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德勤2020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预测(140页)

获取报告请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

前言

往年的《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预测》报告中,我们仅数次交叉引用了各期不同章节。而今年的交叉引用 频次远较往期更为频繁。想象一下这种现实:边缘人工智能芯片、私有5G网络以及机器人均实现互联,而 广告支持的视频和有线电视同时受彼此及低轨道卫星的影响。

为何这种交联趋势会在2020年爆发增长?

我们可以想象一片森林。生长初期,幼树彼此相距数米,独立成长。微生物、真菌、昆虫和动物在一棵树 上共同生存,但在邻近另一棵树上却可能不会具有相同的生物组织结构。每棵幼树在某种程度上便像一个 具有独立生态系统的岛屿。随着森林生长成熟,地面的树干仍旧相隔数米之远,但在30米以上的空中,树 木枝叶已然交相接触,形成可能厚达六米的茂密冠层。一个冠层之下可能覆盖数百万棵树,变成一个绵延 数千公里的统一生态系统。

相同的现象亦正发生在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例如,仅在十年前,每一项人工智能技术便像一棵棵“幼树”:如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创新并未推动视觉识别技术的提升。然后,新的深度机器学习硬件开始同时 推动所有人工智能创新的加速发展,形成“冠层效应”——一个领域的发展几乎总会推动其他人工智能独 立领域的发展。这种现象并不止步于此。直至最近,深度学习依然采用成本高达数千美元的芯片运行,耗 电量达数千瓦特,因此用途基本限于数据中心。而仅在最近两年,新型边缘人工智能芯片问世,成本不过 数美元,耗电仅数瓦,使深度学习在任何地点运行成为可能——这进一步扩大了“冠层”的覆盖范围。得 益于这一发展趋势,更多的数据、算法、信息及解决方案正不断涌入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为消费者及企 业提供速度更快、用途更广的人工智能技术。

五大生态创造巨大市场

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五大生态系统。仅智能手机生态系统每年的价值便超过一万亿美 元。电视生态系统价值高于6,000亿美元;电脑销售及配件(消费级和企业级)每年产生约4,000亿美元的 收入,企业数据中心和软件(合并)将在2020年创造约6,600亿美元的价值,同时在5G应用的推动下,至 2021年物联网的整体价值将达到5,000亿美元。

若将其他新近发展的设备——智能手表、消费无人机、电子阅读器、家用3D打印机、增强现实眼镜、虚拟 现实眼镜及智能音箱——相加,其生态系统总体规模仅达到五大生态最低水平的极小部分。

本期报告的十个章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五大生态系统的联通,以及围绕这五大生态系统的广告营销、周边销 售及内容提供。当然,至2020年底,虽然部分有声书及播客内容亦会在智能音箱播放,超过半数的有声书 将通过智能手机收听。在可预见的未来,大部分资金均将流向五大生态系统,其他所有领域将变成相对小 众的利基市场。


人工智能与设备加速融合

边缘人工智能芯片大放异彩

相信每个人者可能都经历过这样一种挫败 感——当你拿起手机调出语音转文字功 能口述一封邮件时,却发现手机并未联 网,无法使用这一功能。现在,随着新一代边缘 人工智能芯片的问世,人工智能可直接嵌入各类设 备当中,将大大减少这种令人挫败的情况发生。

我们预测,2020年边缘人工智能芯片——执行或 加速设备内,而非远程数据中心的机器学习任务 的芯片或芯片部件——销量将超过7.5亿片,创造 26亿美元的收入。这一数据是德勤2017年预测3 亿片边缘人工智能芯片销量的两倍以上,三年复 合年均增长率高达36%。此外,我们还预测边缘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将继续加速发展,增长速度将超 过芯片市场整体平均水平。至2024年,边缘人工 智能芯片销量预计将超过——甚至可能远远超 过——15亿片,年销量增长率将达到至少20%, 是半导体行业整体长期预测9%的复合年均增长率 的两倍以上。

这些边缘人工智能芯片很大可能将流向数量日益 增长的消费级设备,如高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智能音箱及可穿戴设备等,同时亦将应用于多个 企业市场——机器人、摄像头、传感器及其他物 联网设备。两者均是十分重要的市场。消费级边 缘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远大于企业市场,但其 增长速度可能相对较慢,2020至2024年的复合年 均增长率预计将为18%。

企业级边缘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发展时间虽然较短, 直到2017年才出现首个商用企业级边缘人工智能 芯片,但增长速度更快,同一时段的复合年均增 长率预测将高达50%。

至2024年,边缘人工智 能芯片销量预计将超过 15亿片,甚至可能远远超 过这一数据,年销量增长 率将达到至少20%,是半 导体行业整体长期预测 9%的复合年均增长率的 两倍以上。

德勤2020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预测(140页)


德勤2020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预测(140页)

消费级边缘人工智能: 价格亦可亲民

2020年,无论在销售数量和销售额方面,消费 级设备市场均将占整个边缘人工智能芯片市场 超过九成的份额。这些边缘人工智能芯片绝大 部分将流向高端智能手机,当前在用的所有消 费级边缘人工智能芯片中超过70%均用于智能手 机。这意味着在2020年及未来数年,人工智能 芯片的发展将主要由智能手机推动——智能手机 的销量以及采用边缘人工智能芯片的比例均会 影响人工智能芯片的增长。销量方面的趋势较 为乐观。在经历了2019年的低迷增长后(销量 同比下降了2.5%),2020年智能手机销量有望 达到15.6亿部,与2018年销量基本持平,增长 2.8%。我们认为,2020年智能手机市场将有 超过三分之一的手机配备边缘人工智能芯片。

采用边缘人工智能芯片的设备并非只有智能手机, 其他设备如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及智能音箱等亦 将配备这种芯片(图3)。短期内,这些非智能手机设备对边缘人工智能芯片销量的影响远不 及智能手机,原因是设备的市场没有增长 (如平板电脑),或是市场规模过小,难以产 生实质性影响(如2020年智能音箱和可穿戴设 备的整体销量预计仅达到1.25亿台)。然而, 许多可穿戴设备和智能音箱均依赖边缘人工智 能芯片,因此其渗透率已经处理较高水平。

边缘人工智能芯片绝大 部分将流向高端智能手机, 当前在用的所有消费级 边缘人工智能芯片中超 过70%均用于智能手机。

德勤2020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预测(140页)

智能手机边缘人工智能芯片的经济分析

目前,仅价格最高的智能手机——即价格分 布中排名前三分之一的手机——才可能配备边 缘人工智能芯片。尽管如此,部分价格低于 1,000美元的手机亦配备了人工智能。一些由 中国企业制造、配备人工智能的手机,如小米 9等,在西方国家的售价甚至低于500美元。 此外,如下文所述,智能手机配备人工智能芯 片并不意味着其价格会令消费者望而却步。

