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2日 星期日

扩容升级:接续“黄金时代”再创特区辉煌

扩容升级:接续“黄金时代”再创特区辉煌

龙湖区政府前广场中央,矗立着汕头经济特区标志性雕塑——“升腾”。黄嘉锋 摄

扩容升级:接续“黄金时代”再创特区辉煌

汕头经济特区前10年变化显著。翻拍自《汕头经济特区十年》。黄嘉锋 摄

扩容升级:接续“黄金时代”再创特区辉煌

【1991年光影】

1991年金海湾大厦试业。黄嘉锋翻拍

扩容升级:接续“黄金时代”再创特区辉煌

周家祥。

扩容升级:接续“黄金时代”再创特区辉煌

扫码进入南方+“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专题

在龙湖区政府前广场中央,矗立着汕头经济特区标志性雕塑——“升腾”。3根银色高柱冲天而起,连结着顶部3颗冉冉上升的星星,显得错落有致。高柱两旁各有半个果壳状的球,与3根银柱一起,象征着汕头经济特区如初生的胚芽冲破果壳一般,蕴含着蓬勃的生命力,事业蒸蒸日上。

这座雕塑建成于1991年前夕,“升”是它的另一个名字。此时汕头经济特区已发展了10年,雕塑下方的这片土地,原是荒凉沙丘,10年后变得楼房密布、商贸发达,奇迹般地成为全汕头最有活力、最富生机的一处宝地,并辐射带动了周边许多地区的发展。

“昔年荒地沙丘,今朝玉宇琼楼。”3根高柱,在象征特区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无意中预示了特区的3次扩容——

1984年11月,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面积扩大为52.6平方公里,分为龙湖和广澳两个片区。开始朝着以工业为主,出口农业、交通运输、金融、商业、旅游、房地产各业并举的方向综合发展。

1991年4月,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扩大到整个汕头市区,面积234平方公里,使汕头特区获得了作为一个多功能城市综合发展的条件。

2011年3月,国务院批准同意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汕头全市,实现2064平方公里全履盖,进一步加快了汕头经济特区改革创新和振兴发展。

策划:严亮 廖奕文

编辑统筹:赵文君

采写统筹:辛均庆 杨可

采写:黄嘉锋 庄衔涛

第一次扩容▶▷开启汕头特区“黄金时代”

汕头经济特区从1.6平方公里起步,位于汕头市东郊龙湖村西北角的沙丘地带。在中国几个经济特区中,汕头经济特区是区域面积最小的一个,它的发展历程也很独特。

与深圳、珠海比较,汕头特区起步晚、基础差,只能根据区情实际分期分批开发建设,做到“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投产一片、获益一片”。一方面引进外资办企业,发展出口加工业;另一方面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较快地形成投资环境。

上世纪80年代的外商们,千里迢迢来到汕头经济特区投资办厂。初来乍到的他们刚开始只是租赁一些厂房,由于特区劳力资源丰富、服务效率高、政策优惠大,便扎根下来发展,扩大生产规模。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涌入汕头,特区初创时的1.6平方公里的土地很快就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于是在198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面积扩大为52.6平方公里。

第一次扩容之后,汕头经济特区以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外向型经济体系也逐步形成。从1983年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进入特区,到1991年8月底全区累计批准签约利用外资项目1211项,协议投资总额7.03亿美元。在这批项目中,直接利用外资兴办“三资”企业521家,协议投资总额6.25亿美元。

至1991年8月,实际利用外资已达3.04亿美元。已有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汕头特区投资设厂,投资范围涉及电子、钟表、制药等20多个行业,已投产的“三资”企业普遍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当时汕头特区生产发展的生力军,其产值约占全区工业产值的七成。

可以说第一次扩容后,汕头经济特区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是特区建设者们眼中的“黄金时代”。在这10年中,汕头经济特区工业高速发展,产值平均每年以155%的速度增长;出口创汇从零开始,平均每年以113%的速度增长;利用外资由近及远,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平均每年以48.5%的速度增长。

伴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汕头经济特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也按下了“快进键”。时任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主任吴波,在《坚持改革开放方针 走求实发展道路》一文中提到:到1991年时,经过第一次扩容的汕头经济特区已经建成了一个基本配套的新城区,开发建设了龙湖工业区、珠池工业区以及广澳东湖工业区等,新开发建设的土地已有8平方公里。至1991年8月底,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25.4亿元,房屋施工面积357万平方米,其中厂房仓库面积204万平方米。建成总长72公里的道路网络,以及1座3000吨级的特区码头。

