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6日 星期三

飞虎队往事——帮助中国抗日的那支美国志愿队

1941年12月20日,一个日本轰炸机中队从越南起飞,越过国境线,直扑云南昆明。中队包含10架三菱重工生产的96式轰炸机,每架可以携带800公斤炸药,是当时世界上强大的轰炸机之一。


昆明巫家坝机场的作战指挥中心里,电话响个不停。日本飞机的数量、位置、高度、方向不断被报告给指挥中心。指挥人员在一块小黑板上紧张地绘制着日机行进的线路;不一会儿,警报旗的旗杆上被挂上了第二颗球——这意味着,30分钟之后,日本飞机就会到达昆明的上空。


警报旗的信号发出之后,中国空军的两个战斗机中队紧急升空。按指挥官的命令,他们兵分两路,准备拦截敌机。


一场激烈的空战即将爆发。


1.国府空军


紧急升空的这一支中国空军,名字叫飞虎队。他们所驾驶的P40战斗机,机头上涂着张牙舞爪的鲨鱼图案。队伍里的所有人员,从指挥员,到飞行员和地勤人员,都是美国人。


半年前,他们在陈纳德的带领下,远涉重洋来到亚洲,在缅甸接受了数个月的严格训练。轰炸发生时,他们几乎刚刚抵达昆明。


飞虎队往事——帮助中国抗日的那支美国志愿队


他们为什么来中国呢?明明是美国人,为什么说是中国空军呢?


事情要从源头说起。由于自身基础薄弱,国府的空军,从建立的时候开始,走的主是依赖外援的路径。飞机从国外买,飞行员用外国人。后来觉得这样不行,就请外国人来当教练,训练本土飞行员。


1932年,宋子文跑去美国买飞机,顺便重新聘请了一个由约翰·朱厄特带领的顾问团。朱厄特在杭州创办了中央航空学校,训练飞行员。中央航校的训练比较严格,淘汰率很高,最后培养出了将近200名飞行员。


1934年,福建事变发生时,光头要朱厄特练练手,去炸十九路军。但是朱厄特拒绝了——当年美国人在玩中立,他来华的条件是不能卷入战争,特别是跟日本人有关的战争。委员长听着不太高兴,正好孔祥熙那边又拉来了一波意大利人,于是就把美国人晾一边了。朱厄特随后离开了中国。


意大利人是由墨索里尼的女婿齐亚诺带领的,代表团规模将近美国人的十倍,小伙伴们排着队开开心心地到中国来骗吃骗喝,把委员长给忽悠瘸了。卖过来的飞机型号古旧,质量低劣,培训飞行员时又马马虎虎——参考一下后来意大利人在二战中猪一样的表现,这样的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来,就有鬼了。


意大利人还特别爱虚报账目,他们卖过来的一些飞机明明用不了,或是没用两下就报废了,他们却假装没这回事,报上去的飞机数目还是那么多,搞得委员长以为自己有一支挺厉害的空军,可以靠它跟日本人掰掰手腕。


1936年,中央航校的校长毛邦初在迈阿密观看一次飞行特技表演,一支由3架飞机组成的队伍在空中齐刷刷地表演着翻筋斗、螺旋飞行、双滚翻……等等特技。毛邦初觉得这太牛逼了,就会见了那三位飞行员。


领头的那位,就是陈纳德。


2.落魄上尉


由于陈纳德给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做出很大的贡献,所以一般上我们看到的有着他的记录,总是形象特别高大,特别光辉正面,简直就是一个完美英雄。不过,这并不是实情。


毛邦初见到他这一年,陈纳德43岁了,患有耳聋、低血压、支气管炎,在美国军界混得很不如意。混得不好的原因,有好几个。


首先,他不是西点军校那样的名门毕业。他是农村人,大学时先读了农业,后来又学了师范。毕业后当上了乡村教师,靠着拳头硬能打,才镇住了一帮特别流氓的学生。根不正苗不红的出身,在位置低的时候还不要紧,一旦想往上爬,就会有人揪住这点鄙视他。


其次,性格又倔又硬,脾气暴躁。陈纳德的世界观比较奇葩,他认为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赞同他的人,另一种是错误的人。只要是意见跟他不一致的,哪怕是上级,他也会怒喷过去。所以,不论走到哪,他都会得罪上级,跟上级处不好——除了后来跟委员长和宋美龄。


