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20世纪初,没有这个“派”,现在我们还在“咬文嚼字”!

20世纪初期,中国现代诗歌作品鉴赏之“人生派”

1921年7月由“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成员朱自清、叶绍钧(叶圣陶)、刘延陵、俞平伯等之后在上海成立了现代文坛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诗社”,并于次年1922年1月创办了第一个新诗专刊《诗》。文学研究会的诗人以“为人生”为核心的诗歌价值观念,因此常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派。

20世纪初,没有这个“派”,现在我们还在“咬文嚼字”!

"中国新诗社”

代表诗人:鲁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王统照、刘延陵

20世纪初,没有这个“派”,现在我们还在“咬文嚼字”!

“人生派”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会稽县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

20世纪初,没有这个“派”,现在我们还在“咬文嚼字”!

鲁迅

鲁迅1892年就读于绍兴寿镜吾开设的私塾三味书屋。1898年,17岁进入金陵的新式学堂江南水师学堂,改名为“周树人”。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路学堂。1906年秋天鲁迅赴日本东京研究文艺。1909年,28岁的鲁迅从日本回到中国,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绍兴师范学校校长等职务。1918年,37岁的周树人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在中国杂志《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短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1926年8月,南下厦门大学任文科教授。1927年10月,鲁迅辞去中山大学职务到达上海。1936年10月19日清晨五点二十五分鲁迅在上海因肺结核病去世,年55岁。主要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野草》等。

20世纪初,没有这个“派”,现在我们还在“咬文嚼字”!

《野草》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

20世纪初,没有这个“派”,现在我们还在“咬文嚼字”!

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三坊七巷谢家大宅,1901年5月全家迁至上海。1903年随父迁至烟台。1919年8月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1923年进入燕京大学,毕业后,到美国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学院专事文学研究。1949年至1951年间曾在东京大学新中国文学系执教,讲授中国新文学史。1951年从日本回到中国,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被抄家。1970年初被下放到湖北咸宁接受劳动改造。1971年回京。1980年6月,冰心先患脑血栓,后骨折,但她仍坚持创作了大量作品。1994年9月因心功能衰弱入住北京医院,1999年2月28日晚上九点于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20世纪初,没有这个“派”,现在我们还在“咬文嚼字”!

《春水》节选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

20世纪初,没有这个“派”,现在我们还在“咬文嚼字”!

朱自清

朱自清1912年进入江苏省立第八中学学习。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北大期间,朱自清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0年毕业后回到母校江苏省立第八中学教授国文、哲学,并任教学主任。1925年,朱自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开始从事文学研究。1931年8月,朱自清留学英国进修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后又漫游欧洲五国;1932年7月回国,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8年3月到昆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的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46年10月,。在反饥饿、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身患重病,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患严重的胃病,不幸逝世,享年50岁。代表作《荷塘月色》、《匆匆》

20世纪初,没有这个“派”,现在我们还在“咬文嚼字”!

“抗议美国扶日政策”

20世纪初,没有这个“派”,现在我们还在“咬文嚼字”!

《独自》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独应等。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浙江绍兴人。

20世纪初,没有这个“派”,现在我们还在“咬文嚼字”!

周作人

周作人1885年1月,出生在浙江绍兴都昌坊口的周家。幼年在私塾书屋(三味书屋)里接受传统的汉学教育。1901年,受国内新学风潮影响,进入江南水师学堂,毕业后留学日本。1906年,到达日本后攻读海军技术,最后攻学外国语。1912年,在浙江省教育司任视学半年,后转浙江省立第五高级中学教了4年英文。1917年,到北京大学附属国史编纂处做编纂,1922年,任国语统一筹备会汉字省体委员会委员,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成为四名“留平教授”之一。1939年3月兼任北京大学“文学院筹办员”,开学后兼任文学院院长。1941年10月起,兼任东亚文化协议会会长。1944年5月起,兼任《华北新报》经理和报道协会理事、中日文化协会理事。1945年12月,抗战结束后在北平以汉奸罪名被国民政府逮捕,被判入狱10年。1949年1月22日被释放。1949年8月14日,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定居。1967年5月6日,周作人突然发病去世,享年82岁。主要作品《周作人文类编》《周作人散文全集》

20世纪初,没有这个“派”,现在我们还在“咬文嚼字”!

《两个扫雪的人》

王统照(1897-1957),字剑三,笔名息庐、容庐。现代作家。山东诸城人。

20世纪初,没有这个“派”,现在我们还在“咬文嚼字”!

王统照

王统照13岁从相州私立小学毕业后,考入县城高等小学,1913年毕业后,赴济南考入山东省立第一中学,他被誉为省立一中的"诸城三杰"之一。1918年夏,王统照到北京考取了中国大学英国文学系。"五四"运动后,他同一些进步青年创办了《曙光》月刊。1921年1月,王统照等人成立了“文学研究会”。1922年7月,王统照从中国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24年8月,他就任中国大学教授、出版部主任,兼任中法大学讲师。1926年7月,王统照因母病辞职,从北京回归故里。1927年迁居青岛,先后在青岛铁路中学、市立中学任教。1931年3月,到吉林省东北第一交通中学任教。1935年春,王统照旅欧回国,在青岛王统照等人一起创办《避暑录话》周刊。1936年12月,他参加了上海文化界救国会。1938年,他在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任教。1949年7月,王统照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和文协理事。1950年3月,任山东省文教厅副厅长、省人民政府委员。1957年11月29日,王统照病逝,享年60岁。代表作《春雨之夜》、《山雨》等。

20世纪初,没有这个“派”,现在我们还在“咬文嚼字”!

《铁匠铺中》

刘延陵(1894-1988),字苏观,安徽省旌德县人。

20世纪初,没有这个“派”,现在我们还在“咬文嚼字”!

刘延陵

刘延陵1894年诞生于江苏泰兴城内的一个名门家庭,字苏观。1912年秋,19岁的刘延陵从江苏通州师范学校毕业后,考入上海的复旦大学。1916年夏作为第六次高等正科生毕业。赴美国西雅图州立华盛顿大学攻读经济学。因脑疾2年后回国于家乡任教。1918年起投身到新文化运动大潮中,创作了大量作品论文。1920年春赴浙江第一师范执教英文。1921年秋到上海吴淞中国公学担任教职。1922年与朱自清等人组织“中国新诗社”并创办《诗》月刊。后曾在浙高任教。抗战爆发后赴南洋任教,后从事新闻工作,任新加坡《联合晚报》总编。1988年10月18日以94岁高龄谢世。主要作品有《水手》、《竹》等。

20世纪初,没有这个“派”,现在我们还在“咬文嚼字”!

《悲哀》

下期将会把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诗歌“早期浪漫主义派”的部分经典作品,感谢大家关注。

上一篇新闻

“天真派”少年的“西天取经”之旅

下一篇新闻

假如我有10亿,发誓要追这5位女神!第5位你肯定想不到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