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 星期三

舰体结构优异,在日本驱逐舰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峰风型驱逐舰

舰体结构优异,在日本驱逐舰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峰风型驱逐舰


1917 ~ 1918 年的八四舰队和八六舰队案中,要求在吸取浦风、矶风、江风等各型远洋驱逐舰建造、使用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上这些舰型的建造数量都不足),建造新一代大型远洋驱逐舰,这就是9 艘峰风型,连同追加的3 艘,一共建造了12 艘。峰风型为了改善适航性能,不再模仿英国的舰型,而是进行了一些很有独创性的尝试。峰风型将艏楼前甲板截去一部分,形成一个凹井,并在这个凹井里面设置1 号鱼雷发射管。舰桥位置则被移动到相对靠后的位置。峰风型还采用了勺型舰艏,并装备了连体式1 号水雷,准备进行洋上布雷作战,当然历史会证明所谓大洋布雷战只是纯粹的空想。


1917 年,日本海军还开始建造天城级战列巡洋舰(当时谁都没能想到其1 号舰会被大地震摧毁,2 号舰赤城号则改造成了航空母舰),而美国海军则在建造同级别的列克星顿号战列巡航舰(后来同样改造为航空母舰), 这些新型军舰的航速都超过了30 节,而峰风型未来的任务无论是配合天城级战列巡洋舰作战,还是要对付美军新锐的列克星顿级战列巡洋舰,都有必要大幅度提高航速。因此,峰风型的锅炉功率提高到了史无前例的38500 马力,最高航速达到惊人的39 节!但如此大功率使得汽轮机照旧故障频发,给峰风型的服役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以海上适航性来说,峰风型也仍然没有完全满足军方的要求,且其最大航程仍然只有3000 海里,这些仍然有待于后续型号继续改善。


舰体结构优异,在日本驱逐舰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峰风型驱逐舰

(上图)1928 年10 月11 日晚上9 时20 分,岛风号与夕风号在浦贺水道中相撞后,进入横须贺实施修理的夕风号


在峰风型的基础上,日本陆续产生了野风型、神风型(2 代)、睦月型等后续驱逐舰型号,后世称之为“峰风型系列”,它们构成了昭和时代初期日本海军水雷战队的主力。峰风型也是首型全部参加太平洋战争的日本驱逐舰,而绝大部分都在战争中战沉。因此峰风型的诞生在日本驱逐舰发展史上毫无疑问具有重大意义。


在实际参加太平洋战争的日本海军驱逐舰中,峰风型是最老旧的,如果战争不是在1941 年爆发的话,它们很可能于40 年代初便宣告退役。然而查看其战时编制情况,却发现峰风型经常被配属于航母机动舰队或者基地航空战队。而航母机动舰队的航行速度显然比主力舰编队要快得多,为什么要在其中编制速度下滑的老舰呢?


1935 年7 月,日本海军各舰队举行秋季演习,其中第4 舰队在向演习区域进发途中遭遇了强台风。第4 舰队司令长官松下元中将为了让手下接受高难度海况条件下的训练,决定继续缓速前进,结果从下午4 时开始多艘战舰被海浪打坏受损,其中初雪号在5 时20 分被一股强大的海浪抬起腾空,脆弱的舰体强度无法承受,舰艏部位被干脆地折断了。其后初雪号被勉强拖回了大凑港。这场台风中还有一艘吹雪型的夕雾号舰艏也被切断,另有多艘驱逐舰的上层建筑遭受损害,总共有8 艘特型驱逐舰在事故中受损。这个事故日本称为“第4 舰队事件”。


在“第4 舰队事件”中, 日本海军当成宝贝一样捧在手里大肆吹嘘的特型驱逐舰,被狂风暴浪折腾至大破,其结构强度的弱点震惊了日本全国。然而与此同时,一起经历了恶劣海况的峰风型驱逐舰,尽管其排水量只有1200 吨,大大小于特型驱逐舰, 却泰然自若地度过危机,没有遭到任何损伤。其设计的成功性, 可以说成为了日本军舰结构的理想目标。这是峰风型能够在服役近20 后又投入太平洋大战的重要原因。


峰风型在公试航行中基本都达到了38 节的航速,岛风号更是创造了40 节以上的纪录,可以说完全不输给未来任何一型日本新锐驱逐舰,不过在服役了12 年后的1933 年左右,其最高航速纷纷都下滑到了32 ~ 33 节左右,如果还要强行向38 节努力的话,很可能就会导致锅炉管道爆裂,所以不到最危急的时刻,是绝不可能再达到这样的高速了。但是峰风型优秀的舰型设计,让其退出第一线毕竟是很可惜的, 那么要怎样使用才好呢?日本海军想到了一个挺不错的办法。


