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珲春将来有可能成为中国东北出海的港口城市吗
如今我们翻开中国地图不难发现:东北三省中只有辽宁省是靠海的。然而辽东半岛西部滨临的渤海是我国的内海,完全被辽宁、河北、天津、山东三省一市环抱;而辽东半岛东部的黄海也被我国领土和朝鲜半岛环抱。从地理格局上看:辽宁省是没有可以直接出入太平洋的外海港口的,而东三省中的吉林和黑龙江更是完全不靠海,所以目前我国东三省是没外海出海口的。
然而历史上吉林、黑龙江两省曾有过出海口,而且是直接面向太平洋的外海出海口。无论是在经济战略上或军事战略上出海口对一个国家都具有重大意义。我们所身处的这个星球上海洋占据着70%左右的面积,而陆地部分所占的面积只有不到30%。同时海洋在地表上是相互连通的一个整体。尽管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是在陆地上开展的,但我们绝不能漠视海洋的战略意义。
全世界只有44个内陆国,这也就意味着任何一个国家哪怕只有一公里的海岸线也能通过海洋走向世界,进入了海洋也就意味着你可以到达至少150个国家的家门口。正因为出海口的重要性,所以当年彼得大帝才孜孜不倦地为俄国寻找出海口,时至今日像蒙古这样的内陆国都打算通过和中、俄定约借道出海。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围绕全球制海权的博弈实际上是更加激烈了,而出海口也就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战略意义。
如今吉林省最东端的珲春防川距图们江入海口仅10公里左右,在这里甚至都能看到海,然而却只能望海兴叹。吉林因此成为我国唯一能望见海却没出海口的省份,然而曾几何时吉林却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如今西北太平洋北起为库页岛、北海道,西抵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东到日本列岛,南达朝鲜半岛南端的这片海域被称为日本海。日本海可不是日本的海,正如印度洋并非属于印度的大洋。
事实上在中国古籍中这片海域被称为鲸海,朝鲜与韩国则至今仍称这片海域为“朝鲜东海”,所以在朝鲜与韩国绘制的地图上是找不到”日本海“这个地名的。如今日本海处于日、俄、朝、韩四国环抱之中,然而历史上我国也曾是日本海沿岸国家:至少在唐代中国就已在日本海沿岸设置有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唐王朝在黑龙江下游地区设置黑水军,继而又设置黑水都督府。
黑水都督府的辖区包括黑龙江中下游及库页岛,治所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伯力(今俄罗斯境内的哈巴罗夫斯克)。自唐以后辽、金、元均拥有一部分日本海沿岸领土。明朝政府在亨滚河口(今阿姆贡河口) 对岸的特林地方设立了奴尔干都指挥使司,其辖区包括黑龙江、 乌苏里江流域以及库页岛。永乐年间的宦官亦失哈曾奉命10次巡视奴尔干地方。
亦失哈在特林建立了永宁寺,树立了《敕修永宁寺碑记》 和 《重建永宁寺碑记》 两块石碑。这些史实都清晰地表明中国曾对黑龙江下游的日本海沿岸地区以及库页岛等地进行过管辖。清代的吉林将军辖区也承袭了明代奴尔干都司对这部分日本海沿岸领土的管辖。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前的清朝行政区划图上可以看出:当时的吉林和黑龙江都有出海口。
当时清政府将东北作为自己的龙兴之地圈禁起来,禁止中原百姓向东北迁徙,同时东北在行政区划上并没设立和内地一样建制的行省,而是设有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前的清朝行政区划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到看到图中右上角的吉林将军辖区是滨临日本海的,当然这时的吉林将军辖区和今天的吉林省的范围并不一致。
今天吉林省西部地区在当时隶属于内蒙古,与此同时当时的吉林将军辖区一直向北延伸到今天黑龙江和俄罗斯境内。当时的吉林将军辖区不仅拥有陆地滨海领土,还拥有面积约7.64万平方公里的库页岛。这已不单纯只是拥有日本海出海口了,事实上是扼守出入日本海的北方门户。如果这一状态能一直维持至今,那么无疑对我们今天的东北振兴战略是极为有利的。
