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伊朗电影《小鞋子》:贫穷世界里看到的希望、温情和快乐

1997年,由伊朗国宝级导演马基德·马基迪执导的电影《小鞋子》上线后,创下了当时伊朗的票房记录,横扫蒙特利尔、新加坡等各大国际电影节,获奖无数。甚至,它还成为伊朗首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影片。

伊朗电影《小鞋子》:贫穷世界里看到的希望、温情和快乐

导演马基德·马基迪凭借本片,扩大了伊朗电影的国际影响力, 也迅速成为伊朗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

影片讲述出身社会底层家庭的一对小兄妹与一双小鞋子的故事,围绕一双“小鞋子”这一中心,发散出多个细节,全貌展现了发展中国家穷苦人民的生活状态。

本以为贫穷、艰辛的生活困境应该是影片沉重而灰暗的主题,然而透过孩子纯洁的心灵和无邪的目光,我们分明看到,这苦难的世界里,暖意融融,闪耀着美好和善良的人性光辉。

极度贫穷使微不足道的“丢鞋”小事上升为孩子们世界里真正的灾难与困境

电影开头,导演用了好几十秒来特写一个鞋匠补鞋的镜头。

伊朗电影《小鞋子》:贫穷世界里看到的希望、温情和快乐

一双破旧的粉红色的小鞋子在鞋匠手里,经过上胶、穿孔、引线,敲打等工序,一双修补好的小鞋子交到了小男孩阿里的手中。

镜头紧跟着阿里穿梭于修鞋铺、馕摊、蔬菜店,一个九岁的小男孩已承担起家里的采购任务,显然他的家境一定很艰难。

那双修好的小鞋子就在阿里买菜的时候丢失了。

镜头画面的背景是低矮的房屋、杂乱的街市、穿着邋遢的行人,视线所及,这是一个贫民区。

阿里回到家中,房东与母亲的吵闹声从镜头外传入,家里的房租欠缴,房东自然态度恶劣,这样的吵闹司空见惯。屋内,妹妹莎拉正怀抱着婴儿来回走动着,母亲卧病在床。

伊朗电影《小鞋子》:贫穷世界里看到的希望、温情和快乐

家里唯一挣钱的父亲,从事的工作很低微,养活一家五口人,还要供两个孩子读书,养家的艰辛早已把父亲压榨成与之年龄不相称的大叔了。

在这样窘迫的家境下,懂事的阿里无论如何也不敢向父母告知,丢失了妹妹唯一的一双鞋,同时也警告妹妹严守秘密。

阿里的话与其说是警告,不如说是一种残酷的真实:“你可以告诉妈妈,我也不在乎挨一顿打,可是爸爸没有钱给你买鞋,除非去借。我以为你懂。”

伊朗电影《小鞋子》:贫穷世界里看到的希望、温情和快乐

毫无疑问,莎拉懂,所以她才会委屈地接受哥哥的建议(一双球鞋兄妹俩分时段使用),才会如此痛苦地忍受着哥哥不合脚的鞋,才会每天争分夺秒地从学校奔回家,换鞋让哥哥能准时到校(尽管不是每次如愿)。

阿里和莎拉兄妹俩不仅身体上要担负起家务活的重担,心理也过早承受起极度贫穷带给他们的压抑体验。一件生活中似乎微乎其微的小事:(哥哥无意中丢失了妹妹的一双早已破旧不堪的小鞋子),便成了孩子们世界中真正的灾难与困境。

阿里和莎拉不敢向父母道出真情——不仅是惧怕惩罚,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母亲卧病、负债累累的家庭根本无力购买一双新鞋子。

伊朗电影《小鞋子》:贫穷世界里看到的希望、温情和快乐

阿里和莎拉达成协议,每天早上莎拉穿上哥哥的球鞋先去上学,放学后换鞋给阿里去上学。于是每天莎拉在街上拼命奔跑和阿里在巷口焦急地等待着妹妹这组镜头交替呈现在观众眼前。

兄妹俩以孩子的纯真和孩子的智慧尝试挽回这灾难,挣脱这困境。整部影片充满了孩子们令人辛酸的徒劳的挣扎。

伊朗电影《小鞋子》:贫穷世界里看到的希望、温情和快乐

然而,这令人辛酸的徒劳挣扎的周围,却又始终为温暖的柔情所辉映。

孩子们目光中充满正能量的世界

1.温馨友爱的家庭、社会氛围

阿里的父亲在外辛苦工作了一天,回到家还要承担砸碎糖块的社区义务,他在清真寺礼拜之际是奉茶的杂役身份。

父亲一边砸碎糖块,一边心疼地责怪生病的妻子不该劳作,并迁怒于小阿里不懂帮助母亲。卧床的母亲叮嘱莎拉为父亲沏一杯茶,茶里没有放糖,因为家里糖用完了,莎拉示意父亲正砸的糖可以放一些。