飞虎队往事——帮助中国抗日的那支美国志愿队

然后,想法又特别多,还特别爱执行,不断地给组织添乱。比如1920年的时候,在一个战斗机队的训练基地里,陈纳德觉得自己发明了一套非常牛的战术动作,要两架飞机配合进行。没怎么严格论证,就指挥着两名飞行员上天去试。结果,两架飞机在空中撞在了一起,有一架坠毁了。还好那个飞行员命特别大,连降落伞都没带,竟然没有死掉。


1923年,陈纳德头一次当上了小领导,一个战斗机队的中队长,他立即又飘了,在军事演习里惹出事故。


当年,空军其实不太受重视,大家觉得空军能起不了大作用,战机的具体玩法也还没有摸透。当时美国的夏威夷基地里,搞演习时,会让空军拖着标靶飞,然后地上的高射炮队瞄准了打。


标靶飞行的方向、高度和速度都是预定的,所以当然很好打,炮兵们就越发觉得飞机没啥了不起的,空军是废物。陈纳德听了很不高兴,在一次演习中,他让他的中队突然偏离航线,向着沙滩上的炮兵队俯冲,模拟了一把低空扫射,吓得炮兵们抱头鼠蹿。领导当然气得直跳脚,把陈纳德关了禁闭。


这些行为和性格特点,使得陈纳德在美军很不招人喜欢。干了十几年,最高的军衔是上尉。后来到了中国战场,要物资补给,要同事帮忙时,美军高层也总是不愿意搭理他。


那听起来一点都不厉害啊,后来怎么会变厉害的?其实,答案也一样藏在他的性格里。


他极其好斗,好胜心极强,像迈克尔·乔丹一样,干啥都想赢。打架要赢,打球要赢,喝酒也要赢。没事老拉着战友比这个比那个,输了还不肯走,有时候人家不得不假装输给他,才能够脱身。


他热爱打仗,认为自己是为战争而生的,对飞行更是有着疯狂的执念和真正的热爱。前面不是说他学师范当老师吗,后来怎么进的军界?一战爆发后,他报名参军,想受训当飞行员——当老师只是一时之计,开飞机才是真正的梦想——不过,美军嫌他太老,拒绝了他。于是,他只好报名去了陆军军官训练学校,受训3个月后,以步兵中尉的身份毕业。


不过,毕业后他没被派去欧洲打仗,而是闲驻在圣东安尼奥。巧合的是,驻地旁边有一个飞行员训练基地。陈纳德喜欢飞行,整天跟着隔壁的飞行员们混,让他们私下教自己开飞机,偷摸着竟开足了80多个小时。


有这80个小时的基础,再去报名正式学飞行,便成功地通过了。他得到了正规的飞行培训,从此入了这一行。在这以后当过战斗机飞行员,当过中队长,当过教官,整天没事就开着飞机逛来逛去,把耳朵都开聋了。


这种特别执着,对一样东西有真正热情的人,常常可以把一个东西玩透,玩出花活来。如前所说,陈纳德所处那个年代是空军的蛮荒时期,大家都还不太知道战机要怎么玩,但陈纳德的想法却很多。他自己发明了很多飞行技巧,形成许多战术思想。比如:


  1. 局部以多胜少。两架战斗机协同作战,威力相当于4架单独作战的战斗机。
  2. 游击战术,打了就跑。
  3. 建立预警系统,有备而战。


前两种策略,其实跟某著名图书管理员的思想高度相似。当然,它们是否真的适用于空战,有待于事实的检验。不论如何,由于自带爱得罪人的光环,当他向美军推销这些战术的时候,没有人把他当回事。到了四十多岁时,只能像搞搞飞行杂技表演,收收门票,这样子来维持生活。


3.担任顾问


毛邦初见到陈纳德的时候,陈纳德其实已经没啥心气,觉得自己已经没老又病,没啥前途,是时候考虑下下半生的谋生方式了。毛邦初邀请他来中国当顾问,陈纳德还在犹豫,只有两位副手接受了邀请。


一年之后,中国政府再次向他发出了邀请,开出美国那边4倍的薪水(每月1000美元,不过那是1937年,现在要乘上N倍)和丰厚的补贴,让他来观察一下中国的空军,并且给点建议。于是陈纳德便从美军退了役,以中国银行雇员的假身份,取道日本,来到了中国。


