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09日 星期日

中国第一位贤相出生地在哪里?他还被尊为中医界元圣、烹饪界厨圣

中国第一位贤相出生地在哪里?他还被尊为中医界元圣、烹饪界厨圣

栾川鸾鸟

清朝道光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849年。

卢氏朱阳关巡检张懋忠心情十分沮丧,因为他刚刚受到上级陕州巡官的斥责。

这位巡官问张懋忠:“历史记载,商代名相伊尹就出生在你们卢氏县,他做官之前曾在卢氏境内躬耕生活多年,你知道他躬耕地在哪里吗?

张懋忠被问得张口结舌,他真的不知道。

巡官斥责道:“身为父母官,居然不知道自己管辖地里有伊尹这样的历史名人,你的官是怎么当的?”

张懋忠面红耳赤,不敢吭声。

送走领导后,张懋忠赶紧和卢氏县知事刘应元查阅古籍,多方查找,终于得知,原来当年伊尹出生在卢氏县东边的鸾水上游,在栾川的一块叫“莘原”的地方躬耕生活过。

栾川在清朝时没有独立设县,受卢氏县管辖。栾川境内有一条大河,叫伊河,以前叫伊水。郦道元的《水经注· 伊水》记载:“伊水自熊耳东北流经鸾川亭……世人谓伊水为鸾水,故名斯川为鸾川。崔融说:鸾川即卢氏东南百八十里之鸾川。”这里说的“鸾川”就是现在的栾川。

中国第一位贤相出生地在哪里?他还被尊为中医界元圣、烹饪界厨圣

伊河

栾川县城西南2公里处,有一块台地叫漫子头,位于伊河南岸,这块台地群众称“莘原”。

张懋忠经过多方考证,认为当年伊尹就是在“莘原”这个地方耕种生活,于是就在此处立了一块石碑,石碑上方刻书“山高水长”,中间阴刻“耕莘古地”四个楷书大字,下刻“道光己酉冬十一月谷旦”,署名“知卢氏县事刘应元书”、“朱阳巡检张懋忠立石”。

这块石碑现在保护在栾川县文化馆内。 

中国第一位贤相出生地在哪里?他还被尊为中医界元圣、烹饪界厨圣

栾川漫子头

1962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栾川考察,发现漫子头伊尹“耕莘古地”耕土层中有泥质红陶片、彩陶片、残石刀、石斧、黑陶片和石箭头等,陶器纹饰以条纹和方格纹为主,属龙山晚期文化,年代与伊尹在此躬耕年代相符。

1986年11月,栾川漫子头(耕莘古地)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洛阳市人民政府在此处立石碑,上刻;“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漫子头遗址”等内容。

中国第一位贤相出生地在哪里?他还被尊为中医界元圣、烹饪界厨圣

漫子头遗址石碑

漫子头“耕莘古地”这块台地地势不高,登上台地,上面十分平坦。现在生长着一片樱桃树林,中间有几块当地群众开辟的菜地。

站在漫子头向东南望去,是巍峨的老君山。向北望去,伊水汤汤,向东奔流。

漫子头旁边,有一座公园,公园广场上有一位老人的塑像,背靠老君山,面对伊水河,表情庄重肃穆。

这个公园叫伊尹公园,这位老人就是伊尹。

中国第一位贤相出生地在哪里?他还被尊为中医界元圣、烹饪界厨圣

伊尹公园里的伊尹塑像

伊尹是谁?他的名气在中国到底有多大?

历史记载,伊尹是中国商朝的开国名相,地位有点像周朝的姜子牙。公元前1766年,也就是距离今天三千多年前,伊尹协助商汤推翻了夏朝统治,夺取了商朝天下,辅佐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王五十多年,为商朝强盛立下汗马功劳。

伊尹还是厨师界的鼻祖,他的烹调功夫十分了得,对烹饪的认识高度更是无人能比,他创立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至今仍是中国烹饪的不变之规。 他被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烹饪界尊为“烹调之圣”、“烹饪始祖”和“厨圣”, 在中国烹饪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另外,伊尹还是我国四千年来的的中医界鼻祖,他撰写的《汤液经法》,奠定了中医方剂学的基础,被中医界尊为“元圣”。“元”就是“最初”的意思,新年的第一天就被称为“元旦”。 “元圣”就是“最初的圣人”意思。医圣张仲景的许多经方,其实就是从伊尹的《汤液经法》里面的方子演化而来。

明代曾修过元圣祠,祠堂上有副对联:“志耕莘野三春雨,乐读尼山一卷书”。上联说的是伊尹在有莘之野耕种田地,下联是说孔丘,也就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著书于尼山。可见古人是把伊尹和孔丘等量齐观的,一个是元圣,一个是至圣。

