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国产飞机广州造,广州曾是航空无数个第一

航空维修专业者,每天和你分享不一样的飞机新鲜事!

1912年,“中国航空之父”冯如在广州进行飞行表演。

1923年,第一架国产飞机“乐士文号”在广州问世。

1928年,张惠长驾“广州号”飞机首次环飞中国。

……

对翱翔蓝天的渴望,让广州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浩瀚苍穹的关注,在中国航空史上,广州曾开创了诸多第一,飞行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初,广州就造出了首架国产飞机,“广州号”也曾率先环飞全国。广州也成为许多中国早期飞行家实现飞行梦想的摇篮,这些怀揣着热血爱国心的航空先驱们,以非凡的勇气为中国航空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的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不断提升。在世界航线发展大会开幕之际,广州正借助这个全新的平台,以开放的姿态全速“启航”。此刻,我们找寻当年的飞行足迹,专访多名广州航空界的威水人物,他们当中有“钱袋子”大管家,也有被称作“五朵金花”的首批女飞行员,听他们讲述广州飞行故事,以飞行史迹回首广州的航空往事。

首架国产飞机广州造

如今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作为中国三大航空枢纽机场之一,是“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枢纽机场,拥有2座航站楼、3条跑道,2017年旅客吞吐量超过6500万人次,位居全球第13位。尤其是今年4月启用、全国单体最大的T2航站楼,让白云机场的总体旅客吞吐量设计容量已提升至8000 万人次/年。

说起老机场,也许更多人想起的是老白云机场,这座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机场是我国最早的民航运输机场之一。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在布艺城和数码城林立的广州大沙头,曾开设过广州早期的机场和中国最早的航空学校,第一架国产飞机——“乐士文号”正是在此问世。如今这里已看不到任何与飞行有关的踪迹,唯有曾做过飞行跑道、笔直无比的大沙头三马路让人依稀猜测出往日的荣光。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大沙头机场是水陆两用机场,在大沙头三、四马路一带,南起沿江东路、北至大沙头新市场。1918年,孙中山下令在大沙头兴建机场,并于1922年任命杨仙逸为航空局首任局长兼广东飞机制造厂厂长。次年3月,杨仙逸在大沙头水陆机场附近建起了广州第一个飞机“制造基地”——广东飞机制造厂。

在杨仙逸的主持下,短短几个月内这里便造出了中国的首架军用飞机。广州民间保护历史建筑团体“古粤秀色”创办人杨华辉告诉记者,这架飞机被命名为“乐士文”1号。这个名字来源于宋庆龄青年时代的英文名“ROSAMONDE”的译音,同时有着“美好前程”的祝福含义。“乐士文号”的研制成功,被公认为中国飞机制造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广州号”首次环飞中国

继1923年成功制造第一架国产飞机5年后,1928年的广州航空界又爆出了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件:机长张惠长驾驶B-5单翼五座陆上飞机“广州号”,从大沙头机场起飞,开始第一次环飞中国。

国产飞机广州造,广州曾是航空无数个第一


90年前,机长张惠长驾驶单翼五座陆上飞机“广州号”,从大沙头机场起飞,开始首次环飞中国。

上世纪20年代,中国的航空事业尚不发达,飞行员飞个百来公里,就是了不起的“长途飞行”了。那时,张惠长渴望唤起全国各界人士重视航空事业。当时,广东从美国购进两架5座单翼飞机,一架是陆上飞机,一架是水上飞机,分别命名为“广州号”和“珠江号”。张惠长希望让这两架飞机先后环飞全国,使整个中国沸腾起来。

1928年11月11日,张惠长偕两名飞行员和一名机械师,驾驶“广州号”从广州大沙头机场腾空而起,6个多小时后飞抵武昌,时速达133公里,远超当时的纪录;几日后,又从武昌飞抵南京。此后,“广州号”先后飞抵廊坊、沈阳、天津、上海、南昌,12月18日 “广州号”则携带纪念长途飞行的邮件回航广州,安降在大沙头。这次全国环飞历时一个多月,空中分段飞行的时间总计49小时,飞行全程约5890千米,飞越了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11个省份。

这前所未有的壮举,使“广州号”每到一地,都能登上当地报纸的头条,张惠长一夜之间变成闻名全国的新闻人物。1928年12月8日,另一架水上飞机“珠江号”由机长陈庆云领衔驾驶,从广州出发,飞抵上海,与“广州号”会合。两架飞机如同一对比翼鸟,一同翱翔天际。