第二次扩容▶▷夯实汕头粤东中心城市地位

1991年4月,进入“黄金时代”的汕头经济特区迎来了一道喜讯: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面积扩大至整个汕头市区,面积达到234平方公里。

从地图上看,第一次扩容后的特区龙湖片和广澳片是在汕头的沿海区域,而第二次扩容则是往市区内陆拓展,将当时的汕头港、达濠区和整个汕头市区都囊括在内,总面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约4倍。

当时,汕头的经济成就备受瞩目。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0年和1991年数据)城市国内生产总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中的数据,深圳、汕头、厦门、珠海和海南5个经济特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134.05亿元、110.34亿元、53.41亿元、45.7亿元和23.08亿元。汕头经济特区在五大特区中位居第二,是第三名厦门的两倍多,逼近深圳。因此,很多人对汕头扩容后的发展寄予厚望。

时任中共汕头市委书记林兴胜在《汕头特区今后十年的展望》里,对1991年特区第二次扩区后的未来作出了大胆设想:汕头经济特区到本世纪末的发展目标,总的构想是把汕头建设成为外向型、综合型、多功能、具有侨乡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特区,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新型港口城市,成为粤东地区的经济、金融、贸易、旅游、文化、技术和信息中心。在改革开放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窗口”和“基地”的作用。

人民日报原高级记者计泓赓在《喜闻“求实之路”扩大了》中谈道:“现在汕头的深水港、60万千瓦火力发电厂、海湾大桥、广梅汕铁路、自来水厂等6大工程正在紧张筹建,完成后必将使汕头特区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改观。汕头特区扩大到市区后,汕头市原有的工业在特区政策的扶持下,必将得到更快的改造和发展。”

扩大范围后的汕头经济特区,面临的形势依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在当时,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进展,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国际经济联系的不断扩大,亚太地区经济的崛起,为中国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1991年5月29日至31日,汕头特区管委会在汕头举行投资环境介绍会,日本、南朝鲜、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3名客商应邀出席。共签订投资合同和协议74个,协议投资总额12773万美元,其中合同项目59个,协议投资总额7211万美元。

这批投资项目为汕头经济特区二次扩容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纺织服装、工艺玩具、化工塑料等传统产业快速发展壮大,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不断夯实汕头作为粤东中心城市的地位。

第三次扩容▶▷解决特区“一市两法”问题

汕头经济特区的第三次扩容,已是20年后的2011年了。2011年3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把加快汕头经济特区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汕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消息传来,汕头全市反响热烈。同年4月27日,汕头市召开迎接经济特区扩大范围正式实施干部大会,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扩大汕头经济特区范围的批复》精神,向全市干群发出新起点上再创汕头特区新辉煌的动员令。

这次扩容从2011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包含龙湖区、金平区、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澄海区、南澳县“六区一县”,汕头特区版图实现了全市2064平方公里全覆盖。至此,中国最早的4个特区——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皆已完成了扩容,并且范围都扩展到了全市。在四大特区“三十而立”之际,此轮扩容也颇为引人关注。

根据当时《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过去特区主要搞招商引资开发。由于特区内外的政策和立法权等方面的差异,在厦门、深圳等特区,特区内外的发展存在着巨大鸿沟。例如在深圳,以“二线关”为分水岭的关内和关外存在着天壤之别。厦门也是如此,坊间曾戏言厦门“岛内像欧洲,岛外像非洲”。

特区扩大到全市,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汕头经济特区改革创新和加快发展,解决特区内外发展不平衡、特区发展空问局限和“一市两法”等问题。伴随着汕头经济特区扩容的实施,一部具有首创意义的特区法规也应运而生,它就是载入汕头特区立法史册的《汕头市行政程序规定》。

在当时,《汕头市行政程序规定》是汕头市立法条文最多的一部规章。长达2.3万余字,共分10章182条,对行政程序的原则、行政主体、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行政执法程序、行政监督和责任追究等,均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

此次汕头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的同时,就行政程序统一立法,具有开创性和探索性的意义,为国家层面的立法发挥了试验田和示范探索作用。此后的汕头经济特区,不再只是一个开发区,而是作为一个地区的中心城市来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中心。

