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成都冷知识」藏在成都街巷的4处民国公馆,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在成都,民国时期留下的公馆成了那个时代刻在成都的记忆。

新中国成立之前,四川一直处于一种割据、混杂的阶段。军阀大肆抢占地盘,民营企业家想尽办法帮助国家走出贫困,革命家在小茶馆、小饭店密谋如何改变国家命运。

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在四川的省会成都聚集。因此,成都兴建了大大小小数十个私人公馆,及相关单位的办公地点。在本是青瓦灰墙的川西民居里多了很多中西合璧的大宅院。

现在走在宽窄巷子还能看到这家有名川菜馆子“公馆菜”宅院,那是民国初年修建的,以及太古里的马家居士禅院。


「成都冷知识」藏在成都街巷的4处民国公馆,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成都冷知识」藏在成都街巷的4处民国公馆,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上:宽窄巷子公馆菜,下:太古里马家居士禅院

成都的大多数公馆宅院都在近百年的城市发展中被拆毁,并在原址上修了新的楼房,那些有单位认领的宅子自然是翻新修复保留了下来,比如四川当代油画院的办公用地原来是成都地头蛇徐子昌的旧宅,著名画家张大千的住宅也被划进了金牛宾馆里,成了里面的一处风景。

那些被毁的宅子,剩下残破的围墙和门楼,看上去十分心疼,而翻新重修的,又失去了历经沧桑的时代感,有些可惜。


「成都冷知识」藏在成都街巷的4处民国公馆,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成都冷知识」藏在成都街巷的4处民国公馆,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成都冷知识」藏在成都街巷的4处民国公馆,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上:徐子昌故居,中:张大千故居,下:薛公馆

在成都街头探寻了3天,终于在一些市井街巷里发现了令人满意的民国公馆“遗迹”,它们都是中西合璧的风格,建筑本身就是一段民国故事。

01

成都近代著名企业家康季鸿公馆

康季鸿公馆现在是一家私人营业的咖啡馆。在锦江区的通盈街699号,我们找到了这家咖啡馆。


「成都冷知识」藏在成都街巷的4处民国公馆,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康季鸿是四川安岳人,曾经在北京大学读书,后来去英国伦敦大学和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留学。上个世纪30年代,他带着实业救国的梦想回到成都,在现在沙河这片区域建造了一座私营农场,经营花果、养殖、烘烤和砖瓦等业务。在这个农场里,曾经生产出了成都历史上第一批食品罐头,还带动了周边区域发展出成都第一片轻工业区。

当时农场里修了两栋洋楼,一栋是给家人居住用的,另一栋主要用来工作和会客,承担了社交的作用。如今保留下来的这栋,是工作和会客的那栋。

我们来到公馆所在的通盈街上,这里早已经不是上世纪的成都郊外了,现代化居民区已经在这里扎了根。


「成都冷知识」藏在成都街巷的4处民国公馆,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康季鸿公馆就藏在路边的一扇大铁门里,门外挂着庄园咖啡的牌子。走进铁门后,步行百米,就看到了这栋中西合璧的洋楼。它大约占了400平方米,整体是青砖黛瓦的川西风格,但结构布局上又是西洋别墅的样子。

咖啡馆外有露天坐席和阳伞。大片的落地玻璃,让咖啡馆里的惬意也一览无余。再走近一点,中式的窗框、屏风也能看得清楚。


「成都冷知识」藏在成都街巷的4处民国公馆,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康季鸿先生和那个时期所有留洋回国的人一样,虽然接受了西洋文化,但仍保留了中国文化的根,从他对房子的细节处理就能看得出来。房子的檐头各雕了一只吉兽。正房右侧那间会客厅也特意修成六边形,寓意六六大顺、六畜兴旺。

不过,这栋房子也融入了很多西方细节,比如会客厅里的西洋壁炉、大厅里的几何图形地板。听店里老板聊起这栋房子还得知,以前这里的窗户玻璃是彩色的,就像西方教堂里的那种玻璃,家具和陈设也都是西式的。


「成都冷知识」藏在成都街巷的4处民国公馆,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成都冷知识」藏在成都街巷的4处民国公馆,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看着墙上的老照片,就能想象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康先生和民营企业家们西装革履地在会客厅议论时政,鼓励生产,带动成都的民族实业发展,为战后的国家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援。

