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张小泉碰上“蒜泥狠”,老字号的诚意在哪里?


张小泉碰上“蒜泥狠”,老字号的诚意在哪里?

菜刀能不能拍蒜?这在普通消费者的认知当中,这估计是一个用不着怀疑的常识性问题。如果拍蒜得用专门的刀,那拍黄瓜,拍萝卜呢?再说了,让消费者到哪去买个专门用来拍蒜的刀?


1、张小泉的声明


一把大名鼎鼎的菜刀,在一头大蒜的不屈之下一分为二,实在让人不可理喻。是刀“装蒜”,还是“蒜泥狠”?张小泉这个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著名剪刀、刀具品牌,让普通大众再一次领略到了老字号的不堪。


但张小泉觉得很冤,其官方客服表示“不建议使用张小泉菜刀去横拍大蒜、黄瓜。”你说这是把大家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呢还是有恃无恐?张小泉向媒体表示,涉事的产品属于中端产品,特色是锋利度较高,适合片菜和精细加工食材,它本身也可以用于拍蒜,但会有一定的断刀风险。张小泉不建议用精细加工的刀具来拍蒜,倡导专刀专用。


张小泉拿出这样的解释实在时让人难以信服。众所周知,钢含有碳越多,就越脆越容易断裂,张小泉的断刀,只能说明这把刀的用钢材质不纯。但在张小泉的解释里,却底气十足,振振有词,只能切菜,不能拍蒜,如此糊弄消费者,诚意何在?


如果按照张小泉解释的逻辑,这把刀虽然很脆,但很锋利硬度很高,那潜在逻辑也证明,遇到稍硬的食材,刀口就极其容易豁口,这样的刀如此金贵,看来只能专门挑软的对付,豆腐青菜可以,骨头螃蟹之类只能退避三舍。


张小泉的解释“偷换概念”,刀脆的缺点用锋利的优点进行掩盖。按照张小泉的逻辑只要锋利的话,消费者买“瓷刀”好了,干嘛要买一把“钢刀”?陶瓷刀大家听过,但是买的人少,并未普及,为什么呢?陶瓷刀正如张小泉所言,硬度仅次于钻石,耐磨损,一般情况下可保持永久锋利,不需要磨刀,但唯一的缺点就是比较脆,不能用来斩或者砍剁骨头,更不能摔地上,非常容易断掉或者崩口。对于国人来说,斩剁必不可少,陶瓷刀就无法满足多数家庭的需求。


中国新闻周刊引用一位中国烹饪大师的观点表示:在自己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还从没有过拍蒜刀刃会断的情况,即便要断也是刀把断。“而且从价格来说,这把刀并不算便宜,萃华楼后厨所使用的菜刀也不过五六十元一把。”在他看来,除了水果刀,中餐的菜刀都可以用来拍蒜。


而另一边,作为张小泉的竞争对手,十八子作、北京的王麻子菜刀,纷纷在直播间演示菜刀拍蒜,拍得啪啪作响,这哪是在拍蒜,分明是在拍张小泉的脸。


2、从切菜到拍蒜,一个家庭厨房至少配五把刀?


张小泉公司在7月15日发布了一份情况说明,在最后部分写到:我们愿意与相关媒体、同行一道共同普及刀具正确的使用方式,共同提高消费者关于工具精细化的认知。


看到这样的表述,笔者满心疑惑,一把菜刀也要精细化,还要“正确使用”,言下之意是指,切菜的归切菜的,拍蒜的归拍蒜的,剁肉的归剁肉的,切鸡鸭的、剁螃蟹的都得有不同的刀来对付,一个普通的家庭厨房没有三五把各种各样的刀是完成不了任务的。


而南方都市报的报道称,张小泉相关责任人表示,“公司可能会研发专门用来拍蒜的刀。”真的是让人无语至极。


千百年来,对于中国人的厨房而言,基本上一把菜刀足以。在菜场买菜,对于坚硬的大骨头之类基本上已经由零售点处理好,所以“剁骨头”这样的硬活不会用到家里的刀具。那么剩下正常的切菜、抛蒜,甚至剁鸡、剁螃蟹之类,家用菜刀理应能够胜任。


作为刀具厂商,鼓吹用户所谓的“精细化认知”,甚至大言不惭“研发专门用来拍蒜的刀”,无非就是想让消费者要买上三五把不同作用的产品,从而增加生产厂商的销量。


对于家庭厨房用刀,生产厂商理应考虑到正常情况下的消费场景,正常的切、普通的剁(比如想要剁开一块鸡翅或破开一只螃蟹),这些工作,一把优质的刀是完全可以满足的,刀的锋利性和韧性应该充分兼顾!


