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我珍视自己的愤怒,也珍视别人的愤怒 | 一周新书推荐

记者 | 潘文捷

编辑 | 林子人

《千里江山图》

我珍视自己的愤怒,也珍视别人的愤怒 | 一周新书推荐

《千里江山图》原本指的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先锋派作家孙甘露笔下的《千里江山图》则聚焦于上世纪30年代上海、广州和南京,一群理想主义者不为人知的革命史。1933年,一场秘密会议上,一半与会者被抓。陈千里临危受命,继续执行“千里江山图”计划,展开转移战,终凭着勇气、信念、缜密的设计和谋略布局,完成任务。

王朔曾经评价孙甘露:“他的书面语最精粹,他就像是上帝按着他的手在写。”在《千里江山图》中孙甘露依然保持着语言艺术的“俭省、精确、优雅”(批评家陈福民语)。除此之外,他也参考了大量的革命文献史料和城市地图、报纸、风俗志等档案,使用这段不为人知却惊心动魄的故事来呈现那个时代、那时的上海和那时的理想主义者的故事。

《舒吉·贝恩》

我珍视自己的愤怒,也珍视别人的愤怒 | 一周新书推荐

或许你还记得J.K.罗琳的人生故事:上世纪90年代,在苏格兰爱丁堡生活的她是一位单亲妈妈,她想要完成《哈利·波特》的初稿,同时要照顾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在穷困潦倒中,当时的英国首相约翰·梅杰在保守党会议上发表讲话,认为单亲母亲要为年轻人的问题而受到谴责。这件事令J.K.罗琳终身难忘,后来的她在谈到要帮助困难中的单亲母亲时,也常常会谈起这件事。

布克奖作品《舒吉·贝恩》令读者想起J.K.罗琳。本书也发生在保守党执政的年代——撒切尔时代,背景是随着矿山关闭,苏格兰第一大城市格拉斯哥的工人阶级陷入贫穷。本书描绘了单亲家庭的生活——但不同的是,作者道格拉斯·斯图尔特是家庭中的那个孩子。他不知道父亲是谁,母亲有酒瘾,在他16岁时母亲离世。后来,道格拉斯·斯图尔特成为了一位服装设计师,写下了这本寄托了对母亲的爱与思念的处女作。在学校和社会的冷漠、暴力和痛苦中,舒吉与母亲虽然无助,但也生活在对彼此温柔的情感之中。

《老舍在伦敦》

我珍视自己的愤怒,也珍视别人的愤怒 | 一周新书推荐

如果你到英国游玩,就可以看到一些建筑上面会有“蓝牌子”的标志,这意味着里面居住过名人。老舍故居是第一个被挂上蓝牌的中国名人故居。老舍曾经在上世纪20年代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书五年,当时他还是一位年轻作家。老舍在伦敦经历了什么样的生活,伦敦生活又如何影响着他的写作呢?当时西方黄祸论盛行,面对像傅满洲这样充满了对中国人偏见的虚构形象和人们对中国人吸食鸦片的偏见时,老舍又如何思考?

本书作者安妮·韦查德是威斯敏斯特大学英语、语言学和文化研究系讲师,她主要以英文材料为基础写作了本书。虽然没有掌握中文,但她充分使用了英国本土的材料,从对中国读者陌生的视角解读本来就身处异乡的老舍,给阅读增添了趣味。去年引进的《企鹅一战中国史》一书的最后一章《伦敦东方人区》也是由韦查德写的,她详述了一战前后伦敦华人聚集区莱姆豪斯如何在英国小说家的笔下化为神秘危险的、充满毒枭和堕落女子的“城市毒瘤”,这些文艺作品的刻板印象如何塑造了西方文化中长期被他者化的华人形象。

《好不愤怒:女性愤怒的革命力量》

我珍视自己的愤怒,也珍视别人的愤怒 | 一周新书推荐

长期以来,父权制成功地动员了女性自发献身,培养适合父权制的下一代。但是,觉醒的女性往往会为政治和不平等感到愤怒。或许有人会告诉我们,愤怒是不好的情绪,我们应该永远保持“正能量”,但是实际上,愤怒也有着可以推动世界的进步的力量。在历史上,不少愤怒而且拒绝妥协的女性改变了世界,并塑造了我们享有的当下。

或许有人会觉得愤怒令人讨厌,太过头了,也有人会觉得愤怒的女性过于挑衅,缺乏魅力,即使要表达不同的想法也应该更加温和一些。因为这些外界的批评,女性很常常会压抑自己的想法。新闻记者丽贝卡·特雷斯特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她长期关注女性议题,她的《我的孤单,我的自我:单身女性的时代》也曾推出过中文版。在这本《好不愤怒》中,她写道:“我珍视自己的愤怒,也珍视别人的愤怒,尤其是女性的愤怒。”本书剖析了女性愤怒和美国政治之间的具体关系,告诉我们美国妇女的不满和憎恨如何引发了那些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运动。

