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打造绿色健康生态猕猴桃产业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打造绿色健康生态猕猴桃产业
——探访云南楚雄绿巨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文/贾玉森
【企业董事长简介】:
李红运,1970年出生,河南省西峡县人,云南省科技特派员,楚雄绿巨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鑫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深圳市易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贵州笔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战略合作伙伴;网络大电影《逆镜》联合出品人,圃白文学艺术顾问。1986年毕业于西峡一中,1988年-1991年在西峡县剧团工作,1991年-1997年中药材的种植销售,1997年-1999年学习食用菌的种植,2000年-2004年在郑州物业公司担任人事部经理,2004年-2013年在西峡鑫华耐材公司担任驻云南销售经理,2014年至今担任楚雄绿巨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2017年担任楚雄市工商联支委,同年考取果树栽培中级职称。2018年被楚雄师范学院聘请为实习实训指导老师,2019年被评为楚雄市“科技领军人才”。2020年被楚雄州评为“彝州名匠”荣誉称号。
【公司档案】
公司名称:楚雄绿巨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4年4月
公司地址: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市东华镇新柳村
从事行业:猕猴桃科技示范种植及深加工
面积:600余亩
基地栽培品种:金桃、红阳、徐香、黄金果和东红
商标名称:“彝运”“绿汇通”
公司荣誉: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云南省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云南省优势企业培育认定、楚雄州州级重点龙头企业、楚雄市科普示范基地。
扶贫效益:辐射带动农户384户,人口134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7户,43人。
【公司科技成果及荣誉】
【公司概况】
楚雄绿巨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注册资金600万元,基地位于植被良好、风景秀丽的楚雄市东华镇新柳村委会小波岩村和苴午村,是一家集苗木繁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公司。目前,我公司拥有技术管理人员27人,其中:科研人员4人、高级农艺师2人、经济师1人、猕猴桃专家2人,常年雇佣季节性农民工200人和贫困户22户,主要从事猕猴桃种植、销售、技术培训及农业科技、农业技术领域的科技开发、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
【发展情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产学研结合,致力于打造绿色健康生态产业,切实履行致富思源的社会责任,主动融入产业扶贫,充分依托当地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土壤特性以及公司雄厚的技术管理及科技创新力量,在东华镇新柳村委会小波岩村、苴午村租赁土地600多亩进行猕猴桃科技示范种植,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主动承担起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优先帮扶帮助贫困户,提供部分就业岗位,为当地打赢扶贫攻坚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5年,公司以河南西峡猕猴桃之乡为依托,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种植,在现有种植管理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积极探索出更适宜当地气候生长的猕猴桃新品种及管理方法,着力打造更高品质的绿色健康生态的优质猕猴桃,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进行600亩“彝运”猕猴桃庄园项目建设,猕猴桃种植现已初见成效,长势较好并少量挂果,带动周边农民150余人就业。同时,公司种植的红阳、金桃、徐香猕猴桃于2017年1月10日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18年参加“国家猕猴桃科技创新联盟年会暨全国优质猕猴桃品鉴会”,产品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检测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23.9%,可打造中国猕猴桃之最,与新西兰抗衡。
几年的实践证明云南楚雄的土壤和气候最适合猕猴桃的生长,不仅风味醇厚且品质更佳,因此楚雄完全具备成为优质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区的潜质。公司通过努力,被云南省科技厅认定为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被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认定为云南省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已通过云南省优势企业培育和楚雄州农业产业化经营州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向国家商标局成功申请注册 “彝运”、 “绿汇通”两个商标,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针对猕猴桃种植新方法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和四项实用新型专利,实现了猕猴桃的科学化种植。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为把猕猴桃打造成一个富民产业,在楚雄市东华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公司以当地农户为主出资600万元创建楚雄彝运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劳动力投入及分户承包方式,与贫困户建立稳定帮扶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企业和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融入发展,采取订单方式统一规划、统一供种(苗)、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回购和销售,为贫困户提供技术、知识和市场信息,切实解决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不足问题,使当地群众既是技术人员又是产业工人,帮助贫困户增产增收。同时聘请中国猕猴桃协会专家学者组建成立楚雄市彝运猕猴桃研究所,本着“加强沟通、服务创新、高效务实、站企双赢”的原则,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方金豹教授及其团队成立专家工作站,切实帮助企业破解难题,开展技术创新,攻克企业核心关键技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企业培育更多创新人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公司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与楚雄师范学院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我公司聘请徐成东博士建立猕猴桃专家工作站,为公司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我公司为楚雄师范学院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就业基地,拓展学生专业技能。
