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经研究」生猪养殖行业分析与银行介入策略建议
本文章为WEFore原创。
第一章 生猪养殖行业总体概况
一、行业概况
生猪养殖是经过种猪繁育、仔猪育肥等一系列培育和繁殖直到商品肉猪的过程,期间经历了纯种猪——能繁母猪(二元)——商品肉猪(三元)等阶段。生猪养殖原材料取自饲料行业,生猪出栏后通过屠宰加工行业直接面对消费者。
目前,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其中上游为种猪繁育、饲料加工、动物保健及相应设备供应商;中游为生猪养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哺乳阶段、保育阶段及生长肥育阶段;下游为屠宰加工及贩卖,最后到达消费者终端市场。
(一)生猪存栏量
目前,我国生猪存栏量已基本恢复至常年状态的90%以上。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末,我国生猪存栏量44922.4万头,较上年增长10.51%,预计2022年我国生猪存栏量将达48593万头。
(二)生猪出栏量
2020年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继续增长,基础产能持续恢复,生猪出栏显著增加。2021年我国生猪出栏量67128万头,较上年上升27.4%,预计2022年我国生猪出栏量将达73376万头。
(三)猪肉产量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市场。2017年至2021年,我国猪肉产量从5451.8万吨增长至5295.9万吨,复合增长率减少0.72%。预计2022年我国猪肉产量将达到5877.22万吨。
(四)相关企业注册量
2017年至2020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有增有减,从5.05万家增加至6.23万家。2021年,生猪养殖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2.57万家,预计2022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将达到3.21万家。
(五)市场竞争格局
我国生猪行业约达万亿级别的市场规模,但行业竞争结构较为分散。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生猪出栏量居前的五家企业(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温氏股份、双胞胎、新希望)合计出栏9004万头,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份额为13.41%,较去年上升4.19个百分点。其中牧原股份市场份额保持第一,生猪出栏量为4026.3万吨,占全国比例的6%。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022年生猪总体供应压力较去年有所缓解,截止到6月30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20.27元/公斤,较年初15.39元/公斤上涨4.88元/公斤,涨幅31.71%。据钢联数据定点样本监测,从2021年7月份母猪去化开始,持续到2022年4月份累计去化十个月,母猪累计去化幅度14.8%,产能去化的效果逐步在下半年供给端有所体现,生猪下半年出栏压力缓解;另外伴随猪肉单体重量下降、低进口量,下半年供给端或进一步缩窄。从需求来看,四季度猪肉季节性需求旺季会进一步为猪价上行提供空间,预计今年四季度猪价出现年内高点。下半年生猪行业重点关注出栏量多少情况、养殖场出栏节奏、压栏情况、需求提振幅度以及国家政策和市场情绪等不确定性因素对猪价的变化。
二、政策环境
三、行业发展趋势
2022年下半年供需面整体偏好,猪价运行将强于上半年,但市场二次育肥出栏、屠宰冻品出库、冬季新冠疫情可能出现反弹等,都会对市场带来阶段性的风险调整压力。
2021年9-10月是母猪淘汰比较集中的时期,根据10个月繁育周期来推断,2022年7-8月生猪市场出栏量供应相对偏紧,加上养殖端散户压栏操作,整体市场流通猪源相对不足,价格维持强势,但需求淡季也会对价格带来牵制,市场或有震荡博弈,8月预期出现阶段性高点,之后散户压栏、二次育肥等猪源逢高出栏,猪价或很快冲高回落。9月市场大致平稳,下半月随着中秋、国庆临近,市场有再次反弹预期。
去年底及今年初母猪产能仍有小幅去化,四季度生猪出栏压力不大,加上需求还有季节性小幅提升,整体猪价走势偏强。10月之后天气转凉,后期南方腌腊等肥猪需求也将开启,市场压栏情绪回升,猪价预期出现上涨。11-12月,下游需求进入较旺时期,猪价预计出现下半年第二个高点,而且预计略高于三季度的高点,但二次育肥出栏以及冻品库存出库压力下,价格也预计出现高位回落,年底生猪市场在高位区间内偏强震荡。
周期性:
14-18年生猪周期:周期启动前最低点,行业产能没有去化彻底(较高点-6.52%),但板块走势已经逐步启动。到15年周期次低点,行业产能去化基本结束(较高点-19.41%),畜牧业(中信)指数较前低涨83.4%。
18-22年生猪周期:周期启动前最低点,行业产能同样没有去化彻底(较高点-12.63%),板块走势已经逐步启动。到19年周期次低点,行业产能去化基本结束(较高点-27.18%),畜牧业(中信)指数较前低涨22.5%,次月较前低涨52.9%。
第二章 生猪养殖行业银行介入策略分析
一、银行授信方向(一)重点支持上市公司
大型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管理规范,信息公开,融资渠道多,在经过2022年上半年的亏损后更具有弹性和成长性。
1.牧原股份
