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6日 星期三

来新国大中文系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很多人对中文系的刻板印象就是“肯定很会唱《生僻字》吧?”“文章肯定写得很好吧?”“读中文系的普通话怎么会说不好呢?”“真好,你们肯定天天就是读读小说,看看电影吧!”

  中文系之庞大之复杂之精深,是一般人所不能够知道的。中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是中文系最被大家所熟知的两种叫法。

  从这两个名称就能看出,中文系有最基本的两个大方向,一是文学,一是语言学。而在这两个大分支之下,又各自有多条分支。文学之下有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比较文学等等。语言学之下有古汉语、现代汉语、应用语言学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如文献学、文艺学、民俗学等等分流。

  中文系所有的内容似乎都是围绕着中国而展开的,这也不难理解,当面对“出国读中文系”这个问题时,绝大部分人都会产生巨大的疑惑。

  然而......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借鉴了俄罗斯作家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徐志摩的浪漫情感深受西方浪漫主义的熏陶;中国现代文学殿堂级的人物“鲁巴曹郭老茅”,他们都与“出国留学”、“西洋文学”、“西方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现代汉语的研究也是脱胎于西方语言学体系。

  在中文系越学越久,越学越深时才知道,中文系的魅力就是将历史、文化、哲学甚至是科学都揉合在一起,所以中文系也非常需要新的视角、新的观点,更需要做到“无问东西”,才能焕发活力。

  这一小节,并不是“拉踩”或者崇洋媚外,而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之上,试图化解大家对于“中文系有出国的必要吗?”这个问题的疑惑。

来新国大中文系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NUS中文系的师资力量

  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们来自世界各地,他们都有非常耀眼的学历背景,更有非常高的学术造诣,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现代文学;古代、现代汉语语言学;中国文化(宗教、习俗、流行文化等);中国与世界的国际关系……

  以以下两位教授为例子。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的主任丁荷生(Kenneth)教授来自美国,是毕业于斯坦佛大学的Ph.D in Chinese。他目前的研究重点在东南亚的中国传统寺庙。

  上过他的课之后,就会惊叹于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中文说得比你还好,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对道家的理解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徐兰君教授(XU LANJUN)所开设的课程永远是最热门,最抢手的。她本科与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之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主修20世纪的中国文学。

  徐兰君教授目前的研究重点在冷战时期,中国与东南亚的文化流动以及中国儿童文学。

  浏览过NUS中文系教授的资料后,完全不必担心的是师资力量的缺乏或者教授实力的不足。

  想在NUS中文系获得什么?

  无论是在哪所大学,无论是高考还是考研,文科专业的热度远远比不上商科、计算机、工科的热度。

  调查显示,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到2015年,中国大陆的高考状元中,选择就读经济类的人数排第一,工商管理类的人数排第二,之后还有电子信息工程,物理、建筑等等。

  同样地,在NUS,中文系永远都不是那个最热门,最抢手的专业。

  但是在NUS中文系,在继续精进“正统”中文系知识的基础之上,你将会学到文学、历史、哲学视角来看待中国文化,而这些视角是在内地大学中文系很少提及的;你将深切地体会到“无问东西”的研究氛围;你将明白,中国文化已经不只存在于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在异域的疆土上也开出新的花果。

上一篇新闻

"京圈大公主"许晴的汹涌情史

下一篇新闻

澜湄航空:机队又添新成员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