在全球化的今天拥有良好的外海出海口对一个地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纽约、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直布罗陀、横滨、新加坡、香港、深圳、上海、广州等地最初都是凭借相对优良的港口优势得以发展起来的。日本海沿岸地区是东北亚的重要战略缓冲和屏障。谁控制了这里就能使自己的海空力量在东北亚地区的作战半径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同时库页岛和对岸的海参崴港在经济上也适合作为优良的对外贸易窗口。
正因为这一地区具有独特的战略价值,所以很早以前就被各方势力所觊觎。早在公元1297年以日本津轻地方为根据地的虾夷管领安东氏就曾一度向黑龙江流域发起入侵。公元1485年库页岛的阿伊努族首领曾一度向日本方面贡献方物。公元1593年被誉为日本战国三杰之一的丰臣秀吉正式将阿伊努族聚居的北海道岛纳为日本领土,同年丰臣秀吉派遣大将松前庆广以北海道岛为基地出征库页岛南端。
公元1635年日本方面派村上扫部左卫门巡视库页岛。公元1644年在松前藩的提议下日本方面绘制了《正保御国绘图》,在这张地图中首次把北海道及库页岛等原本由当地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划入日本版图。公元1679年松前藩在库页岛的久春古丹建造临时性的渔民居住所并开始与当地阿伊努族居民进行贸易。明末清初的战乱使明、清两朝对库页岛都无暇顾及,日本方面趁机在岛上多次进行勘察和冒险活动。
当日本利用明末清初库页岛上形成的权力真空进行渗透扩张之时原本地处东欧平原的沙皇俄国不远万里跋涉征服了整个西伯利亚,一直扩张到了太平洋沿岸。公元1742年俄国人舍利京克勘察了几乎整个库页岛的东海岸。公元1756年派勃拉吉谢夫奉沙俄政府的命令与清政府商谈关于允许沙俄船只在黑龙江自由航行的问题,但遭到了清政府方面的拒绝。与此同时英、法等国的各种“勘察队”也涌到了北太平洋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沙俄政府为了夺取在北太平洋的“霸主”地位于公元1799年创设了受皇家保护的的俄美公司,这一公司成立的目的旨在使整个包括美洲西岸的加利福尼亚、夏威夷群岛、库页岛南部和黑龙江口在内的整个北太平洋地区牢牢掌握在俄国手中。清政府在库页岛上的统治其实是极其薄弱的——这其中最明显的一点是:清政府并未在岛上驻军,这也是日、俄两国能无视中方主权而频频在岛上采取行动的重要原因。
公元1765年沙俄远征队入侵库页岛北部,对当地的赫哲人进行屠杀和驱逐。公元1789年俄国又入侵了库页岛南部,再次对当地居民展开屠杀和驱逐。在这两次军事行动后俄国人在岛上建立起政厅、教堂、监狱、学校、军营、煤矿等建筑,而对这一切不要说反击了,事实上当时身在北京城中的乾隆皇帝仍醉心于自己所谓的十全武功,对库页岛上发生的一切甚至压根都不知情。
在此之后库页岛尽管就法理上而言仍是中国领土,但事实上中国在岛上已不存在实际的管辖,库页岛进入到日、俄两国争夺的时期。事实上不要说与大陆隔海相望的库页岛了,甚至就连作为清王朝龙兴之地的东北腹地也处于封禁状态。入关之初的清朝统治者还缺乏统治一个大国的自信,因此他们试图将东北作为自己万一无法维持在中原的统治之时的最后落脚处。
为此他们严格禁止中原汉人移居东北,因此东北绝大部分地区在晚清大规模的闯关东浪潮到来之前基本属于无人区。沙俄趁机利用东北防务上的缺陷一步步向黑龙江流域渗透。1858年5月28日清政府和沙皇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将军辖区和吉林将军辖区的领土;1860年11月14日又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让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至此吉林将军辖区已失去濒海的全部领土。如今的黑、吉两省连个出海口都没有,想搞外贸还得去高价“租用”人家的出海口。如果我国在日本海方向拥有一个出海口,那么东北的货轮到达日本、韩国将是咫尺之遥,去往美国和加拿大也能缩短不少距离。这样一个出海口完全可能使东北沿海形成一个如同长三角或珠三角一般的存在。尽管在货物吞吐量上可能远远不如后两者,但对东北经济的促进将是不容置疑的。
历史上也的确曾有人注意到在日本海沿岸保留一个出海口的战略意义。这个人的名字叫吴大澂。1835年吴大澂出生于吴县(今江苏苏州)。同治六年(1867年)吴大澂中进士后出任陕甘学政。光绪三年(1877年)山西、直隶、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发生二百余年未遇之饥荒。吴大澂临危受命赴山、陕等地赈灾。吴大澂不辞辛劳亲赴灾区实地察勘,因赈灾有功而被左宗棠、曾国荃等人保举为河北道。