宋美龄接见了他,给予了热情的接待。这时候是1937年6月,卢沟桥事变前夕。陈纳德去了上海,然后又去了南京,看了看意大利人留下的那堆破铜烂铁。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陈纳德给委员长拍去了电报,表示希望为蒋效力,委员长很高兴,让他去训练和指挥几个战斗机和轰炸机中队。


淞沪会战的第二天,几颗炸弹落在了南京路上,造成了近千平民死亡,几千人受伤。这起悲剧的原因,一直说不太清楚,有人怀疑是日本人,有人说是中国空军误诈。按陈纳德的解释,当天他命令轰炸机去轰炸日军的出云号巡洋舰。预定的轰炸高度是2200米,但飞行员飞到上海后,发现雾很浓,看不见出云号在哪,于是降低了高度,一直降到450米,才看见敌舰。


上过初中物理的人都知道,炸弹丢下去时,会惯性地继续向前飞,因此要根据高度和速度计算一下,提前先丢。这时候高度改变了,意大利人训练出来的投弹手脑子却转不过弯,还按原定的计划去丢,结果炸弹才会落到闹市里。


南京保卫战与后面武汉会战时的空战,他可能也参与了,并起了一些作用。但中国空军实力薄弱,没多久便基本打光了。这个时期,援助中国的空中力量,主要是苏联空军。苏联派来了大批飞行员到中国练手,并卖了很多飞机给中国。


这个时期,苏联人对中国的援助力度不小。他们中国能拖住日本一直打,免得日本人和德国一起夹击苏联。1941年,《日苏中立条约》签订,苏联人就撤走了。中国的领空,几乎没有任何力量来保卫。


这段时间里,陈纳德几乎一直待在中国。当然不止在帮中国做事,他也在默默地搜集日军的情报,研究日本空军的作战特点。前面说他来中国时,取道日本,期间就曾上岸逗留了一个月,偷偷拍下了许多照片,为后来美军轰炸日本做了一些准备。


他把收集到的资料提供给美军,比如,日本新飞战机,零式飞机的资料,陈纳德收集后提供给了国陆空航空队。不过美军并不把他的情报当回事,可能觉得他只是个二愣子吧。这里说几句题外话,不知大家记不记得宫崎骏的《起风了》?这部动画片里的主角,那位帅帅的、执着追寻飞行梦想的堀越二郎,正是零式飞机的设计者。这款飞机在二战时,成为中国人在内的亚洲人的噩梦,不知道杀害了多少中国人。


飞虎队往事——帮助中国抗日的那支美国志愿队


有人说宫崎骏反战,从《起风了》和《萤火虫之墓》来看,我觉得宫崎骏反对的只是别人对日本进行战争,而并不反对日本对别人发动战争。


另一次,陈纳德把从日本飞机残骸上拆下的几箱航空设备交给美国外交人员,让他们通过帕内号炮舰运回美国。但是,帕内号一出发,日本就击沉了它。原因是啥,到现在也是个谜。可能是意外吧,至少日本人说是误炸,向美国人道歉并赔了钱。


实际上,陈纳德觉得他在中国干不出啥来了,但是这几年一线对日作战的经验,使他变得有价值。他想重返美军,提出了申请,不过被回绝。


1940年10月,委员长把陈纳德叫到重庆,让他去美国重金招揽一批飞行员,为中国空军效力。陈纳德答应了。


4.组建队伍


陈纳德来到华盛顿找宋子文,宋子文找到美国的财政部长摩根索,摩根索又找到美国总统罗斯福。陈纳德想弄到500架轰炸机,从中国起飞去轰炸日本。罗斯福听了之后,说你不如让我去摘500颗星星。


话虽这样说,从中国出发去轰炸日本这个想法,美国高层其实是暗中欢迎的。当年日本人的战略构想里,日美必有终极一战。美国人的想法是一样的,只是这时双方还没有撕破脸皮。要是能够以中国的名义去敲一敲日本人,顺便探探虚实,其实是符合美国利益的,老罗斯福想想觉得有点小激动。


所以,陈纳德的计划,在由500架改为100架,轰炸机改为战斗机后,就被通过了。罗斯福同意给一些现役军人暗中办个停薪留职,给他们发张假护照,让他们以志愿队的名义去中国当雇佣军。飞机方面,采购了100架P40战斗机,运送时有一架掉水里了,只有99架送到。


