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月03日 星期三

最美家庭丨看渔村寒门如何育出两个博士儿子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普陀展茅螺门社区史根娣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看渔村寒门如何育出两个博士儿子

不久前,普陀区展茅街道螺门社区的史根娣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这是一位普通的渔农村妇女,她以中国的传统美德,以对父母的、子女、邻居的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子女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倾尽全力。

她有三个子女,长女张斐君,长子张东辉,次子张召舟,两个儿子都是博士。在螺门,说起史根娣家的博士兄弟,至今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兄弟俩先后在美国学业有成,如今都回国发展,一位是中科院院士,一位从事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

不久前,记者来到史根娣家,一个叫半塘4弄的地方。这里有一栋两层小楼,如今住着76岁的史根娣和女儿一家,四世同堂。

最美家庭丨看渔村寒门如何育出两个博士儿子

史根娣家的全家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虽不富裕,但全力支持孩子读书

1965年,史根娣生下长女张斐君,之后又生下长子张东辉,次子张召舟,这是一个并不富裕的五口之家,丈夫张孝根是家中唯一的劳力——原螺门渔业公司渔船老轨(轮机长)。

“早年间家里真的很穷,我记得那时候炒菜总是分成两份炒,一份放点油,给老头(指张孝根)吃,一份没有油,其他人吃。因为老头是家里唯一的劳力,要出去赚钱。那会儿我母亲还在世,也跟我们一起住,家里六口人都指着他一个人。 ”说到这儿,史根娣让女儿把纸巾递给她,一边拭泪,一边告诉记者,姐弟三人读书的钱,基本上都是自己从亲戚朋友那儿借来的,“我当时就想,再穷也要让孩子读书,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 ”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渔农村兴起建房热,家家户户忙着盖房,周围的邻居家家户户都建了新楼,只有史根娣家迟迟没有动工。“我们家也想过盖新房子,但是孩子们要读书,家里根本没有多余的钱。 ”史根娣回忆。

“房子可以不盖,书一定要读”,这是史根娣最淳朴的理念。教育投资上,只要是合理的,她从不吝惜。“当年那是真的苦,但是在孩子的学习方面,该花的钱还是得花。 ”

1982年,大儿子张东辉考入了舟山中学。不久后的一个周末,儿子回家时说起“录音机对学习英语很有帮助”。懂事的孩子明白家里只有父亲一人下海挣钱,并未强要家里购买。史根娣却把儿子的话牢牢记在了心上,她利用自己织网、打短工和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为儿子买了一台录音机。“上世纪80年代,录音机是稀罕物。可我觉得只要对儿子学习有帮助,花再多钱也是值得的。 ”

“那时候我去加工厂做海蜇皮、剥虾,靠做小工,一点一点把买录音机的钱给攒了出来。 ”在这位看似柔弱的渔家妇女身上,有着坚强的一面。

当年的这台录音机,至今藏在家中的小阁楼中。

“读书的时候要什么东西,父母一般都会满足我们。 ”张斐君说,或许正是当初父母的全力支持,让两个弟弟在科研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子女学业遇到困难,以鼓励为主

史根娣对子女的教育以鼓励为主。

“当他们学习遇到困难时,其他忙我帮不上,一般以鼓励为主。”史根娣说,张东辉初中时从农村中学转到沈家门第一初级中学,一开始学习有些吃力。她就鼓励儿子:“不要灰心,爸妈相信你是个聪明人。 ”张东辉读复旦大学时,史根娣会定期去上海看望儿子,给他带点家乡特产。虽然无法给儿子学业上的帮助,但史根娣永远给予儿子精神上最大的支持与鼓励。

正是母亲充满关心和鼓励的教育,使张东辉总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多年来,他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和获得的奖项数不胜数,至今发表研究论文250多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新加坡杰出青年科学家奖、新加坡国家科学奖等。

次子张召舟虽很顽皮,但收心以后努力读书。高中毕业后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读完土木工程系建筑材料与制品专业的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后又以优异成绩通过托福和GRE考试,成功申请到美国学校的全额奖学金。

