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干货 | 论坛剧场的美学思辨与操作技术


干货 | 论坛剧场的美学思辨与操作技术


论坛剧场的

美学思辨与操作技术

Aesthetic Dialectics and Practical Techniques of the Forum Theatre

郭庆亮 Heng-Leun KOK

新加坡戏剧盒艺术总监

《美育》第203期

这几年在台湾、新加坡、广州分享戏剧盒的论坛剧场经验,发现有许多人常常会问一些问题。现在把这些问题整理出来,也透过回答,分享自己对论坛剧场的操作和理论的一些看法。必须说明的是,这些都是我在新加坡,在戏剧盒实践的在地经验,所以仅是一家之论。因为还在实验,所以也在一直不断的论证和学习。

在整理这些想法时,把提问的人想象成一个对被压迫者剧场和论坛剧场有相当认识的剧场工作者或是小区发展工作者,所以我不在本文说明一些被压迫者剧场的基本认识。

什么是最正宗的论坛剧场?

干货 | 论坛剧场的美学思辨与操作技术

对这样的问题,我常回答:我不知道,你去问问波瓦(Augusto Boal)本尊吧!对我而言,艺术形式没有所谓的正宗性,或正统性,也没有纯正性。任何艺术形式,一旦交给了另一个艺术工作者,这个艺术形式会随着那位艺术工作者的艺术观,而体现出该位艺术工作者的特性。所以最正统的论坛剧场,也只有其「发明者」波瓦才能做出来。

但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除了形式,必须也具备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哲学的展现。徒有其形式的论坛剧场就违背了这种艺术形式的中心思想。论坛剧场是波瓦的被压迫者剧场的其中一个「军械库」(Arsenal of the Theatre of The Oppressed)。波瓦的宽怀分享,让许多的剧场工作者、小区工作者,甚至是社运和积极分子,都学到了被压迫者剧场。至今,根据各地的水土状况,论坛剧场出现了不同的样貌。2013年12月在台北举行的「跨越与连结:华人论坛剧场交流会」就看到几个城市(广州、台北、香港、新加坡),通过其关注的议题、演出的美学、丑客的风格和关注面向等体现出论坛剧场的各种面貌。在欧、美、中东各地,论坛剧场的发展也各具特色:从剧场的美学到论坛剧场操作的方法,都出现很多不同的实验。

干货 | 论坛剧场的美学思辨与操作技术

世界论坛剧场节现场

人性化

干货 | 论坛剧场的美学思辨与操作技术

2010年参与世界论坛剧场艺术节时,参加了一个讨论会(其实说那是一个讨伐会更为贴切),探讨某一个剧团,用论坛剧场训练管理层如何更有效与员工沟通,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是否违背了论坛剧场的基本理念,而已逝世的波瓦会不会苟同这样的做法。

当晚,反对这样的做法的一派,指出这是用一个解放被压迫者的方法,帮助资本家(管理层)寻找如何可以继续要求员工(受压迫者)在现今不平等的待遇,合理接受并和谐地继续和资本家协作,帮助资本家在全球化的经济继续受惠,累积更多的财富和盈利。

该剧团的负责人则认为与其只是要求员工反抗,通过和管理层的协作,可以让这些压迫者同理对待及体会被压迫者的剥削,然后改善员工的工作状况,难道不是一种帮助员工的方法吗?和资方协作,通过适当的联盟,资方也了解和接受员工是这个经济体的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然后共同寻找出一个共谋利益的方法。

这一个辩论带出了很多的议题,但我想先借这个故事,提出一个有关被压迫者剧场的重要理念。当晚,有一位资深的剧场工作者指出:「(大意)被压迫者被『非人性化』(dehumanized),而被压迫者剧场的目的就是要『人性化』(humanize)的。」Paulo Freire在《被压迫者教育学》提到人性渴望自由和公义,人性化是人存在的目的,使人成为更完美的人。「非人性化」使人孤立异化,对自身所面对的一切压迫也无法做客观的判断,害怕发声,也渐渐地恐惧自由。

论坛剧场是一个很有效的体验性学习形式。所以,现在很多不同的领域都想用论坛剧场来进行学习。但是,如果我们回到被压迫者剧场的中心理念,我们要问的是:管理层是想增加自己的盈利才想要用学习更好的模式与员工沟通吗?还是说管理层想同理对待员工,然后通过论坛剧场学习如何改变现状,解除对员工的种种剥削?

