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7日 星期四

她的数学课,敢玩敢跨界,永远有惊喜

达人老师

“数学本来就很有趣,而且很美。”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张兆媛会“神奇预言术”、玩魔方、解九连环、编写数学山歌……她不会直接告诉你“人有多少根头发”“一张纸有多厚”“一卷卫生纸有多长”,她知道好奇的你总会自己去弄清楚。

她布置的数学作业,家长都忍不住要做做看,因为太好玩了。2015年,张兆媛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到龙岗区福安学校任教至今,作为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和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她最擅长以趣激思、“玩转数学”,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变为数学游戏素材,让学生们欲罢不能。


她的数学课,敢玩敢跨界,永远有惊喜

张兆媛,龙岗区福安学校学校教育学发展中心主任,小学数学特级教师


敢“玩”敢跨界

“你抽的是红心3。”记者随机抽取一张扑克牌后,张兆媛又猜对了,这种“神奇预言术”她屡试不爽。可能只需这一招,学生们就会被圈粉。

但张老师会的远不止数学魔术,她的数学游戏世界很大。这位爱玩的特级教师所带的两个一年级班中,80%的学生会复原六面三阶魔方,这一技能仅用一个寒假便实现。有兴趣的同学开始挑战九连环、数字华容道、孔明锁等我国传统数学游戏。

很多人初见张兆媛,猜不出她任教的学科,会带着学生玩的老师,眼神里多了灵动。她鼓励学生用大米、黄豆等食材摆放成自己喜欢的图案,并对“豆贴画”使用的食材分类制作成统计表;“哎~2的倍数有特征哎,个位是0、2、4、6、8……”山歌的伴奏响起,张兆媛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唱起了数字版《刘三姐》,数学课摇身一变成了音乐课。

不少观摩过张兆媛课堂的老师都对其敢“玩”敢跨界的教学赞叹不已,有老师说:

教了十几年数学,没想到数学课还可以这么教。

其实,张兆媛自小便行走在“玩转数学”的路上。张兆媛喜欢和家人组局玩“配14”“巧算24点”“挑火柴棒”等游戏,每每取胜,都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表面是游戏作乐,实则是在实践中感知数学,以数学思维取胜。

怎么让孩子们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美?这是她一直以来在努力探索的。她和她的工作室以“玩转数学”为研究方向,致力于各种数学游戏和趣味课程的发掘、开发和推广。

如何维系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的数学兴趣?答案是让学生获得成就感。除了表扬,张兆媛还会在课堂上播放学生的优秀视频作业,并把作业中独特的解法冠以学生之名,如“某某解题法”,引导学生探索更多解法的同时,也把相关数学概念渗透进课堂。

教孩子6年,想孩子16年,看孩子60年。

不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在课堂上给孩子充分的探究时间,等待孩子自主探索和发现,数学思维才能一步步建构起来。这是小学数学最应该教给学生的能力,也许也是培育学生创新思维萌芽的关键。

她的数学课,敢玩敢跨界,永远有惊喜


总有惊喜带给学生

生活中处处是数学,从话费充值、购物打折到体彩刮刮乐等,大部分只用小学数学知识就可以应付,但是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交了“智商税”?可能是因为小学数学没学好,思维训练不充分。

小学数学课程有四大领域,其中的综合与实践就是让孩子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张兆媛总有创新教学的想法和行动,她对教学活动进行不断尝试、升级,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活化成数学课堂素材,总有惊喜带给学生,学生能力的提高是迟早的事。

有的孩子感觉升入小学高年级之后,数学突然变难了。张兆媛分析说,那可能是因为孩子们未构建起探索问题的方法和习惯,数学思维不灵活,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实践和数学思维锻炼不够充分。死记硬背、硬套公式简单,活学活用、举一反三不容易。

学生数学学习后劲不足,极有可能是思维能力不足。有时候,看似在玩游戏,其实在数学实践;看似在做数学题,其实是在做思维体操。只有老师心中有数,教与学才能游刃有余。

小学低年级就是要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步感悟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进而帮助自己去解决从来没有遇到的问题。

20多年的小学数学教育积淀,曾带过三次小学大循环的张兆媛明确表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而小学低年级是最好的起点。所以,近十年一直在小学中高年级任教的她,去年下学期申请调到小学一年级。

学数学就是学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吗?如果这样想,就小看了低年级的小学教学。会唱读数字未必真实理解数字的意义,在动手操作中玩数学、学数学、用数学,在趣味数学中渗透高年级的数学思想方法等,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才是老师们毕生的课题。

她的数学课,敢玩敢跨界,永远有惊喜


有想法就行动

任教第19个年头,张兆媛获评特级教师。“抓住每一次锻炼机会”是张兆媛最想告诉年轻教师的成长秘笈。

参加工作初期,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张兆媛热衷于参加各种教学比赛,从校级迈向省级再到国家级,屡屡在比赛中斩获名次。张兆媛在自己教学的一亩三分地中卯足了劲儿。白天上课、收集大量的课程素材;晚上反复修改、提炼课程内容,这成为她任教初期的常态。

她在湖北任教双语实验班期间,向曾赴新加坡教学的语文老师研讨教学方法;曾作为区域五校联盟盟主,在大量的教研活动中汲取教学智慧;2012年被教育部选派赴香港担任教学指导时,与各地名师交流教学经验,并写作138篇教学日志;2019年被深圳市教育局选派赴英国海培时,与海培班同学合作,向英国师生展示中国数学教育的魅力……

张兆媛感慨,自己的成长离不开一路同行的良师益友。一个教师对教育的卓越追求就像磁场,大量志同道合的人也会慢慢走在一起。在深圳开启事业的第二篇章,她更想把有益于自己成长的内容,尽可能分享给更多的老师。

她的数学课,敢玩敢跨界,永远有惊喜

2015年至今,张兆媛主导编撰了高年级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玩转数学》等校本教材和数学拓展教材。申请到一年级任教的她正在一边实践一边总结提炼,期待和老师们一起继续编撰低年级的《玩转数学》校本教材,贯通小学阶段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有什么新想法,就积极去实践。

她鼓励老师们在实践中探索、在思考中前行,确保方向是准确的,就要大胆开拓。以研究的目光看教育,带着课题研究的意识走进课堂,这样的教育之路是每个老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任教近27载,张兆媛对数学教育改革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虽然只教小学,张兆媛工作室的老师们人手一本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教小学数学,为什么要熟知高中课标呢?

面对成员的不解,张兆媛解释,小学数学的教育理念不仅需要前瞻性,还需要紧跟教改动向。

大家只有提前学习研究高中课程标准,才能更好地明晰小学数学教改的方向和基本理念,达到调整小学教学方法和理念的目的,从而通过自己的课堂实践,不仅让孩子感觉到数学好玩,最终让他们用数学思想和方法玩转数学。

她的数学课,敢玩敢跨界,永远有惊喜

记者 | 刘丽

见习记者 | 陈萌琪

来源 | 南方教育时报

上一篇新闻

《以家人之名》为什么让观众“恐骨科了”?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法治抗疫:罚款坐牢一起来!新增1例死亡,142例确诊创新高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