史根娣至今还记得,直到中考前的一个月,张召舟的成绩还是一般,她和老伴以他的哥哥为榜样开导他,使他发愤努力考上了普陀中学。史根娣告诉记者,两个儿子从小就很聪明,什么事一学就会,更重要的是他们后天的努力。“他们做事情非常专一,从不被其他事情分散精力。虽然他们天赋好,但成功背后离不开勤奋努力。 ”史根娣说,比如大儿子张东辉在复旦大学物理系的4年,一心扑在专业知识研究上,和高中时候一样努力学习,一点也没有因为上了名牌大学而松懈,学习态度极其严谨。他经常在图书馆、实验室一坐就是一整天,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时,依然是学院里最努力的一位教授,以至他的同事戏称“他把电脑都给累坏了”。

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一点不假。虽然是渔村妇女,但史根娣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又不把自己的兴趣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让孩子自己选择兴趣所在,尊重和支持他们的选择。

“从小我就对他们说,人生路很长,父母并不能陪伴你们一生,一切得靠你们自己,不能做什么事都依赖别人。假如依赖成了习惯,一旦离开原来的环境,就会无所适从,那是没出息的。”史根娣说,她还常常告诫子女做人要谦让温和,要与人团结。

出国深造,学成归来为国效力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渔农村大多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但史根娣家却没有。“在我们家,儿子女儿都一样,一视同仁。 ”当年家里经济条件不宽裕,三个孩子基本上没有什么零食,有时候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或者邻居拿给他们一些糖果,他们都不会自己私下吃掉,首先是拿回家来交给母亲,由母亲分成三份摆放好,三姐弟再拿。

“小时候家里来客人了,只有父亲叫我们上桌吃饭了我们才上桌。”张斐君告诉记者,“父亲一直以来威信很高,如果我们三姐弟在打闹,父亲只要清清嗓子,我们就立刻不出声了。 ”

两个儿子先后出国读书,史根娣除了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还常常叮嘱他们努力学习。在孩子们出国留学期间,她尽可能地提供精神支持和经济支持,并且教育孩子毕业后早点回国,为国家做贡献。

张斐君告诉记者,两个弟弟能有今天的成就,与良好的家庭氛围密不可分。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张东辉先去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作,“那时候在新加坡收入也高,但后来看到祖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需要大批科技人才,加上母亲的劝说,他便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待遇,归来为国效力。 ”

2005年底,张东辉回国,就职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他所带领的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反应动力学研究领域享誉世界,承担着多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堪称“国之重器”。

小儿子张召舟博士毕业后,在美国也有了不错的工作。作为一名建材检测研发方面的专家,他看到了国内的发展,注意到国内水泥市场需求旺盛,也于2014年底回国,在江苏南京开了一家自主研发的建筑材料公司。

幸福如花以德育人子女均成才

“百善孝为先”“吃苦耐劳、勤俭持家”……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史根娣总是教育三个孩子这些道理,告诉他们对事要认真负责,对人要以礼相待,她自己更是这样做的。

在螺门住了一辈子,史根娣一家与周围的邻居关系都非常好,她也一直教育子女,做人一定要谦让温和,要团结同事,这样才能获得成绩。一旁一位姓史的年轻妇女告诉记者,兄弟俩近年来多次回家乡,两人都待人谦和,碰到熟人就唠家常,一点也没有院士、老总的架子。

为国教子义不容辞,以德育人责无旁贷。史根娣说,看到孩子们如今都已成才,她倍感欣慰。

如今全家14口人,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女儿结婚以后也和我住在一起,现在外孙、外孙女都住在这里,连曾外孙也是在这里长大。 ”说起与女儿同住,老人脸上洋溢着笑容。她说,虽然两个儿子不在身边,但家里依然每天充满欢声笑语。“昨晚也刚刚与小儿子视频通话,还说起当年他读书的事情。如果当年不好好读书,他现在就得一口风一口浪去捕鱼,哪儿还有这样的舒服日子。 ”

“儿子、女儿好不算好,儿媳、女婿好才是真的好! ”说起儿媳和女婿,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女婿每天住在一起,自然就不用说了,两个儿媳不在身边,也非常记挂家里,“我身上的衣服、裤子、鞋子都是她们买来的,连家里的大米都是儿媳网上买好寄到家里,知道我喜欢吃一款饼干,她总是不定期买好寄过来。 ”

张斐君接过话茬,“你看,这是我们的家庭群,每次弟媳买好都会在群里告诉我们,连家里的米醋酱油有时候也是她们买好寄过来的。 ”

记者在张斐君手机中看到,他们的家庭群叫“生活像花一样绽放”。如今史根娣家,确实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着。