智能手机边缘人工智能芯片的成本计算虽然是 一个间接的过程,但也可能得出较为可靠的 预测。不能直接计算成本原因在于,智能手 机的“人工智能芯片”并不仅仅只是将一片单 独的芯片安装在手机里。如今的智能手机, 厚度仅有七八毫米,内部并没有空间放置多个 独立的芯片。许多各类不同的必备功能(处理、图形、内存、联网及现在的人工智能)均 集成在同一被称为系统级芯片应用程序处理器 的硅芯片膜上。“人工智能芯片”(若手机配 备)指整片硅芯片膜中用于执行或加速机器学 习计算的部分,其制造材料与芯片的其他部分 完全相同,亦采用相同的制造工序和工具。

它由数以亿计的标准晶体管组成,但与芯片的常规 处理或图形部分的排列方式不同,即具有不同的架 构。该人工智能部分通常(并未总是)被称为神经 处理单元。

迄今为止,三星、Apple及华为三家公司已制作了 其手机处理器的图像,用于展示其硅芯片膜的所 有功能,使分析人员能够清楚看到芯片上用于不同 功能的部分。如三星的Exynos 9820芯片照片便显 示,整个芯片内约5%的区域被用于人工智能处理器。 三星整个系统级芯片应用程序 处理器的成本 预估为70.50美元,是整个手机中成本第二高的部 件(仅次于显示屏),占设备材料总成本约17%。假设人工智能部分的成本与芯片上的其他部件相 同,Exynos芯片的边缘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处理器 约占芯片总成本的5%,单片成本约为3.50美元。

同样,Apple公司的A12仿生芯片将约7%的区 域用于机器学习。整个芯片的成本预估为72美 元,因此其边缘人工智能部分的成本为5.10 美元。华为麒麟970芯片成本预估为52.50美 元,其用于神经网络处理器的部分占2.1%,因而成本则为1.10美元。(芯片膜区域并 非衡量芯片总成本中人工智能成本占比的唯 一方法,但据华为所称,麒麟970的神经网 络处理器含有1.5亿个晶体管,占整个芯片全 部55亿个晶体管的2.7%。如此计算,其神经 网络处理器的成本稍高,为1.42美元。)

虽然成本区间差异较大,但我们亦可合理地将 神经网络处理器的平均成本假定为每片芯片 3.50美元。尽管价格较低,这一数据乘以5亿部 智能手机的销量(还未算上平板电脑、音箱及 可穿戴设备),便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市场。更 重要的,面对3.50美元的平均制造成本——最 低甚至仅为1美元,是否在智能手机处理芯片 中增加专用的边缘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处理器便成为一个无需考虑的问题。假设价格会上涨, 制造成本增加1美元,但转至终端客户后的价 格也仅增加不过2美元。这意味着即使是价格 低至250美元的智能手机,亦可配备神经网络 处理器及其附带的功能——更优化的摄像头、 离线语音助理等,而价格仅会上涨不到1%。

智能手机及其他设备制造商可采用不同方法获取 边缘人工智能芯片,其决定主要受到手机机型和 地域(有时候)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制造商从 专门制造和销售应用程序处理器/调制解调器但 不制造手机的第三方公司购买应用程序处理器/ 调制解调器。高通和联发科便是两个著名的例 子——2018年,这两家公司在智能手机系统级 芯片市场中的份额共达到了约60%。高通和联 发科均提供一系列价格不一的系统级芯片;虽然 并非所有芯片均含有边缘人工智能芯片,其高端 产品通常都有配备,包括高通的骁龙845和855 ,以及联发科的Helio P60。另一方面,Apple公 司却并不使用外部应用程序处理器芯片,而是使 用自己设计的系统级芯片处理器,如A11、A12 和A13仿生芯片,这些处理器均配备了边缘人工 智能。三星、华为等其他设备制造商则采用了 混合策略,从外购市场硅芯片供应商采购系统 级芯片的同时变使用自身设计制造的芯片(如 三星的Exynos 9820、华为的麒麟970/980)。

……

机器人迈向广阔未来

专业服务机器人有望呈现两位数增长

机器人从仓库挑选物品或许仍具有未来色 彩,但未来可能比想象中来的快。预计 2020年将有近100万机器人用于商业领 域,其中超过半数是专业服务机器人,将创造超 过160亿美元的营收,比2019年高30%。此外,从企业投资增速来看,专业服务机器人远高于工 业机器人(图1)。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到2020年 专业服务机器人可能会在数量上超过工业机器人, 到2021年从营收上超越工业机器人。

德勤2020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预测(140页)

这并不意味着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受阻。事 实上,工业机器人2020年的销售额有望达到 近180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9%。虽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工业机器人仍将具有重要地 位,但随着5G通讯服务和人工智能芯片的 发展,专业服务机器人市场将迎来腾飞。

德勤2020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预测(140页)

工业机器人:销量增幅有望提升

与2018和2019年相比,2020年工业机器人销量 预计会有大幅提升,达到10%。2018年,工业机 器人销量上升了5%,2019年增幅出现轻微下滑。 过去两年(时间可能更长),贸易、关税争端不 断,且导致中国汽车和科技行业增速放缓,这阻 碍了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因此2020年销量增 幅有望提升对于该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汽车行业和电/电子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最为 广泛。汽车行业的机器人应用集中于汽车生产流 水线。电/电子行业则主要利用机器人开展电路板 芯片安装。2018年,这两个行业贡献了全球工业机 器人销量的60%,其中汽车行业的工业机器人销量 达到120,000台,电/电子行业为110,000台。从工业 机器人销量增幅来看,相比2017年,2018年汽车行 业上升了2%,电/电子行业下降了14%。

德勤2020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预测(140页)

从地域来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 场: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154,000台, 占全球销量的36%,是日本(全球第二大工业机器人 市场)的近三倍,美国(全球第三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和韩国(全球第四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近四倍。

虽然工业机器人市场有望恢复健康增长的状 态,但增速仍比许多人预期的要慢得多。这可 能是由于预期过高,而非市场缺陷所致。一些 危言耸听的预测被广泛报道,让人们相信机 器人很快就会无处不在。例如,据英格兰银行 2015年预测,英国将有1,500万人口因机器人失 业;2018年布鲁金斯学会一项研究表明,美国 四分之一的就业岗位极有可能实现自动化;世界 银行2017年预测认为,到2032年全球将有6亿 岗位被机器人取代。而事实上,这些预测报告 往往选用了比较容易引起恐慌的数据,且预测 本身不仅涵盖了物理机器人(工业和专业服务机 器人),也涵盖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等工具。大多数人会认为工业机器人行业2020 年10%的增长率远低于他们预期或惧怕的水平。

