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电影全程“陪跑”的金像奖:一场“自娱自乐”的尴尬盛宴?
香港电影对今天的观众而言,似乎是一个既陌生又很亲切的名字,因为当下内地观影主力军的80、90后,正是在香港电影的陪伴中长大的,而当这批有着浓浓“香港电影”情怀的少年们成长为有自主消费能力的青年时,影院却几乎不见香港电影的踪影。
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昨晚举行,而就在典礼前两天,两部提名“最佳影片”的电影《一念无明》和《点五步》登陆内地院线,且采用粤语原声格式上映。这是内地观众近年来首次能在颁奖典礼前,看到两部“最佳影片”种子选手,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两部影片都是纯正的香港电影,也是内地观众久违的。
两部影片在昨晚的颁奖典礼上都有所斩获,分别得到三个和两个奖项,而另一部纯港片《树大招风》则成为最大赢家,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个大奖。在提名阶段领跑的《七月与安生》仅获得“原创配乐”一个奖项,令人颇感意外,而凭借《摆渡人》与鲍德熹共获“最佳摄影”的曹郁是此次金像奖的“内地独苗”。
1 得奖者皆为“暮年”,香港电影圈几乎“断层”?
香港电影在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达到过前所未有的盛事,最高年产量一度毕竟300部,这个数字也曾震惊好莱坞,后来香港也就被冠以“东方好莱坞”的名号,由许鞍华、徐克、谭家明、方育平等导演,邹文怀和邵逸夫等商界精英开创的香港电影“新浪潮”到“黄金年代”是香港电影人始终最美好的一段记忆,伴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当时整个亚洲的电影工业都汇集在香港,且香港电影的造星能力也是其它地区难以媲美的,成龙、周润发、狄龙、洪金宝,到后来的“四大天王”、张国荣、周星驰等,都诞生于黄金年代的香港影坛。
但在98年金融危机后,香港电影就和香港的经济一样,逐渐没落,虽然在2003年凭借《无间道》短暂的辉煌过一段时间,但整体的电影工业却再也回不到巅峰状态,直到如今,香港电影一年的年产量也只有30部左右,是原来的十分之一。
香港电影的现状每年都能非常明显地投射到金像奖上,第8届金像奖“最佳新人”的提名者为:周星驰、吴君如、吴大维、周慧敏、何沛东,而第34届金像奖“最佳新人”提名,王苑之一人就占了三个名额,演员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一览无余。
再看本届金像奖的得奖者,除“最佳导演”为新导演之外,林家栋、惠英红、金燕玲和曾志伟全都是金像奖的老面孔,后三个还都获得过金像奖的垂青,金燕玲甚至是连庄“最佳女配”,演技奖之外,“最佳摄影”鲍德熹,“最佳配乐”金培达,“最佳美术”邱伟明,“最佳服装设计”奚仲文、吴里璐,“最佳音效”曾景祥等全部都是香港电影的中流砥柱,自然都多次获奖,且这些幕后人员每年都会出现在提名名单中。
演员的青黄不接能归咎于香港电影的没落,造星能力的渐渐消亡,而幕后人员的断层则是香港电影人自己造成的结果。
在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因为产量巨大,且每部影片的成本较低,电影公司并不会考虑到培养和扶持新人的情况,有经验的演员和幕后班底能迅速投入到不同影片的拍摄中,省时又省力,还能多赚钱,所以会看到一位演员每年参演超过十部电影,一位摄影师或美术指导可以同时拍摄五、六部影片,电影人这种急功近利的表现也导致精英们出走好莱坞,影坛又遭受一次重创后,没有新力量能快速取代“老一辈”的地位,甚至“无人可用”,也就无法在短时间内回到正常的运行轨迹上,整个电影工业也就垮台了。
昨晚春夏在颁发“最佳男配角”提到姜皓文时说“香港电影有一个传说,没有请到姜皓文电影是无法开拍的,去年一年姜皓文参演的电影有26部之多”,这听起来是对姜皓文的称赞,但实则是放眼到整个香港影坛的一种“悲凉”,在工业发展最好的好莱坞,也不可能出现有同一位演员一年出演超20部电影的情况,就算是只露一面的龙套角色,一人演26部并不能证明其勤奋和努力,只能说明整个电影工业的衰落和萧条。
2 摒弃内地元素,香港电影的自娱自乐
“最佳影片”五部提名中,有《七月与安生》、《美人鱼》和《寒战2》是合拍片,而这三部影片总共也就得了两个奖,内地电影人唯一得奖的是《南京!南京!》摄影师曹郁,他和鲍德熹共同获得“最佳摄影”。
《七月与安生》在提名阶段以12项领跑,且在去年台湾金马奖和今年香港电影协会奖上都有所斩获,口碑也极好,但却意外败给“香港”血统更浓的《树大招风》。
《树大招风》是银河映像20周年的纪念影片,是杜琪峰的三位弟子共同执导的作品,影片与过去杜琪峰、游乃海、韦家辉时期的银河映像作品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有着真实故事做背景,因此故事更加写实,表达手法也较新颖,平行叙事地功力对三位新导演来说,确实很惊艳,所以它最终夺魁也是理所应当。
但抛开影片本身,会发现《七月与安生》、《美人鱼》、《寒战2》都是有内地元素而被金像奖选择性忽视,电影是一门应更注重内容和表现形式的艺术,可自去年金像奖的某部影片爆冷获得“最佳影片”后,金像奖实质上是把电影的本质给变了味。
内地无论是经济还是电影工业,现在都遥遥领先于香港,电影工业愈发倚靠资金的时代,香港大批电影人选择北上内地,融入到内地的大环境中,与内地电影人共襄盛举,刘伟强、王晶、徐克等等一些香港优秀导演新的作品都是由内地资本主投进行的,过去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现今都被成为“中国电影”、“华语电影”。
不过也有一些香港电影人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和现状,毕竟香港电影曾经那样辉煌过,是引领亚洲的时代,尽管香港电影没落了,但他们却依然想坚守在自己的地域上进行创作,所以近几年也会看到一些纯正的“港片”出现,《狂舞派》、《王家欣》、《僵尸》等等。
曾经任香港金像奖执委会主席的陈嘉上说过“香港电影金像奖不是华语电影金像奖,这个奖只是表彰香港电影的”,这回答了许多影迷的质疑“为何金像奖少看见内地电影的踪影?”同样,这也解释了金像奖偏重香港电影的缘由。
从前台湾电影在低谷时的金马奖也大多为台湾影片,但在时任台湾文化部长的龙应台号召和努力下,金马奖选择影片的范围慢慢扩大为整个华语地区,到第50届金马奖时,“最佳影片”《爸妈不在家》是一部新加坡电影,由此可见金马奖现今在华语电影中的地位。
金像奖原来是华语电影的标志,但在香港电影地萧瑟,内地电影市场的崛起和台湾电影的缓慢复苏中,金像奖却始终故步自封,不愿变革,守着黄金年代流传下来的“气节”做着只有香港电影人自己愿意享受的梦。
昨晚金像奖结束后,微博有位网友说“现在金像奖的观看次数还不及《人名的名义》一根脚毛多”,就是对现在香港金像奖最好的评价吧。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