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 星期三

世界上摘得米其林星星最多的名厨走了

世界上摘得米其林星星最多的名厨走了

本刊记者 张惠兰 / 文

沈佳音 / 编辑

8月6日,73岁的法国名厨乔尔·卢布松病逝于日内瓦家中。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表悼词:“乔尔·卢布松今天离开了,但他的32颗米其林星星在美食界中仍熠熠生辉。”

卢布松是世界上获得米其林星最多的人,直至去世时还有24颗。他成名甚早,31岁就戴上了“法国最高手艺人奖”的桂冠,在51岁厨艺正高峰时宣布退休,七年后复出,把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餐厅开进世界各大都市,引无数食客追随。

而今,乔尔·卢布松美食坊仍在向世人施展法餐魅力,乔尔·卢布松则成了逝去的传奇。《卫报》在讣告开头如此评价:“在法国高级料理仍然是评判所有其他食物的标准的日子里,卢布松无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法国厨师。”

世界上摘得米其林星星最多的名厨走了

永远没有完美的料理

卢布松生于法国西部城市普瓦捷的一个天主教家庭,父亲是泥瓦匠,母亲是清洁工。家境贫寒,再加上二战后百废待兴,父母早早把卢布松送进了当地一所初级神学院,以期他日后能成为一名神父。但相较于研习圣经,卢布松发现自己更喜欢坐在厨房看修女们切菜。他后来回忆:“那个时候,我最向往的就是到厨房帮忙,感觉很放松,就像度假一样。我很享受在厨房的时光,虽然当时只是帮忙备菜,也没做什么。”

父母离异后,卢布松在家乡一间名叫Relais de Poitiers的餐厅,开始了学徒生涯。自此,一头扎进料理的世界。他的天赋很快展露,第一次参加大型烹饪比赛就拔得头筹。20岁出头,他得到机会环游法国全境,学习各地烹饪技术。那正是强调食材新鲜完整的“新式法餐”酝酿兴起之时,这股潮流也深深影响了他。

1974年,不到30岁的卢布松成了巴黎协和拉法叶饭店的主厨,有时,他要指挥麾下90名厨师,每天为3000位顾客准备餐点。在那之后,他迎来职业生涯接连不断的高潮。1976年,经过激烈角逐,卢布松获颁“法国最高手艺人奖”。五年后,他在巴黎开了人生第一家餐馆“杰明”(Jamin),并以一年一星的速度,三年内旋即俘获米其林评审的胃,创下了米其林摘星纪录。1989年,44岁的卢布松被米其林的竞争对手“高特米鲁指南”(Gault & Millau Guide)评为“世纪厨神”,与他分享这项荣誉的,是长他近20岁,有“美食教皇”之称的保罗·博屈兹。

卢布松有一句名言:“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料理,一道菜永远都可以做到更好。”有“地狱厨神”之称的戈登·拉姆齐曾在卢布松手下工作。因为不满拉姆齐做菜时不用心又态度傲慢,卢布松拿起一盘海鳌虾意大利饺砸向对方。卢布松去世后,戈登哀悼说:“我们失去了一位米其林教父,和全世界最会装饰摆盘的厨师,他让所有厨师保持一颗警惕的心,即使我们是在睡梦中!谢谢主厨,愿上帝保佑您。”

除了烹饪技巧之外,卢布松还要求他的团队像对待家人好友那样对客人怀抱爱意。一直以来,他最难忘怀的是祖母和母亲为家人做饭的样子。“母亲和祖母做的菜就是爱的表现。”那是二战后,食物短缺,面包都很大块头。晚餐时,母亲把面包抱在胸前,然后在面包上划十字架,切厚片分给家人。“这就是在喂饱家人的同时传递真爱的语言,表达出对家人的关怀。”

每每看到厨房来了有潜力的年轻厨师时,卢布松都会问他:“假如你今天是为父母、伴侣、朋友做菜,你还是像你现在这样进行烹饪吗?”

不过,在事业高峰的1996年,卢布松突然关闭了开业仅两年的同名餐厅“乔尔·卢布松饭店”(Joël Robuchon Restaurant),宣布退休。他说,他希望能把更多时间留给家人,享受自然。从15岁开始,他几乎在厨房里度过了所有时光,甚至没有好好看看积雪的山顶。

天堂的样子

卢布松人生最大的转折点,发生在他退休之后。而这早在他1976年第一次造访日本时就埋下了伏笔。

那一年,刚刚获得“法国最高手艺人奖”的卢布松,受保罗·博屈兹之邀到日本展示厨艺,对日本饮食文化产生了极大兴趣。他曾回忆:“怀石料理的精致带给我很大震撼和启发。日本人对季节的重视和对当季食材的尊重,以及在不同季节把不同器皿引入用餐体验的做法,在当时来说都是极为超前的。”

此后他频繁往返于两国间,并在日本美食评论家山本益博的带领下,到访有“寿司之神”美誉的小野二郎的寿司店“数寄屋桥次郎”。卢布松起初颇有些不以为然:“寿司又如何?我也会捏啊!”小野二郎记得,当卢布松落座吧台环顾四周后,他首先惊叹“除了自己的店以外竟然还有这么干净的店”,而后吃下第一口白肉鱼寿司,眼神立刻有了变化,直盯着小野二郎的手看,流露出难以言喻的神情。“我在二郎先生那里,第一次吃到了留存有犹如人的体温一般柔和温度的寿司。”他后来回忆说。