虽然增速不快,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业机器人的销 量不高。全球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很大且仍在持 续增长。即使在2018-2019年销量下滑期间,全 球仍有250-300万工业机器人投入使用。预计 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装机量将比2016年高 93%(图3)。工业机器人一旦安装就能使用很 长时间:虽然使用年限视具体使用情况而定,但 使用十年(80,000–100,000小时)并不难。

装机量对于机器人用户来说比较具有参考价 值,而机器人制造商则更关心年销量和销量增长 率。2017年国际机器人联盟报告预测,2020年 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将首次超过50万台(确切 说是550,000台),超过2015年销量(254,000 台)的两倍。由于2018年和2019年出现销量增 速放缓,这一预测可能无法实现:工业机器人销 量到2021年才能突破50万台(522,000台)。

专业服务机器人: 机器人销量增长热点

有观点认为近期专业服务机器人销量出现高速 增长是由于此类机器人诞生时间较晚,销量本 身就不高。2015年全球仅有100,000台专业服 务机器人投入使用,2016年全球专业服务机器 人销量仅为100,000台。由于基数不大,20172019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就相对比较容易。

我们预测专业服务机器人行业将保持2020年的 高增速。但这一预测并非基于上述原因。我们 主要依据两项技术进步所产生的影响开展预测分析:5G网络技术令无线网络连接得到改善;边缘 人工智能芯片的价格日渐降低,功能不断增强,有 利于通过实实在在的机器人而非云端开展处理器 密集型任务。综合运用5G技术和边缘人工智能 芯片能够解决专业服务机器人目前面临的诸多问 题,提高此类机器人的功能,并吸引企业购买。

网络连接是专业服务机器人面临的挑战之一。专 业服务机器人通常处于移动状态,因此维持网 络稳定性比较困难。有线网络连接能够保证网 络的稳定性,但限制了机器人的移动性。Wi-Fi 无线网络成本较低,但服务质量无法保证,且 接入点之间的切换也时常出现问题。4G无线网 络成本较高(通常按月收费),时延明显,不 利于机器人迅速做出反应。此外,4G网络还 面临密度问题。虽然4G网络能够支持一家工 厂成千上万工业机器人的运作,但却无法以同 样的方式支持大量专业服务机器人的运作。

网络连接是专业服务机 器人面临的挑战之一。 专业服务机器人通常处于 移动状态,因此维持网 络稳定性比较困难。有 线网络连接能够保证网 络的稳定性,但限制了 机器人的移动性。

5G网络的应用可解决以上所有问题。5G网络的 良好运行率可达到99.9999%(六个9),相当于 每年的故障时间仅为五分钟。网络切片技术可 根据任务的优先级,灵活分配网络资源,从而进 一步确保重要任务的有效完成。相比LTE 40-50毫 秒和Wi-Fi 超过100毫秒的网络延迟,5G亚毫秒 级的网络延迟,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5G技术的 网络密度达到100万/平方公里。在一个占地面积 达10,000平方公里的超大型工厂或仓库里,5G 网络能够支持10,000台设备,而4G LPWA最多只 能支持607台设备。5G服务提供商仍有可能按 月收费,但企业也可通过建立私有5G网络控制

机器人有望成为商用物 联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因此受益于5G网络

相关成本。虽然5G网络在有大量金属的环境中 仍存在一定问题,但即将于2019年12月发布的 3GPP Release 16将有望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上述 缺陷。包括4G和Wi-Fi在内,任何移动网络技术 都无法在充满金属材料的工业环境中良好运行。

边缘人工智能芯片能够解决专业服务机器人运作 效果和电力消耗层面的问题。由于专业服务机器 人的移动依赖于电池,电力问题往往成为它们完 成任务的阻碍因素。利用图形处理单元(CPU) 等传统芯片实施即时机器学习算法,消耗成百上 千瓦特的电力,这对于电池驱动的机器人来说是 不切实际的。以人工智能计算为目的的芯片所需 电力则大大减少,且能够以较少的芯片支持同等 数量程序的运行,因此该类芯片更容易满足专业 服务机器人对芯片数量的要求。在机器人芯片数 量不足的情况下,5G网络能够将机器人连接至通 讯边缘服务器或云端上功能更加强大的处理器。

5G网络和边缘人工智能芯片为何无法对工业机器 人发挥同样的增长助推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我们 认为这两种技术能够实现这一效果。工业机器人和 专业服务机器人都会应用这两种技术,并因此提升 能力。但专业服务机器人提升能力的可能性远高于 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通常连接工厂有线网络, 这种网络速度快(如有必要)、可靠性强、时延 不明显、年运营成本低。此外,工业机器人有大量 空间安装其他芯片支持机器学习,同时有线网络有 助于此类机器人以较低的成本稳定连接其他功能更 加强大的处理器(如有必要)。和大多数专业服务 机器人不同,工业机器人的运作并不依赖于电池, 它们可以任意电压、功率和电流强度接入电网。

边缘人工智能芯片行业似乎已准备好迎接挑 战。英特尔、Nvidia和谷歌等大型制造商已 经在出售价格不到100美元、功率低于10瓦特的 边缘机器学习芯片。大多数此类产品的尺寸比邮 票还小,最多不过一张信用卡大小。处于网络 核心的数据中心可能会采用装有数百个芯片的机 器学习加速器。和这些加速器相比,边缘人工智 能芯片的功能相对较弱,但却能够非常有效地 开展主板人工智能计算,从而支持专业服务机 器人执行任务,即使无法连接网络也能有效运 作。预计2020年将有5,000万商用边缘机器学习 芯片出售,到2024年这一数据将增至2.5亿。

机器人有望成为商用物联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因此受益于5G网络。(近期一篇名为 “云机 器人:5G时代杀手级应用”(Cloud robots: The killer 5G application)的文章引发了关注。)所有应用中(不限于机器人),5G物联网连接 数有望在2024年达到惊人的41亿,相比2018 年(10亿)实现了27%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预 计未来五年,5G物联网市场(不限于机器人)的 年均营收增长率将达到55%,从2020年的6.94 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63亿美元。私有5G网络 市场(许多5G网络将用于机器人运作支持)也 将迎来增长。2020年,企业用于私有5G网络安 装的支出仅为几亿美元,到2023年这一数据将 增至数十亿美元。2019年,德国已将大量私有 5G网络应用于生产线上的专业服务机器人。

哪些终端市场对专业服务机器人的使用量最大?工 业机器人主要流向汽车和电子行业,而专业服务机 器人的销量则由物流行业主导(图4)。2019年售出 的约360,000台专业服务机器人中,近一半的机器 人由物流公司购买。检测和国防行业以33%和4%的 销量占比,分别位列2019年专业服务机器人销量的 第二、三位。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医疗机器人在2019 年专业服务机器人总销量中不到2%,但该类机器人 50万美元的高单价促成了37亿美元的总销售额,占 该年度专业服务机器人行业营收总额的近30%。

