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一周科技览|“返老还童”密码被破译 全球首个支持屏下指纹厂商

MIT工程师打造植物光源,未来可取代路灯照明

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们已经创造出了具有生物发光能力的植物。研究人员将特殊的纳米粒子注入到豆瓣菜的叶子中,结果让这株植物在接下来的近4个小时里持续散发着微光。

一周科技览|“返老还童”密码被破译 全球首个支持屏下指纹厂商

谷歌AI帮NASA发现第二个"太阳系":也有八颗行星

据Techcrunch报道,谷歌和NASA宣布,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在开普勒-90系统中发现了一颗新行星。科学家们把神经网络应用于开普勒望远镜收集的数据中,首次发现了该系统的第八颗行星。在所有的已知行星系统中,这一发现使开普勒-90系统的已知行星数量与太阳系不相上下。

一周科技览|“返老还童”密码被破译 全球首个支持屏下指纹厂商

美公司设计出飞行跑车,18年春季上市起价12万美元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的Samson汽车已经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辆飞行版运动跑车“折叠刀”。这款跑车能够在1.3万英尺(约3.96千米)的高度巡航,最高时速能够达到320公里每小时,而且配有安全降落伞。

一周科技览|“返老还童”密码被破译 全球首个支持屏下指纹厂商

中国造!世界最快无人艇"天行一号"最高航速超50节

在广东湛江开幕的第五届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由哈尔滨工程大学和深圳海斯比船艇公司联合研制的无人快艇“天行一号”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无人艇,最高航速超过50节(每小时92.6公里)

一周科技览|“返老还童”密码被破译 全球首个支持屏下指纹厂商

波音预告:将发布“改变未来空中力量”的新飞机

12月14日,波音公司防务分部官方账号在社交网站上发布消息,展示了一张用黑布遮盖的飞机照片,配发的文字中称,“改变未来空中力量?是的!”并预告将在12月19日由“鬼怪工厂”正式揭开新机真面目

一周科技览|“返老还童”密码被破译 全球首个支持屏下指纹厂商

中国首次明确快充标准定义

《泰尔论坛2017快充技术标准与应用研讨会》在东莞举办,这场由泰尔实验室牵头举行的会议制定了一个明确且详实的快充标准,从此在我们,“什么才是快充”这个问题有了定论。根据会议内容,我国对“快速充电”的定义为:1.充电开始30分钟内充进 60% 的电量;2.充电开始后的 30分钟内进入手机的电流不小于 3A。只有符合上述条件的充电协议,在国内才能称之为快速充电。如果根据这个标准来看,iPhone 的“快充”根本就不是快充。

一周科技览|“返老还童”密码被破译 全球首个支持屏下指纹厂商

电鳗给灵感,首个模拟发电细胞的柔性超级电源问世

英国《自然》杂志12月12日发布了一项工程学最新进展:欧洲科学家报告了首个模拟发电细胞的“电器官”。这是一种利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的柔性超级电源,灵感源于电鳗,符合软体机器人的需求,并将在移植物、可穿戴设备上发挥巨大潜力。

一周科技览|“返老还童”密码被破译 全球首个支持屏下指纹厂商

NASA探测器发现土星环并非一直存在,年龄才几亿年

据外媒Sciencemag报道,自打我们看到土星的一天起,那条绚丽的土星环似乎就是一直在那儿存在着的,它点燃了无数诗人和科学家的美好幻想。然而,在NASA卡西尼号探测器即将寿终的最后几个月里,科学家们通过它发现事实好像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日前,在由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AGU)举行的一场会议上,天文学家们告诉了我们一个的真相:土星环其实非常年轻,在几亿年前,土星环还并不存在,而那时的土星或许也只是一颗贫瘠而荒凉的星球。

一周科技览|“返老还童”密码被破译 全球首个支持屏下指纹厂商

我国自研特种钢:地震能量吸收力是抗震钢2倍以上

国特钢企业协会和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联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我国自主研发并命名的特种钢材——索氏体高强不锈结构钢S600E(以下简称S600E)。这一特种钢材不但有结构钢的强度与韧性,而且有不锈钢的高耐腐蚀性,且抗震性能良好。

一周科技览|“返老还童”密码被破译 全球首个支持屏下指纹厂商

中国研究核能供暖:一座小型反应堆可为20万户供热

中核集团11月底在北京正式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据报道,一座400兆瓦的“燕龙”反应堆可以供应200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供暖,相当于20万户三居室。

一周科技览|“返老还童”密码被破译 全球首个支持屏下指纹厂商

修复人类记忆拼图 “脑机接口”成为资本风口

提高记忆力对于受痴呆症和阿尔茨海默症折磨的患者来说,绝对是改变生命的技术,在上月中旬举行的美国神经系统科学学会(SfN)年会上,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下称“南加大”)生物医药工程副教授宋东首次公开了他的团队最新的科研成果:他们发现,通过在20名患有癫痫的病人脑中植入脑电极设备,就能将他们的记忆有效提升15%至25%。此外,通过对比这些患者的大脑活动和情绪变化的细节,南加大的研究人员还展示了人类首张“情绪地图”,揭示了情绪是如何随着时间推移在大脑中编码的。

