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14日 星期五

七夕生存攻略 之 “甜蜜经济”VS“单身经济”

文:曹志杰/海外财富网

马上就到七夕节了,各位想好怎么过了吗?去西餐厅,吃个法式大餐?精心准备一份节日礼物?还是来场浪漫的求婚?不管你准备怎么过,都肯定是要造钱的。但是,聪明的你,以为只有有对象的、有伴侣的人才会花钱吗?殊不知,“爱情诚可贵,单身价更高”啊!

有非常可靠的数据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了“单身社会”。 据国家民政局数据,我国的独居人口已从1990年的6%上升至2013年的14.6%。而截至2015年底,我国单身人口已达2亿。欧瑞国际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12年后我国独自生活的成年人有7700万。

如此规模庞大的群体,必然会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我们称之为“单身经济”。“单身经济”最初由经济学家麦卡锡2001年在《经济学人》杂志中首次提出。起初为“单身女子经济”概念。独身且收入不菲的单身女性是广告、娱乐等行业最理想的顾客。如今这个群体已不再特指单身的女性。单身经济指的是由于单身人群非常注重生活质量,崇尚高消费生活而带来商机,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

随着单身人口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单身经济类型发展出来。各大房地产商纷纷推出“单身公寓”来满足这一群体的租房需求。比如说万科推出的单身公寓在全国十余个城市广泛分布,公寓面积多在15—40平方米之间,基础配套一应俱全,房客可拎包入住。房屋装修风格总体以温馨、简约、年轻化为主,配有清雅隔间、豪华loft等各种风格。公寓在每层楼都会开辟公共区域,租客可以一同看电影、玩桌游、聊天等。单身公寓,不仅是公寓,更要能满足租客享受生活、寻求社交的情感需求。与此同时,各种“单身家具”也应运而生。“迷你小功率电锅”、“低碳小书桌”、“迷你烤箱”等产品销售火爆。

七夕生存攻略 之 “甜蜜经济”VS“单身经济”

单身套餐也是当下最火的一种单身经济形式,而且以服务闻名的海底捞还推出单人用餐服务,假如你一个人去用餐,店员会将一个玩偶放在客人对面,甚至会有店员一直陪你聊天。诸如此类的还有单人旅行,据携程网发布的《2016独自旅行报告》显示,我国独自旅行人数占总体旅游人数的比例,从2014年8.3%上升到2016年15%,其中女性占6成,而年龄多分布在19—30岁之间。独自旅行的理由,多为“一个人旅行更自在”和“希望通过旅行认识新朋友”。

中国进入“单身时代”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婚姻观念的转变,个人意识的觉醒,以及个体自立能力的增强,都促使很多人越来越晚的结婚,甚至选择不结婚。纵观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也都在某一个发展阶段,步入了“单身社会”。那么这些国家的“单身狗”又给社会经济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呢?

日本:“超单身社会”经济

我们的邻居日本也是一个单身比例非常高的国家。据有关数据统计,。日本30岁以上男性未婚比例达47%,人数是30年前的3倍有余;30岁以上未婚女性比例则为32%,是30年前的4倍多。而终身未婚的比例也明显攀升,每6位男性就有1位、每15位女性就有1位表示,希望一辈子维持单身。据日本政府预测,到2020年,30%的日本家庭将是单身家庭,而首都东京地区的单身家庭比例将超过40%。

日本“单身狗”的特点和中国目前呈现出的趋势非常相像。这些人往往是高学历、高收入的城市白领,是现代社会的消费群体的主力。而且这些人的消费观念是追求高品质、追求体验和享受,也因此形成了“单身经济”。“单身经济”取代了日本传统社会家庭消费的经济模式。

日本走入“单身社会”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社会经济是一个主要的因素。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之后,工薪族的工资就一直在下降。年收入和不婚率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男性的收入越少越容易单身,而女性则收入越高越容易单身。这体现了日本男性更愿意娶比自己收入低的女性,而女性则更愿意嫁比自己收入高的男性。简单说就是,女性是为了钱而结婚的,而男性则是为了钱而不结婚。在结婚与否这件事情上,男女因为金钱因素而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为了适应单身人士越来越多的市场变化,日本的7—11便利店推出了一项新的家政服务,旨在联手专业公司向单身人群提供家庭厨房、浴室等清洁和床上用品的洗涤服务。单身人群往往不善于清理内务,所以他们更愿意有专门的公司帮他们服务,日益增多的单身人群使便利店的存在更具有意义。

“无印良品”也在2014年推出了一套适合单身人士的“小号”厨房用品。包括小号烤箱、煮饭器、电水壶和榨汁机。如此设计摒弃了该品牌一直以“家庭”为消费主体的理念,开始将单身独居者纳入其目标消费群。

很多人表示目前商家为单身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已经让他们感觉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这些店家我会死的。没有面向单身族的店家的话,会感觉不便。”

七夕生存攻略 之 “甜蜜经济”VS“单身经济”

韩国:单身税也阻挡不了的趋势!