惊险飞行表演引追捧

除了1912年“中国首创飞行大家”冯如那场为人熟知的飞行表演,3年后的1915年,广州举行的两场飞行表演都引起老百姓万人空巷的关注。

一场是1915年1月17日。当时的试飞在广州北较场进行。飞机是花了2.5万港元从美国山打哥埠卡喇士公司购得。当天的飞行员是广东新会人、留美飞机师陈桂攀。闻讯赶来的参观者早早挤满广场,被当时报纸形容“士女之到场参观者已如山海矣”。

当陈桂攀开动发动机时,巨大的轰鸣声在场内震耳欲聋,声浪使得所有的观众都塞住了耳朵。很多人第一次亲眼见到了飞机腾空而起的全过程:先是飞机的螺旋桨由慢至快地转动,然后飞机在陆地上加速、转弯、前进、转弯、前进……来回四次转圈,在预备跑道上使马力逐渐加大,到主干道准备腾空时,先由十多个人把飞机牵着,让它更飞快地加速……突然,众人一撒手,飞机如箭一般,向东方冲去……看着远去的飞机,全场观众兴奋地鼓掌欢呼。

然而,就在飞机即将腾空的时候,机身略歪了一下,向场内北边一处坟地直冲而去,飞机的一个轮子被卡在了坟头上。机身剧烈地震动起来,转瞬间,飞机180度翻身、停了下来。伴随着轰隆一声巨响,陈桂攀被抛至两丈多高,重重地摔在地上。全场观众一片惊呼,场内一片混乱,试飞失败了。

不过这次试飞失败,并没有减弱广州人对飞行的向往。另一场飞行表演很快在1915年底上演,由飞行家、广东开平人谭根在大沙头表演。表演当天,虽然北风呼啸,但观众人山人海,盛极一时。

据1915年11月15日的《大公报》报道:(飞机)乘风破浪,其航线由场外取道东方,驶至鸭墩关海面,转舵折回,约离岸一千尺,飞机即高出水面,凌空直上,飞至四千二百八尺。该飞机逆风驶回大沙头,环绕场上,复又飞往东山,计列四次……表演虽然只有20分钟左右,但现场掌声雷动,群情激动。接下来的飞机载人上天表演更是让观众惊心动魄。众人屏着呼吸,只见飞机渐渐向海面飞去,向着岭南大学(今中山大学)海面急驰,一昂头,凌空直上苍穹,千万双眼睛盯着蓝天,爆发出一阵惊叹。25分钟后,飞机逐步回落水面滑行,淡蓝的水面划开一排雪白的浪花。

广东人冯如:

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者和飞行家

国产飞机广州造,广州曾是航空无数个第一


冯如设计制造的飞机。

在航空史上,涌现出不少诞生于广东的大人物。被称为“中国航空之父”的冯如就生于广东恩平的一个贫农家庭,他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者和飞行家。

冯如自小便一直怀揣着飞行梦。1903年,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他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募集资金1000多美元,于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了中国人的第一家飞机制造公司,名叫“广东飞行器公司”,任总工程师。经过好几次试飞失败之后,1910年,冯如驾驶他制造的第二架飞机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

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毅然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一腔热血报效祖国。1912年8月,冯如在广州燕塘较场公开飞行表演,宣传航空事业。但不幸的是,在飞行表演中,因为躲避跑道上两个嬉戏的孩童,冯如操纵飞机冲上天空,飞机却失去平衡、零件损毁而坠地。一代英才也因伤重不治,最终牺牲。

弥留之际,冯如仍对中国的航空事业念念不忘,嘱咐身边的助手道:“吾死后,尔等勿因是失其进取之心。”那一年,冯如只有29岁。他死后,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耄耋老人朱德慈:

见证广州国际航空枢纽成长

今年97岁的朱德慈是南航原总会计师、高级顾问,被誉为“南航资本运作第一人”。作为广州民航的亲历者、见证者,朱德慈亲历了广州民航的历史变迁。1949年11月,震惊中外的两航起义发生。当时年仅28岁的朱德慈参加了两航起义。上世纪50年代,朱德慈复员来到广州,投身保产复航等工作,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事业发展的开路先锋之一。