一周科技览|“返老还童”密码被破译 全球首个支持屏下指纹厂商

中国自研主动型氢原子钟将进空间站,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自主研发的空间主动型氢原子钟,在载人航天空间原子钟项目载荷择优评比中斩获头筹,该产品将在2022年发射,用于我国空间站。该项目将在外太空建立时间频率实验室,验证在地球表面无法完成的相关科学实验,如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等。

一周科技览|“返老还童”密码被破译 全球首个支持屏下指纹厂商

科学家发现恐龙新物种:恐龙身体、天鹅脖子

古生物科学家最近发现,远古时期生活着一种长相奇特的恐龙,它有着恐龙典型的躯干,但嘴巴像鸭子,脖子像天鹅,还有一对像企鹅翅膀、即鳍足一样的前腿。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水陆两栖恐龙

一周科技览|“返老还童”密码被破译 全球首个支持屏下指纹厂商

新加坡科学家打造蝠鲼机器人 能在水下畅游10小时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创造了一种模拟蝠鲼的机器人。它大约有35厘米长63厘米宽,重量约为680克。它的每一个胸鳍都有一个电动马达提供动力,借助这对柔软的胸鳍它能够畅游长达10个小时。

一周科技览|“返老还童”密码被破译 全球首个支持屏下指纹厂商

中国科学家首次破译细胞“返老还童”二维码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课题组通过研究干细胞诱导过程,发现细胞在发生“返老还童”时,染色质的“开—关”状态恰似二维码一样记录了这个过程的大量信息。通过破译这些“二维码”的内在含义,他们阐述了干细胞诱导过程的变化机制。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细胞·干细胞》上。

一周科技览|“返老还童”密码被破译 全球首个支持屏下指纹厂商

量子计算机研发突破:德美科学家开发出稳定量子门

德国康斯坦茨大学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及马里兰大学的物理学家合作,开发出了一种基于硅双量子位系统的稳定的量子门。量子门作为量子计算机的基本元素,能够执行量子计算机所有必要的基本操作。这项研究成果被称为通向量子计算机的里程碑,已于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在线版

一周科技览|“返老还童”密码被破译 全球首个支持屏下指纹厂商

全球首个支持屏下指纹的手机厂商被确认

近日,人机交互公司Synaptics宣布,已经开始着手量产屏下指纹识别传感器,搭载该技术的手机有望在18年CES上亮相。同时Synaptics公司在社交媒体确认,明年中国的手机厂商vivo会率先推出全球第一款支持屏下指纹的手机,使用他们新一代 Synaptics Clear ID FS9500 系列指纹识别模组。

一周科技览|“返老还童”密码被破译 全球首个支持屏下指纹厂商

高通公司因“行贿”苹果 或数周接到来自欧盟的罚单

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高通可能在未来几周遭到欧盟处罚,原因是该公司涉嫌买通苹果来排挤竞争

一周科技览|“返老还童”密码被破译 全球首个支持屏下指纹厂商

新物质形态激子素存在有“确凿证据”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消息,美国物理学家声称,他们观察到物质的前驱阶段,首次用“确凿证据”,证明了激子素(Excitonium)这种新物质形态的存在。这种物质形态最先由哈佛大学的科学家提出,已困扰科学家50年。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有助于揭示一些量子谜团。

一周科技览|“返老还童”密码被破译 全球首个支持屏下指纹厂商

人类为什么拥有非凡认知:或与神经元数有关

科学家们用半年时间完成了对非洲象脑半球的所有处理。最终的结果是。非洲象脑的神经元数量远多于人脑,它们有2570亿个神经元,是人类的3倍。但是,其中高达98%的神经元都位于小脑。对于最初的问题,科学家的试验给出了答案:人脑的神经元总数并没有比象脑更多。但非洲象多数的神经元都集中在小脑,而其大脑皮层体积虽是人类的两倍,神经元数量却只有人脑的三分之一。因此,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和小脑中许多的神经元是天然分离的。人脑认知能力优于象脑只能归因于人大脑皮层中巨大的神经元数量。

一周科技览|“返老还童”密码被破译 全球首个支持屏下指纹厂商

追踪癌症扩散比MRI更强的纳米探针 5年内可临床应用

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线上版发表论文介绍了一种纳米探针。这种纳米探针实际上是一种十分微小的光学装置,可以在血液中发出短波红外光。小鼠实验显示,在检测小鼠肾上腺和骨骼中的微小损伤和肿瘤的微小扩散时,其效果明显高于MRI。

一周科技览|“返老还童”密码被破译 全球首个支持屏下指纹厂商

上一篇新闻

大家快醒醒,儿童节到了

下一篇新闻

人称“是非精”,与“大花”手撕十几年,勾张智霖被袁咏仪绝交?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