人员招聘是以中央飞机制造公司的名义进行的,陈纳德本来想招开过战斗机的人,不过基本招不到。总统虽然批准了,但军方不鸟他,所以招聘很不顺利。好在中国方面给的薪水特别高,是美军的四到五倍,能够以德服人。


花了几个月时间,拼拼凑凑地招到了240个人。其中包括飞行员、机械师、军械师、无线电员、叠伞员、厨师、摄影师、文书、气象员、医生和牧师,年龄从十几岁的小孩到四十几岁的大叔都有。


取“如虎添翼”的意思,宋子文建议他们取个“飞虎队”的花名,就这么叫开了。跟描述陈纳德一样,一般我们把飞虎队的人员称为英雄,个个都是高尚热情,被国际主义精神的感召,才万里迢迢远赴中国奋战在反法西斯事业的第一线。


但事实是,这些人五花八门的。薪水是最大的吸引力,除此之外,有的人只是觉得上前线打仗很刺激;有的人觉得这是倒贴钱东方游的机会;有的人纯粹是受不了军队里的纪律,本来就想跑路了;有的人偶然听说中国人傻钱多,就跟风报了名;有的人是因为欠了网贷还不起……当然也有人是觉悟真的高,讨厌日本人,想上前线揍他们。


他们不是什么万里挑一的精英人士,而是随机聚集的乌合之众。从1941年6月开始,他们分成两批,嘻嘻哈哈地前往亚洲。一路上暴食暴饮,由于无所事事,不断打架斗殴,惹是生非。路过新加坡时,上岸玩了两个星期,天天酗酒闹事,一会砸烂了英国人的酒吧,一会儿打碎了旅馆的窗户和吊灯,一会儿又在街上跟人打架。


这帮人有多能闹?为了泡妞,有两个志愿队的成员竟在当地报纸上登广告,声称他们是好莱坞的星探,要在新加坡寻找绝代佳人当影星,骗人上门去面试。


这帮人闹得神憎鬼厌,以至于后来第二批到达时,新加坡当地根本不想接待他们,连夜安排船只让他们滚蛋。


5.艰苦训练


到达缅甸后,情况也没有好转,走到哪闹到闹,酗酒打架斗殴,骚扰百姓是家常便饭。同在缅甸的英军就特别鄙视他们,说他们根本就是一帮流氓恶棍。飞虎队运作的数个月里,有25%的人因为严重不守纪律被开除。不过,被开除倒也未必是坏事,有的人就地干起了代购,利用滇缅公路和志愿队里的熟人搞走私,做黑市生意,发了一笔大财。


混乱的情况一直维持到陈纳德到来时,才有所好转。陈纳德是个坏下级,但却可能是一个好上司。他擅长鼓舞士气,同时风格又较为灵活,这群精力过剩、缺少目标的问题儿童正好需要一个人来鞭策和鼓动,给他们一个确定的方向:好好训练,打击日本,发财致富。


陈纳德到来之后,飞虎队开始了艰苦的训练。缅甸的条件很差,天气闷热,毒虫很多。有时候睡着睡着突然就被蝎子咬了。陈纳德的训练要求很严格,要练习的东西很多。好多人之前没开过战斗机,一下子适应不过来。训练不合格的人员,不能参加空战,没有机会拿奖金——除了高昂的薪水外,飞虎队员每击落一架敌机,就可以获得500美元的奖金。


训练是相当危险的,9月8日,一名叫阿姆斯特朗的飞行员在练习单机格斗时,发生相撞,不幸机毁人亡。而这样的事故并不是孤例。


陈纳德要克服的困难也很多,一开始飞机送到后要自己组装,设备很不充足。由于后勤也供应不上,零件坏了之后没的替换,所以99架飞机,真正能用的不多,坏了之后只能拆其他飞机的零件来维修。在打出成绩来之后,没有新的补给,打一架就少一架。他们甚至连训练基地都是跟英国人借的,因为英国人很烦那些飞虎队员,所以一般不给好脸色。


陈纳德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所有问题,他把自己多年累积的飞行经验、拿手绝活传授给了队员,也把自己那一套未经验证的战术思想在飞虎队身上做实验。比如组队作战,以多胜少,游击战术,打了就跑等等。


