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广州文化拾遗┆解读陈家祠陶塑瓦脊密码,记录清广州民俗细节

123岁的陈家祠是中国清代宗祠建筑的“活化石”,隐藏秘密需要后人不断发现和解读。作为目前已知的、集岭南历代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清末岭南汉族民居建筑,陈家祠的“七绝”建筑工艺中,陶塑瓦脊的造型包含着中国重要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充满浓郁岭南特色的粤剧人物和岭南骑楼等内容。然而因为离观众很远,至今仍有不少未被解读的故事内容和民间风情细节。

“陈家祠的陶塑瓦脊总数多达11条,东西走向分布在9个厅堂的屋顶,这些南北双面内容的陶塑瓦脊共有58件,总长达156米,其中的故事人物多达1109个。可以说,陈家祠的陶塑容纳的故事量最大,需要后人解读和解密的元素也最多,其中涉及的粤剧人物和岭南骑楼细节记录着逾百年前的文化生活片段。”25日接受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专访的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海妍博士指出。

▍昔日岭南大兴祠堂风陶塑远销东南亚

“始于秦汉时期秦兵马俑其实就是中国最经典的陶塑艺术品。陈家祠的陶塑瓦脊,是防水防风和装饰的重要构件。广州曾出土过形式多样的汉代陶屋,陈家祠是已知的岭南地区的早期建筑脊饰。”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石浩斌介绍,陈家祠共有11条陶塑脊饰,皆由石湾著名的陶塑商号所造,分别位于东西走向9座厅堂的正脊上,总长达156米,均为双面人物花卉脊,体型高大、层次丰富、装饰繁缛、人物众多,是清末陶塑脊饰艺术鼎盛时期的代表作。

“陈家祠的脊饰最引人注目的,是中进聚贤堂脊饰,长26.95米,高2.9米,鳌鱼高1.53米,整座脊饰人物总数223人,其中正中的亭台楼阁背景塑由多达83人的多组戏曲人物群像构成。聚贤堂脊饰在陈家祠众多脊饰中规模最大,为吴奇玉店在光绪十七年(1891)所造。光绪三十四年(1908)遭飓风毁坏, 宣统叁年(1911)由文如壁店再造。1975年再次被台风吹毁,1981年由石湾建筑陶瓷厂根据1958年拍摄的照片重新仿造。”

广州文化拾遗┆解读陈家祠陶塑瓦脊密码,记录清广州民俗细节

陈家祠首进头门正脊中段南面亭台楼阁背景塑大型主题戏曲人物群像。

石浩斌说,佛山石湾在唐宋时期就是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至明代中叶更是空前兴旺。陶塑脊饰的产生与发展,与当时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建造祠堂的民俗有密切关系。岭南民间“大小宗祖祢皆有祠,代为堂构,以壮丽相高” ;“乡中建祠,一木一石俱极选采,在始建者务求壮丽,以尽孝敬而肃观瞻。”在这样背景下,石湾工艺人在琉璃脊饰的基础上,结合岭南地区特点以当地陶泥为原料,以多种雕塑手法分段塑造,表面施以各色陶釉,经1230℃左右的高温烧成,在屋脊上拼装组合成一组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完整脊饰。“值得一提是,这种高温陶塑瓦脊经长期日晒雨淋却不褪色,十分适合多雨高温的气候条件。”

“根据老一代陈家祠的守祠人的调查,历史上留下的有陶塑脊饰装饰的古建筑,多分布在广东西江、北江和东江区域。就连沿西江逆流而上的广西梧州、桂平、百色等周边地区,至今留下的一些粤东会馆、广东会馆都还能见到陶塑脊饰。专家推论,这与当年方便运输有关,因为重而大的陶塑脊饰都是经水路运输的。”

记者了解到,清代粤籍华侨足迹遍布东南亚各地,不惜重金大量建造祠堂、庙宇,陶塑脊饰也随之远涉重洋出现在东南亚地区。至今在越南、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以及香港、澳门、台湾仍可见到采用石湾陶塑脊饰的庙宇和祠堂,完整保留的石湾陶塑脊饰就有近百条之多。

156米陶塑瓦脊满载中国历史和神话传说

“在陈家祠‘七绝’建筑工艺构件中,总长达156米的陶塑瓦脊其中的故事人物多达1109个,包含着中国重要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瑞兽珍禽、花草鱼虫、山川风物,其中体现地域特点的有充满浓郁岭南特色的粤剧人物和岭南骑楼等内容。由于离观众最远,至今仍有不少未被解读的故事内容和民间风情细节。”在接受记者专访的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海妍博士指出。