光绪六年(1880年)吴大澂赴东北宁古塔、三姓、珲春等地协助吉林将军铭安办理边务。此时东北的边防事务仍主要依靠于清王朝赖以起家的八旗军,然而八旗军由于长期养尊处优早已丧失了作战能力,为此吴大澂力主将东北边防移交给招募来的新军以取代虚弱不堪的世袭八旗子弟。吴大澂上任当年就组建了共计马步13营5000人的新军,次年又将其扩充至9000人,他还在珲春修筑东、西炮台以防备沙俄的入侵。
吴大澂也充分考虑到沙俄可能会沿松花江等水系入侵,为此他在图们江、松花江等东北主要水系均组建了水师营。在进行军事改革的同时他还极力鼓励华北百姓移居东北,这一是为刚遭遇严重饥荒的华北百姓提供落脚生息之地,二是为了充实东北人口以巩固边防。吴大澂对前来定居屯垦的农民和前来贸易经商的商旅均给予优惠政策。1880年底他主持修筑了从宁古塔至吉林省城长达600里的大道及北、东线大道。
在和平年代这些大道便利了垦民、商旅的活动,而一旦爆发战争这些大道就会成为军事调度的交通干线。光绪十一年(1885年)吴大澂奉命会同宁古塔副都统容山、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等人与沙俄重新查勘东部边界。在与沙俄的勘界谈判中吴大澂据理力争,最终于1886年10月12日与沙俄达成《中俄珲春东界约》和《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两项条约。
这两项条约尽管不足以推翻之前的不平等条约,但后者使中国得以收回黑顶子山地区(今吉林珲春敬信镇),而前者则为中国船只争取到了图们江口的通航权利。根据《中俄珲春东界约》规定:“如有中国船只由图们江出入者并不可阻拦“。这也就是说虽然乌苏里江以东的日本海沿岸地区已割让给俄国,但中国船只通过图们江穿越此地依然是不受阻拦的。
如今矗立在珲春市区的龙虎石刻及具清代建筑风格的五角碑亭就是珲春人民为纪念收回黑顶子山地区和争得图们江口通航权而建。当地人民还为吴大澂树立雕像以示纪念。正是吴大澂为中国争取到的出海权使珲春得以成为当时吉林唯一的出海港。如今的珲春作为吉林省延边州的一个市被誉为“森林之城”。明朝时期曾在这里设置众多卫所以约束当地的女真人。
清朝入关后珲春属于宁古塔昂邦章京辖区。康熙年间在此设珲春协领,同时开始在当地筑城。这是珲春第一次作为正式的地名出现在史籍之中。尽管珲春地处偏僻,然而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所以得到了朝廷的重视与大量建设。晚清时期珲春的港口地位日益凸显,而且这里还设置了招垦局,吸引了大量外来移民。光绪十三年(1887年)吴大澂调任广东巡抚,继任东北防务之人不具有他那种战略眼光。
此后沙俄方面开始公然违背条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吴大澂为中国争取到的图们江口通航权只停留在纸面条约上而并不是一项中国得以实际享受的权力。事实上当时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这几大东北主要水系的通行权都被俄国独占。直到一战时期中国政府利用俄国深陷战争泥潭的时机恢复了中国船只在东北河流的自由通航权,由图们江进入日本海的航线也被重新打通。
据图们江航线打通后的珲春地方史料记载:珲春县城有码头、海运公司并开辟有内河——近海国际航线,火轮常由图们江出海,往来于日本海沿岸的元山、釜山、新潟、长崎等港并远达上海。鼎盛时期的珲春足以媲美同时期的旅顺大连,是当时东北重要的港口城市。那时的珲春盛行“跑崴子”——这里的“崴”指的就是海参崴,所谓“跑崴子”就是从珲春出海出发去海参崴经商。
这一时期东北的民众通过珲春出海打渔、晒盐、经商贸易......出海权的保留使得并不靠海的珲春依旧发展兴盛。这时的珲春一度成为东北亚地区著名的渔业中心与港口贸易城市。这是珲春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然而这种辉煌并未延续太长的时间。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日本占据东北建立伪满之后珲春仍能照常出海,但这时的珲春已不掌握在中方手里了,而且珲春的危机也在不断酝酿。
九一八事变前夕珲春港每年出海营运的船只将近一千四百艘。从珲春出海只需要四天的时间就能够抵达当时的上海港。那时的珲春不仅有众多的码头,还有大量渔业公司与海运企业。在1938年的张鼓峰事件中节节胜利的苏军将其实际掌控的地区从洋馆坪推进到了图们江的边上,仅留给中方居民一条不到十米宽的洋馆坪路堤通往防川,而日军在失败后为防备苏军就堵塞了图们江下游防川附近的出海通道。
至此珲春的海运完全中断,而这一断就是很多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忙于内战,所以图们江通航权的问题并没得到及时解决。新中国成立后苏方、朝方一度都同意恢复中国在图们江的一贯出海权,然而后来随着中苏关系的波折使恢复日本海航线的事一直搁置下来。上世纪80年代中苏重开边界谈判:1987年苏方表示不反对中国船舶沿图们江在其江口地区航行。