操劳的父亲接过女儿奉上的茶,眉开眼笑,直夸莎拉是乖女儿,却不接受女儿的建议。他告知女儿,那是清真寺礼拜沏茶用的糖,自己不能随意取用。

伊朗电影《小鞋子》:贫穷世界里看到的希望、温情和快乐

观众从这一幕温馨的生活场景中可以判断出,阿里的父母夫妻感情深厚,他们相互扶持,相互体恤,相依为命,用真挚朴实的爱为贫穷的家庭遮风挡雨,也为阿里和莎拉的心灵筑起温暖的港湾,足以抵挡贫困带给他们的伤害,这温暖的港湾便是家的意义所在。父亲对于女儿的言传身教也是对认为贫穷家庭的孩子缺乏家教谬论的有力驳斥。

无论是学校的老师,还是帮小莎拉从水沟的急流中捞起鞋子的小店老板,或是邻里间的互助亲情,都使得影片所呈现的世界暖意融融。

菜店的老板尽管斥骂、驱逐阿里,但他毕竟接受阿里家的赊欠;教务主任尽管有些不近人情的色彩,但他在马拉松赛的终点奔跑、呼唤的形象,使他看起来更像个丑角而非恶人。

伊朗电影《小鞋子》:贫穷世界里看到的希望、温情和快乐

影片无言地触动了人们心灵的最柔软之处的,是小仰拍镜头中,小兄妹俩几乎如出征般地试图去索回小鞋子,一旦发现那是一个盲人之家,便无言地放弃了他们的征讨之举;而盲人家的小姑娘尽管显然对那只金灿灿的圆珠笔爱不释手,但却毫不犹豫地将它还给了莎拉。

2.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父亲为了多挣钱帮家里还债,决定带阿里一起去富人区打工。威严的父亲暴露了他的卑微和寒酸,阿里向雇主自信而坦荡的介绍,得到父亲由衷的称赞。

父亲完成园丁工作,从雇主手里接过劳动报酬的刹那,他百感交集,感激雇主的慷慨,感激生活偶尔对他绽开了笑脸。

伊朗电影《小鞋子》:贫穷世界里看到的希望、温情和快乐

父子俩骑车回家的途中,有说有笑,俩人的心情轻松欢快。父亲描绘出未来生活的蓝图,列举了有钱以后家里的各种消费,甚至还说要换租大房子,这些念头之前想都不敢,现在一股脑儿喷泻出来。

而阿里只要求父亲先给妹妹买一双新鞋。这微不足道的愿望,不仅体现兄妹俩的手足情深,更说明那件微末的丢鞋事件,犹如大山般压着孩子柔弱的心灵,阿里急于渴望卸下重负。

伊朗电影《小鞋子》:贫穷世界里看到的希望、温情和快乐

生而为人,穷人也是有消费欲望的,只不过,在贫病交加的残酷现实威逼下,他们想改善生活的愿望成了奢望。

阿里和父亲打工的初战告捷,使父子俩心中燃起了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火焰,也更加明白好日子是依靠自身努力争取来的

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 普希金

厄运到了头,希望之神接踵而来。

伊朗电影《小鞋子》:贫穷世界里看到的希望、温情和快乐

马拉松比赛为阿里带来了新的希望。阿里只要赢得比赛第三名,就能为妹妹赢来一双球鞋。在诱人奖品的驱动下,阿里拼命奔跑着,画面交替切换为莎拉从学校奔回的小全景画面,似乎妹妹就在阿里身边带跑。阿里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赢得球鞋,补偿妹妹所受的委屈。在最后的冲刺中,他突破了身体的疲劳极限,意外地获得第一名。

冠军不是阿里想要的结果,他为没有完成妹妹的心愿绝望地哭泣。而真正的全知者——观众含着泪微笑。

伊朗电影《小鞋子》:贫穷世界里看到的希望、温情和快乐

一个插曲式场景展示了拿到薪水的父亲正在为家中购物,镜头由自行车旁的父亲摇向自行车尾的购物筐,观众可以依稀看到筐中并排放着一双红色的小皮鞋和一双雪白的新球鞋。

车筐中的新鞋,表达出父亲对于儿女充满爱怜的温情。

观众预先获知了阿里和莎拉的夙愿终于实现。

阿里为了实现愿望拼足全力,生活的磨难并没有打倒他,相反使他幼小的心灵滋长出坚韧不拔、向阳而生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在马拉松比赛中得到了升华。

巴尔扎克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在观众那里,阿里没有失败,他赢得了全胜。未来的生活之路依旧布满荆棘,但观众相信,阿里会勇敢面对。