民主性:互动和体验

干货 | 论坛剧场的美学思辨与操作技术

这几年,新加坡也渐渐掀起了一阵论坛剧场风。论坛剧场受瞩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是一个「互动性」强和「体验式」的学习。于是,学校开始引进论坛剧场,作为一种创意教学方法,一些政府组织也喜欢用这样的创意方法,希望能把政府的一些讯息更有效地传达给观众,而不再像以往的一般做法,硬性灌输。这样的论坛剧场到底还是不是论坛剧场了呢?这些演出我都没有看过,所以无法评断。

但是,论坛剧场的操作,如果仅仅把重点放在「互动性」和「体验式」,那就违背了被压迫者剧场的中心理念。论坛剧场的互动性不是一种好玩的参与形式,其背后是尊重民众的发声和行动的民主理念。所谓的民众的发声,不只是一种姿态,也不是关于群体的力量,论坛剧场也尊重个体在群体的独特性。在论坛剧场的空间里,不仅被压迫者可以发声,压迫者也有发声的权利。但是,这里的言论和行动都不可以被抑制,同样的,言论和行动皆不可侵犯参与者。

「互动」和「体验」是后现代工业两个很重要的现象。网上游戏,手机的运作程序等,都是朝这两个方向而设计的。但是「互动」和「体验」则会带来不同的效果。看起来有很深刻的「体验」,不一定带来批判性(critical)的学习,「互动」强的形式也不一定是对话性(dialogic)的学习。

干货 | 论坛剧场的美学思辨与操作技术

(表一)公民参与阶梯

Sherry Arnstein提出的公民参与阶梯(表1),让我们可以看到互动和体验的参与型态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如果运用论坛剧场时,发现其实是在操纵和教化,或仅是提供质询或象征性的咨询,甚至是为安抚,那么论坛剧场是否达到解除「非人性化」的状态,让人拥有选择和掌握自身命运的权利呢?

再回到上述的案例。管理层如果想帮助员工,为什么不也请员工加入工作坊,一起共谋对策?这样的安排既能摆脱由上而下的霸权姿态,也可以建立对话的平台。没有任何群体可以绝对的代表另一个群体发声。有鉴于此,如果选择不发声,也没有人可以为其代言。

论坛剧场的剧本和其他正规剧场的剧本创作很不一样吗?

干货 | 论坛剧场的美学思辨与操作技术

在戏剧盒的论坛剧场创作中,剧本通常是以两个方法而创作出来的:

(1)社群通过集体即兴创作而最后一起统整出剧本;

(2)一个编剧通过社群工作坊,获取了创作的元素,然后再由编剧编写出剧本。

无论哪个方法,一个论坛剧场能不能让观众想要参与介入,其剧本(Anti-model)一定要打动看的人。我不认为因为这个创作来自社群,也关乎社群,社群必然会参与讨论和介入。因为这是个演出,所以无法发挥它的美学,就无法感染观众,无法让观众投入和认同。所以如果深谙剧本创作法(Dramaturgy)会有助于剧本的创作。

在波瓦的书本里,已经很清晰地说明了论坛剧场的剧本创作法。这里只想提到三个常被忽在戏剧盒的论坛剧场创作中,剧本通常是以两个方法而创作出来的:

(1)社群通过集体即兴创作而最后一起统整出剧本;

(2)一个编剧通过社群工作坊,获取了创作的元素,然后再由编剧编写出剧本。

无论哪个方法,一个论坛剧场能不能让观众想要参与介入,其剧本(Anti-model)一定要打动看的人。我不认为因为这个创作来自社群,也关乎社群,社群必然会参与讨论和介入。因为这是个演出,所以无法发挥它的美学,就无法感染观众,无法让观众投入和认同。所以如果深谙剧本创作法(Dramaturgy)会有助于剧本的创作。