更让人觉得张小泉毫无诚意的是,对于广州张女士断刀之后的处理方式,据张小泉客服表示,目前已联系王女士沟通,王女士也反馈涉事菜刀为2020年9月订单,不要求退款。目前的解决方案是让王女士在张小泉旗舰店选择一款喜欢的商品直接赠予,并由厂商直接邮寄。


注意,是“赠予”而不是“赔偿”,好像消费者还占了张小泉天大的人情。一把价值99元的菜刀,两年不到的时间,拍一头蒜拍断了,最后认定为用户操作不当,还解释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不得不佩服这样的企业真的是颠覆了笔者的常识和三观。


3、不务正业,市值蒸发30亿


张小泉品牌诞生于明朝崇祯年间,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由安徽人张小泉创制。在中国家用刀具江湖中,自古就有南有张小泉,中有曹正兴,北有王麻子的说法。张小泉的产品组训是“良钢精作”。但是就这次发生的事件来看,估计张小泉的刀不是“良钢”,是“脆钢”。


张小泉原本是做剪刀的,产品主要包括家庭用剪刀、工农业园林剪刀、服装剪刀、美容美发剪刀、旅游礼品剪刀等等。


2021年7月21日晚间,证监会发文称,同意张小泉创业板IPO注册。头顶老字号名头,背靠硬度、南美檀木手柄等卖点,张小泉已经登上资本市场。彼时,张小泉董事长张国标充满信心地表示,张小泉要和科研机构合作,不断向高精尖延伸,要把中国刀具提高到世界领先水平。


2021年9月在,张小泉正式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发行价为6.9元,开盘即以331%涨幅高开,盘中一度冲到38.66元,涨幅460.3%,最终收于34.09元,涨394%,总市值53.18亿。


上市第一天即是张小泉股价的颠峰,其后股价一路跌跌不休。截至今日收盘,张小泉股价为17.02元,相较于年初超22块的股价已累计跌去约25%。总市值26.55亿,自上市以来也缩水50.08%。


2021年11月,刚上市的张小泉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准备经营“化妆品批发、零售”相关业务。之后,公司又频繁跨界,先是开始卖厨具厨电,最近又在经营范围里新增了食品销售业务。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1年,张小泉的研发投入分别为0.17亿元、0.2亿元和0.23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3.01%、3.51%和3.47%,几乎原地踏步。


在135项专利中,大多是外观设计专利,最能体现实力的“发明专利”仅2项。2021年,张小泉的营销费用达到了1.17亿元,同比增长41.08%。2021年,张小泉营收7.6亿元,同比增长32.81%。截止7月16日,张小泉的股价为16.34元/股,较高峰时期的37.76元/股跌去了55%。上市不到一年,张小泉市值蒸发了近32亿元。


据披露,张小泉的产品有七成为别的工厂代工生产。2020年其主营业务成本达3.36亿,OEM产品成本2.34亿,OEM产品占比69.62%,外协加工服务885.79万元,外协加工服务占比2.64%。张小泉招股书中指出,“报告期内,OEM供应商生产产品数量和金额占库存商品总入库数量和金额的比重较高,OEM生产对生产具有重要性”。


张小泉集团的大股东是杭州富泉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富泉投资),富泉投资则由富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富春控股)100%控股。富春控股由张国标、张樟生兄弟俩掌控,二人分别持股80%、20%。张国标是张小泉法人、董事长,其弟张樟生、其子张新程为董事。张国标妹妹张木兰在张小泉持股1.19658%、侄女王雯洁持股0.42735%。


而张国标的儿子张新程是前述嵘泉投资的大股东,持股49.04%,张樟生持股0.99%。因此,现在的张小泉算典型的家族企业。


中国经济网信息显示,董事长张国标62岁,1960年出生中国国籍,具有新加坡永久居留权,硕士学历。


张小泉公司总经理夏乾良曾说中国人用刀是错的,跟米其林厨师不同。意思是,中国的家庭主厨们应该有米其林厨师的范儿,备上十七八把的刀具,才能体现精致生活,精细用刀。


4、国产老字号们的“傲娇”


去年6月份,青岛的全聚德关店,引发了网友多老字号的吐槽。有网友发文称:在全聚德,一只普通烤鸭的售价在200到300元之间,若你想吃套餐,那起码是1000元以上,说实话,一只鸭子的成本也就在30到50元左右,而全聚德随便一只鸭子至少200。


同样的还有天津的狗不理包子。2020年3月份有微博发帖称,“天津人几乎不吃狗不理,因为贵而难吃;外地人吃了一次之后会大喊上当,以后再也不吃了。”


这些所谓老字号的毛病,其实非常清楚。为什么卖得贵?因为名声足够响,它们甚至可以代表着当地的“文化特色”,正是这样的名声,让这些老字号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品牌溢价”,这样的品牌溢价,让这些老字号有底气,也有足够的资本,卖得比同类的产品更贵一些。


但是,像张小泉这样的老字号的产品质量却经不起检验,靠营销教育消费者,对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想方设法玩弄心眼,爆出颠覆大众常识性的质量问题却偷换概念说用户使用不当,这样的老字号还能长久发展吗?


咱们不黑不粉,认认真真抛出一个问题:张小泉的这把刀很锋利,售价99元,但是不能拍蒜,你会买吗?

上一篇新闻

环球影城酒店的“锅”,给本土高端酒店的崛起留些时间

下一篇新闻

探营北京环球影城:企业巨头布局起跑线,谁是背后赢家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