近年来,楚雄市、镇党委政府和各级主管部门以培育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建设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为目标,把楚雄绿巨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楚雄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的示范企业进行培育。楚雄州委常委、市委书记杨中华,楚雄州人民政府副州长邓斯云,楚雄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杨俐昆等领导先后带领各相关部门深入基地调研指导工作,对公司的发展给予了很大肯定。公司将立足于当前地理气候优势,牢牢把握云南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机遇,因地制宜的发展猕猴桃产业,走规模化、品牌化和高端化路线,从源头把控,打造真正绿色、健康产品。同时将资源、特色与科技结合起来,通过“企业带动、政府推动、科技支撑”,适时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将猕猴桃产业真正打造成为富民强市乃至强省的支柱产业。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中国农业农村部种植处专家成员、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主圃主任、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理事长、四川省成都市猕猴桃产业首席科学家钟彩虹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猕猴桃资源与育种”团队首席专家、河南省“大宗水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国家猕猴桃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方金豹教授,陕西省猕猴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雷玉山教授、云南省科技厅纪检书记张本林等领导也先后到我公司猕猴桃基地进行考察指导,专家们现场讲授了目前猕猴桃市场销售情况、猕猴桃田间管理要点和品种选育等多种猕猴桃产业发展知识,并对公司的发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楚雄地理条件优越,有打造中国最高品质猕猴桃的条件,应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具体体现在:1、楚雄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光照时间充足,为猕猴桃养分吸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能产出高品质猕猴桃,与新西兰抗衡;2、楚雄气候条件良好,无霜冻灾害,猕猴桃生长周期长,更利于猕猴桃营养元素的积淀,且风味醇厚;3、楚雄独特的气候,使得昼夜温差大,猕猴桃品质更佳。专家们鼓励企业继续抓好管理,积极应对困难,争取早日实现丰收,打造出中国最高品质的猕猴桃。
【效益分析】
猕猴桃是集营养保健医疗美容为一体的果中之王,它是大自然对我们的一种馈赠,也是当今环境污染中的一股清流。种植猕猴桃不仅能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同时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我公司猕猴桃商品果主要经上海自贸区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地,残次果则以加工为主,通过与楚雄州百草岭药业公司和昆明理工学院合作,可加工成猕猴桃含片、固体饮料和NFC果汁,以市场最低价计算每亩产值4万元左右,以盛果期30年计算,每亩累计可达120万元。我公司600亩猕猴桃将来产值可达7.2个亿,辐射带动周边5000亩,产值可达60亿元。该产业能够带动包装、储藏、加工、农资、物流、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解决大量人员的就业问题。发展猕猴桃产业既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同时也符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战略需求和打造“绿色食品牌”发展战略的要求。
【科技创新为企业腾飞插上了翅膀】
2015年,我公司以河南西峡猕猴桃之乡为依托,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种植,在现有种植管理技术的基础上不断进取,积极创新出更适宜当地气候生长的猕猴桃新品种及管理方法,着力打造更高品质的绿色健康生态的优质猕猴桃 。几年的实践证明云南楚雄的土壤和气候最适合猕猴桃的生长,不仅风味醇厚且品质更佳,因此楚雄完全具备成为优质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区的潜质。公司通过努力,被云南省科技厅认定为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被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认定为云南省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已通过云南省优势企业培育和楚雄州农业产业化经营州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向国家商标局成功申请注册 “彝运”、 “绿汇通”两个商标,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针对猕猴桃种植新方法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和四项实用新型专利,实现了猕猴桃的科学化种植。
【注重企业品牌打造】
云南楚雄绿巨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成立伊始就十分讲科学,求人才,尊文化。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对企业品牌文化的打造就孕育而生,在任何一个环节科学知识人才都是始终参与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文化引领的几年间公司牢牢把握好云南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战略机遇,因地制宜的发展猕猴桃产业,走规模化、品牌化和高端化路线,从源头把控,用心引领企业品牌文化,打造真正绿色、健康名优产品。同时将资源、特色与科技结合起来,通过“企业带动、政府推动、科技支撑”,适时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将猕猴桃产业真正打造成为富民强市乃至强省的支柱产业。在文化引领实体产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公司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进行600亩“彝运”猕猴桃庄园项目建设,同时,公司种植的红阳、金桃、徐香猕猴桃于2017年1月10日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18年参加“国家猕猴桃科技创新联盟年会暨全国优质猕猴桃品鉴会”,产品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检测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23.9%,可打造中国猕猴桃之最,与新西兰抗衡。