《亲爱的中国:移民书信与侨汇(1820-1980)》

我珍视自己的愤怒,也珍视别人的愤怒 | 一周新书推荐

你知道《南风吹梦》这本书吗?这是泰国华裔作家“牡丹”写作的书信体小说,内容是1945年-1967年期间,一位曼谷华商寄给中国母亲的书信,表达了对母亲和家乡的眷恋之情。这位华商只身奔赴泰国,白手起家,从一个典型底层中国人开始逐渐接受泰国文化,最终融入了泰国社会,成为成功的商人。《南风吹梦》写出了一代泰国华人的心路历程,和当时泰国政府的宣传口径一致,它既宣传了华人对泰国的社会贡献也有利于社会融合,从而大获成功,不仅名噪一时,甚至还成为了中学读物。

《南风吹梦》虽然是虚构作品,但由其影响力可以看到,国际移民书信并不仅仅只是一封封单纯的家书。你或许听说过“侨批学”这个词。华侨要给家人汇款,同时也常常附上书信,这些书信被统称为“侨批”或者“银信”;亲人收到后也会寄出“回批”。“侨批”和“回批”把侨乡和海外华侨社会联系了起来,形成了复杂和持久的跨国网络。英国卡迪夫大学历史学荣誉教授班国瑞(Gregor Benton)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陈六使讲席教授刘宏的作品《亲爱的中国:1882—1980 年的移民书信和汇款》就对侨批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最后一杯:美国禁酒令的立与废》

我珍视自己的愤怒,也珍视别人的愤怒 | 一周新书推荐

因为酒被认为是造成很多犯罪的导火索,1920年美国政府颁布“禁酒令”,禁止制造、运输和售卖酒类饮品,直到1933年罗斯福上台才结束。因为禁酒令下,黑帮有机会通过地下渠道来获得酒,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所以至今美国很多黑帮片还会以此历史故事为背景,例如在《美国往事》里,主人公从青少年成长为黑帮大佬的过程就与贩卖私酒密不可分。

禁酒令影响到的不仅仅是黑帮,长达14年的禁令由于涉及了美国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因此可以说是了解美国政治和社会的一个切口。在非虚构作家丹尼尔·奥克伦特的笔下,政客、巨商、贵族、说客、私酒贩、作家、教士、法官、警察、歹徒等数百人轮番登场,展现出禁酒令之下的美国众生相。

《餐桌上的中国史》

我珍视自己的愤怒,也珍视别人的愤怒 | 一周新书推荐

明治大学国际日本学部教授张竞在日本生活30年之久,意识到日本和中国的文化似同而非同,并在接触日本文化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作为热爱美食的上海人,他看到日本也有“中华料理”一说,那么历史上真正的中国饮食是如何演变的?1997年,《餐桌上的中国史》在日本首次出版。

本书以中国的历史演进为主轴,从孔子的餐桌谈到魏晋的“胡饼”,又从丝绸之路影响下的饮食谈到宋元的菜肴,经历了清朝后期辣椒引入带来的味觉革命之后,中餐至今也在不断进化着。在本书的写作中,张竞也在不断地拿中国味道与日本料理进行碰撞,并探讨了日本料理与宋代饮食的关系、乌冬面的起源究竟在何处等有趣的话题。在试图厘清饮食习惯源流的同时,他也提醒我们许多“传统”的历史并不一定悠久,而可能是距离我们很近的发明。

《人类为何奔跑:那些动物教会我的跑步和生活之道》

我珍视自己的愤怒,也珍视别人的愤怒 | 一周新书推荐

本书作者贝恩德·海因里希是美籍德裔生物学家,他还是1981年芝加哥100公里超级马拉松比赛冠军。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在本书中,海因里希详细介绍了不同的动物以及它们利用自然优势获得最大耐力的能力,以及他本人是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成为超级跑者的。

羚羊成群结队地旅行,它们的跳跃能保存能量并逃避捕食者。鹿是天生的短跑运动员,为了躲避掠食者而冲刺。狼就像耐力跑者一样,追逐短跑猎物,令猎物疲惫不堪。骆驼能够利用脂肪的储存,在恶劣的环境中生活。鸟类有适合长时间旅行的纤维肌肉以及同时吸气和呼气的能力……本书兼具科学性和可读性,你既可以当作自然文学作品阅读,也可以利用它训练自己。

上一篇新闻

掌阅发布海外业务发展报告:网络原创小说受欢迎

下一篇新闻

加速买量、加推新品,2021年小说出海进入快速道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