原来伊尹是这么厉害的角色!商代名相、厨师鼻祖、中医元圣,横跨政界厨界医界,而且在这三界里都是绝对的大腕级人物。

中国第一位贤相出生地在哪里?他还被尊为中医界元圣、烹饪界厨圣

伊尹画像

耕莘古地,樱花烂漫。

伊河水面,碧波荡漾。

栾川天空,碧蓝如洗,几只白色的大鸟在空中自由飞翔。

透过三千多年前的时空,回到夏朝末年。

伊水的上游,也就是现在栾川县的地方,当时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叫有莘国。

有一天,有莘国的一个女子到伊水边去采桑。

突然,她听到桑树林中传来一阵婴儿的啼哭声。

荒郊野外,怎么会有婴儿的哭声?女子很好奇,循声找过去,结果发现在一棵老桑树的树洞中,居然有一个婴儿,但周围却没有人。

这个采桑女把婴儿抱出来,怎么办?估计她也没成家,当然无法收养这个孩子。最后,她把这个可怜的孩子交给了有莘国国君。

中国第一位贤相出生地在哪里?他还被尊为中医界元圣、烹饪界厨圣

伊尹公园里的亭子

国君也感到很奇怪,这是谁家的孩子?就开始派人调查婴儿的来历。

几天后,大臣们回来报告说:这个婴儿的母亲住在伊水边,在她怀孕的时候,她梦见神人告诉她:“若看见石臼里出水,就向东跑,别回头。”第二天,她吃惊地看见自家石臼里果真涌出水来,她就赶紧告知邻居们这个预言。大家连忙向东狂奔了二十里,到了一片桑树林边,大家稍微喘了口气。这位母亲忍不住回头一望,自己居住的村庄已经被洪水淹没了。但是,她这一回头却违背了神人的告诫,一瞬间,她的身体变成一株空心桑树。这就是这个婴儿生于空桑的原因。

这个大臣也真够胆大,敢当面编出一段神话故事来忽悠国王。

当然,也可能是他调查出了实情,但无法说出来,譬如,可能这个孩子是哪个奴隶主贵族的私生子,顾及名声身份,将孩子遗弃了。大臣们不能说,只好编出一段离奇的故事来搪塞。

但是,不管大臣们的报告是否属实,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离奇的报告对婴儿是有利的。国君听了估计也是半信半疑,但最终还是决定将这个孩子收养在王宫里,命令自己的御厨负责养育他。

这个孩子没有名字,因为他是在伊水边拣到的,有莘氏国君索性让他姓伊,取名为挚,叫伊挚。后来这个孩子发达做到“尹”这个官职后,被人称为“伊尹”。

中国第一位贤相出生地在哪里?他还被尊为中医界元圣、烹饪界厨圣

伊尹公园山门

《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有莘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包人养子,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子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之故也。故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

小伊尹很聪明,在御厨养父精心养育下,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烹调食物方法,练就了一身高超的烹饪本领,甚至比起养父的技术还要好很多。

有莘氏国王自然非常喜欢,就让伊尹专门负责他家的烹调。

机会来了,非常喜欢学习的伊尹正因为没有学习书籍而发愁呢,这下好了,他常常精心做几道拿手好菜,来哄主人开心,顺便借几本书来读读。

这样,伊尹的学识渐渐渊博起来。

莘王一看,这个厨师伊尹的学识竟然比他家里的其他家庭教师都要好,那就让他再教教自己的孩子们学习吧。

于是,伊尹有了双重身份,既是有莘氏国王的御厨,也是国王的家庭教师。伊尹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文字记载(甲骨文)的家庭教师。

中国第一位贤相出生地在哪里?他还被尊为中医界元圣、烹饪界厨圣

商代甲骨文

当然,大家不要被现在的电视剧所蒙蔽,以为伊尹是住在巍峨的宫殿里做御厨和太子老师。别忘了,这是在夏朝,当时还是在奴隶社会,社会、经济还十分落后,当时的有莘国是一个比现在一个县也不一定大的小不点诸侯国。伊尹除了做好自己厨师和教师的工作之外,其实也经常在伊水边的莘原耕作劳动。另外,他还上山采集中草药,创制中药汤液给周围百姓治病救人。

伊尹最感兴趣是研究三皇五帝和大禹王等英明君王的施政之道。时间一长,伊尹就出慢慢出名了,最终引起了汤王的注意。

汤王是谁?

是这样的,伊尹所处的时代是夏朝末年,当时,夏王朝有许多诸侯国,商汤国是其中之一。而有莘氏又是商汤这个诸侯国中的一个更小的诸侯国。汤王是商汤的国王。

伊尹精通厨艺之道,特别擅长做汤,汤王和伊尹的认识缘起于一锅汤。

中国第一位贤相出生地在哪里?他还被尊为中医界元圣、烹饪界厨圣

商代文物

根据当时的制度,属国国君每年要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进献给自己的君王。

有一年,莘王从现在的栾川出发,来到现在的偃师——商汤国的国都,向汤王进贡。他今年进献给汤王的是一锅鹄鸟之羹,也就是一锅天鹅汤。

汤王看到莘王的贡品很不高兴,伊水也算是物产丰富吧,怎么拿锅汤来给糊弄寡人!