这就是“钓蜻蜓”任务,将训练中因着舰失败而落水的飞机及飞行员搭救上舰。这时的日本海军航空兵刚刚将单翼全金属战机更新上舰,要尽快掌握其飞行要领,当然需要拼命训练,而超强度的训练自然也造成飞机落水事故频发。驱逐舰的迅即救援行动为飞行员增添了不少安全感,可以说战争初期那支素质一流的海军航空兵的诞生,也有峰风型的一份功劳。


开战6 个月以后,日本海军的“钓蜻蜓”任务结束。在中途岛战役中被整个歼灭了空母机动舰队之后,日本海军必须将手头所有剩余的空母力量派上前线救急,而不能在后方继续优哉游哉地训练了。“钓蜻蜓”自然也就终止了。


峰风号

1917 年列入计划,由海军舞鹤造船厂制造,于1920 年5 月29 日竣工,划分为一等驱逐舰。1944年2 月1 日被编入第1 海上护卫队,2 月10 日在台湾海域被美军潜艇的鱼雷击中而沉没,3 月31 日除籍。


舰体结构优异,在日本驱逐舰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峰风型驱逐舰


(上图)1920 年在舞鹤湾进行公试航行的峰风号。


泽风号

1917 年列入计划,由三菱长崎造船厂制造,于1920 年3 月16 日竣工,划分为一等驱逐舰。1945年5 月5 日成为第1 特攻战队的目标训练舰(也就是令特攻队员驾机朝其俯冲,然后再拉起飞机),这个任务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1945 年9 月15 日除籍后解体,船体被用作福岛县小名滨港的防波堤。


舰体结构优异,在日本驱逐舰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峰风型驱逐舰

(上图)正准备下水的泽风号。从舰尾方向看,这艘排水量已经达到1200 吨以上的驱逐舰的舰宽却仍然很窄。


冲风号

1917 年列入计划,由海军舞鹤造船厂制造,于1920 年8 月17 日竣工,划分为一等驱逐舰。1942年4 月10 日起从属于横须贺镇守府,在东京湾从事反潜巡逻。1943 年1 月10 日被美军潜艇鱼雷击沉,同年3 月1 日除籍。


舰体结构优异,在日本驱逐舰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峰风型驱逐舰

(上图)1931 年初的冲风号


岛风号

1917 年列入计划,由海军舞鹤造船厂制造,于1920 年11 月15 日竣工,划分为一等驱逐舰。岛风号在公试中曾经在常备排水量1379 吨、功率40652 马力的情况下达到40.698 节的航速,创下日本驱逐舰中首次突破40 节的纪录。1940 年4 月1 日变更为警戒艇。1943 年1 月13 日在卡维恩港附近海域被美军潜艇鱼雷击沉,同年2 月10 日除籍。


舰体结构优异,在日本驱逐舰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峰风型驱逐舰

(上图)1922 年的岛风号


滩风号

1917 年列入计划,由海军舞鹤造船厂制造,于1921 年9 月30 日竣工,划分为一等驱逐舰。1940年4 月1 日变更为警戒艇。1945 年7 月25 日在爪哇海域被英军潜艇鱼雷击沉,同年9 月30 日除籍。


舰体结构优异,在日本驱逐舰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峰风型驱逐舰

(上图)1921 年,正在进行高速公试的滩风号。可以看出其舰身非常细长。


矢风号

1917 年列入计划,由三菱长崎造船厂制造,于1920 年7 月19 日竣工,划分为一等驱逐舰。1942年4 月4 日在吴海军工厂被改造为训练目标舰,后在东京湾内充当轰炸、雷击的目标。1942 年7 月20 日变更为特务舰。1945 年7 月18 日在横须贺被美军炸弹命中后搁浅,同年9 月15 日除籍后解体。


舰体结构优异,在日本驱逐舰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峰风型驱逐舰

(上图)1922 年的矢风号。可以看出4 门120mm 炮特意安装在甲板较高位置上,以避海浪影响。


羽风号

1917 年列入计划,由三菱长崎造船厂制造,于1920 年9 月16 日竣工,划分为一等驱逐舰。开战时(太平洋战争),属于第11 航空舰队第34 驱逐队,曾支援巴邻旁登陆作战。南洋作战行动结束后,从新加坡出发前往拉包尔,支援莫尔兹比攻略行动(当然此行动以失败告终)。1942 年下半年参加瓜岛运输行动,随着战局发展一路向后撤退。1943 年1 月13 日在护卫秋津洲号水上飞机母舰的航程中被美军潜水艇击沉,同年3 月1 日除籍。


