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30日 星期日

美国对EDA下手,彻底撕下面纱

美国对EDA下手,彻底撕下面纱

继“芯片法案”签署后,8月12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4项技术的出口作出限制,其中3项与半导体有关。

这4项技术分别是:可用于火箭和高超音速系统的压力增益燃烧技术;能承受高温高电压的第四代半导体材料氧化镓和金刚石;专门用于3nm及以下芯片设计的ECAD软件。

列入清单后,这4项技术的出口,需要向美国商务部申请出口许可。对此,美国商务部给出的理由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

美国对EDA下手,彻底撕下面纱

美国商务部宣布,对4项技术的出口作出限制,其中3项与半导体有关

这一次的出口管制禁令,没有明确提到中国,但很明显,这是对美国“芯片法案”及战略的一个配套措施。目的在于,遏制美国的竞争对手在芯片领域,尤其是先进的前沿的芯片技术方面取得进展。

美国出此阴招,意欲何为,路人皆知。

一个国家的立法与产业、贸易政策,目的首先在于损害他人,给其他国家的发展设置障碍,让21世纪的人们大开眼界。美国为了防止自身丧失领先地位,自由贸易、公平竞争、全球化价值……所有漂亮的面纱都已一把扯下,露出狰狞面目。

不必奇怪,这其实就是美国真正的样子。

逼近芯片产业链最上游

被列入清单的4项技术中,引发了最多关注的是“管制用于开发GAAFET结构的EDA软件”。

这也意味着,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从“芯片制造”延伸到了“芯片设计”。

一颗芯片的生产过程,主要有四个环节: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

很显然,这次美国的技术封锁已经“更上层楼”,逼近了芯片产业链的最上游。

芯片设计离不开EDA软件,用一个比喻来说,就像建筑和电器设计领域中,离不开绘图软件CAD一样。

“如果完全失去EDA工具,集成电路芯片将不可能继续大规模量产”,芯谋研究分析师商君曼告诉盐财经。

美国对EDA下手,彻底撕下面纱

芯片设计离不开EDA软件

与地面建筑物相似,芯片电路图的设计,就像在硅片上设计一座座高楼大厦,最终发展成为能够运转的城市群。

只不过,它的尺度小得多、精密得多。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工程师们设计芯片时采用的是手绘图纸。

随着芯片复杂度提升,人力已经不能满足芯片百亿级别的晶体管设计、制造工程,必须借助EDA软件的辅助。

EDA的全名翻译为“电子设计自动化”,但芯谋研究分析师商君曼告诉盐财经,EDA辅助的作用不只是在设计一环,“它贯穿了整个集成电路设计、生产、制造流程”。

“(对电路图)分析、优化和验证是伴随着设计的。芯片设计流程本身,就是设计、分析、优化、验证反复迭代”,商君曼表示,在芯片设计业内,有“一步一验证”的说法,即每一步设计步骤的推进如果存在违例或不满足设计需求,都要返回迭代,重复进行上一步,直至符合需求。

同时,除了最主流的设计用EDA工具外,还存在晶圆制造、封测等环节使用的EDA工具。晶圆制造EDA工具用于支持工艺开发、器件模型、掩膜设计、良率分析等。

因此,EDA并不是指某一款软件,它是一类软件的统称。

而在芯片生产的环节中,不同的芯片和流程,都要用到不同的EDA。

商君曼介绍,从流程覆盖来看,EDA可以分为单点式EDA工具,以及流程式EDA工具(可拓宽升级为全流程EDA工具)。

而美国作为半导体技术的起源地,在EDA领域占有绝对优势。

在全球 EDA 市场,新思 Synopsys、Cadence 和西门子Siemens EDA 三家占比达70%;在中国市场,这三大EDA公司的市占率在78%左右。

美国对EDA下手,彻底撕下面纱

在全球 EDA 市场,新思 Synopsys、Cadence 、西门子Siemens EDA 三家占比达70%

因此,美国政府对EDA技术的染指,无疑是一次“扼咽喉”的行为。

配合“芯片法案”等近期动作来看,商君曼认为,这昭示着美国对中国芯片战打出了一张标志性类型领域的牌。

业界不意外的损牌

美国企图重新成为“芯片制造”重地,这已经再明显不过了。因此可以说,EDA这张牌的出现,并没有令业界惊讶。

问题只在于,它何时出现、它的影响面有多大?

现在,美国政府的目标很明显了:一方面,保持自身的技术优势;另一方面,对竞争对手可能发起的对先进技术的探索,提前“封路”。

如前文所说,EDA是一系列不同软件的统称,而被美国商务部列入清单的,只是“用于开发GAAFET结构的EDA软件”。

何为“GAAFET结构”?