……

私有5G网络

企业不再受限

为了实现企业互联互通,不仅仅是一般意义 上的网络连接,更是超可靠、高速、低延 迟、高效以及高密度的无线网络连接, 企业有两个基本选择。连接公共5G网络;或者选择 私有5G网络,无论是通过与移动运营商签约获得运营支持并购买自己的网络基础设施,或是用自有 频谱维护私有5G 网络。对于众多国际大型企业来 说,私有5G网络有望成为他们的首选,尤其是制 造企业、物流中心以及港口等工业环境。

到2020年底,预计全球将有超过100家公司开 展私有5G网络部署测试,人力及物力投资将 达到上亿美元。在之后的几年内,安装单站点 和多站点私人5G网络的费用将迅速增长。到 2024年,用于私有网络的蜂窝移动网络设备 和服务的价值每年可能会增加数百亿美元。

不难理解为什么5G有这般吸引力,因为它的性能比 无线网络更好,灵活性比有线网络更大。到目前为 止,蜂窝移动网络仍难以在充满金属和无线电干扰 的环境中大规模应用。将于2020年6月颁布的企业 5G标准很有可能会消除这一限制,让5G在未来十 年被应用到工厂、仓库以及其他此前不适用的场所。

尽管并非所有企业都必须使用私有5G网络,但很 多企业都有必要使用私有5G网络。与公共网络不 同,私有5G网络可以根据使用场所的具体需求进 行配置,也可以按照每个地点的工作类型提供不 同的配置。私有网络还可以让企业决定网络部署 时间表和覆盖区域的网络质量。现场工作人员可提 供网络安装和维护服务,以及时解决问题。凭借 更高的安全性,网络所有者将能获得公共网络不可 能提供的控制权:3企业可以决定哪些用户接入网 络,哪些数据也可以保留在站点。现场保存数据可 以减少延迟。私有网络甚至可以在专用频谱上运行, 以减低第三方使用所导致的服务水平变化的风险。

面向企业的5G网络: 堪比有线网络的无线网

利用5G与机器通信并实现机器间的通信,制造 商将能建设灵活的工厂,这些工厂可以在相对 较少的停机时间内完成重新配置。当然,可能不 再需要移动工厂设备:传统的工业机械臂用途 广、价格贵,且通常需要固定在一个地方。企 业正引入越来越多可移动的设备,以提高工厂 和仓库的生产效率。例如,越来越多地使用自 动专业服务机器人—机械操控型,并非人工远 程控制型— 来搬运物品。预计2020年这类设备 的销量将达到约50万台,比上年增长30%;到 2025年,年度销售额有望突破100万台。自动 搬运车需要在5G网络的支持完成工作,如精确 的室内导航和定位(10厘米内)。这类设备变 得越来越重要,未来的工厂车间内的设备将混合 使用固定和移动网络,以实现充分的灵活性。

最后三分之一的5G 市场是绿地项目建设,尤 其是园区的开发建设。事实上,许多公司可能 最初只会在绿地项目建设工地中部署5G,但 对于进行中的绿地建设工地,因为混合使用 多种联网技术,将形成私有5G网络孤岛。

根据以往的经验,建设一个新的设施或园区 包括设计、购买、安装以及部署各种各样的 电线、以太网网线、光纤网线、3G以及/或 者4G蜂窝中继器以及WiFi设备等环节。

然而,未来5年私有5G网络将降低成本,让许 多工地可以直接跳过有线网络,或者至少可以 尽可能少地使用有线网络。在某些情况下,这 些园区可能只有暂时的联网需求。例如,私有 5G 网络可以在几天之内完成部署,以为大型 音乐节提供支持。移动运营商也可以分配移动 网络为涌入现场的20万乐迷提供服务,并保留 部分容量,但网速延迟需要满足一些要求,以 确保音乐节顺利开展,如电视直播(5G 可以 替代有线网络)、音响连接以及紧急服务。

公司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部 署私有5G网络。大型公司 可能会安装基于完全自有 的基础设施并采用(获得 市场许可的)专用频谱的 私有5G 网络。

公司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部署私有5G网络。大 型公司可能会安装基于完全自有的基础设施 并采用(获得市场许可的)专用频谱的私有 5G 网络,并通过公司内部团队或者外包给移 动运营商来进行管理。中小型公司更有可能向 公共移动网络运营商租用网络设备,外包网络 管理业务并转租频谱(频谱定位到公司所在 位置),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未经许 可的频谱。20移动运营商、系统集成商或者设 备供应商可以管理网络以及所有附属设备。

……

低轨卫星高速飞行

宽带革命还是太空垃圾?

2020年,企业全将在全球联网方面实现真正意 义上的起飞。预计到2020年底,将有超过 700颗低轨(LEO)卫星提供全球宽带互联网, 而2019年仅有约200颗。尽管这个规模还不足以连接全世界的消费者和企业,它们可能会从2020年 底或2021年初开始提供部分服务,比如为更高纬度 的地区提供网络。

为了全面看待这一问题,我们需要知道,自进入太 空时代开始以来,已有约有8,700个物体被送入太 空,其中有2,000多个是围绕地球运行的卫星。未 来几年,这些由轨道宽带基站构成的全新巨型星座有望新增16,000多颗个人卫星。全世界可能会从卫 星部署中获得具有历史意义的好处,但与此同时, 它们可能会使太空环境变得更危险、复杂。

网络连接全世界

自从Arthur C. Clarke爵士在1945年预测并推广同 步卫星通信以来,整个世界的想象力就被通过太 空进行即时全球通信的想法所吸引。在那之后的 几年里,Telstar、Intelsat和其他企业研发的几代 通信卫星已经在20世纪60年代将他的预言变成现 实。如今,企业开始部署由数百或数千颗相互连接 的卫星组成的巨型卫星座,以及与地面基站相连接 的卫星座。无论是传统航空业巨头还是新兴科技 公司, 纷纷进入市场、投资、开发和部署巨型星 座,以为全球提供担负得起的高速互联网服务。

利润动机足够明显。为没有网络或网络匮乏的地区 提供网络服务可以新增数百万消费者,并形成新的 业务模式。从消费者数量来看,这个潜在市场规模 庞大。虽然我们在提供全球网络服务方面已经取得 很大进步,但数据显示,仍有很多人没有或不能获 得足够的网络。国际电信联盟(ITU)表示,截至 2018年底,全球仅有约51%的人口使用互联网。甚至很多发达国家也没有完全普及互联网,或者 至少实现较快网速。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 发布报告称,有2,130万美国人不能接入宽带互联 网(即下载速度至少为25mbps,上传速度至少为 3mbps的网络)。有这么多人都想要接入互联网, 因此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企业将获得非常可观的 潜在收入。摩根士丹利估计,到2040年,卫星宽 带市场的规模有望达到4,0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 规模约1万亿美元的全球航天产业市场的40%。

此外,建造巨型星座的组织还将获得其他非经济方 面的好处。以Kuiper 系统为例,亚马逊在向联邦 通信委员会递交申请时提到其卫星计划的三方面社 会效益。除了为当前没有网络以及网络匮乏地区的 用户提供网络服务的直接好处以外,Kuiper声称, 更便捷网络服务将推动整体经济发展,并为政府机 构、救灾组织和现场急救人员提供支持。卫星宽 带业务领域的一家公司OneWeb的愿景是,“让每 个人在任何地方都能使用互联网”,并强调其卫星 可以帮助以前无法使用互联网的学校接入网络。

在……之前,已经发生?

