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卖门票、不请明星的亚洲CSGO比赛,办到了第四年
mikasa | 文
亚太地区,在世界CSGO的版图里是容易被忽视的一块。
欧美有与生俱来的FPS底蕴,独联体(CIS)有狂热忠诚的玩家,南美有Major冠军和希望之星,那么亚洲呢?这里的声望似乎与庞大的玩家基数并不匹配。甚至在CSGO电竞初期,很多大赛都不设立亚洲区的预选赛。
另一个佐证是Renegades(牛仔)的崛起。这支成立于亚太的澳洲队伍,在三四年前实力并不强,但他们坚持将训练、比赛的重心往欧美转移,很快,牛仔的水平就接近、赶超了中国队伍,一度成为亚洲区的守门员,并在今年的Major上大放异彩。
和其他电竞项目一样,一支CSGO队伍的综合实力、成长速度和日常训练质量息息相关,而亚洲地区,层次不齐的实力分部、寥寥无几的头部对手,暂时没有办法给有志于更进一步的队伍,提供健康、稳定、高水平的竞技环境。
近几年,国内的TyLoo、VG等队伍也会在大赛前去海外集训,即便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但这也是目前亚洲CSGO较为可行的出路。
不过,正当“逃离亚洲”成为大势所趋的时候,也有人想在这片土地上埋下种子。
上周末结束的极限之地亚洲公开赛,就是一个、也可能是唯一一个专门聚焦亚太地区的大型CSGO赛事,2016年算起,办到今年是第四届。
参赛队伍覆盖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32个国家/地区,上至有一定基础的日韩澳,下至玩家们不太熟悉的柬埔寨、缅甸、斯里兰卡,甚至是处于战乱的黎巴嫩、伊拉克,亦或是只有30万人口的文莱。
无论有没有职业基础,只要当地有爱好者想参赛都能报名,实力够就能一路打到线下总决赛。极限之地坚持办线下赛,今年的年终总决赛仍旧放在上海,中国队伍里有TyLoo和VG参赛,现场不设门票,可以免费观赛。
听到这个赛事模式,恐怕很多人在想到“亲民”的同时,也不免担忧其竞争力。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极限之地不请世界明星队伍参加,没有吸引眼球的奖金池,在国内的宣传力度有限,反而默默将触角从第一届的十几个亚太国家,拓展到了现在的三十多个。
在微博上,偶尔也有观众质疑,为什么要花大力气办一个容易缺乏观赏性的亚洲赛事?而我这次到极限之地的现场,也是为了搞懂背后的逻辑。
总决赛的举办场地——上海666电竞馆规模不算大,但各种专业设备、主副舞台、转播间、休息室五脏俱全,前排观众席离开舞台就几米,选手的呐喊有时候会穿过赛场,传到大厅的玻璃门外。战队的采访就放在大厅一角的背板前。
第一天媒体日,小半的参赛选手没有穿着队服来,原因很简单,有些队伍根本没有赞助。
新加坡的Laze战队是总决赛16支队伍里最年轻的,由几位线上认识的大学生组成,采访时他们不好意思地承认,这次是不得以翘了课来打比赛,但平时会注意平衡学业和训练。
当天也有不少极限之地的老面孔,比如去年的冠军韩国战队MVP,这次他们队内多了一位17岁的小将。
来自蒙古的August战队中,有两位选手曾在中国俱乐部效力,但他们现在回归故土,计划创建一支蒙古梦之队;澳洲的Genuine Gaming是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还有几支参赛队伍也是第一次来到上海。
采访中部分选手表现得既害怕又兴奋,起初我以为是因为旅途劳顿,后来,极限之地的赛事总监张乐伟先生告诉我:
“对于很多亚太队伍,极限之地是他们一年里唯一一次打线下洲际赛的机会,甚至对一些没有条件真正步入职业的选手,这会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的经历。”
2016年,极限之地第一届举办时,国内几乎没什么CSGO赛事,当时中国区的名额有四个,比赛为他们提供了和亚洲其他队伍较量的舞台。
但不久后国服上线,国外大赛的版权被引进,国内其他主办方也开始请有粉丝基础的国际强队来打短期的邀请赛。
那两年,极限之地有考虑过请强队,来增加赛事的流量,但最后还是觉得和起初的办赛理念不符——“还是要有比赛,让二三线队伍打出来,把他们和亚洲的强队放在一起进行锻炼、提高,我们觉得这是长期有益的。”