对小野二郎来说,卢布松是难得一遇的知音。在纪录片《寿司之神》中,小野二郎直言:“说到味觉和嗅觉敏锐的人,我第一个想到法国名厨卢布松。”他感慨,自己若能有和卢布松一样的舌头和鼻子,应该可以做出更好的食物。

此后,每到日本,卢布松一定会去小野二郎的店里吃饭。他说小野二郎的板前是“最接近天堂的座位”,称他捏的寿司是“极简的纯粹”,并把小野二郎视作和保罗·博屈兹同等重要的存在。

他更从小野二郎的寿司店,以及造访西班牙时留下深刻印象的Tapas吧(小菜酒馆)中汲取灵感,酝酿着自己的“复出”。

2003年,乔尔·卢布松工作坊(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在东京和巴黎先后开业。工作坊一举打破传统法国餐厅里厨师和食客的屏障,厨房就置于一张圆形吧台中间,吧台周边摆上36张高脚椅。餐厅不接受预约,没有打着黑色领结的服务员,客人想吃什么,直接告诉眼前的厨师即可,还能同时欣赏他们为自己制造美食的过程。

阔别厨房七年后,卢布松这次再登台,迎来了世界各地食客的掌声。他以惊人速度扩张自己餐饮帝国的版图,在伦敦、曼谷、香港、新加坡、台北、纽约、拉斯维加斯、上海等城市开设分店,最高峰时在全球13个国家共收割了32颗米其林星星,无人能够望其项背。

在菜品上,卢布松既承袭了由保罗·博屈兹等人开创的新式法餐的精髓,又从日本料理中收获新知,他不喜繁复的味道,强调用料简洁,烹调时应突出当地时令食材的风味。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我们的工作不是让蘑菇吃起来像胡萝卜,而是让蘑菇吃起来越像蘑菇越好。”

他在2014年接受《商业内幕》采访时说:“随着年龄渐长,我越来越意识到食物越简单,越有可能超凡。我从来都不会想要在一道菜中掺杂超过三种口味。”事实也是如此,土豆泥是卢布松的代表之作,其用料简单到任何一个家庭厨房都能效仿。

卢布松认为,自己的风格介于新式料理与传统料理之间。他不喜新式法餐对摆盘的重视,在他看来,好料理的本质在于口味的组合。

“再见,请享用您的美食”

世界上摘得米其林星星最多的名厨走了

帝王鱼子酱

但尊重传统不意味着可以一成不变。风光了近半个世纪的卢布松曾向媒体坦言,从前的餐馆可以数年不改变菜单的内容,但在互联网和SNS(社交网络服务)盛行的今天,一切事物的发展都变得飞快,“不仅是料理界,所有领域的革新和变化都是很重要的。”

他也忧心于SNS的流行,让料理的地域特色越来越模糊。年初,他在网上分享了自己新创作的尼斯料理,立马就被其他餐厅模仿。真正令他感到遗憾的是,这道以法国精神为基础创作的料理,在不分地域的抄袭中失掉了其原本的文化意义。但他并不全然悲观——当地食材的力量在这种无限复制中更加突出。“比如说,我觉得日本的海胆非常棒,也有人会想‘加利福尼亚也有海胆不是吗’,但那里的海胆没有日本海胆的细腻口味,缺少高雅的感觉。又比如法国的松露,它的优秀之处是其他国家的松露比不上的。”

2016年,乔尔·卢布松美食坊进驻上海,在上海逗留期间,卢布松对中国本土香料花椒表现出强烈兴趣。和年轻时常常把日本食材塞入行李箱一样,卢布松把花椒带回了巴黎的实验室,期待用之创造出新菜式。

在隐退的那些年,卢布松也没有停下他探索未知的脚步。他旅行各地,从异域料理获取灵感。他还饶有兴致地主持起烹饪节目,因播出时间临近中午,每近节目尾声,他都会以一位法国绅士的姿态提醒观众:“Au revoir!Et bon appétit bien sûr!(再见,请享用您的美食)”

卢布松大概没想过自己会这么快离去。春天,他和日本獺祭清酒的制造商旭酒造合作打造的餐厅在巴黎开幕。他还有很多待实现的计划。今年初,卢布松向日本媒体Hitosara透露,他正在想方设法以现代方式重塑法国传统料理。他还筹备着与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合作,在家乡普瓦捷开办料理学校,预定规模能容纳大约1400名学生。因为他有感于“每一位老人的离世,都是烧毁一座图书馆”,希望能把握时间“把自己的技术和知识传授给未来料理人们”。但无奈,赢过无数料理比赛的卢布松,没能赢得这场和时间的赛跑。

世界上摘得米其林星星最多的名厨走了

看天下427期文化

世界上摘得米其林星星最多的名厨走了世界上摘得米其林星星最多的名厨走了世界上摘得米其林星星最多的名厨走了

上一篇新闻

椰子品牌可可满分:上线4个月单月营收近300万,布局1w家线下终端

下一篇新闻

Sailmaker专访- 阿部先生:不是只有知名品牌的酒才好喝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