舰体结构优异,在日本驱逐舰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峰风型驱逐舰

(上图)1931 年9 月11 日的羽风号。它所装备的45 口径三年式120mm 主炮,别名为“G 型炮”,俯仰范围为负5 度~正30 度,初速为780 米/ 秒,最大射程14280 米,完全依靠人力操作。


汐风号

1917 年列入计划,由海军舞鹤造船厂制造,于1921 年7 月29 日竣工,划分为一等驱逐舰。开战时属于第4 航空战队第3 驱逐队,曾在帛硫参加南太平洋攻略作战,后转战至巴邻旁、爪哇等海域。1944 年2 月1 日编入第1 海上护卫队。1945 年1 月5 日加入联合舰队,但此时日本海军已陷入瘫痪,因此在吴港无所事事地迎来战争结束。1945年10 月5 日除籍,转为特别运输舰,任务完成后随即解体,船体被用作宫城县女川港的防波堤。


秋风号

1917 年列入计划,由三菱长崎造船厂制造,于1921 年4 月1 日竣工,划分为一等驱逐舰。开战时属于第11 航空舰队第34 驱逐队,1942 年6 月开始驻扎拉包尔,从事运输护航工作。1943 年12 月16 日在拉包尔北方被美军战机击伤,进入特鲁克进行修理,后返回拉包尔继续护航。1944 年5 月1 日被编入第3 水雷战队,随着战局进展退回佐世保港, 并于8 月20日 编入联合舰队第31 战队,同年11月3 日 在南中国海执行运输船队护航任务时被美军潜艇鱼雷击沉。1945年1 月10 日除籍。


舰体结构优异,在日本驱逐舰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峰风型驱逐舰

(上图)1923 年驶离横须贺军港的秋风号。从舰上人员身高对比来看,舰桥底甲板比前后甲板要高出2 米多。


夕风号

1917 年列入计划,由三菱长崎造船厂制造,于1921 年8 月24 日竣工,划分为一等驱逐舰。开战时属于第1 舰队第3 航空战队,在日本内海训练待机。1942 年5 月29 日随联合舰队一同由柱岛出发参加中途岛战役,惨败归来后于7 月14 日编入第3 舰队,支援凤翔号航空母舰的着舰训练。1945 年10 月5 日除籍,转为特别运输舰,任务完成后作为战利品于1947 年8 月14 日在新加坡交给了英国。


太刀风号

1917 年列入计划,由海军舞鹤造船厂制造,于1921 年12 月5 日竣工,划分为一等驱逐舰。开战时属于第11 航空舰队第34 驱逐队,支援卡拉扬岛登陆作战,后转战至印度洋安达曼群岛。1942 年12 月27 日在拉包尔被美军战机击伤,返回舞鹤工厂修理。1943 年4 月1 日被编入第11 航空舰队,返回拉包尔、特鲁克之间执行护航任务。1944 年2 月4 日在特鲁克群岛触礁搁浅,2 月17 日在美军大空袭中被击沉,3 月31日除籍。


帆风号

1917 年列入计划,由海军舞鹤造船厂制造,于1921年12 月12 日竣工,划分为一等驱逐舰。开战时属于第1 舰队第4 航空战队。1942 年2 月10 日到达特鲁克支援凤翔号航空母舰的着舰训练,4 月10 日被编入第5 舰队,5 月28 日参加为中途岛战役进行佯动的北方攻略。为给基斯卡岛的登陆作战提供支援,又在1942 年10 月1 日被编入第1 海上护卫队。1943 年7 月1 日被鱼雷击伤,进入泗水港进行修理,修复后返回横须贺。1944 年4 月5 日被编入第9 舰队,执行向遭受美军攻击的新几内亚提供紧急输送的任务, 7 月6 日被美军潜艇鱼雷击沉,9 月10 日除籍。


本文摘自《日本驱逐舰全史 》

舰体结构优异,在日本驱逐舰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峰风型驱逐舰

上一篇新闻

好美啊~哪一位才是你心目中最完美的“姑姑”呢?

下一篇新闻

2019全球最佳航空公司排行榜出炉:海南航空跻身前十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