【发挥媒体优势助力企业发展】
企业整合了河南融媒的优势媒体资源矩阵以及云南国内其它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资源,始终让文化贯穿与企业的发展全过程;让资深媒体人专业负责,形成专业人干专业事的科学精神理念,深挖高原特色猕猴桃产业,因地制宜,走规模化、品牌化和高端化路线,从源头把控,以文化引领打造旅游采摘观光,内销外贸出口品牌深加工,提高产业附加值,创新文化引领发展真正绿色、生态健康名优产业链。
【礼赞新时代感恩党和政府】
云南楚雄绿巨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2014年4月,作为楚雄市农业局及东华镇政府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入驻云南楚雄州,以河南西峡猕猴桃之乡为依托,到此大力发展猕猴桃种植。6年来扎根彝乡沃土,沐浴在新时代的春风里,公司在现有种植管理技术的基础上不断进取,积极创新更适宜当地气候生长的猕猴桃新品种及管理方法,着力打造更高品质的绿色健康生态猕猴桃,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进行600亩“彝运”猕猴桃庄园项目建设,猕猴桃种植现已初见成效,长势较好并挂果。
云南楚雄绿巨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红运先生动情地说:“我感恩这个美好的新时代,基地能不断壮大进步,离不开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怀,在楚雄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楚雄市农业局、东华镇党委政府的悉心指导下,公司才能不断得以发展壮大,对于此,作为我们企业也应始终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公司自成立以来,切实履行致富思源的社会责任,主动融入产业扶贫,始终坚持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产学研结合,致力于打造绿色健康生态产业,充分依托当地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土壤特性以及公司雄厚的技术管理及科技创新力量,在东华镇新柳村委会小波岩村、苴午村租赁土地600多亩进行猕猴桃科技示范种植,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主动承担起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优先帮扶贫困户,提供部分就业岗位,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为把猕猴桃打造成一个富民产业,在楚雄市东华镇政府的引导和公司的支持下,以当地农户为主出资600万元创建楚雄彝运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劳动力投入及分户承包方式,与贫困户建立稳定帮扶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企业和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融入发展,采取订单方式统一规划、统一供种(苗)、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回购和销售,为贫困户提供技术、知识和市场信息,切实解决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不足问题,使当地群众既是技术人员又是产业工人,帮助贫困户增产增收,为当地打赢扶贫攻坚作出应有的力量。
【儒商为道】
云南楚雄绿巨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红运先生为人和谦和,佛面佛心,大道之行,始于足下,文以载道,儒商为要。1986年毕业于西峡一中,1988年-1991年在西峡县剧团工作,1991年-1997年中药材的种植销售,1997年-1999年学习食用菌的种植,2000年-2004年在郑州物业公司担任人事部经理,2004年-2013年在西峡鑫华耐材公司担任驻云南销售经理,2014年至今担任楚雄绿巨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2017年担任楚雄市工商联支委,同年考取果树栽培中级职称。2018年被楚雄师范学院聘请为实习实训指导老师,2019年被评为楚雄市“科技领军人才”。2020年被楚雄州评为“彝州名匠”荣誉称号。红运先生数十载商海浮沉,经风触雨,历经千难万险,终不改其赤子之本色。他常说:“我就是一个种猕猴桃的民夫,整天和土地打交道,不过我深爱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只要你辛勤劳作,这片土地就能赋予给你人生改变的奇迹,在多年的聆听中在我内心感觉到大地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无限的亲和力,也在这天地之间汲取了自然的智慧,并赋予了大道玄妙的不二法门,归结到土地上的这些果实,也就有了自然而然的舌尖记忆,带着高原泥土的芬芳,结出一片片累累硕果,它的甜净爽口,原汁原味的口感,顺着味蕾婉转让人回味无穷,这是传承新时代儒商精神的体验,也是弘扬新时代企业实干家精神的具体行动"。
云南楚雄绿巨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来的波澜壮阔图景,需要匠心独运,相信拥有人生大境界,大胸怀的李红运先生会更勤奋的一笔一笔去深情描绘,俯下身来用心种好每一颗猕猴桃,是他最钟情的美事。更是学着去热爱生活和大自然赋予红运先生怎样去好好活着的人生艺术秘境。(完)
主办 | 71大众网 5星文学网 中联卫视
协办| 青年文学网 笔若诗歌网 人人文学网
名誉顾问:袁建伟 张继山 郑嵩山
文学顾问:陈学现 乔森 翟传海
主编:贾玉森
执行主编:王汉平
特约策划:易白 笔若 两棵树
特约编审:乔森 翟传海 朱金平
总统筹:李红运 宋海东 程红伟 张民春
音乐顾问:雪莲卓玛 曹艳阳
音乐总监:杨平 曾颖
主笔:王汉平
文学题词:张道虎
分辑插画:仝中俊
美术编辑:马存 赵敏
版式设计:杨小美 赵金锋
责任编辑 | 贾凡 王思会 罗势锦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合出品:网络电影《逆镜》摄制组
深圳易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贵州今日黔视传媒有限公司
贵州笔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江西青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特别鸣谢:河南鑫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云南楚雄绿巨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易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南召玉博种养殖农民合作社
来源:71大众网 5星文学网 青年文学网 笔若诗歌网 人人文学网
本期主编:王汉平
本期主笔:贾玉森
监制:赵金锋 圃白
编辑:贾凡 王思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