有些人可能会想,这种现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的?毕竟,Viasat、Eutelsat、Hughes、Iridium 以及O3b Networks等主要商用卫星互联网服务 供应商在运营星座方面已经积累了多年的经验。 当然,也有几个著名的失败案例。例如,从上世 纪90年代末开始运行的由66颗活跃卫星组成的铱 LEO星座。它从21世纪初开始提供全球语音和数 据服务,虽然最终瞄准了一个小众市场,并采用 了新一代卫星 (Iridium NEXT),但由于用户数 量不足,一直未实现盈利。虽然Teledesic获得Bill Gates 和 Craig McCaw等杰出人士的大量投资, 但资金缺口却越来越大。该公司计划在近地轨道 部署288颗卫星,以支持全球宽带互联网连接, 但这家公司在倒闭前仅发射了一颗测试卫星。

到底是什么变了?如今,卫星宽带运营商 试图通过向用户提供更快、更低延迟和更 便宜的网络,来避免重蹈覆辙。在这个 过程中,他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选择较便宜的轨道。由于新发射服务出现以及 竞争加剧,自进入21世纪以来,卫星的发射 和制造成本已经大幅下降。从1970年到2000年,将物品送入轨道的平均成本约为18,500 美元/千克。随着SpaceX等新发射供应商的出 现,企业现在可以以约2,720美元的成本将1千 克物品送入轨道,相较之前,成本降低了85% 左右。对于提升发射经济性同样重要的是, 卫星的自重降低了。例如,上世纪90年代末 发射的第一批铱卫星每颗重达689千克,而如 今SpaceX的Starlink卫星仅为227千克。

卫星和卫星制造工艺越来越先进。 缺少大规 模生产的技术,就不能在合理的时间内,或以 合理的成本,建造包含数百或数千个卫星的星 座。为此,企业纷纷对独立卫星采用更趋模块 化的设计,利用标准化的总线技术制造,并使 用更小、更先进的组件。不少企业还采用电 力推进系统,这类系统可以通过减轻卫星重 量和降低成本来扩大竞争优势。现在出现了 专门建造这类巨型星座的卫星工厂,既节省 了成本,又加快了批量生产的速度。例如, 空中客车和OneWeb的合资企业,OneWeb Satellites,其的目标是每天造两颗卫星。

联网需求增加。在世界上的偏远或欠发达地区, 除数十亿不能使用网络和缺少网络的人群外, 不断增长的预期也在推动联网需求的增长。一波 又一波的新技术使接入网络和使用网络变得越来 越容易。随着技术不断提升,消费者、企业和 政府希望能够随时接入网络——无论身处偏远的 农村地区、海上、空中,或是其他任何地方。

互联网太空竞赛的主要参与者

来自美国、加拿大、中国、俄罗斯以及欧 洲的一些企业正努力在卫星宽带市场确立 自己的地位。截至2018年11月,FCC认为 Telesat、Kepler、LeoSat、SpaceX、OneWeb、SES (O3b)、Space Norway等公司满足 13个市场准入要求,并通过9个宽带互联网星 座部署申请。2019年7月,亚马逊又向美国 联邦通信委员会申请部署Kuiper卫星系统。

在上述案例中,最终部署星座的公司数量以 及部署在这些星座中的卫星数量都不得而 知。关键问题是:哪些公司能够证明自己的 能力,并以最快的速度抢占最大的市场份额?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市场参与者的介绍:

OneWeb。2017年,OneWeb成为首个获得 FCC批准部署和运营星座的新型卫星宽带互联 网供应商。该公司已从软银、Grupo Salinas、 高通、维珍集团以及空客等公司募集超过30亿 美元投资。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同意OneWeb 使用Ku与ka波段部署720颗卫星,该公司计划 在距离地面1,200公里高的轨道上运行卫星。 前6颗卫星于2019年2月由联盟号(Soyuz) 火 箭发射;另外32颗卫星计划于2019年底前发 射,此外,该公司还计划在2020年发射2颗 卫星。OneWeb计划在2020年底开始向北 极地区(北纬60°以北)提供有限的商业服 务,并从2021年起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

总的来说,他们的目标 都是通过提升现有服务 质量开拓新市场,并与 现有竞争对手展开竞争。

SpaceX。2018年3月,SpaceX获得美国联邦通 信委员会批准发射4,425颗使用Ku和ka 波段的 Starlink卫星;2018年11月,又批准其发射7,518 颗V波段的Starlink卫星。与很多其他提供商相 比,SpaceX对Starlink拥有更大的控制权,该公 司可以使用自主研发的猎鹰9号(Falcon 9)火 箭发射卫星。该公司于2019年5月发射了第一批 60颗卫星;目前,已有57颗完全投入使用。完 成六次发射后,Starlink将开始为北美和加拿大 提供服务,预计在24次发射后,将能使服务覆 盖全球。SpaceX目前仍在修改Starlink的轨道 计划,因此难以确定星座的最终配置情况。

亚马逊。亚马逊向FCC提出部署Kuiper系统星座 的提议目前仍在审查中。Kuiper系统由3,236颗 卫星组成,使用ka波段,高度分别为590、610 和630公里。Kuiper将很有可能使用Jeff Bezos 的太空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生产 的运载火箭。据亚马逊称,“首批578颗卫星 发射成功后,就将开始提供服务。覆盖范围从北纬56˚度和南纬56˚,随着更多卫星的发 射,服务范围很快将扩大到赤道地区。”

Kepler Communications。Kepler正在采 取一种更有针对性的方法来提升其卫星宽带 服务。该公司计划发射140颗专门用于提供物 联网服务的卫星,以支持物联网在工业、海 事、航运以及物流领域的应用。在2018年完 成两次小规模的测试发射后,该公司的目标 是在2022年建造并运行一个完整的星座。