刚想发火,莘王解释说:“君王,这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汤羹了,好的东西我不敢自己一个人享用,我让我的厨师给你做了一锅鲜汤献给您。”

汤王心里更不爽了,这个老抠的家伙!拿锅汤来也就算了,还强词夺理说这是最好吃的,你当我三岁孩子啊,这么好糊弄。

但是汤毕竟已经做好了,闻起来挺不错的,这东西真有这么好吗?尝尝再说。

于是汤王端起碗尝了一口。呀,妙!香沁肺腑,他一口气喝完了这碗天鹅汤。真是天下美味啊!喝完后,汤王立马传旨,要见这个做汤的厨师,他要大赏这个厨师。

于是就有了伊尹和商汤的第一次见面。

中国第一位贤相出生地在哪里?他还被尊为中医界元圣、烹饪界厨圣

栾川老君山

汤王说:“你给本王说说,你是如何做成这个美味的。”

《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述了伊尹这段高论,他不但讲了自己对厨艺的理解,而且顺势论述治理天下的智慧。

伊尹说,烹调美味,首先要认清原料的特点,美味的三类动物,生活在水中的气味腥,食肉的气味臊,吃草的气味膻。怎样做出美佳肴味呢?主要依靠水、火、味的调节。

味道的根本在于水,美味要从水开始。酸、甜、苦、辣、咸五味和水、木、火三材都决定了味道,烧煮九次,味道变九次。

这中间掌握火候很关键,一会儿火大,一会儿火小,通过疾徐不同的火势可以灭腥、去臊、除膻,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不失去食物的品质。

伊尹说,调味这件事,一定要用甘、酸、苦、辛、咸,但放调料的先后次序和用量的多寡,它的组合是微妙的,都有各自的道理。烹饪的全过程集中于鼎中的变化,而鼎中的变化更是精妙而细微,语言难以表达,心中有数也更应悉心去领悟。

伊尹说,经过精心烹饪而成的美味之品,应该达到这样的高水平,“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乖乖,汤王心想,一碗汤里有这么多学问呀!

汤王本来只想听伊尹介绍介绍烹调,谁知道,伊尹侃侃而谈,从调味开始,又谈到各种美食。

他告诉商汤,要吃到这些美食,就要有良马,成为天子。而要成为天子,就必须施行仁道。“治大国如烹小鲜”,治民犹烹饪,关键在于火候和调味。火候要适中,要慢火慢炖,调料要适中,才能使汤味鲜美;治民要顺应民意,才能得到万民拥戴等等。

其他大臣越听越愤怒,大胆伊尹,你就一个小小厨师,有什么资格在朝堂上谈论国家大事,大家都等着汤王来惩罚这个胆大妄为的厨师。

谁知道汤王越听越喜欢,他知道自己终于遇上了治国安邦的良才了,他和伊尹在朝堂之上畅谈了很久。

经过这次深谈,汤王知道伊尹的才能,他几次派使臣用丰厚的礼金去聘请伊尹为自己效力,请有莘氏国君放行伊尹。

中国第一位贤相出生地在哪里?他还被尊为中医界元圣、烹饪界厨圣

伊尹

可当时法律规定,奴隶必须全力听从主人的差遣。莘王不愿意呀,好不容易碰到这么好的厨师、家庭教师,怎么能说让你领走就让你领走呀?

汤王实在是爱才心切,为了获得伊尹,他采取了迂回战术,提出要娶有莘之女。

让自己的女儿为汤王妃,这是高攀君王的好事呀,有莘氏国王当然十分欢喜,满口答应。

但汤王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必须让伊尹作为随嫁的侍从,陪其女出嫁于商。

有莘氏国王权衡再三,最后只好忍痛割爱,放行伊尹。伊尹就这样被当做嫁妆陪嫁了过来。

汤王十分很高兴,不辞劳苦,亲自迎亲求贤。他骑马从国都偃师出发,途经伊川、嵩县,来到到鸾川,在今天栾川县赤土店乡与冷水乡交界处一座山岭和伊尹相见。因此此地后来被当地人取名叫:“遏遇岭”。

伊尹感激成汤的知遇之恩,终于答应出山,汤王聘伊尹为右相。

中国历史上终于开始了第一个明君贤相的故事,这对最佳组合,开始励精图治,最终灭掉了残暴不仁的夏桀,建立了商王朝。

上一篇新闻

酷!美国18岁华裔“厨神”创作“牛气红包”传祝福 未来想到海南开餐厅

下一篇新闻

挪威人聊了聊他们最爱的13道美食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