3.抚慰人心的符号元素

伊朗电影《小鞋子》:贫穷世界里看到的希望、温情和快乐

阿里和莎拉在水池边洗那双他们一起交换穿的男式球鞋时,玩耍起了肥皂泡泡,小孩子的纯真天性一览无遗。兄妹俩从游戏中获得孩童般的快乐,负重压抑的心灵得到了抚慰。

伊朗电影《小鞋子》:贫穷世界里看到的希望、温情和快乐

这些在阳光下轻盈飞舞的肥皂泡泡,象征着阿里兄妹对美好生活的深切向往,也隐喻着纯净又多彩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轻盈简单的微小愿望。

伊朗电影《小鞋子》:贫穷世界里看到的希望、温情和快乐

影片里,池中红色的游鱼,成为一个鲜明的亮点,一个带来快乐与微笑(尽管可能是含泪的微笑)的符号元素。

第一次充满欢乐的场景,是小兄妹一起将肮脏的球鞋洗净,观众第一次清楚地看到了池中的红金鱼。

而阿里获准参赛,快乐地奔回家来告诉妹妹喜讯时,观众第二次看到了池中的红色鱼群。

最后一次,尾声中,失败的、几乎被负疚感压倒的冠军阿里坐在水池旁,池中那群红金鱼轻快地游来,在阿里的两腿间游动,轻轻碰撞着他的腿和双脚,小精灵般地拥抱、抚慰着阿里疲惫的身体和伤痛的心灵。

伊朗电影《小鞋子》:贫穷世界里看到的希望、温情和快乐

贫穷、苦难的生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生活中没有希望、温情和快乐。

透过阿里和莎拉天真无邪的心灵和目光,我们看到了希望、温情和快乐。

慈善组织和慈善大使们为贫穷世界的孩子支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当我们生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有一群孩子们,正默默地遭受着饥饿、疾病、战争等灾难的威胁。有财富、影响力和爱心的慈善组织和慈善大使们,正把关切的目光投向这些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幼小生命。

1946年成立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最初目的是满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与中国儿童的紧急需求。1950年起扩展到满足全球所有发展中国家儿童和母亲的长期需求。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目标是,使儿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建立积极的,有利于发展的家庭和学校环境。用生活技能和知识武装、保护青少年,全力着手解决导致贫困的社会因素。动员政府、媒体和大众努力实现儿童权利。

2000年,全世界有3000万儿童打不上疫苗,这3000万个孩子分布在世界上最贫穷的80个国家。这些国家疫苗体系非常落后。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辞去微软首席执行官后,揭开人生的第二幕,开始关注世界上贫穷国家一些最复杂问题的求解,首当其冲解决的就是疫苗问题。

比尔·盖茨成立了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第一笔捐赠了7.5亿美元,并积极倡导其他国家、组织、个人向GAVI捐赠。

从2000年成立到2018年,由于GAVI这个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组织的存在,全世界有6.4亿孩子用上了疫苗,根据测算,其中有900万孩子避免了死亡。

阿根廷球星梅西,在成名后积极参与公益和关怀大众的慈善活动。昔日他也有属于自己的基金会,同时也常常参与以慈善为核心的友谊球赛。他也在任职大使期间多次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作出捐款善举。

为家乡和世界各地的贫穷孩子争取早日脱贫,这是梅西做慈善的初衷和意义。

世界慈善组织和慈善大使们积极行动着,用他们的号召力、影响力倡导潜在的慈善力量,引领着人们,致力解决贫困儿童饥饿、疾病、教育、卫生等一系列问题,并帮助孩子们树立信心,燃起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之火。

儿童是世界的未来,人类的未来,只有贫穷世界的孩子也能头顶一片晴朗的天空,这个世界才是文明、进步的世界。

结语

《小鞋子》是一部献给成人的童话,阿里那清澈的眼睛,那盈盈在眼眶中的泪水,莎拉那展露的笑容瞬间照亮她的整个面孔,柔软和抚慰观众的内心。兄妹间的亲情默契,充满辛酸却不时盈溢着喜剧感的场景,共同构成了平凡不幸的善良人的世界。

伊朗电影《小鞋子》:贫穷世界里看到的希望、温情和快乐

影片以委婉柔和的方式触及了当代伊朗的贫民社会问题,期待唤醒的不仅仅是观众的同情与悲悯,更是引发富人世界对穷人世界沟通了解后的沉思。这也是导演马基德·马基迪想要借助影片传达的理念。

虽然是1997年的老片,时隔二十三年的光阴重温经典,依然泪目,依然温暖人心。

望我们能以善意的目光关注贫穷,以己之力施予援手,帮助贫穷者脱离困境。

上一篇新闻

禁止高糖饮料广告、加税……糖为什么成了众矢之的?

下一篇新闻

​有甜有燃《我的时代,你的时代》将“事业型恋爱”玩出了新花样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