牧原集团始建于1992年,现已形成以生猪养殖为核心,集饲料加工、种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等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企业集团。公司聚焦养猪主业,采用“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养殖模式,实现了生猪养殖工业化生产,信息化管理,并逐步迈向智能化,同时将大数据分析、预测及物联网等新技术与产业相结合,搭建了覆盖饲料加工、生猪育种和生猪销售等产业链的智能化数字平台。2021年,牧原股份生猪出栏量为4026.3万头,同比增长122.26%。
2.正邦科技
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是国内大型生猪养殖企业,主营饲料生产、生猪繁育与养殖、农药生产、兽药生产、种鸭繁育等,并为养殖户提供产品、养殖技术服务等综合服务,分设畜牧、植保、食品、金控四大产业。其中,公司生猪养殖业务主要产品包括仔猪和肥猪。2021年正邦科技生猪出栏量为1492.7万头,同比增长56.14%。
3.温氏股份
温氏股份创立于1983年,现已发展成一家以畜禽养殖为主业、配套相关业务的跨地区现代农牧企业集团。公司主营肉鸡和肉猪的养殖和销售;兼营肉鸭、奶牛、蛋鸡、鸽子的养殖及其产品的销售。同时,公司围绕畜禽养殖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经营畜禽屠宰、食品加工、现代农牧设备制造、兽药生产、生鲜食品流通连锁经营以及金融投资等业务。2021年温氏股份生猪出栏量为1321.7万头,同比增长38.47%。
4.新希望
新希望成立于1998年,业务涉及饲料、养殖、肉制品及金融投资、商贸等,业务遍布全国及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斯里兰卡、新加坡、埃及等近20个国家。在猪养殖业务方面,截至2020年底,公司已投入运营的种猪场,年产能已超过3,000万头,建设中的种猪场,年产能超过2500万头。2021年新希望生猪出栏量为997.8万头,同比增长20.33%。
(二)重点支持大中型规模自繁自养的非上市企业
大中型规模自繁自养的非上市企业具体就是经营管理能力强、财务效益良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有力、环保措施到位的工业化标准化养殖企业。如果具备生猪育种业务,则更具竞争力。
(三)支持中小规模自主养殖户和合作养殖户
中小规模自主养殖户和合作养殖户在建设和生产经营中也有资金需求,但金额小、较分散。目前自主养殖户为了抵御风险,有“抱团取暖”、走向联合、采取合作社养殖的趋势。商业银行介入可增加增信措施,如采取地方担保公司担保等方式。
二、授信策略(一)创新贷款、担保方式
在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和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做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提到:“支持具备生猪活体抵押登记、流转等条件的地区按照市场化和风险可控原则,积极稳妥开展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试点。”商业银行要研究探索生猪活体抵押贷款,一旦当地可以办理,应积极跟进。
例如:2022年3月30日,广东省首单生猪养殖“组合抵押+保单增信”贷款在汕头顺利落地。由广东华兴银行汕头分行向汕头市潮南区东强种养实业有限公司发放贷款300万元。2022年6月9日,重庆三峡银行针对农业农企、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个体工商户农户等推出“活体智慧贷”。在首笔贷款中,按5000元/头能繁母猪测算融资额度,最终放款467.8万元,解决了企业无实物资产抵押的融资瓶颈。
(二)对重点优质企业降低融资门槛
主动对接设计银行融资纾困方案。对于企业缺乏抵质押品等担保条件,方案设计难度较大。可联系行内普惠金融部门,寻求业务指导,同时注重与公司沟通协调,撮合适当的担保授信等融资方案。
例如:2022年3月27日,3月27日,中信银行福州分行向龙岩市YB饲料有限公司投放500万元贷款,助力其增产增供。小微企业龙岩市YB饲料有限公司是YB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一家子公司,主要生产猪用配合饲料和家禽、水产饲料及预混合饲料,为母公司供应猪用饲料。受疫情影响,母公司货款回笼延缓,同时面临复工复产,YB饲料有限公司急需增加投入,存在资金缺口。而母公司福建YB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为一体的完整生猪产业链,规模目前在福建省内排名第二,荣获“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因此为支持企业抗疫情,经中信银行福州分行研究决定主动让利,给予专属利率优惠,有利支持其快速复工复产。
(三)积极应对“猪周期”,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策略
目前正处于“猪周期”上升阶段,猪价高启,毛利率较高,不过这是短期内由于供给不足加之舆论因素引发的价格非理性上。随着下半年出栏量的提高以及能繁母猪去化的深入,猪价会下降至合理区间并小幅震荡,此时商业银行要积极支持;当“猪周期”进入下行阶段,供应增加,供过于求,价格开始下降,盈利降低,甚至亏损,此阶段商业银行要选择支持,并增加风险缓释措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