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争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成都高新区吹响新征程号角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笔下1300多年前的天府之城。当我们从空中俯瞰成都高新区,沿着天府大道一路前行,天府双塔、环球中心、芙蓉岛、天府软件园、成都金融服务中心、新川之心公园……从眼前闪过的时候,那些在历史的背景板上熠熠生辉的诗句,竟如此契合我们当下耳闻目睹的一切。

在看得见的硬件背后,是成都高新区31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近日,成都高新区正式发布《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关于加快创建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明确吹响争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号角。

一个宏伟的梦想,在生机盎然的四川盆地,英姿勃发。

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形成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后,中国区域经济“第四极”呼之欲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的成都高新区,能否不负众望,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领头羊?

争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成都高新区吹响新征程号角

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

全国首批国家高新区之一,30余年奋进之路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从1978年到2022年,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总量从3679亿元增长到突破110万亿元,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作为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和“排头兵”,由特区、开发区、新区、保税区、自贸区等组成的多类型、多层次的园区体系,是这个经济奇迹中最动人的篇章之一。

截至目前,仅在国家层面,就有7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喀什、霍尔果斯);19个新区(1992年设立的浦东新区为第一个,2017年设立的河北雄安新区为第19个);219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成立的大连经开区为第一个);173个国家高新区;21个自贸试验区(2013年设立的上海自贸区为第一个)。

在截至2022年6月的173个国家高新区中,1988年建立的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即中关村为第一个。1991年3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决定在各地已建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再选定成都高新区等26个开发区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就是开风气之先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

30余年弹指一挥间。成都高新区2022年工作会议上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0.6亿元、增长11.1%,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819亿元、连续4年保持进出口总额全国第一,成都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晋位至第6。

目前,成都高新区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的新经济方向产业三大产业集群,区域内聚集了华为、京东方、因特尔、德州仪器、戴尔、富士康、极米科技、倍特、成都先导、纵横科技等一大批知名企业,无人驾驶、计算机视觉、工业无人机、新型显示、元宇宙等新兴产业也正在这里加速落地和成长。

争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成都高新区吹响新征程号角

成都高新区科技金融大厦。

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厚积成势。2021年,成都高新区150家电子信息规上工业企业累计产值4702亿元、增长24.2%,37家规上IC设计、储存设备和无线产品研发类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收156.4亿元、同比增长38.8%。

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25%,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第四,推动四川省首个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落成。

此外,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的新经济方向产业发展活力显现,实现营收1252亿元,同比增长26%。新签约引进腾讯未来中心、美团医美互联网创新中心、新加坡科创中心等新经济重点项目37个,总投资超330亿元。

持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成都高新区先后获批“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与澎湃的中国经济同频共振,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

以成都高新区为代表的中国高新区,正脚踏实地践行国家设置这一类园区的目标内涵——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加速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创业的示范区;深化改革和加快体制创新的试验区;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和对外开放的展示区;培养、造就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学校;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辐射源;体现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新社区。

包括173个国家高新区在内的园区体系,它们迅速崛起,让中国经济别开生面。

吹响争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号角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迈入“十四五”、奋进新时代,成都高新区勇担国家使命,奋力开启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新征程。

现在,已过“而立”之年的成都高新区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城市标签级科技领军企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人才高地核心区、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成果中试首选地、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成都高新区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提供有力支撑。

“《政策》的出台,既是我区加快创建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具体行动,也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要达成世界级的目标,必须付出世界级的努力。成都高新区将发力点集中在了技术创新、人才吸引、平台打造、知识产权等方面。围绕“创新人才-创新平台-知识创造-双创孵化-企业培育-科技金融”六个环节,成都高新区打造了“PI-IP-IPO”创新链条,并围绕人才、技术、平台、转化、产品、企业、金融、产业八个核心维度,通过集聚高端人才、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资本化,努力为加快创建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提供有力保障。

要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必须有世界级的科技创新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争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成都高新区吹响新征程号角

交子之环。

《政策》提出,力争到2025年,培育引进若干具有颠覆性创新能力的全球顶尖人才,聚集领军人才500人、高层次“四派人才”3500人以上,形成5至10项重大关键技术、产品,“揭榜挂帅”建设新型研发机构50个,R&D经费实现年均15%以上的增幅,建成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50个以上,国家级孵化器达到3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6000家、“双五”企业60家,培育境内外上市企业达到80家,力争培育城市标签级科技领军企业1家。

成都高新区清醒地认识到,高新技术研发的核心在人才。因此,成都高新区不仅有“金熊猫”人才政策,还针对蓉归派、海归派、学院派、创客派的“四派人才”企业制定了针对性的优待政策,帮助人才在成都高新区安心落户、生活、工作。

要擘画世界领先的蓝图,必须有世界领先的胸怀与格局。成都高新区将通过深入实施“科技创富计划”“领军智荟计划”“岷山行动计划”“校地启航计划”“中试跨越计划”“研发强基计划”“双创提能计划”“高原筑峰计划”“科技自强计划”“天使育苗计划”等十大计划,有力支撑成都高新区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此次《政策》的出台,将成为成都高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勇担历史使命的重大举措,成为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破解发展瓶颈的重要抓手,成为激发科技企业强劲创新活力的有力保障。”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说。

争当成渝双城经济圈增长极动力源

“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陆游《成都行》)

《政策》提及,成都高新区将聚力创新创业孵化,夯实全国双创版图“第四极”地位,“大力支持孵化载体建设,对新建扩面、提能升级、争优创先的孵化载体,最高给予1500万元的支持。全方位服务双创主体,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最高享受3年免费入驻和100万元创业空间补贴,对购买专业创业服务的双创企业最高给予50万元的支持。持续提升创新创业赛事能级,对举办机构和获奖团队,分别最高给予100万元的支持。”

关于“第四极”的讨论,在《纲要》发布之后变得日趋明朗。根据《纲要》,成渝双城经济圈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96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近6.3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9%、6.9%、6.3%,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成渝地区常住人口规模、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持续上升,呈现出重庆和成都双核相向发展、联动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已经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

争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成都高新区吹响新征程号角

成都高新区。

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显示,全国共有七个超大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分布在四大城市群,其中大湾区有广州、深圳,京津冀有北京和天津,长三角有上海,成渝有成都和重庆。可见成渝地区的龙头城市十分突出。

而能否成为中国区域经济“第四极”,经济实力十分重要,同时区位条件和战略地位也非常关键。从现有区域格局来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经济圈全部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广阔的中西部地区需要有一个增长极。成渝地区处于内陆纵深腹地的核心,在历史上就有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作用,而西部大开发也需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引擎,四川在西部省份中的经济总量最大,重庆是西部唯一一个直辖市,在这个意义上,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截至目前,四川有八个国家级高新区,重庆有四个国家级高新区。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冲刺中国区域经济“第四极”的过程中,成都高新区和重庆高新区已经迈出了探索的步伐。2021年4月23日,双方正式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框架协议》,决定共建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促进成渝地区协同创新发展。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的成都高新区,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面对疫情考验顶压前行、稳中有进,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以超常举措保运行稳大盘。

2022年进入最后一个季度,亟须再攻坚、再发力。成都高新区强化拼经济、抓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全力跑出经济高质量稳定增长加速度,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的那样,“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繁华盛丽”的成都,“繁华盛丽”的成渝双城经济圈,“繁华盛丽”的中国区域经济“第四极”,必将绽放!

上一篇新闻

“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真正的奇迹”——国际社会热议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部长回怼英富豪:发动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没资格在毒品问题上教训亚洲人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