普陀展茅螺门社区史根娣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看渔村寒门如何育出两个博士儿子

不久前,普陀区展茅街道螺门社区的史根娣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这是一位普通的渔农村妇女,她以中国的传统美德,以对父母的、子女、邻居的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子女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倾尽全力。

她有三个子女,长女张斐君,长子张东辉,次子张召舟,两个儿子都是博士。在螺门,说起史根娣家的博士兄弟,至今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兄弟俩先后在美国学业有成,如今都回国发展,一位是中科院院士,一位从事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

不久前,记者来到史根娣家,一个叫半塘4弄的地方。这里有一栋两层小楼,如今住着76岁的史根娣和女儿一家,四世同堂。

史根娣家的全家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虽不富裕,但全力支持孩子读书

1965年,史根娣生下长女张斐君,之后又生下长子张东辉,次子张召舟,这是一个并不富裕的五口之家,丈夫张孝根是家中唯一的劳力——原螺门渔业公司渔船老轨(轮机长)。

“早年间家里真的很穷,我记得那时候炒菜总是分成两份炒,一份放点油,给老头(指张孝根)吃,一份没有油,其他人吃。因为老头是家里唯一的劳力,要出去赚钱。那会儿我母亲还在世,也跟我们一起住,家里六口人都指着他一个人。 ”说到这儿,史根娣让女儿把纸巾递给她,一边拭泪,一边告诉记者,姐弟三人读书的钱,基本上都是自己从亲戚朋友那儿借来的,“我当时就想,再穷也要让孩子读书,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 ”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渔农村兴起建房热,家家户户忙着盖房,周围的邻居家家户户都建了新楼,只有史根娣家迟迟没有动工。“我们家也想过盖新房子,但是孩子们要读书,家里根本没有多余的钱。 ”史根娣回忆。

“房子可以不盖,书一定要读”,这是史根娣最淳朴的理念。教育投资上,只要是合理的,她从不吝惜。“当年那是真的苦,但是在孩子的学习方面,该花的钱还是得花。 ”

1982年,大儿子张东辉考入了舟山中学。不久后的一个周末,儿子回家时说起“录音机对学习英语很有帮助”。懂事的孩子明白家里只有父亲一人下海挣钱,并未强要家里购买。史根娣却把儿子的话牢牢记在了心上,她利用自己织网、打短工和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为儿子买了一台录音机。“上世纪80年代,录音机是稀罕物。可我觉得只要对儿子学习有帮助,花再多钱也是值得的。 ”

“那时候我去加工厂做海蜇皮、剥虾,靠做小工,一点一点把买录音机的钱给攒了出来。 ”在这位看似柔弱的渔家妇女身上,有着坚强的一面。

当年的这台录音机,至今藏在家中的小阁楼中。

“读书的时候要什么东西,父母一般都会满足我们。 ”张斐君说,或许正是当初父母的全力支持,让两个弟弟在科研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子女学业遇到困难,以鼓励为主

史根娣对子女的教育以鼓励为主。

“当他们学习遇到困难时,其他忙我帮不上,一般以鼓励为主。”史根娣说,张东辉初中时从农村中学转到沈家门第一初级中学,一开始学习有些吃力。她就鼓励儿子:“不要灰心,爸妈相信你是个聪明人。 ”张东辉读复旦大学时,史根娣会定期去上海看望儿子,给他带点家乡特产。虽然无法给儿子学业上的帮助,但史根娣永远给予儿子精神上最大的支持与鼓励。

正是母亲充满关心和鼓励的教育,使张东辉总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多年来,他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和获得的奖项数不胜数,至今发表研究论文250多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新加坡杰出青年科学家奖、新加坡国家科学奖等。

次子张召舟虽很顽皮,但收心以后努力读书。高中毕业后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读完土木工程系建筑材料与制品专业的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后又以优异成绩通过托福和GRE考试,成功申请到美国学校的全额奖学金。

史根娣至今还记得,直到中考前的一个月,张召舟的成绩还是一般,她和老伴以他的哥哥为榜样开导他,使他发愤努力考上了普陀中学。史根娣告诉记者,两个儿子从小就很聪明,什么事一学就会,更重要的是他们后天的努力。“他们做事情非常专一,从不被其他事情分散精力。虽然他们天赋好,但成功背后离不开勤奋努力。 ”史根娣说,比如大儿子张东辉在复旦大学物理系的4年,一心扑在专业知识研究上,和高中时候一样努力学习,一点也没有因为上了名牌大学而松懈,学习态度极其严谨。他经常在图书馆、实验室一坐就是一整天,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时,依然是学院里最努力的一位教授,以至他的同事戏称“他把电脑都给累坏了”。

