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6日 星期三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邵氏4兄弟的电影王国,是如何建立的?

【作者:叶公子】第280篇

期待您的关注、转发和点赞,么么哒^~^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邵氏4兄弟的电影王国,是如何建立的?

01邵氏4兄弟的事业起步

邵氏兄弟的父亲叫邵玉轩,浙江宁波人,后辗转到上海经商,成立了“上海锦泰昌颜料行”。

邵玉轩不但是个会做生意的精明商人,也非常有爱国情节,当年还曾支持过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是上海工商界很活跃的人物。

邵玉轩有四子两女,老大叫邵仁杰,老二叫邵仁枥,老三叫邵仁枚,中间老四老五是女儿,老六叫邵仁楞。

邵家人从小就接触生意,在做生意上都非常有头脑。特别是大哥邵仁杰,自小就能帮父亲打理生意,颇有手段。

后来,邵仁杰看上了戏院生意,准备带着弟弟们投身电影事业,想用真名字,但是老爹邵玉轩不同意。四兄弟遂又起了艺名,从老大开始分别是醉翁、邨人、山客和逸夫,开始了他们的电影事业。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邵氏4兄弟的电影王国,是如何建立的?

大哥邵醉翁是神州大学法科的高材生,毕业后成了一名律师。他继承了父亲邵玉轩的做生意天分,曾先后做过颜料、纸张、绸布、银行等生意,都做的有声有色。

最后一次生意,邵醉翁和人合伙,结果被合伙人骗了一把。因此对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感到非常失望,迫切想要转行。

后来,他看中了舞台剧行业,认为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唯有通俗易懂的舞台剧能挽救人心,遂接手了“笑舞台”,专门演文明戏。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邵氏4兄弟的电影王国,是如何建立的?

老上海时期的笑舞台规模非常小,几个人就能成一个剧团,专门演女子新剧。后来,笑舞台慢慢没落,邵醉翁也摸清了这一行,又创办了“和平社”剧团。

当时,邵醉翁的公司有几个好帮手,都成了后来著名的戏剧活动家,一个是张石川兄弟,一个是郑正秋。

随着戏剧的没落,他们看好了电影行业,于是离开邵醉翁创办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历时八个月,他们拍摄完了《孤儿救祖记》,观众蜂拥而至,票房收入让人艳羡。

邵醉翁看到他们的成功,动心了,就以和平剧社的演员班底做资源,拉着他的弟弟们创办了天一影片公司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邵氏4兄弟的电影王国,是如何建立的?

02

因为之前吃了和别人合伙做生意的亏,所以邵醉翁不相信外人,只相信自己的兄弟们。只是他没想到,兄弟们也可能会有意见相左的时候。

天一影片公司成立之后,四兄弟分工明确,老大邵醉翁自己做导演,老二邵邨人做会计+编剧,老三邵仁枚做发行+编剧,老六邵逸夫做外埠发行,专门在南洋(东南亚地区)一代做宣传发行。

四兄弟通力合作,接连拍摄了《立地成佛》、《女侠李飞飞》、《忠孝节义》等几部武侠片,非常受欢迎,赚了个盆满钵满。

同行看他们赚钱,纷纷进行效仿,上海一下就多了四五十家电影公司,竞争非常激烈。

邵家比其他公司唯一的长处就是发行,特别是在南洋地区的发行,被邵逸夫弄得风生水起,颇为赚钱。

天一影片公司还有个非常知名的巨星“蝴蝶”,在天一影片演过《梁祝》和《珍珠塔》等电影,是那个时期非常红的女明星。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邵氏4兄弟的电影王国,是如何建立的?

1928年,蝴蝶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红是非多,特别是其他电影公司都想挖走她。就这样,邵氏兄弟一不注意,蝴蝶就成了其他公司的人。

他们花钱捧红的女星却转头成了别人家的台柱子,心里怎么可能不难受?邵醉翁再次见到了人性的狡诈。

一不做二不休,等到天一准备捧第二任台柱子陈玉梅的时候,邵醉翁就让她做了自己的夫人,这样就再也没人等挖走她了。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邵氏4兄弟的电影王国,是如何建立的?

后来,天一花巨资捧红陈玉梅,让她成了中国电影史上早期的一位电影皇后。

就这样,邵家以最快的速度累积了大量的财富,成了上海滩上知名的电影公司。

到了1928年,南洋已经成了邵氏兄弟们的主要据点,他们大刀阔斧,在南洋设立了很多新的放映点和电影院,成立了邵氏电影机构。

邵醉翁在上海如火如荼的拍摄,邵仁枚和邵逸夫就在南洋使劲儿卖,生意简直不要太好。

邵醉翁在武侠电影中开始加入吊威亚和特技等特效,让南洋人民叹为观止。其中的飞檐走壁和腾云驾雾的场景,让他们迷醉不已,成了当地的热门话题。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邵氏4兄弟的电影王国,是如何建立的?

03

可惜,好景不长,不过一年时间,美国人就带着有声电影进入了上海,所有上海无声电影公司大受打击。

为了能跟上形势,邵醉翁又开始买设备,研究拍摄有声电影,直到1930年,天一公司终于有了自己的有声电影《钟声》。

可惜这部影片在首映时遭遇大火,不但没有上映成功,就连影片也被烧毁,无疾而终。

邵醉翁不死心,又花巨资从美国聘请了摄影师和录音师,请了著名女演员来拍《歌舞春色》,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

此片大获全胜,成为当时的热点。邵醉翁还是本着“只有自己人才可靠”的原则,让自己的儿子邵维鹤全程跟踪拍摄,随后引进了设备,一脚就把美国人踢回了美国。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邵氏4兄弟的电影王国,是如何建立的?