“有人发现,在人物的刻画上,因为只能表现某一片刻的场景和人物瞬间的动作与表情,而且脊饰高置于屋顶,与观赏者的距离较远,制作者通过强化人物的动作与表情来表达戏曲人物场景,并将人物、场景等塑造成略向前倾斜,以方便地面远距离观看。”

广州文化拾遗┆解读陈家祠陶塑瓦脊密码,记录清广州民俗细节

陈家祠陶塑脊饰中的戏曲人物表情——文武生。

黄海妍说,在题材与表现形式上,既有博古花件、嵌店号年款的花板和线脚、花边等,多饰以花卉、瓜果、器皿、动物等装饰性图案;还有一些祝福喜庆的象征和表达,如瑞兽珍禽、花鸟虫鱼等传统吉祥图案;寄托富贵幸福意旨的“花开富贵”、“四季平安”、“福寿双全”等;蕴含长寿吉庆意思的“松鹤延年”等;隐含子嗣昌兴意思的“榴开百子”等;表示财运亨通的“招财进宝”等;寓意功名成就的“加官晋爵”等;相当一部分还展示了源自坊间传闻及史载的“羲之题扇”、“太白醉酒”、“赵匡胤输华山”、“李世民一子定乾坤”等文人逸事和名人典故;另外,还包括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如“天官赐福”、“麻姑献寿”、“八仙过海”等。

“陈家祠陶塑瓦脊的历史故事题材,多取自《封神演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说唐》、《说岳全传》、《杨家将》等小说。被选用的片段包括‘武王伐纣’、‘刘备过江招亲’、‘智收姜维’、‘穆桂英下山’和‘铁镜公主取令箭’等多个陶塑场景。”黄海妍介绍。

专家解读

陶塑现昔日骑楼街演粤剧故事

记者站在陈家祠正门,抬头远眺陈家祠首进头门正脊中段南面陶塑脊饰,这是一组以亭台楼阁背景的大型主题戏曲人物群陶塑像。中间是三层洋楼格局,两侧是两层裙楼。三楼四个独立小阳台,各探出一个人头,身体倚靠护栏,聚精会神观看街面唱戏。街面人物身穿戏服,身体摆着各种造型,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至今保存完好的广州上下九路的骑楼街。

黄海妍介绍,“陈家祠陶塑脊饰多以粤剧故事为题材是粤剧形成并繁荣发展的结果。粤剧孕育于明末清初的佛山,形成于清雍正年间的广州,至光绪年间成为广东粤语地区的戏曲主流,是人们酬神赛会、休闲娱乐、倡行教化、休闲娱乐最常见的形式。”“佛山陶工们经常在午餐时聚集在石湾陶师庙前看戏听说书,戏曲故事自然成了艺人们的创作来源,粤剧人物场景的陶塑脊饰也就应运而生。由于粤剧中的人物早已深入人心,极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形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共鸣。”

黄海妍介绍,陈家祠陶塑脊饰中的人物故事,主要以戏曲剧目为表现形式,或是一组大型的戏曲场面,或是多个戏曲片段组成的一个戏曲场面,还有以多组故事连接而成。规模宏大的戏曲人物题材,往往有若干甚至数十上百个人物雕像,以屋脊为舞台,山石亭台、宫殿楼阁为背景,配以鸟兽鱼虫、花草树木及各式器物,组成一台完整的大戏。

广州文化拾遗┆解读陈家祠陶塑瓦脊密码,记录清广州民俗细节

陈家祠首进头门东侧北面的《武王伐纣》。

“细心留意可以发现,这些陶塑脊饰还有不少场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如个别女性人物脚下‘三寸金莲’,如同粤剧中仿效三寸金莲的‘踩跷功’,都是当时社会缠足风俗的真实写照。而画面中的岭南盛行的骑楼和西方建筑风格的洋房,是历史上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前沿的又一佐证。”

文、图: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黄丹彤广州参考·广州日报编辑 楚丽生

上一篇新闻

B站入场,漫画出海能上一个新台阶吗?

下一篇新闻

被称为“鬼节”的中元节,它的起源及民俗特色是什么?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