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穿越山人海,也能感受人生海海 | 编辑部假期推荐
第一财经YiMagazine编辑部
小长假到来,你会如何度过这段假期呢? 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甚至放松下来看一些好片都能把你带去更广大的世界。如果你暂时还没有阅读和阅片的目标,这里有一份来自编辑部的真诚推荐供你参考。这世界很大,我们一起去看看。
书籍
。
Book
01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
陈嘉映 北京日报出版社 理想国
陈嘉映老师可能是当今中国唯一一个能从单个词汇出发,以接近口语的表达触动哲学思考的学者了。他对现象学、语言哲学的研究从不止步于理论层面,事实上哲学本不是什么理论,而是源于人在具体生活处境中不太明白的感受。这本书读起来,会觉得像是在聊天,聊的话题是日常的,也是广阔的,就像生活本身。(推荐人:赵嘉)
02《旅行之道——来自路上的启示》
[美]保罗·索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是在朋友家看到这本书的,第一眼就想借来读,然后实在想自己有一本。这种欲望的缘由,首先是因为无槽线布面精装,瑞典书纸带来的无敌触感,手指只想粘在书上。当然,这本书的体例也是极为精巧的,27个主题,囊括了不同时代多位旅行家和文学家关于旅行的松散的文字和照片。它更像一本手账,而非传统的书籍,形式就像旅行一样。在航班大面积取消已成常态的当下,《娱乐周刊》这句书评或可安抚我们无名的焦躁:“读索鲁的书可能会让你退掉机票,待在家里好好看书。”(推荐人:赵嘉)
03《101件事儿,我怎么不知道》
[英]理查德·霍恩 / [英]特雷西·特纳新星出版社 出品方: 读库
这不是一本新书,作为101系列作品中的一本,甚至形式也不是新的——本质就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这是一本可供碎片时间随时翻看的小书。事实上读它的意义不在于掌握多少新知,而是在这个所谓信息丰厚的年代,我们是不是就没有所谓的知识盲点了?遇到知识盲点很容易补足?这本互联网时代的“十万个为什么”会让你对此存疑。(推荐人:赵嘉)
04《7个孩子的一天》
[美] 马特·拉莫特花山文艺出版社出品方: 后浪
一个大开本的儿童绘本。作者根据来自日本、印度、伊朗、秘鲁、意大利、乌干达、俄罗斯七个国家的孩子真实的一天,绘制成了七个孩子的相同时刻:家人都有谁?家在哪里?早餐吃什么?上课学什么?课后做什么游戏?里面提到的伊朗巴巴里面包,乌干达肉拌马托基,俄罗斯大麦拌黄油卡沙让人看起来垂涎欲滴。在这个纷争不断加剧的世界,我们也会轻易忘记差异背后这些相同的时刻和快乐。(推荐人:赵嘉)
05
《贫穷的质感》
王梆上海文艺出版社出品方: 单读 / 铸刻文化
十二年的英国旅居经验,融合细密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让王梆这本非虚构作品读起来顺畅、舒服。在娓娓道来的语调中,你可以了解英国在脱欧之前所经历的社会政治变迁,以及这种变迁是如何折射到中产阶层的生活上的。而关于房产、养老、医疗等普遍性的议题讨论,也给我们诸多启发。(推荐人:赵嘉)
06
《文化与社会:1780-1950》
[英] 雷蒙·威廉斯 著 高晓玲 译 商务印书馆
劳动密集型工厂和生硬古怪的机器一开始被视作罪恶,但最终被普遍接受,由此解放的劳动力大量投入新的行业,比如文学和艺术。人们一开始希望艺术能反映和促进生活,进而又觉得艺术不该依赖生活,而具有独立的神圣价值……大规模工业化以来虽然只有两个世纪,文化观念的变迁之速却超过以往的万载千年。(推荐人:江睿杰)
07
《儿童法案》
[英]伊恩·麦克尤恩上海译文出版社
福楼拜曾将艺术的最高境界规定为“既非令人发笑或哭泣,也非让人动情或发怒,而是像大自然那样行事,即引起思索”,《儿童法案》正是这样的一本书。一边是以睿智、精确和理性闻名的高等法院女法官菲奥娜·迈耶,一边是因宗教信仰拒绝输血治疗的十七岁男孩亚当,控辩双方都给出了理由,菲奥娜需要在个人意志与生命至上的天平两端做出公正合理的裁决。麦克尤恩试图传达一个事实:做出裁决时,应当考虑儿童的福祉,但人生不仅仅只有判决时刻。
另外,上海译文的版本不会让人失望,二人共同演绎的歌曲《柳园里》极尽中文与外文美学,单从文字来看也有不错的阅读体验。(推荐人:张司钰)
08《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
