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7日 星期四

随笔|一个“编外”光谷人眼中的光谷

我家住在汉口,但这几年跑得最多的地方却是光谷。

适逢光谷三十年,看到各种纪念活动和文章,我也颇有感触。

光谷,到底是有一种什么样的魅力或者说魔性,吸引着那么多的本地人和外地人在这片土地上折腾呢?

虽然住在汉口,但是每周开车往返光谷乐此不疲,丝毫不觉得累。走出东湖隧道,就觉得进入光谷地界了!前几年到光谷会迷路,现在似乎闭着眼睛也能开车,所有的道路和地标都很熟悉,光谷广场是光谷的1.0时代,关山大道是2.0时代,高新大道是3.0时代,每个时代的印迹都非常鲜明!


随笔|一个“编外”光谷人眼中的光谷


一个光谷知名投资人的午餐:2个包子+1碗稀饭

2015年底,我频繁地出没于光谷软件园。那时,我开始筹备创业,位于光谷软件园的东湖天使投资基金愿意投给我这个大龄妇女一笔启动资金。经过几个月的洽谈和考察,我获得了这笔投资。由此,我不仅对东湖天使充满感激,也对光谷这片土地充满了好感,真是福地啊!

那时起,我就觉得光谷软件园充满了与汉口、武昌街区不同的气象。“未名湖”畔时时可见戴着工牌和眼镜的程序员在讨论工作,中午时分大批年轻的面孔从写字楼中涌出,食堂里面摩肩接踵……

东湖天使团队也是我最接触的一批光谷人,务实、高效、有事谈事、没有雷打不动地上下班的点……时任东湖天使总经理、DEMO咖啡发起人之一的詹凯先生是一个十分拼的人,有一个细节印象很深:他每天上午都会和好几个创业者在公司交流,一聊起来就过了吃中饭的点,但是又没聊完,怎么办?

于是,每天中午,公司90后妹子胡静雯就负责帮他买中餐,而他的中餐极其简单:两个包子加一碗稀饭,就这样连续吃了好多天……

终于有一天,这个老板无法忍受了,就对小胡同学说:“你能不能在买包子的时候,顺便给我搞点咸菜上来呢!”

这就是真实的光谷人。

他们,可能已经融了好几轮资,身价数亿元,但照旧穿格子衫、T恤、仔裤、球鞋,出门背一个电脑包,大多数时间吃盒饭。

随笔|一个“编外”光谷人眼中的光谷

一个海归创业者的心声:回光谷是我永不后悔的选择!

2017、2018年,我接手了光谷金融中心新媒体的服务,基本上每周过来开会。从项目地基到建筑工地,再到银灰色双子座矗立在光谷三路和高新大道路口,我也见证了这座有着艺术气息建筑的诞生过程。2018年8月,由该中心打造的纪念光谷三十年的舞台剧《追光者》上映,我也参与了剧本的策划和研讨过程,后来在光谷国际网球中心上映,千余观众现场观看。

新特光电、鸿镭激光创始人、新加坡海归陈义红博士也是观众之一,看完后他非常激动。舞台剧中有个情节,是讲多年不在一起的父子后来在创业中出现矛盾的故事,这让他特别有感触。作为2000年就回光谷创业的老海归,他也经历了与家人分开的漫长岁月,其中的酸甜苦辣滋味只能自知。

他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说:“我自己对光谷的发展是充满期待的!光谷人才的聚集,还会有爆发式的增长,特别是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还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武汉以前总的来说是一个人才输出的地方,我相信后面会变成人才输入的地方。做企业也好,担负社会职责也好。最主要就是一个人要有爱心,常怀感恩之心。总之,回到光谷我是绝不后悔的选择!”

随笔|一个“编外”光谷人眼中的光谷

2004年,陈博士的企业曾经一度处于困境,当时东湖高新区政府主动为他融资100万元,助他解决了燃眉之急。

一场“楚才回家”活动的效应:一碗热干面的乡愁,让湖北游子纷纷返乡

2018年10月,由光谷互联网+办公室参与主办的“楚才回家”活动,赴杭州揽才。这个活动举办了6年,共引回楚才近3万人。

那天,微雨纷纷,位于西子湖畔的香格里拉酒店里热气腾腾,东湖高新区和武汉市招才局领导都变身招才大使,在台上大力地为武汉吆喝。台下数百年轻人都听得很认真,他们中有在当地工作的程序员,有在校大学生,有湖北人,也有浙江、安徽和东北地区的人。

会场上激情飞扬,会场外热干面的盛宴已经开搞了!来自户部巷的阿姨们撸起袖子,向排着长队的“楚才”们发放热干面。

好几位边吃边接受采访的小伙子都说,吃了热干面后,立马就想家了,回汉工作的事提上日程了!

