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5日 星期二

杨碧薇:下南洋 |《诗刊》头条诗人

关注,让诗歌点亮生活



杨碧薇:下南洋 |《诗刊》头条诗人

杨碧薇,云南昭通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诗集《坐在对面的爱情》,散文集《华服》,学术批评集《碧漪或南红:诗与艺术的互阐》。



推荐语


杨碧薇的诗具有我们在女性诗人那里少见的蓬勃之气,鲜活、狂野,又不失本真之心。
《下南洋》是她近年来着力打造的一部“大诗”, 结构恢宏而舒朗,充满了热气腾涌的生活气息和摄人心魄的异域风味。大量陌生化的情感经验,与同等数量的日常经验相互杂糅,横枝蔓生, 让人如置身雨林。读杨碧薇的诗,有时候需要我们先放下“诗为何物”,只需顺着她的指引去见识世界和生活的不一样。
——张执浩、隋伦




1

一开始,她担心我穿越丛林时,

会颠簸,会打滑,会突然生气,把她从我背上甩飞。

像僵直的木桩,她,全部精力都绷在适应陌生的平衡上。

直到从我的律动中找准根音, 双腿间的弓才悄然隐去。

嗨,这朵绒花的呼吸,让我忆起那年蕉下的甜风。

我决定稳稳地, 护送她过河去。


2

大地津润,它的行走坚实,为泥土盖下深深的吻。

仿佛在说:不要怕。是啊,怕什么?

往前走,不回头。

四周静寂,只有雨后嫩枝,向我头顶滴洒仙露沁凉。

它驮我翻过小山,来到湄公河边。刹那间,绿的深喉喘出一团


滚烫的光亮。

它放慢脚步,轻扇耳朵提醒我

——要过河啦!

啊呀呀,水面拨响四弦琴, 水花溅开活泼的金钻。

这温柔一刻,

一种共同的欢喜在我们之间馥郁。


3

终于,他们来到河对岸。

背对金黄的晚照,她蓦然发现, 它的身体布满荒凉的褶皱,

两道灰纱在它眼中,支起沉默的门帘。突然就停顿了……

莫名的惭愧将她裹住,

轻微的痛感,正搓皱天边的晚霞。如同人类每一次潦草的告别,

她能做的不过是

朝它的长鼻子举起一串世俗的香蕉;而短暂的旅途里,

它馈赠她的,已远不止这些。

杨碧薇:下南洋 |《诗刊》头条诗人

吉隆坡夜色无上


在陌生的他乡,我不必自我暗示与之有一丝半点的亲缘。

也不认可自己属于

任何的此在、任何的土地。

我从海上漂来,还要继续漂去, 为靠近更空的天空。

即使赞美吉隆坡的夜色, 我也只是一枚

局外闲棋。


在这条大街,我熟悉招牌上的每一个字母,

却拼不出弯曲的含义。

印度飞饼店热烘烘闹翻翻的快活味,

也没能与我的味蕾达成默契。


夜深了,我只想在这座井字天桥上游荡。

被红灯拦住的汽车,如陆上海灯,通往一扇扇家门。

远处的双子塔,继续向低于它们的事物恩施光明。

谢谢警察先生,劳您走过长长的天桥来叮嘱我,

可我现在还不想回酒店。

我想和你聊聊远去的兰芳;我马帮的外公,

他那些洪门的同袍,和他一样消失在

南洋的小水花里。

唉,警察先生,讲这些有何用,

我会笑着说谢谢,然后回酒店整理

明天要带走的行李。


在大马,别人不懂的心事,

故国也未必有人懂。

一个孤绝的人,

向世界交出的,不只是南北东西。

当我上呈了一生的

捷径、舒适、平凡的幸福及生死的确定性,

还想回头多看一眼的,

是吉隆坡路边一所小小的华文学校——

白天经过那里,里面传出的诵读声,

是我最初学到的唐诗。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杨碧薇:下南洋 |《诗刊》头条诗人


琅勃拉邦速写


诗意只有一半。

另一半是幻想。


光西瀑布自遥远的星球空降,

黑熊想跳进水的婚纱里漫游。


热带果汁摊,香气像亮片儿乱闪,

你停在操场边,纸鹤停在榕树上。


雨打来,万物舒服,

驶过雨后大街的tutu车旧电视一样。


每一个黎明,挎着竹篮布施的僧侣,

缓慢地搬运希望的光影。


夜深了,番石榴纱笼隐没在墙角,

合拢的手指似梦中睡莲。


日复一日,时间在这里进行别样的创造,

我却清空了语言。


初见和重逢


“事情大致就是这样了,

但我从未抱怨吃过的苦头。

离开寺庙后,我便找了这份工作。

这儿不错,今天的生活值得赞美。

当然,我还希望能去中国继续深造。”


他赤着脚,站在花木繁盛的法式庭院里,

“也期待你再来琅勃拉邦。”

“对了,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


他说出一个老挝语的词,随即用英语解释:

“它的意思是:在时间的轮转中,

我们终将再次相遇。”

杨碧薇:下南洋 |《诗刊》头条诗人
地球剧场第XX幕:永珍


在永珍的街心花园,头缠银丝的

白人老妇叫住我:“你好,姑娘。

你为什么来永珍?”