[美]丹·艾瑞里
中信出版集团
我们为什么对盲盒如此痴迷?为什么双11会买太多用不到的东西?为什么打游戏会忍不住花钱买皮肤?……本书用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告诉我们,人是复杂情绪的集合体,会做出太多无法用理性和逻辑来解释的行为。某种程度上,本书甚至是在教你如何做一名洞悉消费心理的“奸商”。(推荐人:倪妮)
09
《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
[英]亚当·凯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虽然主角是一名英国公立医院的男妇科大夫,但“每周工作97小时,工资却比不上停车场收费大爷”的窘境,或许也能让很多“社畜”跨行业地感受到共情。不同于大多医疗题材里以救死扶伤情节为重点,主人公疲于处理各种或荒诞或紧急的情况,面对重大医疗事故的恐惧、遭受同事匿名举报这些“痛点”才是其着重刻画的。今年,BBC根据这本书改编的剧集《疼痛难免》,也因“丧”到极致的独特气质口碑一路飙升。(推荐人:倪妮)
10《黎东方讲史·细说元朝》
黎东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这是上海人民出版社所出版的黎东方讲史系列中的一部。作者黎东方,原名黎智廉,生于1907年,江苏省扬州府东台县人。1926年报考了清华大学历史系,由梁启超指导他的历史研究法。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去了法国巴黎大学,专修法国大革命史,师从曾用马克思主义解释法国大革命的马蒂埃教授。1931年,黎东方获得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主讲历史、哲学,抗战时期曾在四川西南联大任教。1944年9月24日开始在重庆黄垭口实验剧场,在山壁防空洞内卖票讲“品三国“,在当时,门票价格约2美元,价格不菲,仍然盛况空前,奠定了他成为中国讲史第一人的地位。1949年以后他在台大教历史。1954年与林语堂在新加坡创办了南洋大学。退休后定居美国加州圣地亚哥,专注于写作。
黎东方的细说中国历史系列原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在1960年代出版并获得好评。1990年代在上海出版后获得读者的喜爱,多次再版加印。
这部《黎东方讲史•细说元朝》并不是整个系列中最厚重的,却是最考验作者能力的一部,这是由于元朝复杂的历史背景,因而涉及众多中外民族、多种语言文字的复杂考据。黎东方把这种历史线索繁复的关系网编织在一起,给读者还原出深入浅出的历史样貌,使得这样一部严肃的历史作品保持了通俗读物的阅读感受。对历史感兴趣的各个层次的读者都可以在他的细说中国历史系列作品中得到收获。(推荐者:徐如)
11
《如雪如山》
张天翼人民文学出版社
“所有女人身上都暗藏一块相同的拼图。”张天翼用极其细腻的笔触,写了七个关于女人的故事。性骚扰、月经、婚外情愫、产后抑郁.....是所有女性都可能共享的经历。那些细节和心理活动如此细微生动,将人完全代入其中。我就是书中的lili,lili就是我;现实如故事,故事就是现实。(推荐人:邓依云)
12《鹿川有许多粪》
李沧东武汉大学出版社
《烧纸》之后,李沧东的又一部小说集。在这本书里,李沧东写有着坚定的理想与信仰、为信仰而献身的人,写发现自己没有高尚的追求、生活卑鄙而无意义的人,写参与了斗争却没有那么坚定的怀疑主义者......这些历史浪潮中的普通人是如此不同,却又面对同样的痛苦。透过李沧东的文字,可以触摸到韩国历史留下的伤痕,也不免让人思考,人到底要怎样度过这一生呢,怎样才是有意义的呢?这本小说集于1992年出版,去年才推出中文版。而从1997年开始,李沧东从文学转向了电影,多部代表作获得国际大奖,这里也顺便推荐李沧东导演的所有电影,虽然沉重,但看完会对历史、人生、社会现实有更多的思考。(推荐人:邓依云)
13《伦敦人:大城市的日与夜》
[加拿大]克莱格•泰勒 湖南文艺出版社