而光谷互联网+办公室负责人也颇为得意:把热干面、鸭脖子、排骨藕汤这些武汉美食搬到现场,是他们特意打的一招“乡愁”牌,这个比讲政策还管用!

这期间,我们团队也采访了多位回到光谷的楚才,包括摩拜单车武汉地区负责人李欣、阿卡索人事主管王慧、科技新媒体懂鄂飞创始人黄秋娴……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快速发展的光谷,对在外的湖北游子们的吸引力!

一家光谷园区的服务:雪天铲雪、擦公交站牌、送人就医、员工心理疏导……想得到的都干了!

武汉未来科技城,也就是光谷那朵美丽的马蹄莲地标,要为入驻企业举行一场大招聘会,需要我们进行一次采访。

和我们对接的是负责园区人资服务的肖辉,一个80后海归。他带我们吃遍了科技城所有的食堂,并得意地说:“我们这边的食堂是最好的,不分领导、老总和员工,都在一起吃!坐你对面那个吃饭的,可能是个院士,也可能是上亿身家的老总,他们一样排队打饭!”

之所以吸引到这么多重量级的人物和企业,与科技城强烈的服务意识也是分不开的。不仅为园区企业举办大型招聘会,就连停车场道路、消防设施等,园区领导们都会亲自过问,而他作为执行者经常跑各个职能部门办事是常态!每到下雪天,科技城的很多工作人员都会上路铲雪,甚至清洗公交站牌!有一回,一个海归老总突发疾病,不知道去哪就医,肖辉就直接把他送到医院了!

在这个园区,还有一个专门为员工进行心理疏导的中心,每天都有医生在这里坐诊。


随笔|一个“编外”光谷人眼中的光谷


一群光谷人的朋友圈:爱拼、爱学、爱玩……也爱晒

我朋友圈中的光谷人很多,他们朋友圈的画风也是与众不同的。

凌晨两三点,有人还在机场和高铁站;

早上五、六点,大批的人在悦跑圈打卡;

上午八、九点,各种交流活动、项目路演进入高峰期;

中午,晒美食时间,有人减肥只吃青菜,有人必须要加鸡腿;

下午三四点,下午茶+咖啡+电脑EXCEL表或者PPT的画风;

五六点,工作继续,冷眼瞧那些挤公交地铁在路上的人……

七八点,开车在路上,你看一点都不堵!

九十点,和合伙人、客户喝茶、聊天;

十点以后,有人还在加班,这时一定要晒一下小伙伴们的集体照,浓浓的鸡汤味!

有人已回家,开启阅读模式:《硅谷之火》、《人类简史》、《失控》、《雷军传》……

随笔|一个“编外”光谷人眼中的光谷

周末,大批身影活跃在北上广深杭和硅谷、伦敦,朋友圈所有肤色的人种都集齐了!

晚上,有人和同事、闺蜜一起到光谷国际网球中心听演唱会……光谷人不是只会工作,听演唱会也是最积极的!你看,网球中心几乎每周一场演唱会,场场爆满!

这么多年,光谷在我一个编外光谷人的眼中,如同一个青年,肌肉刚健、精力充沛、突飞猛进、奔跑不息;又如同一个少女,时不时撒个娇卖个萌,爱美爱吃爱玩爱秀……

虽然已经三十而立,再出发依然是少年!随笔|一个“编外”光谷人眼中的光谷

170万光谷人,居住、生活、工作在这座城中,上班、创业、恋爱、求学……自信心和优越感爆棚,经常自嗨“这里是宇宙大光谷”,是不是宇宙大光谷不重要,但在他们心中是就够了!

在光谷呆久了,也会吐槽说交通太堵,夏天太热,冬天太冷,于是他们经常出门换空气,但是一到外地就无比怀念光谷……一回到武汉的机场和高铁站,一定要发一张自拍:

“出去好久,终于回来了!晚上有约饭的吗~~~”

其实,出去也就一两天。

文/包子姐编辑:吴非审校:张珊妮、丁鹏设计:荆楚网

上一篇新闻

撕掉单词语法书!2019年第一个月这样做,英语快速提升so easy

下一篇新闻

拼图资本王磊:6组对比词,看清2019年之后的教育产业发展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