间大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殡葬消费包就慢慢变得越来越豪华了。
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统计到的殡葬行业的消费就达到了2000亿元。到2020年,英国人寿保险机构SunLife发布的全球丧葬费用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平均丧葬费用约占到年平均工资的45.4%,排名世界第二。
殡葬行业,已经是一个营收规模庞大的产业。
(视觉中国 / 图)
可不可以有更多的方式
另外,从国内的这些案例还可以发现,家属在逝者的殡葬服务方面,基本都是被动接受服务。逝者生前容易丢失死后安排丧葬的自主权,逝后家属也容易丧失与殡葬公司协商的议价权。
那么,面对这些殡葬窘境,可不可以有多点其他方式呢?
首先,从目前北京卫健委针对此类事件的管理要求来看,会从严管理太平间服务,禁止在医院太平间开展营利性殡葬服务;落实医院监管责任,对于无资质的殡仪服务机构责令其停止服务;妥善太平间服务衔接,提供投诉举报等多渠道来对相关主体做好监管,维护群众权利。
其他,在监管之余,进一步协同引导殡葬服务项目的优化设置,让市场形成更充分的竞争,进而在价差的竞争下挤掉不合理或超额利润的泡沫,以便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让一个产业获得更良好的绩效,也是可以优化的方向。
对家庭来说,树立移风易俗、丧事从简、事先规划的理念,也有助于优化丧葬费用。如家庭成员可事前对丧葬服务进行了解,以预判各项服务和收费是否合理。
同时,也可以运用一点项目管理的思维,对相关流程进行分解,看是否可以寻找不同的机构来完成,从而优化服务和费用。在用品的定制中,如寿衣、骨灰盒等材料,也可以给出一定的要求和标准,避免一些公司的捆绑销售。
另外,可以看到,在传统的丧葬方式之外,一些国家已经开始了新的积极探索。譬如,日本就在传统墓地方式之外推出了纳骨堂。方式是将遗骨罐子装进一个个格子里,以类似超市存包柜子的方式进行存放。除了纳骨堂,还可以与没有血缘和婚姻关系的人合葬,或者进行树木葬、将骨灰撒入大自然等。
而像新加坡这样土地资源少的国家,则在积极推广费用较低的海葬。这些丧葬形式的调整和革新,也能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大大地降低丧葬费用。
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也让丧葬服务在自主意愿安排上产生了新的可能。
位于纽约的创业公司Lantern现在就提供“预先安排后事”的服务,项目包括逝者希望如何下葬、丧礼该如何进行、该邀请谁参加等,并开放用户上传文件、书信等,让处理后事者可通过这些足迹了解本人的遗愿,再结合现实来处理。
这些方式更好地凸现了逝者和家属的主体作用,以及丧葬过程的可控性,也有利于消费的透明化。
未来,相信在市场监督和市场竞争的协同作用下,以及创新殡葬形式和服务项目的优化下,更合理、更优质的殡葬服务和消费,才能在市场中长久地立足。
野话人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