卫星宽带的预期服务和市场

这些卫星宽带公司的目标和商业模式各不相同, 且依然不够透明。总的来说,他们的目标都是通 过提升现有服务质量开拓新市场,并与现有竞争 对手展开竞争。一旦他们的星座进入轨道并投入 运行,供应商就可以简便、快速地在这些网络上 添加新的服务。例如,高速交易、优化物流、车 队管理以及远程维护等都是潜在的机会领域。

部分供应商正瞄准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市场,并与 提供有线或光纤宽带互联网的传统电信运营商竞 争。其他供应商则期望向企业出售专用宽带连接 服务。一个相当典型的例子是,为其他通信公司 提供基础设施或移动回程,包括那些提供5G网 络的公司。 例如,OneWeb正在为其首批客户中 的两家公司:Talia 和Intermatica,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另一大机会领域则是为运输行业的船 舶、火车以及飞机提供更好更快的互联网连接。

许多卫星宽带公司已经将其宽带互联网服务推 广到农村地区和其他网络匮乏或没有网络的地 区。这将使世界上更多人从一个联系更加紧 密的社会中获得教育和经济收益。但我们目 前仍不能确定没有网络或没有足够网络的市 场的到底有多大。例如,据GSMA估计,截至 2018年,仅有7.5亿人口可随时使用移动宽带 网络,比全球约38亿不使用互联网的人口少得 多。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热点地区是北极, 包括阿拉斯加、加拿大、北欧和俄罗斯。考虑 到地理位置和客户数量相对较少,该地区的网 络服务一直比世界其他地区更慢和更贵。很多 公司都在寻找满足该地区需求的具体方案。

其他参与者也开始考虑更加具体的应用。如为物 联网设备网络提供主干网,可能是一个重要的 机遇,包括智能工厂、供应链、公用事业、石油 平台以及其他需要机器对机器通信的系统。企业 还可以向政府出售卫星宽带,以提供教育、应 急响应以及其他极度可靠的、专用网络连接。

展望未来,仅仅依靠订购可能不足以保证盈利。 某些供应商可以在基本网络服务的基础上,提供 一整套综合服务。与其向其他服务供应商出售带 宽,某些公司可能会选择通过其卫星网络来开发 自己的新应用程序。在这种情况下,成功的卫星 宽带供应商最终将能在商业和通信等领域打造完 整的价值链。例如,亚马逊的Kuiper系统可以绕过传统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直接向消费者和企 业客户提供一整套现有的和新的亚马逊服务。

……

智能手机增值服务

开拓万亿级市场

显而易见,智能手机销售是门大生意。但 即便这门生意有较大的市场规模,相比 这门生意衍生出的产品和服务营收,也 就是所谓的“智能手机增值服务”,可能很快也 会开始黯然失色。从自拍杆、来电铃声,到手机 广告、应用程序,智能手机的增值收入可能在短 短几年内让智能手机营收相形见绌。

我们预测,仅在2020年,智能手机增值服务就将 带来4,590亿美元营收,比上一年增长15%(580 亿美元),预计智能手机2020年同比增长将达266 亿美元(6%),智能手机增值服务的增长已经超 过这一涨幅。预计2020年智能手机销售额将达到 4,840亿美元,整个智能手机生态圈——智能手机 加上智能手机增值服务,价值将超过9,000亿美元。

这还不包括预计未来可能在数据网络和安 装固定宽带连接上的花费,预计在2020 年各项均将创造数千亿美元营收。

不仅如此,在其最大部件持续强劲增长 的推动下,预计到2023年,智能手机增 值市场将实现每年5%至10%的涨幅。

预计2020年智能手机销 售额将达到4,840亿美 元,整个智能手机生态 圈——智能手机加上智 能手机增值服务,价值 将超过9,000亿美元。

这说明,在2023年,智能手机的增值服务 可能每年创造超过5,000亿美元的营收。

智能手机增值服务由什么组成?

智能手机增值服务包括一系列产品和服 务(见图1),多数属于以下三个类别:

• 硬件,包括音频配件、电源相关配件、可穿戴 设备和智能音响等配件、自拍杆和手持稳定器 等相机配件、保护壳和屏幕保护膜、手机支架 和备用配件。

• 内容,涵盖游戏、音乐、视频和其他内容类型 的手机广告和软件内容。

• 服务,包括维修、保险、云存储和商务软件。

预计2020年智能手机增值营收的前三大来源 将是手机广告、应用程序(主要是游戏)和硬 件配件。我们预测,2020年,这三项共计将 创造3,700亿美元营收,占总营收的81%。举 例来说,仅硬件配件的价值(770亿美元)就 达到了其他类设备总价值的数倍:是平板电 脑(250亿美元)的3倍,视频游戏机(150 亿美元)的5倍,智能音箱(90亿美元)的8 倍,虚拟现实设备(70亿美元)的11倍。

跻身智能手机增值服务 利润最高前三名

手机广告:价值数十亿美元 手机广告是智能手机增值服务中利润最高的一 类,尽管智能手机的屏幕相对较小,但其营收成 绩斐然。手机屏幕空间有限,但手机广告却几乎 无处不在、使用率极高,且非常个性化。我们预 测,2020年,智能手机广告占所有移动设备(智 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广告的份额将达到约1,760亿 美元,同比增长18%。

德勤2020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预测(140页)

手机广告将持续强劲增长,2019年已经超过电视 广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广告类别 。7预计2017至 2020年间,手机广告占所有广告收入的份额将增 长13.2%(见图3),与之相对,电视广告同期下 降4.7%。之后,新的手机广告形式出现,手机广 告可能将继续高速增长。2020年至2021年,手机 广告营收预计增长13%。到2021年,线上广告总 额(所有设备)将占到广告总额的一半以上 (52%)。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线上广告的增长由线上视频和 社交媒体推动,二者是由持续进步的智能手机技术 支撑的。

我们预测,到2020年, 智能手机广告占移动设 备广告的份额将达到约 1,760亿美元,同比增长 18%。

德勤2020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预测(140页)

智能手机能够实现持续招商,这对广告商极有 吸引力。智能手机用户只需点击屏幕,即可 搜索、查看、购买和评论产品。预存信用卡 信息、地址信息加上生物特征身份认证,几 乎实现即时交易。增强现实等新功能还允许 人们在购买前试用。众多商品已经可以提供 这一功能,如凯莉·詹纳(Kylie Jenner)品牌 的化妆品 。这与电视和印刷广告等传统媒体 广告形成了鲜明对比,传统的媒体广告要求 消费者切换联网显示屏来搜索或购买产品。