正午阳光下,她的眼神在雪的镜片后

炯炯如星。我停下脚步,背靠一株

滴着绿蜡的大榕树。风吹过,我说:

“永珍在我意念的锦匣中,又在我想象的城垣外。

塔銮庄重,丹塔古朴,

奇丽的香昆寺,夹着一丝明媚的狡黠。

这座城市并不打算整理盘错的天线,

以及欠收拾的巷街,这些皱纹加深了它

作为一座没落王城的刻度。

它总泊在白日梦岸边,喘着将暮的疲倦。

我爱这份眩晕,

永珍堪称爱情的头号替代品。”


老妇摆动着肥胖的身躯:

“在永珍,我永远分不清

哪些是道路,哪些是庙宇,

哪些又是私人的庭院。

我在被打乱了时空的魔方里,

跟着色块旋转。

玉绿、黄金、朱砂红、天蓝、蛋黄花白……

每一缕色彩,都像刚从晨曦里拎出来。”


我点头:“其实,永珍是一座大型人类剧场。

不管你是老龙人老听人老松人华人高棉人

还是别的什么人,来到这里,

就是戏剧的参与者;

扮演,不,体验的角色是自己。

这个剧场不会为你

提供你想看到的,它只负责呈现世界的本原。

这里没有观众席,也没有舞台;

你呼吸,你的角色就活着

——为自己而活。”


“是的,你从哪里来?”她指着身旁

更老的男士说:“这是我哥哥。我们

从布里斯班出发,经星岛,可真费了一点劲。

10岁时我们说要来,20岁也在说。

现在我70岁,他75,

总算来了,不打算回去。

地球上,总要有一个剧场给我们入场券,

一到永珍,我们就知道,是这里了……”


一幕终,多阶魔方重新开始转动,

澳洲兄妹坐在街心花园的石凳上,

目送我骑着戴花的大象,

去往南掌王国,唤醒雨林深处沉睡的舞台。

杨碧薇:下南洋 |《诗刊》头条诗人

湄公河日落


竟忘了为何来到这里——

须臾间,我已被空无填满,臣服于

天空的盛宴。


那么多河流,那么多痴梦,

为何我一眼认领的是湄公河,

它在万象和廊开之间涌动,

在我的血液里取消了时空。


“多滚烫啊,短暂的夕阳。

你在地球的银幕上播放壮丽的影像。

你带着被万物辜负的金箔隐入太平洋。”


三十六古街


我藏在海上红蜡烛里的忧惧,

被河内的冬阳,不动声色地擦去大半。

寰宇,在蓝棉布的拂拭下更新。

熟悉的恍惚感,照应了某年夏天,

槐树叶随风送来的畅想。


油盐、斗笠、针线盒……

每一样物品,各自获得一条街。

它们比我满足,清楚自己的诞生和去路。

若不是因为神秘的星云、不止的搅动,

我倒也可以把任意一处市井都认作故土。


我要在街边小店喝摩氏咖啡,旋即骑马去海防。

我会穿上轻盈的奥黛,

把没说出的话,旖旎在三十六古街

长长的光影下。



南洋观看,中国想象,世界梦想


杨碧薇


《下南洋》是一次漫长的行程。这组诗得自于我多年的东南亚游历经验,它最初的视角,是我在东南亚结识的华人。从北往南, 从过去到当代,南洋地区的华人群体经历了什么?中华文明在遥远的海上如何演变、生存并发展?

揣着这样的疑问,我在诗里上路。首先, 我结合自己的脚步,设计了一条下南洋的路线:从中国出发,途经越南、柬埔寨、新加坡等国,越过赤道,最终抵达南半球的印度尼西亚。其次,我设计了一个口述者“我”。“我”时而是导游,时而是僧侣,有时又化身为淘金人、大富翁或落魄者,甚至是树木和大象。在下南洋途中,“我”的精神世界的激荡,与我自身的精神图景有离有合。

随着写作的推进,我的构思原点一次次位移:对东南亚本土历史和现状的观照,中国与东南亚诸国的区域关系,也必然进入了我的视线。我想到在大马云顶遇见的槟城少女,她梦想着上大学后能来中国看雪;想到从南宁飞往金边的途中,西装革履的柬埔寨医生将湄公河指给我看,他刚在中国参加完一个国际医学会议;想到在河内机场,一户越南家庭准备飞回胡志明市,女孩向我说起全家人在上海的旅行;想到在老挝琅勃拉邦的法式庭院,赤脚小哥说,他小时候出家, 在寺庙里学习了英语,现在打算自学中文, 将来和弟弟一起申请到中国留学。区域格局和地缘政治的演进,是人类整体历史进程的缩影。历史上,华人下南洋充满艰辛;而今天,南洋各族人民有了新的中国想象。

在世界意义上,我更加领会了苏秉琦所说的“满天星斗”。因而,我发现《下南洋》也不能是单一原点的衍生物,而是由诸多散点来组建的诗学坐标的集合。它已无法严格地遵循从中国一路向南的地理秩序——在这之外,它还有更为复杂的内在关系:多种力量的碰撞、悖反、拥抱、互渗……我果断地将这些诗打散,让它们星辰一般散布在语言的海上。用“解构”的办法,重新去“结构” 全诗。下南洋的路线也好,心路历程也好, 以及诗中所涉的诸多东南亚知识,我都没有给出解释,读者须得自行摸索。

从2017 年至今,《下南洋》写了四年半, 目前仍在继续。其间经历的疫情,让我切实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含义。我们该如何定位自身,该用何种眼光看待当今的中国与世界,应致力于构建一个怎样的未来。荣幸的是,通过汉语新诗这一伟大的文体,我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传达了出来。



选自《诗刊》2021年第12期

编辑:王傲霏,二审:牛莉,终审:金石开


上一篇新闻

亲历测评沙发挑选那些事 让满满的干货扑面而来吧

下一篇新闻

《棉花帝国》全球化经济前世今生,英国靠棉织品逆袭美国黑马胜出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