看着窗外的草地和法国梧桐,曾想这里饲养过家畜,种植过花果,从罐头加工厂变成了都市人休闲娱乐的地方。时代在变,幸好这座房子没变,留下了证明那个时代的印记。

02

四川护国军总司令刘存厚公馆

刘存厚公馆原来是清朝末年德国驻成都领事馆,现在它是一处空置的公馆,在西珠市街,由一位老人看管。去的时候,跟这位老爷爷好好解释一下,他就会放你进去。


「成都冷知识」藏在成都街巷的4处民国公馆,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刘存厚,是一位一言难尽的军人。清朝末年出生在四川的一个盐商家庭,日本留学后,回国获得陆军科举人称号,从此步入戎马生涯。他的一生都纠缠在“军阀”和“内战”里,先后担任了四川护国军总司令,川陕边防督办,国民党军长,最后失去了在大陆的军权,逃到台湾担任“总统府”国策顾问。他在带兵期间,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云南光复记》《护国川军战纪》《蜀军志》等书,对于带兵打仗有一定的总结。但他的为人可不敢恭维,在四川期间,人们送他一个外号“刘厚脸”。最典型的一个事例是1924年的时候,他担任川陕边防督办期间,对辖区内的3个县城,一口气把税款预征到了2050年,弄得当时民不聊生。

也可能是因为手上沾了太多人民的“鲜血”,他一生信佛,希望佛祖庇佑。所以在挑选住宅的时候,特意挑了离文殊院近的住宅,方便礼佛进香。

这套刘存厚公馆虽然冠着刘存厚的名字,但不是刘存厚修建的。在他之前,这里曾是德国驻成都领事署的办公地点。因为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被推翻,德国驻成都领事没有真正任命,但那时已经到成都的德国领事弗瑞兹·魏司和他夫人因为喜爱成都的风情,所以选择留在了这里,住了3年时间,期间拍了很多成都山水人文的老照片,后来都收录在《巴蜀老照片》里。


「成都冷知识」藏在成都街巷的4处民国公馆,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成都冷知识」藏在成都街巷的4处民国公馆,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巴蜀老照片》弗瑞兹·魏司/摄

这是关于这栋老公馆的一段佳话。百年后,魏司的孙女带着这些老照片来到成都寻找外公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因而这些照片流传开来,也让当时的人们看到了百年之前的成都模样。

西珠市街是一条“阴阳街”。街道的左侧已经完全翻新重建,毫无时代残留的痕迹,与文殊坊文化旅游区无缝对接,但右侧却还是一长排的二层旧木房子,青瓦白墙,挂着小孩的换洗衣服。

就是在这半边不怎么起眼的老街上,藏着这栋颇有格调的老公馆。


「成都冷知识」藏在成都街巷的4处民国公馆,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公馆的大门虽然已经有些残破,但是大门两边立柱上凸出来的装饰砖,以及门梁上的一抹亮黄色还是显示出这里的不凡。

站在铁门外,就能清楚地看到公馆的主楼,青灰色的墙面上有一扇门,一楼和二楼形成两个三角形堆叠的屋顶,屋顶两端的房檐是圆润的弧形,中间涂成黄色,与大门房梁上的黄色互相呼应,在灰瓦的房顶上显得十分醒目。主楼右侧是一长排伸向里院的走廊,走廊的柱子上贴着和大门口一样的凸型立体装饰砖,又是一处强势的呼应。


「成都冷知识」藏在成都街巷的4处民国公馆,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光是看了公馆一眼,就能感受到整栋楼在结构上的对称,就连细节处理上也都处处呼应,很有德国人严谨、自律的风格。恍然一想,这曾是德国领事馆,作为国家机构,这样的建筑风格也自有道理。

但如果仅仅只在门口看一眼公馆,不进到院子看全貌的话,很可能会被它欺骗,因为它的外表就是一栋精致小巧的二层小楼,但其实在它身后还有大约有50米的纵深,只要换个角度看这栋楼,绝对称得上庄严肃穆。