在中国数年时间里收集的资料也起了帮助,他了解日本飞行员的特点,也了解日本战机的缺点。他告诉队员们,日本飞行机喜欢按计划行事,一旦计划被打乱,他们就缺少应变能力,因此与他们交锋时,要设法冲乱他们的队形,打乱他们的节奏。


而日本飞机,就和他们的汽车一样,缺少厚厚的装甲板,比起厚实的P40来,更容易被子弹打穿。但它们也具有速度快、爬升高、机动灵活的优点。陈纳德提醒队员,与日机交锋时,千万不可迷恋于单打独斗,不要拿自己的短处去碰敌人的长处。


飞虎队往事——帮助中国抗日的那支美国志愿队

零式战机


陈纳德不是那种讲究繁文缛节的管理者,比较对这支散漫队伍的胃口。飞虎队员日常甚至不用穿军服,见面也不用敬军礼,队员私下管他叫“老头子”,上下级相处有十分随和的一面。陈纳德被美国记者揭出在中国开设妓院,用军机运送妓女。陈纳德辩解说,那是为了队员的健康着想。由于队员经常出去做不可告人的事,染上花柳病。他自己开妓院,定期给工作人员体验,可以避免队员染病,战斗力下降。他说他完全不是为了赚钱。


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了珍珠港,美日双方正式开战,日军挺进到泰国与缅甸的边境。日本的飞机缅甸上空出没,要是他来派一支轰炸机来,搞不好飞虎队还没上天,就给一锅端了。陈纳德没有多少时间了,12月底时,他结束了训练,把合格的飞行员分为3个中队:一个叫熊猫,一个叫亚当夏娃,一个叫地狱天使。他们在机头上胡乱涂上一些鲨鱼图案,说是可以吓唬敌人。


这三个中队都在中国空军的编制内,正式的名字叫“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


委员长交给飞虎队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滇缅公路。当时中国差不多所有港口都已经丢光了,只有滇缅公路能够运进外来外资。陈纳德让两个中队去昆明,一个中队去仰光,护住公路的两头。


飞虎队往事——帮助中国抗日的那支美国志愿队

物资先运到仰光,经铁路到腊戌,由经滇缅公路到昆明


他们到达昆明没几天,就发生了文章开头所讲的那一次空袭。


6.初战告捷


陈纳德的空战思想重要的一部分,是设立预警网。那年代所谓的预警网,其实就是派一些人,固定站在特别站的地方,举着望远镜四处看,一旦发现敌机,立即通知作战中心。预警网点的距离布置得恰当,就可以提早发现敌机。当然,后期有条件时,人力之外,也会使用电子设备来辅助预警。


接到敌机来袭的信息后,陈纳德让昆明的两个中队都升空,埋伏在不同的两个地方。队员们又紧张又兴奋,就像是104期训练生第一次奔上战场面对巨人时一样。


守候了好一阵子后,熊猫中队的人先看到日本人的机翼。日本人已经投完弹,正在返航。可能由于紧张过度,熊猫队员们一愣,不太确定这是不是他们守候已久的敌机。这一愣的工夫,日本人就飞远了。只有一个叫雷克托的,架着飞机嗷嗷大叫着追了上去,这哥们撵着日本飞机追了好远,后来击落了一架轰炸机,但是自己也迷路了,最后只能迫降在一片麦地里,被中国人救回基地——飞虎队执行任务出事,落伞后被百姓救回的例子,当时十分常见。


亚当和夏娃中队的人淡定一点,守候的位置也比较对。日本飞机进入他们视线后,他们从高空中扑下来,用机枪瞄准了目标突突突狂打。第一次上场,有点激动,平时练好的编队什么的阵型忘得一干二净,完全变成了一窝蜂乱打。幸好日本人在中国领空横行惯了,这一次出来轰炸,连战斗机都没有带。