简单地理解,“GAAFET结构”是通向3nm及以下先进制程的一个基础。

美国对EDA下手,彻底撕下面纱

GAAFET 横截面

我们知道,逻辑电路的正常运行,主要依赖对电子在半导体单元中的精准控制。20nm工艺以前,平面结构的Planar FET是主流技术。

不过,在向先进制程迈进之后,晶体管越来越小,意味着沟道接触面积也在变小,对电流的控制也就变得不稳定。

所以,在当时,替代的技术为FinFET结构晶体管,其中,Fin(鳍)伸出来,增加了沟道接触面积,也就增加了控制电流的有效宽度。

但是工艺继续进步,FinFET结构也出现了短板。因此,3nm及以下的工艺时代,GAAFET结构被看作是解决方案。

目前已知的是,三星宣传将在3nm工艺上使用GAAFET,而台积电则宣布,会推延至2nm工艺时再使用GAAFET。

美国对EDA下手,彻底撕下面纱

三星宣传将在3nm工艺上使用GAAFET

所以,GAAFET结构,是进军先进制程的“通行证”。

因此,美国商务部这一次的打击面只有3nm及以下的先进制程,影响相对有限。

“国内现有的比较普遍的芯片设计制程暂未抵达3nm及以下”,商君曼对盐财经表示,该政策重点限制的是“未来”,而非“当下”。

目前市面上,3nm及以下制程的玩家,只有韩国的三星、中国台湾的台积电,以及美国的英特尔。

不过商君曼表示,长期来看,如果美国持续加码断供先进制程EDA工具的行为,我国芯片设计企业向更高附加值、更强技术能力提升的通道将被阻断,先进制程突破难度加大。

机关算尽,反伤自身

至此,新的技术管制对于中国而言,其影响范围已经明确。“虽无近忧,但有远虑”。

不过将视野放宽,尤其站在美国的角度上,以上技术管制的威力还不只如此。

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通过了“芯片法案”。该法案规定,美国政府将提供500多亿美元,用来扩充美国本土的芯片制造份额。

美国对EDA下手,彻底撕下面纱

当地时间2022年8月9日,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签署《芯片和科学法案》

虽然半导体技术是在美国起家,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芯片制造的重地逐渐转移,先是日本,后来是韩国和中国台湾。

时至今日,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意义格外凸显,一场“军备赛”已然开打。

美国迫切地需要芯片制造“回流”,这已然路人皆知。

不久前,美国政府“第三号人物”佩洛西出访亚洲,无论在新加坡、韩国,还是窜访中国台湾时,都没有放过与当地半导体领头人见面的机会。

然而实际上,在美国政府要求“选边站”的胁迫下,各地区的半导体头部企业被置于为难当中。

以韩国的半导体巨头三星和海力士半导体为例,一方面,它们被游说前往美国本土建厂,成本高昂;另一方面,获得美国补贴的前提,是要接受针对中国的“排他性条款”。

虽然美国拥有行业领导力,但这样的霸道胁迫是巨头们难以接受的,无论最终妥协的结果如何,现实的情况是,巨头们也无法放弃中国的市场。三星和海力士半导体,还在中国拥有近一半的产能,这更使得“选边站”的风险加大,造成左右为难。

比起在美国建厂的“高投入、低收益”,美国政府的补贴,其实也是“杯水车薪”。

表面上看,美国芯片法案给出的500多亿美元,规模不可谓不大,但在半导体领域,以台积电为例,每年的投入就超过400多亿美元。那么,美国的补贴被各家分一分之后,能有多少?

美国对EDA下手,彻底撕下面纱

台积电每年的资本投入就超过400多亿美元

而在巨头们都为难之际,美国继续加码“技术管制”,露出了牙齿。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些牌不只是打给“竞争对手”看的,它也是对“朋友们”摊开的筹码。

回到技术限制对于我国的意义上来看,尽管它目前影响很小,但是,“EDA国产化”无疑应该快马加鞭了。

商君曼告诉盐财经,他看好EDA工具的国产化,“原因之一是,国内EDA企业此前发展的重点难关之一是客户不愿意使用,导致产品迭代和协同升级缓慢,在当前自主可控需求驱动下,国内企业使用国产EDA工具的意愿相对增强,应用将反过来带动国内EDA企业发展”。

不过,由于技术门槛高、细分类别多、专业人才稀缺等原因,商君曼也表示,国产EDA当前仍处于市场渗透率较低的水平,其国产化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无论未来局势如何演进,我们要做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抛弃幻想,奋发图强。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视觉中国,部分来源于网络)


作者 | 向由

编辑 | 煎尼

排版 | 杨俊 菲菲

上一篇新闻

甜蜜新举措:新加坡报业控股加强内部创意和品牌内容服务

下一篇新闻

世界国鸟传奇:新加坡(SINGAPORE) 黄腰太阳鸟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