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月28日 星期日

宝宝用猴枣散?肾脏损害别后悔

宝宝用猴枣散?肾脏损害别后悔

有个叫猴枣散的中药很多家长都知道或者用过,今天说说这个药。

什么是猴枣

猴枣是猴子的胆石,性苦寒,能化痰、止咳。不过纯正的猴枣贵得离谱,一般买到的中成药猴枣散,成分大多以猴枣末为主,再搭配不同的药材制成,其药效会因药方不同而有别。

品种多,药效不同

不同药厂的猴枣散使用了不同配方,有些加入了竹黄、胆南星、防风、川贝母以治热咳;有些加入肉桂、附子、干姜等治寒咳,更有些加入了蝎子和朱砂等动物及矿物成分,有的加了细辛这种肾毒性的药物,因此不宜自行给小儿服用。若一知半解便自行应用,反可能令病情恶化。而且,猴枣末本身是治重症用的,在病者咳嗽气喘至意识昏迷时,可作开窍之用,是一味重药。小感小冒不宜使用。

宝宝用猴枣散?肾脏损害别后悔

马兜铃酸的毒性

猴枣散中的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含有马兜铃酸,马兜铃酸能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我们知道任何毒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取决于1.物质本身的毒性,2.毒性物质的用药剂量,3.用药周期。

马兜铃酸在体内有较大的蓄积作用,每日服用0.9mg/kg,连续3天,第3天才在尿中检测出马兜铃酸;口服剂量1.35mg/kg,连续5天,由代谢、排泄途径(尿液、胆汁、唾液)排出体外的药量只是给药剂量的53%左右。马兜铃酸肾病患者在停用含马兜铃酸制剂后27个月仍能检测到dA–AA–I加合物,这种特异性加合物是组织癌变前不可修复(不可逆)的损伤。

2000年5月16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要求制造商避免使用含马兜铃酸的植物。随后,加拿大和英国政府也采取了类似行动。由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引起的肾损害在国外文献中被称为「中草药肾病」(Chinese Herbs Nephropathy, CHN);但我国学者认为,就病因而论,这类肾损害应以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s Nephropathy, AAN)命名较为确切。

宝宝用猴枣散?肾脏损害别后悔

SO,猴枣散能用吗?

对马兜铃酸含量的测定,目前欧美国家大都依循FDA的规范,即在0.5ppm以下,即可接受;日本则因使用复方制剂,其最高容忍上限以高效液相层析法无法检测为准(约1ppm);新加坡规定含马兜铃酸的制剂,最长用药时间为两星期。

在我国,因含马兜铃酸类药材使用不当可导致严重的肾损害,根据我国药监部门的规定,在含有马兜铃酸类的中成药说明书中必须标明「本品含马兜铃酸,可引起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儿童及老年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使用猴枣散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分清寒热

家长应分清孩子是热咳还是寒咳,热咳者会发热,伴随热气、口臭、大便不畅、发高烧、咽喉干痛等症状,而且咳声较响,吐出的痰偏黄浊。寒咳以夜咳为主,痰清而稀薄,只有低烧或不发烧,咳声低沉、畏寒。必须分清楚寒热,参照配方标明的药材,以购买寒热相应的猴枣散服用。

在香港售卖的中成药都要按《中医药条例》印上标签指引,妈妈们一定要仔细阅读参考。部分中成药成分标签上会有「及其他药材」等较含糊的字眼,成分不明的药材或会有致敏风险,要小心选择及向咨询医师。

宝宝用猴枣散?肾脏损害别后悔

2.服1-2天应停药

不论服食猴枣散还是猴枣末,只要用药得宜,对止咳除顽痰确实有效。不过猴枣末本为重药,不是保健类药物,不宜长期服用,服一至两天便应停药。且建议服药后用性质温和的汤水加以调补、舒缓病情。如干咳可用西洋菜、蜜枣、南北杏煲瘦肉汤。

3.密切注意不良反应

猴枣散这类中成药偶尔用用未尝不可,但服后若病情仍不稳或恶化,便应就医,不宜盲目相信中成药的功效。小朋友应更为谨慎,孩子若因病而神情呆滞、高烧不退反升、出现腹泻和呕吐,便不可再尝试任何中、西成药,必须马上就诊。

宝宝用猴枣散?肾脏损害别后悔

4. 遵循辨证论治和中病即止的原则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病的灵魂,在众多的中药肾毒性的临床报导中,绝大多数病例是缺少准确的辩证施治,以致盲目用药,或者用药时间过长,而发生肾脏损害。中药致肾损害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显示,服用偏方而致病者占33.33%;短时间用量过大而造成中毒者占93.25%。

大多数中草药性肾损害病例的发生与用药剂量过大和疗程过长有关,控制药物的剂量及疗程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民众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中药,避免盲目服用或随意改变药量、剂型及服法。慢性病患者须长期服用某类中药时,应了解所含药效成分的半衰期及其体内代谢过程;对有蓄积可能的药物,应采用少量、间断服药的方法,减少蓄积中毒的可能。

上一篇新闻

中科汇联与武汉工程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筹建人工智能研究院

下一篇新闻

展览预告|第十三届《她的彩色空间-世界女艺术家》联展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