韩国统计厅2016年曾经发布的《2015年人口及住宅普查》显示,2015年韩国共有520.3万人独自生活,一人户的数量占全国家庭总数的27.2%,比例超过二人户(26.1%)、三人户(21.5%)、四人户(18.8%)和五人以上家庭(6.4%)。单人家庭成为了韩国最常见的家庭类型。

近年来,韩国单人家庭数量呈剧增态势。1990年,韩国仅有102.1万户单人家庭,占比仅为9.0%;2005年增至317.1万。此后单人家庭的数量继续猛增,2015年达到520.3万,数量较25年前翻了5倍。据韩国统计厅预测,到2035年韩国将有超过34.3%的单人家庭。

曾经有消息称,韩国要在未来几年针对未婚一族征收“单身税”。虽然这一消息很快被韩国政府辟谣,但是韩国政府也表示,确实意识到了低生育率的严重性,准备采取措施,曾经也确实讨论过征收“单身税”的问题,却因为反驳声音过大,未能执行。

综合新加坡《联合早报》、台湾《苹果日报》报道,韩国每四户中就有一个是单人家庭,20年后这个比例将增至三分之一,“单身经济”的庞大商机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眼球。

韩国也有类似于中国“陌陌”、“探探”的APP——“i-um”,从单身男女那里收取一些手续费,然后帮他们介绍异性朋友,会员已破百万,类似应用逾300个。

首尔“新世界”商场上月举办单身生活用品节,业绩好到连业者也意外,包括单人沙发等都热卖。许多购物网纷纷设单身商品专区,把单身者最好朋友──宠物的商品也纳入。

另外,单身人士租赁咖啡机、露营休闲用品的需求迅速增加。据统计,2008年的1.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4亿元)的生活用品租借市场规模,到2012年达1.8万亿韩元,在四年间上升了将近40%。

韩国高丽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成璎信说:“单身族在追求自由、自在和快乐的同时,对安全和便利的要求也非常高,因此,为了满足单身族这些要求,相关商品和服务也会继续问世。”

七夕生存攻略 之 “甜蜜经济”VS“单身经济”

加拿大:谈个恋爱不容易

远在北美的加拿大单身家庭的比例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加拿大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加拿大总人口为3515万,共有1410万户家庭,其中只有一人的单身家庭占28.2%。

普查数据显示,除单身家庭外,加拿大有孩双亲家庭占25.8%,无孩双亲家庭占26.5%,单亲家庭占8.9%。

加拿大统计局人口统计专家乔纳森•沙尼翁认为,单身家庭比例达到有史以来最高水平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其次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认为独自生活比较简单。

在加拿大,城市越大,单身的总人数越多。比如说单身人数最多的是多伦多:单身男性人数是683305,单身女性是705980。而排名第二位的是蒙特利尔:单身男性人数是463445,单身女性是486875。温哥华,单身男女人数都超过28万。

七夕生存攻略 之 “甜蜜经济”VS“单身经济”

各大城市的单身男性人数

七夕生存攻略 之 “甜蜜经济”VS“单身经济”

各大城市的单身女性人数

加拿大单身逐渐增多的因素是多样的,首先是人口的老龄化,其次是在现代社会,人们发现独自生活变得越来越容易。魁北克省的人最喜欢单身生活,三分之一的家庭,即 33.3% 是单身家庭。

加拿大广播公司报道说,多伦多的单身者们聚居在市中心、Mimico 区,以及沿着Yonge Street和Sheppard East附近的公寓楼内。

而West Queen West, Don Valley Parkway 以及 Eglinton Avenue 大街周围的地区,公寓密集,也是迫受单身者青睐的区域,很多单身者住在这里。

由此可见,在21世纪的今天,全世界很多地方都已进入单身时代,“单身主义”盛行。单身社会,正成为一次空前强大、无可避免的社会变革。而精明的商家早就注意到了这个群体的需求,开始准备在“单身经济”的浪潮中淘金。

新鲜的、热门的,权威的、实用的,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海外财富网。

上一篇新闻

运动品牌出海潮

下一篇新闻

2019年江苏省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推荐名单公示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