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Bostik亚太交通事业部业务总监林弘青:轻如鸿毛又重如泰山的胶粘剂
一辆汽车可能由上万个零部件构建而成,微小之物的汇聚却能产生强大力量。细微之处、毫厘之间,一些事物的存在往往有着必要性与不可替代性,汽车上的胶粘剂正是这样特殊的存在。
轻如鸿毛,但又重如泰山,用以形容胶粘剂是如此妥帖。智能胶粘剂能决定汽车组装的未来,也肩负着汽车安全、环保、轻量化等重任。作为面向工业生产、建筑和消费市场的胶粘剂制造商,Bostik能为汽车内饰、外饰和售后应用等方面提供创新的粘接和密封解决方案,并且在变革不断的汽车市场中坚守目标——通过选择正确的产品、优化工艺流程,生产和维修更加轻便、舒适、坚固的车辆。
近期,本刊记者走访波士胶(上海)管理有限公司(简称Bostik),并与Bostik亚太交通事业部业务总监林弘青展开对话,从而对胶粘剂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感受到创新的粘接和密封解决方案如何改变人们的现代生活。
Bostik亚太交通事业部业务总监林弘青
唯有坚持,可抵漫长岁月
追根溯源,Bostik已拥有130多年的悠久历史,企业从成立之初便专注于“胶”事业,厚实的文化底蕴与强大的研发能力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在材料与创新解决方案上深有研究的法国阿科玛集团(简称“阿科玛”)将Bostik纳入麾下。融入阿科玛“大家庭”的Bostik依然守得初心、发挥所长,通过胶粘剂与密封剂技术来服务市场,拳头产品包括弹性粘接、热熔压敏胶、聚合物改性胶粘剂等。
Bostik在交通领域的业务涵盖外饰、内饰、白车身、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及动力电池等方面。分门别类地看,Bostik的橡胶基和环氧型白车身解决方案专为粘接轻质金属基材而研发,可以满足多元化设计方案,简化装配过程;Bostik的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和水胶是应用于汽车内饰的理想选择,可提高车辆的使用寿命和整体性能;Bostik为汽车市场开发了更安全、快捷、高效的结构性粘接解决方案;Bostik出品的外饰胶粘剂可以快速、有效地应用于汽车组装生产;Bostik为电池、电芯粘合和电池组壳体密封提供智能创新解决方案;Bostik的智能粘合剂解决方案用于仪表板,可满足消费者对环保、可持续解决方案的需求。
成长至今,Bostik的足迹遍及全球55个国家、90多个地点,包括57家制造工厂及34个技术、销售和行政中心,并且在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和印度都有新开设的工厂。林弘青说道:“我们坚持钻研胶粘剂技术,关注运营绩效,并且奉行‘安全第一’的准则。‘安全’在所有事务中排第一位,这不仅代表企业要为员工带来安全、为客户提供稳定而持续的供货,也意味着‘安全’能促成整个胶粘剂工艺顺畅进行。”
如今,亚太地区成为Bostik交通领域的业务发展重心。林弘青表示:“Bostik亚太交通事业部于2009年起步,虽然切入市场的时间并不早,但我们用10年时光从0发展到目前3%的市场份额,实属难得。我们在亚洲的第一站是新加坡,随后进入中国,并在过去5年里将业务触角延伸到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由销售团队将优质的产品推荐给当地客户,而一切业务的红心在中国。”作为汽车产业集中区,中国的六大重要汽车基地亦是Bostik的主攻区域,Bostik将业务团队分布其中,通过完善的服务体系做到迅速响应市场需求。
Bostik以精准的笔触描摹出胶粘剂于汽车行业的重要意义。通过6000多名员工的凝心聚力,Bostik在2019年达成20亿欧元的全球销售额,而蕴藏在优秀业绩之下的,正是流淌在企业血脉中的技术研发能力及求新求变的创造力。
骨子里流淌着“创新”基因
谈到Bostik的核心竞争力,林弘青表示:“我们拥有4个全球智能技术中心及500余名研发人员,9000多项专利技术出自于此。Bostik的骨子里流淌着‘创新’DNA,12%的总销售额来自3年内研发的创新产品。”
富有探索精神的Bostik将创新理念灌输到产品及技术中,并为全球自动化汽车组装线开拓智能胶粘剂解决方案。智能胶粘剂决定了汽车组装的未来,由此,Bostik以创新、环保的配方改变汽车制造商组装车辆的方式,并且随同这些年的产业变革来完善自己的技术及解决方案。林弘青指出,很多概念车美则美矣,却无法量产,也不具备功能性。为了给汽车创造更多“可能性”,Bostik的智能胶粘剂能帮助客户实现更灵活的车辆设计,让诸多设计理念得以真正落地,并通过创新型解决方案来达成美学与功能性相融合的目标。
