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7日 星期四

“国民饮料”汇源果汁负债累累,一代品牌最终无奈退市

1月18日上午9时起,汇源果汁在香港上市地位被取消。汇源果汁于2007年在香港上市,从2009年卖身可口可乐失败开始走下坡路。历经114亿元巨额负债、42.75亿元违规贷款和创始人朱新礼退出董事会,一代国民饮料终以停牌退市落幕。

“国民饮料”汇源果汁负债累累,一代品牌最终无奈退市


汇源养生农业是集生态有机种植、养殖、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功能于一体,农工商高度融合、一二三产业相互支撑的现代大农业,是打造养生环境、养生产业、养生产品的田园综合体及现代产业集群。

曾在全国建立了140多个经营实体,链接了1000多万亩优质果蔬茶粮等种植基地,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构建了一个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已在全国建立了140多个经营实体, 链接了1000多万亩优质果蔬茶粮等种植基地,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构建了一个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形成了汇源果汁、汇源果业、汇源农业三大产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国民饮料”汇源果汁负债累累,一代品牌最终无奈退市


曾作为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汇源集团逐步形成了具有汇源特色的企业文化,以“营养大众, 惠及三农”为企业使命,坚持通过自身发展反哺三农。多年来,汇源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带动新农村经济发展,助推中国农业产业现代化升级。

汇源果汁于2007年2月在香港上市 (1886.HK)。汇源有200多条世界先进的水果加工、灌装等生产线,多年来,汇源在销量及市场份额方面持续领跑中高浓度果汁市场。2018年,汇源百分百果汁和中浓度果蔬汁市场销售量份额占比分别为43.7%、31.5%,较之2017年的增幅分别达到0.9%、6.9%,继续蝉联中高果销冠。同时,汇源浓缩果汁和部分果汁饮品出口美国、澳大利亚、阿尔及利亚、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欧洲等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民饮料”汇源果汁负债累累,一代品牌最终无奈退市


汇源果业主要产品覆盖果浆、浓缩汁和罐头三大品类,公司从德国、意大利、瑞士、美国、西班牙等国家进口了27条生产线, 年加工各类水果近300万吨,连接了1000多万亩优质原料基地,建立了20多家水果加工基地,生产的成品和原料出口美国、澳大利亚、阿尔及利亚、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欧洲等国家。未来,汇源果业将向果粒、干制果蔬等果蔬深加工方面进一步延伸。

曾连续十余年市场份额稳居国全国第一,斥资7000万元买下央视一套最黄金时段的5秒广告,“国民饮料”的一代巨头,为何成为资本弃子?

“国民饮料”汇源果汁负债累累,一代品牌最终无奈退市


一句有着优美音调,好听的“汇源果汁”广告语,相信伴随了很多80后90后的童年,曾几何时,汇源果汁是最顶级最纯粹饮料的代表。但时过境迁,领导的决策,公司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都让这个饮料帝国始料不及,迎头难追。

2008年,可口可乐想要收购汇源果汁发行股份,出价约24亿美元。决策人朱新礼动心了,并开始裁撤大量销售人员,压缩销售渠道,大手笔扩充生产线,只等“卖身”。但在2019年商务部否决了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这也是《反垄断法》实施之后商务部首次否决的外资收购案。

2008年,可口可乐开出几乎汇源市值2倍的高价,计划收购汇源果汁。朱新礼为了提高资产评估价值,大举扩产,暂停新品推出,还裁减了经营16年的销售团队,销售团队压缩掉三分之二。但这起收购最终未能通过商务部反垄断审查而搁浅。让公司元气大伤,股价一路暴跌,仅仅3个交易日就下跌了58%,市值惨遭腰斩。

“国民饮料”汇源果汁负债累累,一代品牌最终无奈退市

朱新礼

汇源果汁行业地位很高,几乎是整个中国高浓度果汁的代名词,但是后来整体运营涉及到大农业、重资产模式,这样的大农业项目资金要求高、难度大、资金回笼慢,导致资金链紧张。

“国民饮料”汇源果汁负债累累,一代品牌最终无奈退市

2009年至2016年,汇源果汁营收规模虽然从28.5亿上升至57.6亿元,但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尴尬窘境,连续六年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17年底,总负债达114亿元。2020年,创始人朱新礼和女儿双双退出董事会,更为一手打造的果汁品牌蒙上了一层阴影。

上一篇新闻

顺平1.4斤桃王雨中拍出11888元天价

下一篇新闻

刚刚,淡马锡抛弃了海航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