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4日 星期二

每天10公里坚持40年,武大副校长:人和人最大区别是坚持

每天10公里坚持40年,武大副校长:人和人最大区别是坚持

跑步不是为了上头条,蹭热度。

所有的人都是在摸索中前进,在平凡中坚持。坚持,让平凡闪现最耀眼的光芒,让这件小事成就不凡的他们。


撰文/默默、小叶

编辑/小叶

出品/马孔多跑步研究室


3月,武汉大学的早樱在雨中绽放,“三月独享春风起,不露活泼露娇羞”。然而,现在,这般美景还无人能享受,这座城市还在坚守中等待着重生。


所有跑者都希望能再次奔跑起来。武汉大学副校长——这位拥有40年跑龄的资深跑者,也是这样想的。


每天10公里坚持40年,武大副校长:人和人最大区别是坚持


他叫周叶中。1963年生人,今已57岁。位居武汉大学副校长之位的他,如今是中国法学界的翘楚。虚怀若谷,心怀天下。


他无比期待着能再次畅快地跑在最美校园武大的跑道上,继续用奔跑传递彼此不用言说的心意,用奔跑挥别阴霾,等待重生。


01 每天10公里,他坚持了40年


别看周校长已57岁,但精神矍铄,志气昂扬。一看就有种超脱年龄的不凡气质。这是为什么呢?


每天10公里坚持40年,武大副校长:人和人最大区别是坚持


在央视《开讲啦》的舞台上,他说,这是拜自己多年锻炼所赐。而他所指的锻炼,就是“跑步”。


在跟撒贝宁的聊天中,我们得知:从高中第一天开始,那时还是小周的他就开始了跑步。最开始就只是每天五公里。后来就加到了每天10公里,这一坚持,没想到就是四十年。


当周校长说自己每天10公里的时候,撒贝宁惊了,后退了好几步。


是啊,人做一件事不难,难的就是将这件看似简单的小事一直做下去,做到极致。对周叶中而言,他的极致,就是从未间断。


所谓热爱,就是不计后果,不计成本,将心中的热血燃在岁月的长河里。


每天10公里坚持40年,武大副校长:人和人最大区别是坚持


从高中生,大学生再到工作,从普通的一名教师到教授再到副校长。不管年岁增长了多少,不管职位晋升了几级,对周叶中而言,“跑者”是让他敬畏的一个身份。


因为心怀敬畏,所以才从不懈怠。


学生时期,生活相对简单。也只有教室和家的两点一线。到了参加工作后,有些时间不由自己控制。晚睡、甚至夜里四点睡也是有过的经历。


可即使这样,5点10分的闹钟铃每天都会响起。“闹钟响了,我自己也在挣扎。起来,还是不起来。”躺在床上,困意翻腾,挣扎在周叶中心中徘徊。


“这个时候,我会毫不犹豫地一翻就起来,这就是战胜自己。”周校长带着笑容回忆自己的过往。“当你对自己的不足、自己的惰性,自己的不太那么理想的地方,你真能看得很透,很清楚。并且想方设法把它加以克服。那你就真正的成长起来。”


岁月改变了他的容颜,但却没有改变周叶中的坚持和背后的决心。如今的他已将奔跑写进血液。


没人能做到时时刻刻用紧箍咒要求自己,也没很多人能把一件事坚持四十年。但周校长做到了。


坚持的本质,是自律。坚持不是你想做一件事,一直做下去就够了。而是当你为不想做这件事找出足够开脱的理由,却还能最终抛开各种杂念,继续做下去。


而一个人如果能把自律变成习惯,那他的人生注定开挂有为,所向披靡。


02 最顶尖的头脑,往往也最自律


在学术圈,爱跑步的不仅仅周叶中一人。


每天10公里坚持40年,武大副校长:人和人最大区别是坚持


前段时间,小编发现了一个宝藏教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美国密西根大学教育学博士出身的王正绪。


每天10公里坚持40年,武大副校长:人和人最大区别是坚持


看他的长相,很是俊朗儒雅,不过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马拉松、铁三运动员。


2006年新加坡马拉松10公里跑拉开了他漫长的跑步生涯。半马、全马、80公里越野、24小时接力跑。只要周边有赛事,不管是正规还是业余,不管是越野还是公园跑,他都乐于参与。


每天10公里坚持40年,武大副校长:人和人最大区别是坚持


在他眼里,跑步无需争名夺利,也不用刻意在乎成绩。尽情地体会其中的乐趣,并愿意为之始终坚持下去就是最大的意义。


生命中从此不能没有跑步,跑步从此也成了生命的一部分。这就是跑步的魅力和对我们的人生难以言说的巨大影响力。”作为爱跑一族,王正绪觉得跑步早已成为其生命中的一部分。


此外,大家熟悉的施一公,也是一名典型的学者型跑者。这位曾经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如今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就是跑步。


