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英国计划用48枚核弹轰炸我国,为何最终没有实施?
在世界舞台上,席卷世界的战争在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里,相继爆发了两次,随着1945年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了胜利,轴心国的几个国家相继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了帷幕,世界重新恢复了相对和平的状况。
随着中国共产党赶跑了国民党反动派,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上了天安门城楼,向全国和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站了起来。
开国大典
即便如此,世界的环境仍旧是不安定的,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之后,世界俨然被划分成为了两派,一方是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边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双方的阵营铆足了劲发展,以图赢得这场冷战的胜利。
之所以称之为冷战,就是因为双方并不会采取武力冲突,反而更多的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角逐,只是局部地区会爆发一些战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新中国逐渐成长了起来,但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其中就有英国。
罪恶的掠夺
一个世纪以前,他们占领了我们的香港岛,在这里展开了他们的殖民统治,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经营,香港俨然成为了一个现代化乃至国际化的城市,英国不想放弃这块已经经营了许久,并且极具战略意义的土地,于是就动起了歪心思,而这个歪心思就在十几年前英国解密的历史文件中展露无疑,即便放在当下来看也是令人毛骨悚然。
那就是英国自1956年起就部署的针对中国的核打击计划,这份计划十分详细,交代了部署核武器打击的地点新加坡、核打击目标城市、核武器数量等等数据都十分详尽,甚至他们还拉上了他们的盟友美国,可过了这么多年,英国实际上并没有实施这个计划。
其实细细想来,英国之所以没有开始实施针对核打击计划是有迹可循的,这是一件关乎世界和平格局的大事件,英国不可能擅自做出决定,除此之外,英国的反应也与我国的情况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英国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利用自己的武器装备优势迫使清政府屈服,那时候的英国刚刚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加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的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让英国成为了那个时代里一骑绝尘的世界强国,殖民地遍布全球,是当之无愧的日不落帝国。
鸦片战争
反观清政府,祖上建立的丰功伟业在后续的皇帝手中坐吃山空,还盲目自大,闭关锁国,主动地断绝了与世界的联系,这让曾经强大的清政府一步步变得外强中干,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西方列强在中国大地上横行,割地赔款签条约,把祖上的脸都丢尽了。
但经过中华儿女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不懈努力,加上世界格局的变化,中英两方的地位也不能同日而语了,此时的新中国大地上迎来了光辉的太阳——中国共产党,人民不再背负着三座大山,而是挺直了腰杆儿,堂堂正正的站在了世界舞台上,不用再看西方列强的脸色。
此时的英国也早已不是曾经的顶尖强国,两次世界大战让英国的国力损耗十分严重,殖民地也纷纷脱离了自己的控制,实力早就大不如前,加上美国这个后发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发了横财,很快就跻身了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甚至当上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领袖,英国的光荣再也不复从前。
这都是1949年时已经发生的事情,国际地位不再,中国国内的解放势如破竹,西北、西南地区相继收复,台湾也是摩拳擦掌,英国人很难保证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会挥师南下顺手把香港收复,加上朝鲜战场上,英国在联合国军中也与新中国军队交了手,这就让英国更加怀疑在对抗中国的战争中取胜的可能性。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英国人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阴谋
此时的英国相对于中国还有一个十分巨大的优势,那就是核武器的优势,进入20世纪50年代,英国就将这个项目提上了日程,尤其是1952年英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之后更是加快了速度,1956年,计划已经被全面制定完成,并且成为了英国方面的绝密文件,英国人直接就注明了:英国将在必要情况下毫不犹豫的对中国使用核武器。
核武器