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一点不假。虽然是渔村妇女,但史根娣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又不把自己的兴趣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让孩子自己选择兴趣所在,尊重和支持他们的选择。

“从小我就对他们说,人生路很长,父母并不能陪伴你们一生,一切得靠你们自己,不能做什么事都依赖别人。假如依赖成了习惯,一旦离开原来的环境,就会无所适从,那是没出息的。”史根娣说,她还常常告诫子女做人要谦让温和,要与人团结。

出国深造,学成归来为国效力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渔农村大多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但史根娣家却没有。“在我们家,儿子女儿都一样,一视同仁。 ”当年家里经济条件不宽裕,三个孩子基本上没有什么零食,有时候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或者邻居拿给他们一些糖果,他们都不会自己私下吃掉,首先是拿回家来交给母亲,由母亲分成三份摆放好,三姐弟再拿。

“小时候家里来客人了,只有父亲叫我们上桌吃饭了我们才上桌。”张斐君告诉记者,“父亲一直以来威信很高,如果我们三姐弟在打闹,父亲只要清清嗓子,我们就立刻不出声了。 ”

两个儿子先后出国读书,史根娣除了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还常常叮嘱他们努力学习。在孩子们出国留学期间,她尽可能地提供精神支持和经济支持,并且教育孩子毕业后早点回国,为国家做贡献。

张斐君告诉记者,两个弟弟能有今天的成就,与良好的家庭氛围密不可分。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张东辉先去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作,“那时候在新加坡收入也高,但后来看到祖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需要大批科技人才,加上母亲的劝说,他便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待遇,归来为国效力。 ”

2005年底,张东辉回国,就职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他所带领的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反应动力学研究领域享誉世界,承担着多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堪称“国之重器”。

小儿子张召舟博士毕业后,在美国也有了不错的工作。作为一名建材检测研发方面的专家,他看到了国内的发展,注意到国内水泥市场需求旺盛,也于2014年底回国,在江苏南京开了一家自主研发的建筑材料公司。

幸福如花以德育人子女均成才

“百善孝为先”“吃苦耐劳、勤俭持家”……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史根娣总是教育三个孩子这些道理,告诉他们对事要认真负责,对人要以礼相待,她自己更是这样做的。

在螺门住了一辈子,史根娣一家与周围的邻居关系都非常好,她也一直教育子女,做人一定要谦让温和,要团结同事,这样才能获得成绩。一旁一位姓史的年轻妇女告诉记者,兄弟俩近年来多次回家乡,两人都待人谦和,碰到熟人就唠家常,一点也没有院士、老总的架子。

为国教子义不容辞,以德育人责无旁贷。史根娣说,看到孩子们如今都已成才,她倍感欣慰。

如今全家14口人,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女儿结婚以后也和我住在一起,现在外孙、外孙女都住在这里,连曾外孙也是在这里长大。 ”说起与女儿同住,老人脸上洋溢着笑容。她说,虽然两个儿子不在身边,但家里依然每天充满欢声笑语。“昨晚也刚刚与小儿子视频通话,还说起当年他读书的事情。如果当年不好好读书,他现在就得一口风一口浪去捕鱼,哪儿还有这样的舒服日子。 ”

“儿子、女儿好不算好,儿媳、女婿好才是真的好! ”说起儿媳和女婿,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女婿每天住在一起,自然就不用说了,两个儿媳不在身边,也非常记挂家里,“我身上的衣服、裤子、鞋子都是她们买来的,连家里的大米都是儿媳网上买好寄到家里,知道我喜欢吃一款饼干,她总是不定期买好寄过来。 ”

张斐君接过话茬,“你看,这是我们的家庭群,每次弟媳买好都会在群里告诉我们,连家里的米醋酱油有时候也是她们买好寄过来的。 ”

记者在张斐君手机中看到,他们的家庭群叫“生活像花一样绽放”。如今史根娣家,确实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着。

上一篇新闻

新书荐读|拆解西方“双标”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下一篇新闻

香港国际学校|去香港读哈罗学校,孩子可能成为下一个谷爱凌么?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