张乐伟承认,请明星队来中国打邀请赛无可厚非,既能获得可观的收益,又能提高国内CSGO粉丝的热情。
但这就像国足花大价钱请皇马、巴萨这些豪门来踢友谊赛,商业收益、粉丝反响爆表,但对中国足球水平的进步几乎没有帮助,同样的,这种做法对中国CSGO发展的正面反馈也很有限。
大概一年半之前,也有一家国内俱乐部的管理者和我说过类似的话,他抱怨国内CSGO不重视赛事体系建设,反而变得浮躁,赛事方更愿意邀请国际强队来打比赛,收割玩家热情,且不说别人会拿出多少真本事,长远来看,也是表演性质大于实际意义。
“不如把这笔钱投入到基础联赛的建设”,最后我们对话就停留在这句空洞的建议上。近两年过去,中国CSGO仍旧没有自己的基础联赛。
极限之地自然无法独立支撑起一个国内赛事体系,但他们看到了更广阔的市场,以达到相似的效果。而且如果,放眼亚太,中国CSGO已经是幸运儿。
今年参赛的黎巴嫩战队YaLLa
比如日本限于政策无法提供高额的电竞赛事奖金,纵使经济发达,有玩家基础,但从事主流电竞的氛围并不浓厚;印尼、越南等市场规模大,年轻人比例高,但经济实力有限,还没到关注娱乐生活的阶段;中东的石油国家很有钱,但是市场规模、受众数量都支撑不起电竞市场。
种种客观因素,造成了亚洲各地区CSGO发展的极不平衡,而极限之地就建立了一个平台,给这些被忽视的地方机会,选出各自有实力的队伍,在一个公开公平的环境下进行较量。
更何况,这些国家地区对于线下大赛的需求确实存在。每届极限之地开始前一两个月,就会有队伍主动通过FB、推特等社交账号联系主办方,询问今年的赛事安排,还会有原本没被囊括的国家地区,希望极限之地能为他们设立一个赛区,从而有机会打线下。
极限之地在东南亚、印度、中东等地举办的线下预选赛,都受到了当地玩家、粉丝的热烈欢迎,总决赛有十几种语言解说。今年文莱参赛队在出征东南亚线下赛前,甚至受到了国家总统的接见,鼓励他们取得好成绩。
从这个角度看,极限之地有着“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趋势。
张乐伟笑称,极限之地的理念有点类似中国经济政策中的“一带一路”,以中国为出发点,带动其他亚洲国家地区的电竞发展,借助中国办赛方便,资源好的优势,让周边地区共同获益。
“我们很乐意看到,极限之地通过用大市场对接小市场的方式,让当地的商家、协会、政府,认识到电竞的发展,未来这块能有更多的投入。”
有些出人意料的是,极限之地还成为了人才的上升渠道。
2016年,一支名不见经传的印尼队伍参加极限之地,并成功晋级到线下,当时看比赛的圈内人发现里面有个小伙打的非常好,后来机缘巧合之下,那个小伙还真的被中国队伍招募试训,而他就是现在TyLoo战队的核心“大哥”BnTeT。
“乌鸦变凤凰”的故事,并不会在每届比赛中发生——客观来说,亚洲CSGO的年轻人才储备也不尽理想,但如果没有赛事主办方愿意在亚洲搭建平台,像BnTeT、Xcc这样选手可能永远都不会被发掘。
极限之地的办赛理念,或许和当今流量为王的市场并不相符,但令张乐伟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内玩家开始认可他们,在中国之外,赛事的影响力正逐届快速增长。
未来,他们想覆盖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明年的中国队伍名额可能会缩减为两支,甚至考虑将总决赛放到上海以外的城市,去激活更多的CSGO玩家社群。
当然,任何一个国家地区的CSGO实力增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今年最后的决赛还是在TyLoo和VG之间进行,状态正佳的TyLoo获得冠军,捍卫了一哥的头衔。
看到这一幕,我并没有太兴奋,反而不自觉地回想起了媒体日的采访,几支初出茅庐的亚洲队被问到“你们这次的目标是什么”时,都给出了“冠军”的答案。
每当有这样回答,现场就会发出零星的笑声,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们的实力和成型的职业队相去甚远,不过当他们继续被问“最喜欢的选手是谁”,仍旧有人自信地说出“我最喜欢的选手是我自己。”眼神真挚而清澈,似乎不像在开玩笑。
谁能保证在CSGO的亚太版图上,没有年轻人正在伺机而动呢。
-END-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