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经发局局长韩圣健:我在海南,是面向全球企业的“前台”
一年前,中央组织部开始分批选派干部赴海南挂职,支援自贸港建设,47岁的韩圣健便是其中一员。
韩圣健是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下称“海南经发局”)首任局长。他身形瘦高,戴眼镜,留着一款军人般的寸头。
采访刚要开始,韩圣健接起一个电话,对电话那头承诺,“你放心,我是24小时的电话”。
2019年1月,海南经发局开始筹备建立,4月正式挂牌,被视作海南自贸港一个制度创新,其对标的是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和香港贸易发展局,一个面向海外投资者招商的服务机构。
韩圣健认为,海南经发局是海南面向全球企业的“前台”,他从“前台”的视角出发,聊了聊海南如何吸引外资。
“我们为企业跑”
海南经发局位于海口市国兴大道海南大厦,距离海南省政府不到一公里。离企业也很近,因地处大英山CBD,周围遍布着高耸的商务写字楼。
海南大厦外,并没有挂经发局的牌子。经发局的前台很简单,一整面白墙,挂着海南经发局的名字、Logo和一句口号——“We run for your business”(我们为企业跑)。
这句口号是韩圣健想出来的,灵感源于他2019年刚上任时参加的一次政府会议,当时省里提出,要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力争做到“企业有事政府跑”“企业一叫,政府就到”“企业不找,政府不扰”。
会议召开后的周末,韩圣健在办公室楼下的健身房跑步,突然想到一个点子,立刻跑回办公室,碰见了正在加班翻译材料的外籍员工鲁斯兰。二人讨论后,很快敲定了这个英文口号。意思是只要企业有需要,经发局的团队就乐于为企业跑,提供一站式服务。
鲁斯兰今年29岁,是哈萨克斯坦籍,在海南经发局担任全球新闻官,他指着贴在会议室窗上的海南经发局图标,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这个LOGO也是我设计的”。
做好服务,首先要让海外投资者能够方便地找到海南经发局。于是,韩圣健选择了一个号码“4008-413-413”,作为全球投资热线。2018年4月13日,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也是在这一天,中央支持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为了扩大知名度,海南经发局邀请了主播薇娅担任公益大使。
海南经发局会展负责人李菁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一家国际珠宝品牌曾通过热线联系海南经发局,希望对接免税渠道。当时,海南经发局联络处处长在上海出差,不过仍在一天之内,就与该品牌的负责人见面并展开洽谈。
(农健/图)
向世界推介海南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韩圣健不得不以非常手段来推进工作。
2月4日,在印度尼西亚探亲的韩圣健赶在航班停飞之前飞抵广州,一同返华的还有25箱共5万个医用外科口罩。
这批口罩由海南经发局全体员工集资购买,用以支持在琼投资企业防护和全球招商服务。“我们给企业送口罩,对海南营商环境也有加分。”韩圣健说。
在海南经发局的会议室里,时刻架着专业的视频设备。在这一年里,韩圣健和他的团队面向美国、欧洲等全球投资者,在线上召开了上百场推介会。
缺少面对面交流,说服海外投资企业选择海南、缩短企业决策时间,仍是一道难题。
对此,海南经发局除了主要的几个部门外,还设立了八个小组,根据企业属性有针对性地安排对接人。
“我们是扁平化管理。”外籍员工鲁斯兰用中文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如果有紧急的工作,即使在凌晨,他也可以直接联系韩圣健。
鲁斯兰记得,他曾陪同韩圣健参加过一场线下推介会。韩圣健介绍完海南自贸港后,现场公布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还念了两遍”。回程中,鲁斯兰问韩圣健为什么要这么做,韩圣健说,“我的电话号码‘不值钱’,重要的是要联通全球投资者和海南”。
为自贸港带来增量
尽管海内外受疫情影响严重,但海南经发局工作没有停滞。南方周末记者在办公室看到,一块小白板上密密麻麻写着近期拟进行的项目计划。
海南省商务厅副厅长荣延松曾在2018年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期间透露,海南省下一步外资招商的目标是,要做到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三年翻番。
如今,海南已经连续两年完成外资招商任务。2019年,海南经发局作为一个新成立的机构,已为外商投资目标贡献了一半以上的业务量。
“如果无法真正为自贸港建设带来增量,那这个机构就是失败的。”韩圣健说,工作一年来,自己每天都在思考,如何为海南自贸港和海外投资企业带去“增量”,既要为海南自贸港吸引来高质量的外资,同时又要发挥海南政策优势为全球投资者带去价值。
一个新能源特种车辆项目让韩圣健印象深刻,这一项目看中的是海南加工增值免税政策。
韩圣健说,海南经发局的团队前期方案做得细致,不仅对比海南与江浙地区的政策优势,还测算了企业落地海南后抵达目标市场的运输成本。既有短期成本规划,也有中长期市场战略引导。
政策规定,这类项目只能在洋浦开发区先行先试,但考虑到产业链,海口显然更适合承接这一项目。经过评估项目的可控性,海南经发局帮助这家企业协调海口以及海关部门,做了一次制度创新,最终使得这一项目落户海口。
南方周末记者 周小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