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简史”:从同质化走向工业化,“出海”浪潮最终流向现实
刚刚结束的上海电视节回顾了中国电视剧60周年发展历程,从1958年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播出至今,国剧已经走过了一个甲子。2018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多部现实题材聚焦上半年电视剧市场。在政策及市场的风向扭转下,电视剧题材无论是当代剧、都市剧、校园剧,乃至古装剧,都在紧靠政策,力求打造出具有现实温度的品质大剧。
自年初开始,古装剧市场便屡遭不顺,甚至一度被观众唱衰“凉凉”。不过《2018年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显示,仅今年5月份备案古装题材数量便达20部、944集,分别占据公示总数18%和 20.46%,成为仅次于当代题材的第二大题材类型。“受冷”和“火热“并行,古装市场究竟何去何从?
数据往往最能揭露问题。在上半年收视频频难破1的市场当中,“古装大剧”缺失成“爆款剧”迟迟未来的重大原因。娱乐独角兽查阅诸多资料,将从古装剧发展历程等多维度复盘古装市场,揭秘古装剧在中国影视产业链中潜藏的巨大价值。
从四大名著到古装巨制,国产古装剧的工业化进阶之旅
作为一个重要品类,古装剧历史由来已久,从早期的港台武侠剧到内地古装剧,古装题材在电视剧市场一直占据重要比例。近年来,随着内地制作成本的不断攀高、影视剧工业水准提高,古装剧在题材类型上也逐渐遍地开花,发展可期。
八九十年代初期,我国古装剧题材大多还聚焦在古装正剧、香港武侠以及四大名著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观众审美逐渐提高,古装题材也逐渐衍生出古装宫斗、古装权谋、古装玄幻、古装仙侠等多领域垂直细分题材。
事实上,古装剧也一直是市场的宠儿。艺恩网数据显示,在2016-2017剧集播出TOP15榜单中,古装剧强势占据7席,前五名中霸占4席,以46%的数量撼动60%的流量,其中《楚乔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更是跻身400亿俱乐部,一骑绝尘。
2011年《甄嬛传》大热,带来古装剧全新热潮,而其中大到清朝历史小至后宫妃子日常穿戴,都严格按照史实考核;2015年《花千骨》、《琅琊榜》先后火爆,前者以虐心情节称霸周播剧场,后者除了精彩复仇故事外,也以画面质感带动古装剧再度迈上新台阶。
2017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火爆开年,之后《军师联盟》和《琅琊榜2》接连播出,也延续了《琅琊榜》的黄金比例构图、服化道精美等风格。由于古装剧的制作流程与环节较为复杂,对特效团队的要求也非常高,剧组动辄上千人,对制作公司的流程化模块化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这一品类的影视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也被公认为是提升影视工业化的重要依托。
可以看到,国内的古装巨制在这两年的发展中,也已摆脱早年“粗布麻衣”、“简单造型”、“五毛特效”的标签,向电影质感看齐,迎来“精品时代”;与此同时,古装剧也加入了影视剧“走出去”的潮流,开启了出海热。
从“出海”到喜迎“黄金周”,古装剧在“出海”中扮演何种角色?
在刚刚结束的上海电视节中,华策影业、柠萌影业等多家影视剧制作公司围绕着“国剧出海”进行了一场深度交谈。论坛中流露出这样一组数据颇引人注目, 2017年中国生产了电视剧数量13470集,同年全国影视内容产品出口的总量和服务出口总量已超4亿美元,其中电视剧出口额超过8500万美元,占据1/5份额。
国剧“出海”早已不是新鲜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红楼梦》为首的四大名著相继传送至海外市场后,曾在东南亚地区掀起一股“华流”。据外媒报道,当时新加波、越南、泰国当地的主流电视台均在热播国产古装剧,且收视亮眼。
2011年《甄嬛传》掀国内古装热的同时,也带动了新一轮国产古装剧出海热。《琅琊榜》《陆贞传奇》《甄嬛传》等一批古装剧相继出海,成为多个国家观众的心头好。
2017年是国产古装剧出海大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乔传》先后走上出海征途,后者更是被披露海外版权费已升至2015年时《花千骨》的3倍左右,在政策的引导和市场刺激下,从东南亚起始至一带一路沿途,再到秘鲁、墨西哥等拉美国家,乃至覆盖到全球地区,国产剧足迹遍布世界,古装剧出海迎来“大飞跃”。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大部分古装剧出海多是依托国内火爆,然后漂洋过海“先红后卖”的路径,2017年另一部古装剧《择天记》尝试了国内外同步播出的模式。国内热议该剧时,海外亦然,并且最终成为了2017年首部海外上线集数最少、最先迈入千万级流量的国产剧。
到今年,暑期档首发的古装大剧《扶摇》,其海外发行模式再次升级。《扶摇》早在国内开播之前就将版权卖至北美、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并初步实现“全球同步”观赏模式。据悉,该剧目前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地区掀起追剧热潮。
纵观古装剧出海的多个历程,从最初的“四大名著热”,到之后的“先火后卖”乃至当下《扶摇》的全球同步观赏,一次次的进阶背后,古装剧真正吸引海外友人的其实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名人和生活方式,换言之中华文化在全球各地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当然这也和古装题材包罗万象的“容纳性”息息相关,既可以满足海外友人的猎奇心理,同时也具备电视剧所要求的趣味性,真正做到了学习观赏两不误。
“出海”背后:向世界传递中国精神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是近年来提出的文化目标,国剧60周年上海电视节上更是重磅推出了特别论坛。究竟何为中国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一言以蔽之,正是每一个好故事背后都有的观照现实、关怀社会的中国精神。这一点,在古装题材尤为突出。
纵观“出海”的诸多作品中,不难发现古装剧是最能代表中国形象的一类作品。一方面是因为其中所蕴含的独特中国文化魅力和东方美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近年来的古装剧制作,除了达到工业化制作水准以外,更多的注入了现实表达。
如果说去年的《择天记》《楚乔传》以主人公的曲折成长和华美大气的中国传统美学吸引海外观众,那么目前正在国内外同步播出的《扶摇》则更近一步,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和思潮演变。该剧中“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核心思想根植于中国古代先贤,而面对困境时越要打压越要变强的决心和勇气,是当代中国年轻一代的心声。
实际上,自今年开始,国内古装剧市场已逐渐向“现实温度”靠近。尽管观众还是会将悉数古装剧贴上“大女主”标签,但从内容来看,这些所谓的“大女主”已逐渐摆脱“金手指”、“万能人生”的模式,像扶摇、陈长生等角色,逆天改命、自强不息,必要时宁愿“牺牲自我、成全大我”,具有强烈普世价值观的突出体现,才是古装剧“出海”,受国内观众、海外友人喜欢的真正原因。
国剧发展60周年,从单一镜头到多角度变化、从类型同质化到百花齐放、从IP流量涌现到逐渐回归理性化、从“贱卖”海外到平等交易,观众正在见证着一个日渐庞大的中国电视剧市场。尽管当前,古装剧正面临着来自市场和监管的多重考验,但可以肯定的是,更好的正在来的路上,跨越了多重“考验”的古装剧势必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END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