1988年11月朝鲜也表示同意中国船只在朝苏之间的图们江水域航行。1991年中苏签署《中苏国界东段协定》。《中苏国界东段协定》第九条规定:“苏方在与其有关方面同意中国船只(悬挂中国国旗)可沿本协定第二条所述第三十三界点以下的图们江(图曼纳亚河)通海往返航行。与此航行有关的具体问题将由有关各方协商解决”。1991年底苏联解体,俄罗斯表示将尊重苏联与中国签署的一切有效协议。
朝鲜战争期间苏联以向半岛输送物资为名建造了苏朝图们江铁路大桥。图们江本就不是什么大型河流,如今这样一座铁路大桥横跨在图们江口,加之河道窄浅及河道淤塞等问题,所以目前仅能通行300吨以下的小船,而且俄方还提出苛刻的条件:仅允许季节性捕捞渔船出海,不准商业运行船只出海。所以这条航道仅就目前的利用价值而言仍是相对有限的。
在这种形势下东北若要出海必须绕道大连港,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东北其实是很大的,到底有多大呢?从漠河到大连港足足有1600公里,这相当于从天津到嘉峪关的距离。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东北是东部地区,但东北离海最远的地方跟嘉峪关到大海的距离一样长。哈尔滨距离大连有多远呢?850公里。这个距离仅仅略小于银川到天津的距离。
宁夏在我们的印象中是大西北、大内陆,是需要东部地区对口支援的地方,然而印象中属于东部地区的黑龙江省到海的距离其实跟宁夏一样远。缺乏出海口实际上已成为制约东北发展的一大因素。2015年7月1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关于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联邦法律》。当年10月12日该法案正式生效。符拉迪沃斯托克由此成为自由港(期限70年)。
同时该法案也适用于俄罗斯滨海边区的15个市区和波西耶特港、扎鲁比诺港以及纳霍德卡港等重要港口。在2015年12月31日普京签署的新版国家安全战略中强调了发展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随着俄罗斯推进“向东看”的国家战略与符拉迪沃斯托克成为自由港相当于为中国东北地区直接打开了一扇对外交流的窗口,距离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约220公里的绥芬河口岸也因此成为了新的热点。
但由于俄罗斯宽轨铁路与中国标准铁路还需要换装而降低了运输效率。同时以作为军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构建虚拟出海口困难重重。相比之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一起开放为自由港的扎鲁比诺港是一个更为实际的选择。距离珲春口岸71公里的扎鲁比诺港为长年不冻港,虽年吞吐能力为120万吨,但2014年5月吉林省与俄罗斯最大港口运营商苏玛集团签署了合作建设扎鲁比诺万能港口的框架协议将建成吞吐量6000万吨的大港。
目前中国正致力于同俄罗斯、韩国和日本共同开发800海里海陆联运定期航线以解决东北出海的问题。这将是中国东北继经渤海、黄海出海之后的第二条出海大通道。这条通道将使从东北运送货物到日本的时间将由三四天缩短为十几个小时。同时这条航道还可以北极航道的起点。据官方资料显示:这条长约800海里的航线自吉林省珲春市经俄罗斯扎鲁比诺港和韩国的束草到达日本新潟。
新航线开通后从中国东北运送货物到日本的时间将仅为原来的八分之一。打通日本海的出海既能活跃东北地区的经济外向度,又利于以经济为手段实现未来中国海洋战略的目标。前段时间苏伊士运河的“世纪大堵船”事件发生后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关于替代贸易路线的热议。在众多热议方案中就有俄罗斯大力推销的北极航线方案。如果在未来北极航道得以开通也可能与中国东北地区的出海航线实现合作。
中国东北地区有嫩江、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等众多河流水系,通过开通运河可以将东北水系连成交通运输网,甚至可以进一步将东北水系与俄罗斯远东水系相连。如果中、俄、朝三国(可能的话甚至可以将日、韩也包括在内)在未来能在这一区域达成某种形式的合作,那么图们江入海口将成为中国到达欧洲和北美东海岸的最近出发点,届时东北地区在我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也许会出现质的提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