在波瓦的书本里,已经很清晰地说明了论坛剧场的剧本创作法。这里只想提到三个常被忽视的重点。

干货 | 论坛剧场的美学思辨与操作技术

观众热身活动

旧的秩序,新的未来

干货 | 论坛剧场的美学思辨与操作技术

就像佳构剧一样,论坛剧场剧本的一开始,必须很快地为观众确立戏剧背景(dramatic context)。但是因为剧本无法太长(通常20-30分钟),所以必须能三言两语就让我们了解到角色所处的现有秩序(order)。所谓的现有秩序,指的是通过社会、政治、经济的权力体系和价值观,如何压迫和统御着人物的行为。惟其能一目了然地看到现有秩序,才能让观众开始想象如何突破压迫,建立另一个新的秩序。

行动

干货 | 论坛剧场的美学思辨与操作技术

戏剧通过行动的组织展现出不同的张力,这个原理源自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在现实生活里,人性是通过我们的行动和语言一致或矛盾变现出来。但是很多时候,很多人在创作剧本时,一直都只在想人物在说什么。在创作时,把重点放在人物的行动会事倍功半。先说明行动和动作之分。动作是可以看到的肢体活动,有些动作是有目的性的,也就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做的动作:如因为对对方极其失望,掌掴对方。有些人物会有惯性的动作,或称为小动作。行动则是带强烈心理活动,可以通过操作表达,也可以通过语言。

不厌其烦的说明行动是什么,是因为在和社群一起工作时,发现社群体参与被压迫者剧场工作坊,通过形象剧场和剧场游戏,身和心得到了释放,随着也会打破沉默,发声分享自己的压迫。当进行创作时,也很方便的以语言来表达感受。最后,创作的剧本就变成了很多的「说话」,却缺乏了行动,最后演出来的效果一定不好。

除此之外,没有行动的剧本也会影响最后观众介入的部分。曾看过这样的演出,到最后观众上来,都是在跟压迫者进行辩论,改变也只是知性的一种认知。论坛剧场达到的不仅是知性的觉醒,也希望通过身体的参与,行动的改变,让改革得以排练过,希望能身体力行。

干货 | 论坛剧场的美学思辨与操作技术

观众们的讨论分享

压迫者/被压迫者

干货 | 论坛剧场的美学思辨与操作技术

加拿大生活的剧场的艺术总监DavidDiamond对于压迫者的理解很有意思。其实我们都知道,压迫者其实也有他的恐惧与欲望。在创造这个角色时,我们是否也可以刻划出他的恐惧是什么呢?

在许多城市里,很多的压迫已经是无形地渗入了体制,系统性的剥削了人。许多被压迫者转而成为压迫者(可阅读PauloFreire的《被压迫者教育学》),因为这样,他们还可能在现有的体制里,获得生机。因为这样,无形的压迫透过层层面面进行剥削,让最底层的被压迫者完全喘不过气来。

有鉴于此,我在创作我的论坛剧场时,致力如何体现这样的一种系统性的压迫。我会通过我的压迫者的角色刻划,让我们看到他的恐惧和欲望,希望被压迫者在解放自己,对抗压迫者时,不是一味的想着如何把对方打倒,而是要使「非人性化」的压迫者,觉醒自己也是一个被压迫者。我个人希望是这样的一种处理,可以让我们借着论坛剧场的力量,揭示系统性的压迫带来的暴力行为。

怎么当好/才算一个好的丑客?

干货 | 论坛剧场的美学思辨与操作技术

丑客是论坛剧场里的一个角色。波瓦的书本《给演员与非演员的游戏》(Games for Actors and Non-Actors)也针对丑客的功能做出详细的解释。但是,不同的人扮演丑客,也会有不同的风格,也会有其特色。

我曾看过波瓦扮演丑客,他从容不迫的组织着整个观演者的介入参与,没有太多的话,但在适合的时候也会发问,尝试厘清观演者介入的目的。他有时会做一个观察,简略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我自己的处理则是在观演者的介入后,通过提问,让观演者和其他观众反思这个介入的意义。

干货 | 论坛剧场的美学思辨与操作技术

观众上台介入取代

丑客的准备功夫

丑客的案头工作非常重要。对于议题的了解必须透澈。所以丑客必须深入和社群交流,并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该议题。