前往美国购买有声设备的人就是邵逸夫,途中,他的大船触礁,邵逸夫落水后靠着一块木舢板在海上漂泊了一夜才获救。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邵家这个老六最后成了香港电影界的“六叔”。

就在天一影片准备大刀阔斧干一场的时候,一二八战事爆发,在此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在和有关人士的积极沟通之下,天一影片开始拍摄进步电影,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

随着抗战的爆发,天一公司受到很多进步人士的支持,但是却引起了外来者的不满。同时,国字头也加强了对影片的审核,还派出打手捣毁了艺华影片编剧田汉的住处,一时间,电影行业人人自危。

天一公司也马上做出了转变,开始拍摄言情片,不再碰敏感题材电影。

国内形势越来越不好,邵氏兄弟萌生“转移阵地”的想法,就让邵仁枚和邵逸夫打前站,渐渐将家里的一些业务和财产转到了南洋。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邵氏4兄弟的电影王国,是如何建立的?

1934年,邵醉翁就带着上海的一些资料和设备也抵达了香港,在香港设立了天一公司的分厂,就在九龙清水湾,开始专门拍摄粤语片。

他们拍摄的粤语片除了在香港本地上映之外,还销售到了马来西亚、泰国、印尼、新加坡、菲律宾等等地区,笼络了大批的华侨影迷,业务发展非常快。

海外业务越来越好,上海的业务则每况愈下。直到1937年,他们就将上海的所有业务都转移到了香港,改名为“南洋影片公司”。

到了1938年,他们已经拥有4座大型拍摄基地和香港及东南亚的79家电影院,成了当之无愧的行业大哥。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也遭遇浩劫,邵氏的业务一下受到重创。

邵醉翁也做出重大决定:“一家人不要再有所动作,蛰伏下来,直到太平盛世再筹划未来。”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邵氏4兄弟的电影王国,是如何建立的?

04

不得不说,邵醉翁对社会形势以及邵氏的发展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何时改行,何时奋起,何时伏蛰,他都能做到最好的筹划,为邵氏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直到1945年底,日本投降之后,邵氏兄弟才再次出山,准备大展拳脚。

此时,邵醉翁已经年过半百,越来越留恋上海,极少留港,逐渐将业务都交到了老二邵邨人、老三邵仁枚和老六邵逸夫手中。

1949年之后,邵醉翁就长居上海,不再插手公司事务了。而邵仁枚和邵逸夫则跃跃欲试,准备大展拳脚,再次将“南洋影片”改名为“邵氏父子公司”。

不过,此时的电影界有两大公司正在崛起,“电懋”和“长城”两家大电影公司对“邵氏父子”前后夹击,让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邵氏4兄弟的电影王国,是如何建立的?

1950年,大哥邵醉翁脱离家族行业定居上海,二哥邵邨人执掌大权,但是老二不再看好家族的电影行业,开始转而从事房地产行业,邵氏在电影上的投资大大缩水。

面对二哥邵邨人的做法,邵仁枚和邵逸夫非常不赞同,他们认为电影行业还有长远的发展,就这样放弃太可惜。但邵邨人却固执己见,和两个兄弟产生了分歧。

虽然大家是亲兄弟,但是一旦涉及生意,就算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了。

邵家几个兄弟从年轻时携手,一起闯天下感情非常深厚,为了不伤和气,邵仁枚和邵逸夫两个人就想到了一个“坏主意”。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邵氏4兄弟的电影王国,是如何建立的?

1957年,恰逢邵邨人60大寿,邵仁枚和邵逸夫就非常积极的给二哥办了一个盛大的寿宴。

就在寿宴上,家里的合作伙伴都在场的情况下,老三和老六当场宣布:“二哥劳苦功高,已经劳动了一辈子,如今年事已高,决定寿宴之后享清福,以后家里的电影事业就有我俩负责。

虽然老二邵邨人非常不甘心,但是两个弟弟主管海外发行大全,若是只有他自己单干也是独木难成林,而且他本身也不想做电影事业了,就顺水推舟的隐退了。

就这样,为了和“邵氏父子”区别开来,邵仁枚和邵逸夫又成立了“邵氏兄弟”,开创了邵氏企业的另一端辉煌。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邵氏4兄弟的电影王国,是如何建立的?

到了1961年,邵邨人执意退出了电影公司,不再愿意和两个弟弟共事,还要求自己的儿子邵维瑛也一同退出。

而邵维瑛当时是制片经理,管着很多拍摄事务,他的退出,让邵逸夫措手不及,不得不启用了邹文怀和何冠昌,让他们接手了制片,也为他们未来的出走创造了有利的学习条件。

后来,邹文怀和何冠昌离开“邵氏兄弟”,又成立了“嘉禾影业”,还提拔了李小龙、洪金宝、成龙等武打明星,成了邵氏的死对头。

而这些,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有时间我们再扒。

—END—

原创作者:叶公子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新闻

全球最大自贸区重磅面世 亚太15国联手促经济

下一篇新闻

​华侨心系家乡,村民齐心共建美丽乡村,福清这个村子越来越美啦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