“那时的国内民航真是一片空白,完全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彼时承担着民航局财务重任的朱德慈,也见证了广州民航从艰难起步、到如今的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发展。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广州仅有以天津为基地经北京到武汉再到广州的几趟航班,和以广州为基地飞往湛江的几架捷克制造的小飞机;六十年代,广州民航先后引进了苏制“立2”“伊尔14”运输飞机,主要用于播种、灭虫、灭火等通用航空业务。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机会。此时朱德慈已60多岁,面临退休。当时的民航广州管理局局长于延恩上任当天找朱德慈谈话,于延恩一句,“你要保重身体,我们有好多事情要办”,这才留下了朱德慈。

1997年,正值南航海外上市冲刺阶段,已76岁高龄的朱德慈再度出马参与海外路演。从第一站新加坡,到伦敦、旧金山、芝加哥、纽约,再到最后一站我国香港,共6个国家17个城市,朱德慈全程参与。“马不停蹄地奔波,一个地方讲完换一个地方讲,根本没有休息。”但这一切在他看来却是值得的,“也算是勉强完成了这项任务,最后在纽约挂牌,是比较成功的。”朱德慈说。

“五朵金花”之龚倩:

中国民航首批自主培养女飞行员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女飞行员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2016年中国女驾驶员持有执照总数共646件。在南航5000多人的飞行员队伍中,张漫绿、吴鸿艳、刘晓琳、龚倩、王淇被称作南航的“五朵金花”。这“五朵金花”是中国民航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女飞行员,2007年同届大学毕业后即进入南航。如今在中国南方航空飞行总队担任机长的龚倩,便是其中之一。

龚倩说,毕业那年看到女飞行员招生信息,就跃跃欲试地报了名,一路过关斩将,从1000多名女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民航自主培养的首批女大学生飞行员。她坦言,自己当一名飞行员的想法,始于家庭的熏陶,父母都在民航业内工作,她从小就对飞行耳濡目染,“小时候我对做飞行员有着美好的憧憬,当时知道有这样一个机会就想试试。”

2003年,龚倩考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2006年她到洛阳分院开始学习飞行。回想起过去学习的日子,她愈发深刻地体会到这个行业的艰辛。“你得经常把160多吨的飞机用200多公里的时速飞到一个窄窄的跑道的指定位置,同时还要让乘客感到安全舒适,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成的功夫。”这必须经历成百上千次的重复训练,同时还得考虑天气和实际运行情况。

经过漫长艰苦的训练,龚倩终于戴上了作为机长标志的“四道杠”。她直言,克服了这么多的困难后,正式成为机长的仪式只是一个最终的认可。“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所以那一刻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欣喜若狂。”

老“航空人”吴国翔:

双胞胎兄弟取名“国飞”“国翔”

站在世界航线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的舞台上,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委市场发展部总经理吴国翔侃侃而谈。

事实上,吴国翔是位老“航空人”了,从小生活在机场的大院里,父亲是一名飞机修理工。“我和我哥是双胞胎,一个叫国飞、一个叫国翔,国家飞翔,寄予着我父亲这一代老民航人的希望。”他说,那时的飞机还是苏制的螺旋桨飞机,客舱是半密闭的,没有增压系统,只飞国内几个主要城市,在空中飞行时,颠簸和压耳都特别厉害,而且只有日航,没有夜航。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家里有了黑白电视,他才第一次知道,世界上还有波音747这样可以坐几百人的大飞机。“当时我心里想,什么时候自己也可以坐上这样的大飞机,飞到国外去看一看”。

1997年,吴国翔大学毕业分配到南航。那时民航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七家航空公司已经换成了清一色的波音、空客、麦道喷气式飞机,飞到全国140多个机场。不过,那时的南航就是中国最大的航空公司,飞机数量接近100架。“不过,我们只能飞到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这些近距离的亚洲国家。1996年之前,我们每天从广州飞十几班到我国香港地区,去欧洲、美国、澳大利亚这样的远程地方都需要去香港地区中转。来广州的外商,特别是一年一度的广交会,外商的代表都要绕道香港地区。”

国产飞机广州造,广州曾是航空无数个第一


1995年,南航接收中国首架波音777飞机,由此开通了广州-洛杉矶航线。

直到1995年,南航正式引入波音777双通道远程宽体客机,开启了飞向欧美澳远程市场的国际化征程。

【来源:广州日报 】

上一篇新闻

牛市早报|蚂蚁集团将于9月18日首发上会,三只新股今申购

下一篇新闻

明日起,这几路公交车不再绕行电子路!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