这本书创作历时5年,作者通过200多次采访,写下了85个普通伦敦人的悲喜故事。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伦敦这座城市的写真,也是一部关于人类本身境况的口述史。水管工、环卫工、出租车司机、急救护理人员、地产经纪人、厨师……他们选择来到、离开这座城。爱这座城、恨这座城、想逃离也渴望,作者以第一口吻讲述他们穿梭在城市街角的日常,全景式地捕捉了几十年间伦敦的社会图景以及暗流涌动,引发了读者探究变化背后深层原因的兴趣。同时,相信你也能在他们的故事里找到共鸣。和我们一样,他们在大城市寻找、失去,在大城市祈祷、迷惘,在大城市获得回报,也被大城市伤害。是你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只要你对人充满兴趣,不妨读读这本书。(推荐人:李叙瑾)
14
《浪漫主义地理学——追寻崇高景观》
段义孚译林出版社
作为当代最杰出的华裔地理学家,也许没有之一。段义孚将人文主义的精神注入地理学科。将枯燥的地理学变得生动,使得纪德、康拉德等作家的作品与各类自然形态、城市空间美妙地融合在一起。这背后也反映了段先生的阅读广博。他还重新提及18世纪流行的“崇高”定义,并区分了在极地探险或任何前往自然的行为中,哪些是崇高而哪些不是。而这恰可以提供给当下环保、可持续发展主义者们以不同的视角看待自己的事业——无论对人类多么有用且必要,“家园经济”都难以激发人之热情、促发心绪飞扬。“家园经济”不是浪漫的。(推荐人:张云亭)
15
《帝国——俄罗斯五十年》
[波]雷沙德·卡普钦斯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波兰记者卡普钦斯基从自己童年记忆中的苏俄写起,直到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在此期间,他怀着对普通个体的热爱,忠实记录了战争和独裁统治下受苦的人们。看完全书后,你将更多地反思国家、民族、种族、宗教的重要性,而记住那个排队整天只为能买块面包的人、一个儿子战死沙场的母亲和那些饥荒中死去的孩子。卡普钦斯基作为富有同情心、勇敢和卓越采访写作技巧的非虚构作家,其他作品也有中文版,推荐阅读。(推荐人:张云亭)
16《猎巫:塞勒姆1692》
[美]斯泰西·希夫文汇出版社
不同于中世纪时教会对女巫的描绘,这个故事发生在北美,没有扫把、女巫帽、秘制毒药。镇上的少女们接连出现医生无法解释也无法缓解的惊惧、抽搐、口吐白沫,恐慌迅速蔓延。为了避免被当成巫师或者巫术支持者,理智尚存的人选择沉默,邻里彼此生出毫无根据的怀疑和指控,血亲之间也没有信任。法官则和当局沆瀣一气,强迫受害者自证清白。
“你无须反思自己做过什么才引起魔鬼对你的厌恶,只要将其归于上天的责难或冷漠。”执政者利用人对“魔鬼”的古老恐惧,以及将不可理解之事诉诸超自然的传统,将治理不力导致的社会隐患包装成神对人的惩罚,撇清了自己的责任。而随着猎巫运动的范围扩大,疫病虽未消除,当地却逐渐得到“净化”。
希夫利用这起迷信发酵成的非理性事件,讲的是封闭的熟人社会里人类如何清除异己、巩固统治、彰显威权,除了道德试炼,可能还讨论了一些和猎巫运动同样历史悠久的厌女情结。(推荐人:俞培娟)
17
《审势》
黄湘光明日报出版社
俗话说“举贤不避亲”,虽然黄湘老师全书的内容是他自2017年9月以来在杂志中刊登的书评专栏合集,但这些文章所谈论的48本书,是他从近年浏览的300多本英文新书中挑选出来的。不得不惊叹黄老师的阅读,并且是英文阅读的能力之强、范围之广。
作者首章即抛出“民众、国家与权力”这一话题,源于近年来极右翼民粹主义在欧美国家的兴起是一个紧迫的议题。第二章从反思资本主义入手,对资本主义的反思与对左派政治的召唤一脉相成。从第三章开始,作者顺着美国、欧洲、中东几个地缘政治大板块,梳理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关键脉络,帮助我们在当下瞬息万变的世界格局中洞察出原因。在现今的西方国家,极右势力开始盛行,从今年4月的法国大选,到刚刚结束的意大利大选。欧洲极右势力的兴起,不得不让我们更多地思考,诚如作者所说,长期而言,欧美威权民粹主义的命运,取决于西方社会的“后物质主义”文化价值转型能否继续向前推进。作者通过自己广泛的阅读、精辟的分析,为我们勾勒出“后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往何处去”这样一件事,像作者所希望的那样,舆论场的各种戾气可以消泯。(推荐人:徐如)
18
《阅后即焚》(Snapchat传)
[美]比利·加拉格尔中信出版集团
在Facebook、Instagram之后,Snapchat是最受关注的社交产品。但理解Snapchat具有相当的门槛。本书作者、前科技博客TechCrunch记者比利·加拉格尔如此描述这件事的难度:写这本书比教我妈妈使用Snapchat还容易。Snapchat不是个公开的社交网络,秘密才是这款社交产品的核心。它构建了一小群人的私人网络,这基本就是埃文·斯皮格尔执掌的Snap公司的隐喻。配合《后真相时代》《解密Instagram》等书“食用”,阅读体验更佳。(推荐人:徐弢)