■亲历者说

龙湖区原政协副主席周家祥:

奋战特区“黄金时代”

的“黄金一代”

1991年,在汕头经济特区二次扩容之时,47岁的周家祥离开原来汕头特区企业发展总公司党委副书记的岗位,到龙湖区担任区委宣传部部长。后又任统战部部长、区政协副主席,于2004年退休。而在到任汕头特区企业发展总公司之前,他在汕头市委工作。从市区到特区再到龙湖区,周家祥经历了汕头经济特区从成立到建设,再到扩容的“黄金十年”。回想起来,他仍按捺不住自豪:“特区的事业,是甜蜜的事业。”

“刚办特区的时候,就是一片沙丘,只有600万元和一辆旧吉普车,真的是白手起家。”周家祥说,头两三年就有项目陆陆续续动工完工,建厂房、引项目、抓服务,速度非常快,没多久就一片欣欣向荣了。“在这里辛勤创业的建设者,是用尽了心血的。”他说。

作为老一辈的汕头市区人,周家祥来到特区最大的感触就是,这里实在太有活力了,到处都充满着勃勃生机。“当时,各种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外国人来往于汕头特区,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他说,特区到处是工地,红旗招展、马达声响,几乎每隔两三天就有项目动工、竣工或投产,一派繁忙。

1988年,44岁的周家祥从汕头市委调任特区企业发展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在特区工作的那段时间,周家祥经常从早上8时忙到晚上12时才能回家。除了接待客商,还要负责子公司和合作公司人员的对接工作,忙得不亦乐乎。“虽然辛苦,但是看着特区蒸蒸日上不断发展,还是干得非常开心。”周家祥微笑着说。

“一开始大多外商是在特区租用厂房,拿小部分产品在这边试水加工,不过很快便尝到甜头:在特区生产成本不仅较低,而且产品质量好,利润丰厚。于是外商们很快增资扩产,拿土地建房。”周家祥说,正是不断有外资的投入,带动了汕头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外资、国营、民办企业“三股发展力量”。并发挥港口优势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1991年前后这段时间,汕头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就相当引人注目。周家祥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他到新加坡考察时,在电梯里和电梯工作人员聊天。工作人员见他穿着谈吐不凡,误以为他是从“亚洲四小龙”这样发达的地方出来的,而他则微笑地告诉这名工作人员:“我是从中国大陆汕头来的!”

作为奋战在特区“黄金时代”的“黄金一代”,他既是特区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和建设者。“在特区工作的这些年,是我人生中最幸运的时光。”周家祥由衷地说道。

【1991年大事记】

●1月8日 金海湾大酒店试业。酒店28层,楼高98米,为粤东地区最豪华酒店。

●1月31日 按国际空港流程设计兴建的汕头民航站国际候机大楼落成,通过验收。

●2月9日 市委、市政府筹资兴建的首批400套廉租公房,全部竣工交付使用。

●2月10日 潮汕星河奖基金会筹委会评奖委员会,评出首次星河奖获奖名单244名。其中,道德奖59名、学业奖54名、科技奖13名、文学艺术奖43名、体育奖75名。

●4月6日 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范围,从52.6平方公里扩大到234平方公里,于1991年11月1日起实施。

●5月31日 粤东交通大动脉——广梅汕铁路动工兴建。

●6月30日 汕头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热电联供工程首台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2万千瓦),并网发电一次成功。

●7月18日 汕头特区首家物业拍卖行成立。

●9月14日 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汕头市的安平、同平、公园、金砂、达濠、郊区等6个市辖区,以及原汕头经济特区的龙湖、广澳两个片区,调整为龙湖、金园、升平、达濠4个市辖区(县级)。

●11月1日 汕头经济特区扩大范围正式实施,市人民政府隆重举行挂牌仪式。

●11月9日 汕头特区首家外资银行——香港华侨商业银行汕头分行开业。

●11月20日 汕头深水港区一期工程3.5万吨级煤码头打桩兴建。

●12月7日 国务院国函〔1991〕84号决定调整潮汕地区行政区划,设置汕头、潮州、揭阳3个地级市。

●12月17日 国内规模最大的海湾大桥——汕头海湾大桥奠基。

——摘自《汕头经济特区年鉴》

上一篇新闻

狂砸1600亿美金大兴基建,菲律宾走向“基建黄金时代”

下一篇新闻

健康旅游迎来黄金时代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