制定完成后,英国面临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在实施层面上的难题,中国距离英国本土太过遥远,实现核打击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最终英国想到了仍旧被他们控制的东南亚殖民地。
即便如此,英国做出这个决定面临的阻力仍旧是巨大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拥有先进工业水平的独立国家屈指可数,更别说这些还是殖民地的国家了,英国最先在马尔代夫开始了行动,他们派出了大量资源去到马尔代夫修建临时空军基地,这一年是1957年,一年之后,新加坡丁加机场旁也开始修建了一座能够永久存放核武器的基地。
在排除这些困难之后,对中国即将采用核武器的提案也在英国的议会中迅速通过了,这也就标志着这项提案正式进入了准备阶段。
1962年,新加坡的秘密军事基地中迎来了它们的主角——用于投掷原子弹的轰炸机以及战术原子弹,战术原子弹的数量多达48枚,这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设计出来的战术核武器,名叫红胡子,主要用于海军舰载机,红胡子的威力与“胖子”原子弹不相上下。
胖子原子弹当年在长崎岛上的表现十分亮眼,岛上直接死于这枚原子弹爆炸的人数高达4万人,受伤的人数也达到了两万五千人,以爆炸处为中心7000平方米的范围内,所有的建筑物都被夷为平地,这枚原子弹后续带来的放射性伤害更是无法估量。
轰炸长崎的“胖子”原子弹
有这么大威力的战术核武器,英国竟然直接准备了48枚,可见英国的狠毒,在拥有了这么多储备之后,英国也没有停下脚步,他们认为同中国的战争是可预见的,并且将会在不久之后的将来,所以英国配套的作战训练以及计划都跟了上来。
新加坡周边地区的军事演习十分频繁,英国甚至在这里常驻了拥有航母战斗群的军队,英国在军事上的准备远不止于此,英国又先后斥巨资在马来西亚和肯尼亚的关键地区修建了秘密基地用于储存核武器,以防战争开打之后可以有源源不断的核武器运往前线。
英国甚至不满足于现有的核武器,还动用了向美国采购了北极星核导弹,这些数量不多的导弹本来被英国用以拱卫本土,绝大部分被送往了东南亚周边,从这些动向来看,甚至可以怀疑英国妄图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不是一个小小的香港岛。
英国并不是唯一一个筹备核战争的国家,在英国筹备的同时,美国也在筹备全球核战计划,美国的计划更是令人匪夷所思,在美国的计划中,包含了全球范围内的1200多个城市,绝大多数都是其他国家的重要城市,而美国将会在计划中投入3500枚核弹,中国全境就有870枚。
古巴导弹危机
直到英美两方在1961年的会晤,双方的计划准备提上日程之时,才告知了对方,但时间进入1962年后,事情很快发生了转变,这两份计划书也就这样被抛在了历史的故纸堆中,直到多年以后不再具有战略价值之时,才被公开了出来。
1962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以至于让这两个大国纷纷放弃了核战争的计划呢?
英国的顾虑
其实在英国制定出核战争计划的50年代,就已经不再适合于英国所制定的战略了,随着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进入高潮,世界各地的殖民地都纷纷宣告了独立,英国就是其中感受最深的国家,但英国还沉醉于过去的世界不可自拔,对当时的形势产生了严重的误判。
东南亚国家大多比较抵触英国执行的计划,只是迫于无奈才忍气吞声,但历史的浪潮是不可阻挡的,随着国际秩序的逐步完善,东南亚的人民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曾经的世界大战让这些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却没有在战后享受到胜利的成果,一代人在战争中死去,他们的死完全没有意义,只是充当了帝国主义的炮灰,这让东南亚国家十分不满。
此时英国想要让东南亚国家再次卷入他们发起的核战争浪潮,自然是遭到了强烈的抵触,这就让英国能够部署的范围十分有限。
中国方面的原因也是十分重要,英国不可能没有获悉中国正在加紧核武器研究的步伐,这无疑打乱了英国的计划,英国固然可以对中国进行核武器攻击,但中国幅员辽阔,很难完全摧毁掉中国的有生力量,而这肯定会引起中国义无反顾的反击。
单方面的核压制中,胜利者是显而易见的,但在一场核战争中,是不存在胜利者的,中国迅速提高的国防科技实力成为了英国方面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
罗布泊试爆原子弹
加上此时的冷战格局展现出了苏攻美守的趋势,美国在国际范围内开始了缓和的战略,而美国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中国,中美关系的缓和让此前紧绷的环境逐渐瓦解,英国在核战争中根本是独木难支,这也就间接促成了英国方面放弃核打击计划。
在众多原因中,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这也是英国计划实施的大前提,而这个大前提根本就是英国单方面的想象,如果这个大前提不存在,英国自然也没有理由进行核战争,这个大前提就是解放军出兵南下解放香港。
英国所有的计划都是根据这样的大前提进行的,所以当英国获悉的中国是希望能够和平解决香港问题之时,核打击的一切计划都不再具有前提条件,所以就自然而然的瓦解了。
进入80年代,中英双方展开了对香港问题的谈判,英国虽然此时仍旧抱有幻想,但面对以邓小平同志为主的中央政府的坚定态度时,英国不得不打消了幻想,加上此时的世界环境已经不再适合战争行动,所以中英双方最终在1984年最终敲定了香港回归的各项事务,这也就让英国此前制定的计划完全没有了意义。
香港回归
回顾整个事件,影响事情走向的原因或许是世界局势,或许是别国的行动,但归根结底还是中国自身实力的强大,只有实力足了,腰杆儿才能直,说话也就有了底气,别的国家也再也不敢欺负我们,自强不息才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武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