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市场观 | 盲盒之后,泡泡玛特难逃IP大考
年报数据展示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年报综述:泡泡玛特2021年营业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78.8%;毛利收入27.59亿元,同比增长73.1%;调整后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增长69.6%。
主营业务产品情况
泡泡玛特的品牌产品主要分为自有IP、独家IP和非独家IP。自有IP是公司主要商品类型,主要包括Molly、SKULLPANDA、Dimoo、Bunny等。自有IP的收入占比由2020年的39.0%增加到2021年的57.6%,收入贡献大幅增加。自有IP收入从2020 年的人民币979.9百万元,上升至2021年的人民币2,586.8百万元,增长了164.0%。主要由于Molly、SKULLPANDA和Dimoo的销售收入贡献增长。
独家IP收入从2020 年的人民币711.9 百万元,上升至 2021 年的人民币770.5百万元,增长了8.2%。主要由于The Monsters的收入贡献。非独家IP收入从2020年的人民币444.4百万元,上升至2021年的人民币620.5百万元,增长率为39.6%,主要由于新系列产品的发售,及新IP的增加。
年报中提示的公司日常经营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1、产品开发风险
2、IP吸引力风险 3、 品牌声誉风险 4、 产品质量风险 5、 宏观经济风险
媒体声音
财联社:
《疫情拖累泡泡玛特半年业绩 海外市场能否撑起半边天?》
泡泡玛特在早些时间就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在2020年9月5日,泡泡玛特首家海外直营店在韩国首尔开业,在那之后,该公司进入包括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在内的23个国家及地区。
对于海外市场,泡泡玛特还是自信满满的,泡泡玛特副总裁、泡泡玛特国际业务总裁文德一曾表示,在未来10年,国际业务将是泡泡玛特最为重要的发力点之一。但在大力发展海外业务的同时,也会影响成本,海外业务毛利率可能在短期内处在低位。同时泡泡玛特管理层透露,预计2022年海外市场收入是2021年的2-3倍。中信证券指出,在疫情+消费承压环境,泡泡玛特是业绩仍稳健的消费&内容双重属性标的,2022年看ARPPU提升、海外拓展。预计22年调整后净利润13.59亿,同比增加35.6%。
投资时报:
《股价降七成 营收增速趋缓!泡泡玛特不靠“盲盒”靠什么?》
尽管泡泡玛特实现了营收和利润同比双增长,但招股书及既往年报显示,2018年—2020年,该公司营收增速逐渐放缓。在业绩增速放缓的同时,泡泡玛特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市后发布的首份年报中,泡泡玛特并未单列出盲盒对业绩的贡献率,该公司创始人王宁也曾在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多次强调,泡泡玛特不是一家盲盒公司,是基于IP的潮玩公司。尽管泡泡玛特并未单列出盲盒对业绩的贡献率,但事实上该公司目前仍主要依赖盲盒类产品。
或许出于转型的需要,2021年泡泡玛特正式推出了基于盲盒小娃的明盒大娃产品——高端潮玩产品线“MEGA珍藏系列”。不同于以往几十元的盲盒小娃产品,泡泡玛特新推出的“MEGA珍藏系列”售价在千元级别。然而,泡泡玛特既有产品因为和其他品牌联名限量发售引发市场过度追捧,甚至在今年央视的3·15晚会上被点名批评。此外,泡泡玛特子公司天津泡泡玛特也因不正当有奖销售被罚款5万元。事实上,从泡泡玛特推出盲盒这一产品形式以来就争议不断,而在营收和利润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如何讲好该公司强调的“基于IP的潮玩公司”这一故事,仍待持续关注。
红星资本局:
《泡泡玛特的IP之道 投资者们等不了》
一方面,泡泡玛特所在的潮玩行业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52Toys、TOPTOY都是其劲敌,国际玩具品牌如Funko、万代也在加强中国市场的布局。面对竞争,王宁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1年是泡泡玛特IPO后的首年,行业也有很多企业投入到潮流玩具行业,但是目前能对我们形成竞争的企业比较少,我们的增长也是快于行业增速。”
另一方面,潮玩行业受到的监管正在变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在1月14日出台了《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给出了20条合规建议,对盲盒销售行为划出了红线,其中包括鼓励盲盒经营者建立保底机制,通过设定抽取金额上限和次数上限,引导理性消费,避免二级市场过度炒作。
泡泡玛特在2021年年报中强调,IP是他们业务的核心,这意味着泡泡玛特正从一开始的强渠道弱IP努力向强渠道强IP前进。做IP虽然有强大后劲,但却是一条长线且风险不低的路径,市场或许可以给泡泡玛特多点时间成长,但在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留给泡泡玛特的时间不多了。
界面新闻:
《“盲盒”还是“潮玩” 年赚8.5亿的泡泡玛特能讲出新资本故事吗?》
泡泡玛特想要保持高速增长并不容易。也因此,以“盲盒”出圈的泡泡玛特并不愿意给自己打上“盲盒”标签,反而极力解释自己是一家基于IP的潮玩公司。泡泡玛特最初发展受益于“盲盒”这种销售机制。在泡泡玛特大火之后,盲盒玩法似乎变成了营销神药,各类盲盒层出不穷,也引来了各种诟病和监管关注。如果这些规定落实,对泡泡玛特盲盒销售有多大影响仍未可知。
除了监管风险,成长性也促使泡泡玛特向“潮玩”品牌定位靠拢。试想如果没有“大娃”的贡献,泡泡玛特如今45亿元的销售额,大致相当于全年销售了7600万个盲盒。而按照Wind一致预期,泡泡玛特2022年的营业收入将达到71亿元,相当于销售1.2亿个盲盒。能接受“盲盒”玩法的群体毕竟有限,这样的天文数字摆在眼前也意味着公司盲盒销售天花板就在不远处。因此,“大娃”出现是增长的必然要求。问题在于,失去盲盒玩法加持的“大娃”,仅仅靠IP能让其保持生命力和用户粘性吗?
经观商业 出品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财联社,投资时报,红星资本局,界面新闻
经观商业
微信号|eeobusiness
走在理性、建设性的道路上
感谢你读到这里,请让我知道你在看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