「成都冷知识」藏在成都街巷的4处民国公馆,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这栋楼是成都仅存的清末民初的外国领事馆了,要是早个十几年来成都的话,还能有幸住在里面。因为在2003-2007年的4年时间里,这里曾是一家青年旅社,“观华旅社”,是一对新加坡、日本籍的夫妇经营的,两人也是因为爱上了成都的风情,所以留下来,经营了这间旅社,接待了不少来成都旅游的外国游客,也把他们看到的成都介绍给了更多的国外友人。现在公馆里的走廊上,还能看到夫妇俩留下来的成都旅游小贴士。

这栋公馆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变迁,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若不是因为刻意寻找,应该很难发现它。现在,这栋公馆被保护起来,已经列入了老建筑修复的计划里,周围的居民都提议让“观华旅社”重新回到这里,继续更多游客与成都的故事。

03

犄角旮旯里隐藏的民国公馆“残卷”

成都有名号的,中西合璧又能让我们近距离看的公馆就康季鸿公馆和刘存厚公馆两栋。除此之外,在街边还有些公馆的“残卷”,虽然它们不完整,但身上独特鲜明的民国特色,让我们不得不注意它们。

比如,鼓楼南街的石肇武公馆。这间公馆本是占地4亩的一个大院,但经过拆拆修修,如今只剩下一个3层楼高的大门楼了。


「成都冷知识」藏在成都街巷的4处民国公馆,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成都冷知识」藏在成都街巷的4处民国公馆,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上:民国时期的石肇武公馆,下:现在的石肇武公馆

这个门楼古朴气派,青砖垒砌的墙壁,花瓣形的顶,两侧是尖尖的小塔。再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两侧和上方都有小窗。这些小窗在这里不仅是装饰作用,还是枪手潜伏射击的地方。就算是在军阀混战的民国年代,把自己家门口组装成一个严密的火力防御系统,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这也只能说明石肇武树敌太多。

石肇武本是土匪出身,后来投靠刘文辉,驻守成都。地痞流氓的脾性不改,在成都惹是生非。当时记录在案的第一起交通事故就是他引发的,造成2人死亡,当巡查队拦截他的车辆时,他还大骂,“我是石肇武,你们瞎了狗眼!”

这样嚣张跋扈的土匪个性,不把别人性命当回事,自己也活得提心吊胆,难怪连家里也要全副武装。后来石肇武落马,被处决后,首级在人民公园挂了三天,可见人们对他恨之入骨。

另外一处有意思的地方是,青羊区太升南路282号。这是一栋不知名的中西合璧的宅院,它里面开了一家串串店。


「成都冷知识」藏在成都街巷的4处民国公馆,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走在街上看这套宅子,有川西民居的青砖灰瓦,也有西欧风格的园门和廊柱,时常有人进进出出,心想这里应该有故事。

这原本是一个大宅院,因为被两家人同时购买,在中间砌了一道墙,现在一分为二,一半空置着,另一半则开了这家颇有口碑的串串店。

从院子的大门进去,经过一条周围种满植物的石板路,然后才能发现它。因为房屋被拆毁了大半,又经过了主人的改建,这套宅院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只有围墙、房檐还能感受到中西合璧的风格。


「成都冷知识」藏在成都街巷的4处民国公馆,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虽然这套宅子留下来的民国印记很少,但属于它的魅力并不在此,而是开在里面的那家串串店。试想一下,如果在北京这样一套老宅子里面会开什么店?很可能会是一家私房菜馆,在上海很可能是一家咖啡馆,但是在成都,它是一家串串店。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精致的客人,在这里吃饭的都是些周围的居民,客人和老板很熟,不需要招待,来了就自己拿菜自己涮,竟然有种在家吃饭的感觉。


「成都冷知识」藏在成都街巷的4处民国公馆,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要说民国留下的公馆,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不过这里才让我们在心里说,“没错,这就是成都。”

成都是一座很有魅力的城市,待的越久,越对她着迷。

对两千多岁的成都来说,虽然民国只是很小的一个片段,但这是她蜕变的开始。千年古城里涌入了新潮的想法和观念,原本普通太平的日子开始长达十几年的军阀混战,和艰难的自我成长之路。

越是动荡的年代,越是有精彩的故事,这也构成了现在我们眼前的成都。

虽然年代已经久远,但只要那些建筑还在,这个时代的印记就不会被抹去。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来源:新华网四川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首富重庆门槛 丰隆集团9.8亿两项目股权转售万科

下一篇新闻

城市更新案例:从国内到国外,解析企业深度参与过程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