纵观当前的汽车产业,最显著的一个变化便是新能源车的蓬勃发展。林弘青表示,Bostik针对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的业务比例约为3:7,虽然与传统燃油车有关的业务占较大份额,但Bostik深知发展新能源车是大势所趋,目前已针对新能源车及动力电池开发了多种产品。“新能源车要达到节能减排的要求,而减少碳排放量意味着‘轻量化’,这将促使新能源车使用越来越多塑料、复合材料及铝合金。有别于金属件的机械连接,非金属件的粘接需要依靠更多胶,这些胶应当具备高粘接强度、抗老化、防腐、耐受等特质。Bostik开发的产品恰恰符合当前市场提出的新要求。”
与此同时,Bostik能为汽车动力电池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举例而言,Bostik的硅烷改性聚合物(SMP)和紫外固化发泡垫圈(UVFG)专利解决方案能为电池组壳体密封提供服务,胶层较薄且工艺高效,还可以提高电池组的安全性与抗震性。
当然,Bostik的大部分业务依然与传统燃油车有关,林弘青对此表示:“Bostik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导者,而行业领导者必须以‘创新’为基石、立足于本身的技术特长,并且具备解决整个行业‘痛点’的能力。一览当前的汽车市场,绝大多数车主依旧在驾驶传统燃油车,Bostik必然要先解决庞大群体的‘痛点’,辅佐他们更安全地使用车辆,随后再将重心投向更前沿的技术领域。实际上,我们的团队会分为两队,一队专攻传统业务,立足于Bostik现有的产品去进行推广。另一队是新业务发展团队,他们会用前瞻性的眼光发现新平台及新的应用点。简而言之,两个队伍同心戮力、相辅相成,花费70%的精力解决摆在眼前的问题,再用30%的精力迎接来自未来的挑战。”
以“武器库”应对市场之变
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汽车零部件复合年增长率达7%,车辆用胶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深受市场推崇的新能源车、备受业界关注的自动驾驶汽车正在不断发展,降低VOCs排放量的法律、法规也频频推出,这些趋势都令汽车产业充满变数,同时也对胶粘剂技术提出了安全、环保、增韧、稳定等更复杂、严苛的要求。
Bostik唯有不断丰富自己的技术储备,才有能力应对变化迭起的汽车市场。林弘青说道:“面对客户提出的全新要求,Bostik的技术储备相当于‘武器库’,从中取出最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与技术是上策。‘武器库’中的装备越全面,越能证明企业能力有多强大。”举例来说,随着自动驾驶汽车的迅速发展,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与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得到普及,很多汽车制造商会在新车上配置电子控制单元、摄像机、激光雷达等零部件,随之凸显的便是精密、细致的边框粘接或部件粘接技术,Bostik能从“武器库”中寻找到可以解决客户难题、符合汽车规范的胶粘剂,并且更好地辅助这些零部件的安装与应用。
此外,Bostik善于以前瞻性目光看待技术的发展,不仅持续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还乐意以多元化的方式实现商业扩张,让“武器库”变得越来越庞大。据悉,阿科玛此前收购专门开发瞬粘胶的西班牙公司Afinitica,以此在工程胶粘剂领域实现业务拓展。这场有针对性的收购令Bostik在胶粘剂领域获得更多技术支持,同时也加速其在耐用品市场的发展。可以发现,通过将拥有优秀技术的潜在收购对象收入囊中,并汲取新能量作为补充,Bostik的技术平台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Bostik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本土团队不仅能获得Bostik国际性“武器库”的技术资源,而且在国内研究出来的创新成果也会应用于日本、韩国等国家,甚至推向全球。毋庸置疑,中国本土团队起到了先锋带头作用。“中国拥有非常全的汽车产业链,‘产业集中化’与‘人才集中化’皆为关键。我们完全能以中国为基点,在本土创新研发及人才培育方面投注大量精力与财力,将先进的技术渗透到整个产业链中。”林弘青如是说。
结语
未来,车辆用胶市场前景广阔,必然会加剧胶粘剂行业的竞争。Bostik必将进一步扩充“武器库”,让根植于体内的“创新”基因发挥力量,并以智能胶粘剂及一系列解决方案满足客户越发多样化的需求,从而赢得市场的认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