每天10公里坚持40年,武大副校长:人和人最大区别是坚持


施一公在高中时就练长跑,从800米到1500米再到3000米。去了清华后,由于长跑队只招收专业运动员,他便转练竞走,从5000米到1万米。他曾在校运动会上创下清华的竞走项目纪录。


跑步已成为他最大的业余爱好,运动鞋成为他身上的“标配”。只要当天PM2.5读数小于100,他就在校内跑上几公里,平均每周要跑二三十公里。“跑完心情特别好、精力更加充沛。”


从清华到西湖大学,施一公对跑步的热爱丝毫未消退。因为他切实地感受到了跑步带给他的好处,“跑步让人有更充沛的体力,如果方法得当,能调整你的能量级别,心脏机能和肺活量增强,供血充足、思维敏捷。”这样的言语,胜过太多的浓鸡汤。


很多人借着跑马拉松抛头露脸,跑步成为他们一种社交手段。但对施一公而言,他不需要过度的褒奖,更不需要借马拉松刷流量。跑步是他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刻意跨界玩人设。


去年12月,施一公在广马的跑道上完成半马的用时1小时39分,这样的配速也相当不俗。


跑步不是为了上头条,蹭热度。没有人生而会跑。也没有人光有天赋就注定成功。所有的人都是在摸索中前进,在平凡中坚持。坚持,让平凡闪现最耀眼的光芒,让这件小事成就不凡的他们。


03 最小的区别是智商,最大的区别是坚持


不只是学术界的名家,其他领域的顶尖人物,也都在跑步。


每天10公里坚持40年,武大副校长:人和人最大区别是坚持

爱沙尼亚的女总统,全程马拉松成绩4小时02分


政治家在跑步。就不说什么小布什、克林顿了,爱沙尼亚的女总统,全程马拉松成绩都4小时02分了;


企业家在跑步。那些年入千万的总裁,已经不再是跟风玩票了,人家跑得可认真了。50多岁的郁亮全马都能跑3小时06分了;


作家也在跑步。村上春树每周跑60公里,已经坚持了40多年;国内的冯唐,在疫情期间戴着口罩跑步10公里,虽然被大妈骂了,但好歹也是严肃跑者;


就连干什么都是作秀的明星,有一部分都跑得很认真。黄磊每天5公里,坚持了100多天;谭维维练出了八块腹肌,半马2小时多完成。


你会说,他们有钱有闲,我有啥?其实,这逻辑就反了。从对跑步的坚持上面,就能看出对人生的态度。在跑步上都坚持不了,遇到其他事,大抵也都会放弃。


在《开讲啦》节目上,周校长谦逊地说:"我之所以还做了点事,就是因为有坚持"。此外,他还提到一点:"要始终坚持。人和人之间,最小的区别是智商,最大的区别在坚持。"


这句话说得真好。人和人之间,最小的区别是智商,最大的区别是坚持。让我想起另一句话: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就拿跑步这件事来说。当窗外阴雨天时,你是不是想赖着被窝在美梦中徜徉?当夜幕降临,你是不是始终在手机上无所事事地刷刷微博打打游戏不想睡觉?当你定下计划的计划无法实施时,你是不是会找到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


只有战胜自己的惰性和懒散,最终坚持去跑,并日复一日完成的人,才最终成就了他们的可贵。


成功不再于闪光灯的聚焦,也不再于热搜榜上的流量担当。只要你将心中所想坚持下去,岁月会给你最温暖的回馈。内心丰盈的人生永远都值得敬佩。


也许你此生都没有机会出现在奥运殿堂,也许你不会有跻身专业组精英的待遇,也许你的5公里都很难跑进20分钟。


那又怎样呢?你的成功不再于配速和名次,而在于你在平淡日子里做出了哪些成就不凡的小坚持。这些小坚持,让你心中的梦想无比璀璨,让你在别人的心中形象无比高大。


想想吧,当你70岁的时候,有一群小伙子看着你感叹道:这大爷坚持跑步40年了!这是何等的褒奖啊!


“一个人的一生要想做成一件事,会面临很多困难、很多挑战,有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是你能不能够迈向成功彼岸的非常基础的条件。”


愿你最起码在一件事情上,能做到终生坚持。


PS:主张坚持跑步,但特殊时期,大家还是谨慎行事。


到这里,来跑步打卡,来评论跑圈,来学习跑步技术▼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上一篇新闻

没有这位大佬的精心布局,新加坡绝对没有今天!

下一篇新闻

漫画家蔡志忠:我的人生哪有什么挫折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