引入视觉搜索(也称为图像反向搜索)也可 增加手机广告收入。视觉搜索使用图像作 为搜索词,而非文字。与笔记本电脑或平板 电脑相比,智能手机拍摄物体的性能要强得 多,是使用此类搜索方法的理想设备;随着 智能手机拍照性能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光线 较弱时,视觉搜索的使用率可能上升。

视觉搜索在西方才刚开始落地发展,但在 中国已经较为普遍,目前高达四分之一的 搜索是通过图片进行的。阿里巴巴旗下的 淘宝,领先的视觉搜索引擎之一,拥有 超过1,000万种产品逾30亿张图片。

智能手机还可能以另一种形式占据广告业主导地 位:应用程序安装广告,2020年预计价值600多 亿美元。应用程序内显示其他应用安装广告,以 鼓励用户下载。每次安装、打开应用程序都可能 创造几美元营收。虽然所有设备都可安装应用程 序,但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使用率最高,可能因此 成为向用户投放应用程序安装广告的主要工具。

有趣的是,自2014年来,线上广告营收增长几 乎全部由手机广告创造。预计手机广告营收将 从2015年约占线上广告总营收三分之一的560 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2,510亿美元,占总营收 的71%。在此期间,预计电脑线上广告营收将基 本保持在每年约1,020亿美元不变(图4)。

德勤2020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预测(140页)

应用程序:游戏、游戏、游戏 智能手机增值市场的第二大组成是应用 程序,预计2020年将创造1,180亿美元 营收 。预计应用商店的价值将在短期 内继续增长,主要由现有应用推动。

也许并不意外,我们预测2020年营收最高的 将是谷歌应用商店和苹果应用商店。预计 2020年这两家商店的营收将达到总营收的四 分之三左右。其余四分之一将由其他数百家 应用商店贡献,部分由三星、华为和小米等 智能手机供应商管理。许多应用商店位于中 国,据估计,中国有300家安卓应用商店。

应用程序种类繁多,包括游戏、照片与视 频、娱乐与生活方式、社交网络和音乐。此 外,应用商店营收的一小部分来自视频点播 订阅(SVOD)和音乐付费。作为最大的内 容提供商,他们往往直接向用户收费。

到目前为止,游戏应用的利润最高。预计2020 年将达到约800亿美元,比2019年增长10%以 上。虽然手机和游戏一直关系密切,甚至大 多数2G手机都至少捆绑一款游戏(还记得贪吃 蛇吗?),但智能手机、应用商店和”免费+ 增值”的商业模式使手机游戏市场得以腾飞。 一项预测显示,到2022年,智能手机、平板电 脑的游戏应用营收可能超过1,000亿美元,其 中智能手机用户贡献80%以上。手机游戏订 阅服务容易获得,这可能进一步提高营收。

2019年9月,苹果推出游戏订阅服务Arcade, 内含100多款游戏,就移动设备而言,部分为 Arcade独家特供,家庭月费4.99美元。2019年 9月23日,谷歌推出游戏订阅服务Play Pass。

手机游戏行业无疑受益于智能手机日益增强的 处理能力,这使游戏更具吸引力。功能最强大 的智能手机现在支持120 Hz游戏运行。120 Hz 的屏幕刷新率意味着每秒刷新120次,图像 运动快速流畅,是速移游戏的理想选择。截至 2019年5月,支持该速率的游戏超过100款 。

手机游戏行业无疑受益 于智能手机日益增强的处 理能力,这使游戏更具 吸引力。

游戏流媒体的引入,即游戏在云中进行,然 后传输到设备上,可进一步激励市场。Hatch Premium是首批游戏流媒体订阅服务提供商,用 户可以即时自由地访问100多款优质手机游戏, 其中包括Hatch Originals。除了释放设备存储空 间外,游戏流媒体还支持运行大型协作游戏:数 百人可以集体解谜、追敌或参与比赛竞技。5G 带来的低延迟可使手机游戏体验更加顺畅 。

硬件配件:耳机、电池和外壳

智能手机硬件配件市场预计2020年价值770亿美 元,主要包括三类:声音类、电源类和保护类。 其中,声音类、电源类可能在中期显著增长。

未来几年,耳机销量可能大幅增长,主要驱动力 来自用户从有线版本升级至无线版本。目前, 一些发达国家普遍使用有线耳机(比利时、加 拿大、丹麦、芬兰、德国、爱尔兰、意大利、 日本、荷兰、挪威、韩国、西班牙、瑞典、英 国、美国)。根据我们2019年针对发达国家 手机消费者进行的调查,68%的智能手机用户 使用有线耳机,只有23%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 无线型号。但是,无线耳机尽管较为昂贵( 高质量的无线耳机通常售价100至200美元, 而一般有线耳机价格很少超过30美元),但 是方便实用,更有优势:无需解开缠绕的耳机 线、不太可能被突出的物体或椅子扶手卡绊。 据称无线耳机音质更好。未来几年,预计多数 人不会再使用有线耳机,而无线耳机销量将从 2018年的4,600万推高至2020年的1.29亿。

此外,伴随新功能出现,预计未来十年耳机将定 期升级。音质、降噪、电池寿命、防水防汗及无 线充电等方面都可能发生改进。少数智能手机用 户还会购买多个耳机,分别适合在不同环境中使 用,如办公室专用、健身专用、通勤专用和高保 真效果。目前,英国28%的耳机用户拥有两款不 同型号的耳机,11%的用户拥有三款不同型号的 耳机,9%的用户拥有四款不同型号的耳机。

未来几年,电源相关配件(外置电池、替换电 池、充电器和数据线)应持续具有强劲需求。 快速充电器的购买需求可能是增长来源之一, 特别当集成USB-C技术的智能手机数目不断增长 时。目前,充电器的充电速率差别较大:普通 充电器的功率为2.5瓦,而智能手机最快的充电 器功率为40瓦。而USB-C接口充电器的功率最 高可达100瓦(是普通充电器的40倍),而且还 具有双向性(因此既可输出电力,又可接收电 力)。预计需要多年时间才能过渡至USB-C, 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将迎来购买力不断升级。

未来几年,耳机销量可能 大幅增长,主要驱动力来 自用户从有线版本升级至 无线版本。

对无线充电配件的需求也可能上升。无线充电 器的充电速度较慢,但可能更加方便。虽然发 达国家目前拥有无线充电器的智能手机用户尚 为少数(约20%),但由于领头智能手机供应 商已同意采用无线充电的Qi标准,未来几年无 线充电器用户应该有所增加 。共同标准的建 立可能促使第三方配件制造商全面引入无线 充电器,这将继续降低其生产成本。(目前 无线充电器价格约为10美元,而且价格越发 优惠。)一些无线充电器现在还可以同时为 多个设备充电 ,随着用户购买更多支持无线 充电的第三方设备,如无线耳机、健身手环 和智能手表,这一功能将愈发具有吸引力。