影视
。
Movies & TV shows
01纪录片《新人生七年》
导演:朱利安·法里诺
这是1964年起每隔七年跟拍14个不同阶层的英国人,直到2019年的纪录片《人生七年》的全新版本。《人生七年》是个极为天真,同时极富野心的创意,导演迈克尔·艾普特是想回应一个古老的传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个IP在全球不断被翻拍。2000年,导演朱利安·法里诺开拍《新人生七年》。对比来看,新版本的跟拍对象已不局限于本地人,而是涉及多个种族和国家的移民;此外,教育有了较大的普及,老版本设置的阶层固化问题,在新版本中有了新解读。有趣的是,新版本中的孩子正在和我们共同经历新冠的冲击和世界的变化。等到下一季,他们会变成什么样,我们自己又变成什么样——那将是2018年。(推荐人:赵嘉)
02
电影《玛丽与马克思》
导演:亚当·艾略特
8岁的玛丽生活在墨尔本,她长相平平,没有朋友,喜欢动画片《诺布利特》、甜炼乳和巧克力。44岁的马克思生活在纽约,他肥胖,患有自闭症,也喜欢《诺布利特》和吃巧克力。一天,玛丽给马克思写信询问美国的小孩从哪里来,此后,二人的通信从1976年维持到1994年,各自经历人生起伏,双方的关系也好好坏坏。这是一部朴实的动画电影,采用泥土捏制的人物造型与逐帧动画的拍摄技巧。虽然没有酷炫的视觉特效,但这部动画仍然震撼人心:人生中难过的瞬间就像干裂泥土的裂缝无可避免,不过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我们还是会和一位朋友相遇,分享同一罐炼乳。
本片曾获2009年法国昂锡国际动画影展最佳动画长片奖,柏林国际电影节水晶熊奖及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最高奖。(推荐人:张司钰)
03
电影《继园台七号》
导演:杨凡
你可能没听说过这部以粤语为主要对白语言的动画片,但它集结了张艾嘉、吴彦祖、章小蕙、田壮壮等足够知名且有腔调的配音阵容。故事以1960年代英国殖民下的香港为背景,展示了年轻时髦的男学生、从大陆隐居香港的戏剧名伶、喜欢普鲁斯特和《红楼梦》的中年少妇等不同形象的市民。杨凡个人风格极其强烈,虽是动画,但大段诗意的旁白和慢节奏给影片带来了十足的年代感。不得不吐槽的是本人在观影中途一度昏昏欲睡,但醒来时就像经历了一场绮梦,这应该算是一部讨厌的人看不上、喜欢的人会很爱这种调调的电影。(推荐人:陶紫东)
04
电影《神女》
导演:吴永刚
邪恶与圣洁是文艺作品刻画女性形象的永恒母题,吴永刚导演从这种矛盾性中看到了女性的“伟大”,这在近百年前已相当先锋,但主角再伟大,最终还是逃不脱被时代碾压的命运。幸运的是,现代女性逐渐可以不用再被“伟大”绑架,她们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任何形象,尽管这依然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
另外想说一下阮玲玉,以前一直不觉得她有多漂亮,但看到电影里的动态才知道阿阮的身量体格是一等一风骚,一双含情目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下,演技绝对碾压众多当代艺人,被张翰毒害双眼的朋友不妨去洗洗眼。(推荐人:陶紫东)
05
电影《坠落》
导演:斯科特·曼
今年的新片,讲述的是两个爱好极限运动的女生爬上高塔纪念其中一人已逝的丈夫时,梯子坍塌被困塔顶的故事。这是个“少年派”式的电影,展现了一个极端危险的小空间内——两人被困于2000英尺的高空中,主角想尽一切办法脱困,以及对抗想吃自己的野生动物(少年派是老虎,本片是秃鹫)的故事。这个电影的精彩之处在于,在一个看似单调的场景里,为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困境找到各种突围办法,不断创造各种刺激的尝试以及惊险的反转,让观影者跟着一起感受希望和失望的情绪大起大落的快感。(推荐人:许诗雨)
最后的最后,祝大家十一国庆假期快乐。
本文版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第一财经》杂志10月刊现已开始发售,
常点在看,更及时获取资讯 Yi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