当时的轰炸机上也装有机枪和炮火,一些人甚至认为轰炸机对付战斗机绰绰有余,用不着战斗机护航。但真正打过以后就知道,轰炸机目标太大,掉头困难,不是战斗机的对手。


一阵激动的乱打之中,飞虎队击落了9架日本轰炸机。除了迫降的那一架外,自己零损失。陈纳德和队员们都松了一口气,高兴至极。昆明的人们也敲锣打鼓,向他们致谢。


7.辉煌战绩


昆明首战的几天后,留在仰光的地狱天使中队,也打了一场大胜仗。


他们和英国皇家空军一起迎击空袭的日本空军,取得惊人的战绩:飞虎队击落了25架敌机,自己仅损失了1架,牺牲了2名飞行员。有一名飞行员竟在同一天里击落了5架敌机,一战成为王牌飞行员。皇家空军也击落了7架敌机,但自己损失了11架。


这两场胜利,使他们一下子成了人人称道的大英雄。英美的记者纷纷涌向亚洲,采访这支原本没人关注或看好的雇佣军,给他们做报道。


主要是因为,从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到现在,英美太憋屈了,走哪都挨日本人的打。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被端掉了,而英国好不容易把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和反击号巡洋舰弄到马来亚,还没发挥威力呢,就被日本人打沉了。


憋屈了几个星期后,突然有个小兄弟跳出来,给了流氓两记耳光,帮大哥们出了一口恶气。因此特别地鼓舞人心,值得大肆宣传。而中国人,也同样对飞虎队的贡献十分感激。


事实证明,飞虎队的胜利,并非幸致。1942年头3个月,3支中队轮流来到仰光,帮助中英联军抵御日本人。他们在空中打出了非常漂亮的战果,在以少敌多的情况下,击落敌机的数量一直远远多于自己的损失。


这群在和平时期流氓好斗,不断惹事生非的问题人物,到了战场上,成为勇猛强悍的战士。他们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却毫不畏惧。而陈纳德的训练和指挥,也有独到之处,后来他手下的空军(从特遣队到14航空队),一直拥有漂亮的战绩。他所设计的一些战术,被推广到美国空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广泛运用。


不过空中的小胜改变不了大局。日本人联合昂山将军(参见:缅甸这些年都经历了啥 ),势如破竹地挺进。1942年3月8日,日军攻入了仰光,飞虎队也只好撤回了中国境内。


奉蒋介石之命,他们在怒江阻击了日军,防止他们从西南杀入中国,对重庆形成合围。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击毙了对岸不少日军。不过从战后的资料看,当时日本的目标是印度,没有大规模渡江作战的计划。


飞虎队有一段时间陷入了无所事事的状态中,队员们故态复萌,惹事生非。他们在心态也出现了大的动摇——美国全面投入战争后,准备收编这支不伦不类,而又名噪一时的杂牌军。而一旦被军方收编,薪水又会暴跌,所以队员们普遍都不想干了,准备着辞职回国,或去做黑市生意。


他们的合同将在1942年7月到期。6月份,仍有部分飞虎队员被派去桂林,在解散前夕继续奋战。在桂林和衡阳的上空,他们再次大显身手,打下了不少日本飞机,守卫了中国的领空。


8.尾声


1942年7月4日,飞虎队正式解散,只有5名飞行员和22名地勤人员接受了美军的收编,其他活着的人各奔前程。委员长和宋美龄给他们饯别,清点了一下7个月来的战绩:


飞虎队一共击毁了297架敌机(一说299架),另有可能击落150架。而自己的损失则是73架,其中仅有12架是在空战中被击落的。仅4名飞行员在空战中阵亡,另有6人被高射炮击中牺牲,3人死于轰炸,3人被俘,10人在空难中丧生。


不得不说这个战线,是十分惊人的。


陈纳德继续留在中国,他被美军收编,荣升少将,后来成为美国第14航空队的司令。他先后领导美国空军驻华特遣队和美国第14航空队,帮助盟国对日作战,在中国待到1945年,胜利前夕。


飞虎队往事——帮助中国抗日的那支美国志愿队

散伙归国的飞虎队员,后来也有人重新投军。有人回到中国,成为驼峰航线的飞行员。投军的人里,其中一位成为少将,一位当上准将,一位获得上校军衔。


陈纳德与飞虎队并不是什么完美英雄,但他们都曾在中国最黑暗的日子里,给过中国重要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永远得到中国人的怀念和感激。他们或许也证明了,一些特别的人,如果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就能够绽放出耀眼夺目的光芒。

上一篇新闻

黄又钢「华尔街往事」:摩根大通与花旗这20年

下一篇新闻

佩洛西窜台后,台湾网友开始骂美国“垃圾国家”?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