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来北京的人,对什刹海附近的恭王府景区大概不会陌生。恭王府始建于清代乾隆晚期,距今240 余年,是目前北京保存最完整且唯一向社会开放的清代王府古建筑群,2012 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但很多人不知道,恭王府也是文化和旅游部下属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自2008 年全面开放以来,恭王府博物馆致力于打造文化和旅游有机融合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近几年每年都迎来约400万人次参观。
建筑端丽秀雅
走进恭王府,你一定会被这端丽秀雅的古建筑群深深打动。恭王府占地面积约6.1万平方米,格局为前府邸、后花园,建筑形制多样,结合了中国古代官式建筑与南北方民居建筑的特色。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冯乃恩认为,作为遗址类博物馆,恭王府博物馆最大的藏品就是王府建筑本身,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从乾隆朝的和孝公主府及和珅宅第,到嘉庆、道光朝的庆王府,再到咸丰以后历经四朝的恭亲王府,这座建筑见证了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鼎盛以及逐步走向衰败灭亡的过程,因此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之说。
大戏楼、西洋门和后罩楼堪称恭王府建筑“三绝”。
大戏楼建于同治年间(1862—1874 年),建筑面积685 平方米,采用三卷勾连搭全封闭式结构,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全封闭式清代戏楼。室内棚顶悬挂着20 盏大宫灯,青砖地面上摆放着20 套八仙桌与太师椅,高约1 米的戏台上方挂着“赏心乐事”金字黑匾。戏台两侧大柱、四壁与顶部绘满缠枝藤萝,营造出绿叶森森、紫花盛开的景象,使人有在紫藤架下看戏的感觉。大戏楼的声音效果尤其值得称道。为了保证声音逼真,戏台下掏空后放置多口大缸,增大了共鸣混响空间,让观众无需借助任何传声工具,在戏楼里的任一位置都能清晰听到演员的演唱。1988 年,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访华期间,曾到恭王府大戏楼欣赏王府音乐,在近两小时的演出中,李光耀先生对演出效果赞叹不已。
西洋门是恭王府花园的正门,由汉白玉雕砌,形制仿圆明园大法海园门,呈西洋拱式风格。这是恭王府内唯一的西式建筑,为恭亲王奕䜣所建,体现了奕䜣希望通过学习西方文化技术挽救清朝之意。
后罩楼夜景
后罩楼位于府邸和花园的衔接处,东西长达189 米,是国内王府类建筑中最长的楼。后罩楼西端的5 间房称为“水法楼”,这里有国内唯一的室内园林景观遗存。两个楼层之间去除楼板,将亭台楼阁和假山溪流等搬进屋内,颇具雅韵。
锡晋斋也是恭王府中别具特色的建筑。它曾是和珅住所,当时称“嘉乐堂”,在庆王和恭亲王时称“庆宜堂”,到小恭王溥伟时,因斋内存有晋代大文人陆机手书《平复帖》,改称“锡晋斋”。殿堂内装饰有两层金丝楠木仙楼,名贵的金丝楠木千年不腐,木作工艺精美绝伦,奢华程度堪比故宫宁寿宫。小恭王溥伟对锡晋斋十分喜爱,曾在仙楼北部四面楠木墙上题写春夏秋冬四季诗。
藏品皆有故事
1937 年以后,恭王府成为辅仁大学校舍,私属宅园时代结束。新中国成立后,恭王府曾先后作为北京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单位的教学和办公场所。历经多年的搬迁腾退及修缮工作,2008 年,恭王府终于以完整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由于溥伟将府中珍宝几乎变卖殆尽,恭王府留下的旧藏很少。目前,恭王府博物馆藏品大约有5 万多件套,主要有明清家具、溥心畬书画、近年回流的王府旧藏以及一些现当代艺术品和非遗作品。
溥心畬(原名爱新觉罗· 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畬)是奕䜣次孙,自幼饱读诗书,20 世纪30 年代画名已与张大千、吴湖帆比肩。1949 年,溥心畬出海舟山,远居台湾。恭王府博物馆收藏的溥心畬书画作品共计34 组60 件,是1989 年由溥心畬生前好友万公潜捐赠的。这些书画表现了溥心畬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情感,也见证了溥心畬与万公潜的交往故事。
据冯乃恩介绍,目前,大概有200 多件恭王府旧藏分散在世界各地,其中最著名的陆机《平复帖》,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近年回流的恭王府旧藏中,清康熙郎窑红荸荠瓶、白玉鸟形对盒和苍龙教子纹盖瓶堪称精品。这几件藏品均是根据《纽约一九三三AAA 恭亲王竞卖》图录购得,造型典雅,工艺精巧,具有较高价值。
福字碑是恭王府中一件重要的文物。它位于花园假山秘云洞内,根据康熙皇帝的御笔刻成。康熙帝书法造诣颇深,但很少题字,此“福”字据传是他为孝庄太后祈福所题,苍劲有力,构思巧妙,可分解为“多田多子多才多寿”,有“天下第一福”之誉。
除了福字碑,恭王府内还有多福轩、蝠池、蝠厅等,许多建筑上也都以蝠纹装饰,体现了恭王府主人对福文化的推崇。如今,恭王府博物馆将福文化发扬、拓展,依据福字碑等文物推出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很受欢迎。
文旅融合创新
一般的博物馆主要以物质性藏品为馆藏资源,但恭王府的文化遗产除了建筑、藏品等实物外,还包括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恭王府博物馆致力于打造活态文化空间,让建筑遗址成为流淌着血脉的生动文化载体。
以王府文化为核心,恭王府博物馆策划了一系列常设展览,包括主题展和复原陈列展。主题展都与恭王府历史、文化相关,如清代王府文化展、恭王府历史沿革展、恭王府与红楼梦专题展、恭王府修缮实录展等。复原陈列展则是根据历史档案、老照片等复原一些殿堂内的陈设,展现清代同治、光绪时期恭王府的风貌。
恭王府博物馆还与国内外博物馆合作,举办一些与王府文化有关联的特展。2019 年9 月开幕的“17—21 世纪丹麦王公贵族织绣品展”,即与丹麦菲德烈堡国家历史博物馆合作,在清代王府内展示丹麦王室用品,形成别开生面的中西文化对话。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恭王府博物馆经常举办非遗方面的展览,如“广作华章——广绣历史文化与传承展”“绩续——夏布技艺传承与文化生活展”等。除了静态展示,还推出一系列精彩的品牌活动。每年“文化遗产日”期间,恭王府都会举行“非遗演出季”,邀请名家在大戏楼表演昆剧、古琴、南音等。“锦绣中华”非遗服饰秀用时尚的方式展示非遗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恭王府博物馆还配合二十四节气举办“春分祈福”“中秋寄唱”等活动。
2011 年起,历史上名动京城的“海棠雅集”重现恭王府。诗词名家齐聚府中,吟诵唱和,弘扬传统文化,歌咏时代新风。“海棠雅集”至今已成功举办8 届,由叶嘉莹先生担任“海棠诗社”社长。
冯乃恩指出,当前国家倡导文旅融合,恭王府博物馆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有充分研究、挖掘王府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参观过程中的文化含量,打造富有影响力的文化IP 和内涵化、品质化、生活化的文创产品,才能让观众把恭王府的特色文化带回家。
(本文节选自《你所不知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题目为编者所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