丑客也必须对于舞台上的台位,每一句话和每一个行动了如指掌。这会对于丑客如何帮助观演者更快地投入介入的过程,也让整个程序的节奏紧凑。

值得一再提醒的是,虽然丑客对课题有深刻瞭解,但是,丑客不可以把自己当成是课题的权威者。

丑客的客观性

丑客在执行他的任务时,必须带有客观性的。在讨论时,他必须让大家都有空间发表想法,甚至是实践他们的想法。丑客必须让大家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给予大家最大的空间。但是如果有人不愿意发表,丑客也必须给予尊重,重要的是,论述的空间有了,要不要利用它就看个人了。

丑客客观的处理会让站在不同立场的人可以做不同表述,论坛剧场才是一个有人性化和民主的空间。但是这不表示丑客没有自己的主观观点。或许让人争议的是,丑客是否可以表述自己的观点?

我觉得是可以的,但是丑客表达的态度,必须不会让大家觉得主持这个论坛剧场的角色,正强迫大家来接受丑客的观点。丑客如果可以提出想法(如通过提问或反问让人家开始反思),也不抑制其他人的想法,那么,这个空间就是一个开放的对话空间。

希望教学法

丑客必须相信对话的力量。有谦卑的心、不移的信念、同理心,对话才会有建设性。希望是最有力量的教学法。

对我来说,论坛剧场是唯物辩证的一种具体表现。一个接着一个的观演者的介入,带来的是小小的改革。这些改革在生命体里,在社会里慢慢的凝聚,然后带来质与量的巨大改变。

丑客要能够让社群带着希望回家,但是丑客也必须让社群学习到批判性的思考。社群在一个论坛剧场的过程中,因为和大家一起经历了一个学习,常常会信心满满,但是回到现实生活中,面对了同样的压迫,可能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丑客必须让群众认识到改变不是一蹴而就。希望是建立在不断的实践和学习,不断的尝试,一步一脚印。

如何在观演者介入的过程中,扮演好演教员的角色?

干货 | 论坛剧场的美学思辨与操作技术

当观演者进行介入时,演教员到底应该如何反应?是要想尽方法设障,不让观演者成功改革吗?

演员的任务:回归角色

在观演者介入时,演教员应该先把演员的角色给扮演好。演教员不可以为了设障而故意阻挡观演者的介入。演教员必须回到角色的任务,欲求(want)和主线(spine)来响应观演者的提议,不可以为了反对而反对。当演教员回归到角色,角色也自然通过其合理的方法,进行响应,如果介入的方法有效,角色也自然会松动,并接受观演者的提议。要做到这样子,在排练时多做即兴训练是很有用的。当然,演教员也必须做足功课,深刻理解角色,当然也要有开放心态,那么跟观演者互动时,因为新的场景,演教员也可能对角色有新的发现,让角色增加层次感。

教员的任务:引导者

不是每个观演者到了进行介入时,就会快速进入状况。很多时候,他们在过程当中一直无法把自己的想法和策略表现出来。这时,演教员就得在角色的状态中,尝试引导观演者慢慢展现策略。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反问或通过行动。举例:观演者一直用同样的方法纠缠,演教员可以选择让角色远离观演者。这样大的一个动作,迫使观演者必须改变策略或寻求另外的协助。

为什么一直强调剧场的艺术性,剧场的美学?

干货 | 论坛剧场的美学思辨与操作技术

艺术是让想象力驰骋的园地。论坛剧场之所以那么吸引人,就在于它是一种艺术体现,不仅在看戏时刺激了想象力,也通过剧场的参与,释放了自己的想象力。在论坛剧场里,观演者释放了想象力,通过扮演,让想象力得到一个具体的体现,也通过这个想象力一窥未来的可能性。剧场给予了观演者一个自由的空间,通过预演改革,肯定自由带来的许多可能性。在剧场里,人们不惧怕自由。人性化的过程开始了。

(本文图片提供:戏剧盒)

五月论坛剧场招募仍在进行中


上一篇新闻

被戏剧大师骂到哭!“星马视后”进修学演艺:老师不给我继续表演

下一篇新闻

亚洲藤校录取率最高!那些你不知道的新加坡留学优势......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