便携外置电池趋势可能继续发展,因为充电器无法 随时使用。2017年,全球移动电源市场价值163亿 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194亿美元。目前发达 国家过半智能手机用户(51%)拥有外置电池;随着 时间的推移,移动电源续航能力下降,因此需要定 期更换,从而推动重复购买。此外,由于消费者对 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充电电源需求增加,向USB-C 的过渡必然将缓缓掀起一波移动电源换代浪潮。

……

天线电视逆风前行

地面电视持久不衰

20世纪70年代,电视天线在世界范围内都是 常态。2020年,这一现象可能重现。惊讶 吗?扶好帽子:我们预测,到2020年,全球 至少有16亿人,即4.5亿个家庭,将使用天线看电 视。这是估值的最小值:从真实数据推断,这个数字甚至可能高达20亿。预计2020年广告型视频点 播(AVOD)营收可达320亿美元,除此之外,虽 然电视观看时间有所下降,但天线电视正助力全球 电视业继续增长,在部分市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不再付费观看电视。

免费电视是谁付钱呢?是广告商。我们预 测,2020年全球电视广告收入将增长超过40亿 美元,2021年将达到1,850亿美元,而2019年 为1,810亿美元。就幅度而言,市场规模的这一 变化与普遍共识并不冲突,但我们预计,变化 方向有所不同。部分人预计2018年至2021年期 间电视广告收入将下降40亿美元,但我们认为 这一数字仍将保持大致相同的增长幅度。在金 额上并没有较大差异,但上涨总比下跌好!

为什么电视天线很重要?2019年的一位墨西 哥广播员可能给出了最佳答案:“广播电视是 能够最有效开拓大众市场的媒体。” 在当今 娱乐选择激增的时代,天线电视观众的数量 提出了一些有趣的问题。首先,天线电视市场 规模有多大?第二,整体电视产业面临哪些 逆风?第三,电视广告市场是如何以及为什 么不仅如此具有弹性,而且还在不断增长?

数据反映天线电视市场规模

据我们所知,全球天线电视市场规模数据从未公 布。个别国家存有数据,监管机构记录了从模 拟地面电视广播到数字电视广播的转变方式(与 重新分配频谱息息相关),但似乎还没有一项 全球研究对使用天线电视的人数进行调查。

基于83个国家/地区、66亿总人口的真实数据(图1), 预 计2020年天线电视使用人数将达到16亿。预计印 度尼西亚、印度和尼日利亚的天线电视使用人数将 达到最多(图2)。假设数据缺乏国家的天线电视 普及率与邻国相似,那么2020年全球天线电视观 众预计将上升到20亿之高。具体而言,这个数字大 约比2020年付费观看有线电视、电信互联网协议 电视(IPTV)和直播卫星的所有人的总和多50%。

基于83个国家/地区、66 亿总人口的真实数据, 预计2020年天线电视使 用人数将达到16亿。

德勤2020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预测(140页)


德勤2020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预测(140页)

逆风而上:传统电视行 业借天线电视东风

天线电视生命力强,在整个电视版图中异军突起, 而传统电视行业作为整体(付费电视和天线电视加 在一起)正面临逆风。主要的美国市场中,几个迹 象表明,未来充满挑战。在美国,我们预测2020年 付费电视订阅用户数量将减少500万,与最近趋势 一致(见图4)。此外,我们预计2020年美国付费 电视的平均价格涨幅为零,略低于2018年和2019 年,远低于2012至2016年(图5)。最后,我们预 计2020年电视观看时数总体下降5%,最小年龄组 观看时数下降两位数。我们根据2019年所有人口中 的同比下降情况做出这一预测(图6)。受夏季奥 运会和美国总统大选影响,2020年的降幅可能稍 显放缓,但几乎可以肯定,整体将呈现下降趋势。

其他国家也初现类似趋势。巴西、墨西哥、香 港、加拿大、瑞典、丹麦、日本、新西兰、挪 威、新加坡、以色列、委内瑞拉和爱尔兰 的付费电视用户数量都在持续下降。

电视收视率在其他地区的增长抵消了下降带来 的影响,仅现阶段而言。全球范围内,2018年 至2024年期间,全球四分之三的付费电视运营 商可获得订阅业务,同期三分之二的付费电视 运营商可获得营收增长。总体而言,2018年 至2024年全球付费电视订阅数量预计将增长8% ,2024年达到11亿,但即使付费电视订阅用户增 多,整个行业盈利状况仍不如以往:与2019年相 比,2023年全球电视业收入预计将下降11%。

……

广告:电视营收为何持续上涨?

广告商仍然对传统电视有信心。在美国,2019年 平均年预售额(每年5月举行的全年广告预售,约 占大品牌电视广告年度营收的一半)同比增长 2.4%,预计2020年度将增长1.8%。这只是平均 值:部分电视频道的广告增长甚至达到两位数。

为什么广播公司的电视广告收入没有下 降,至少在收视率下降的美国市场没有随 之下降?天线电视很可能是原因之一。

在几个大型广告投放市场,天线电视的收视率正在 增长,至少处于稳定,这表示,数千万天线电视 观众观看传统电视时(大多)不会跳过广告。例 如,在美国,庞大的广告市场中天线电视份额较 高,而且还在不断扩大。在美国,超过1,600万 个家庭观看天线电视,观看人数逾4,000万,较 2010年增长48%;其中1,000万个家庭只观看天线 电视。在英国,1,200万个家庭中观看天线电视, 观看人数近3,000万人,较2012年增长2.3%,其 中,就传统电视而言,1,100万个家庭只观看免费 天线电视,虽然部分家庭也订阅了SVOD服务。

除了天线电视的增长,电视广告生命力的另一原 因是定向广告或“可寻址”广告的发展。若某家 庭拥有相应的盒子或电视(2018年过半美国家 庭,2019年约40%的英国家庭),广告商将以 溢价(在美国,价格是传统广告的三倍)向特定 家庭(尽管并非向个人)投放特定广告。在英 国,广播公司正在共同努力,让观众看到更多可寻址广告,Channel Four使用了英国天空广播 公司的AdSmart技术。2020年,美国可寻 址广告可能创造近34亿美元收入,比前一年 增长约三分之一,是2016的4.5倍。可寻址 广告尽管只占美国电视广告700亿美元年营收 的一小部分,但可助力电视业向广告商提供个 性化和观众类型归类等过去只能由数字广告实 现的功能,并且推动每千浏览量价格上涨。

最后一个促进电视广告发展的因素是,各类广告正 向数字广告转变,但这并不是一条单行道。尽管数 字广告一直在增长,并且预计增长还将继续,但广 告个人投放商正在重新分配其在数字和电视 (及其他类别)的支出;而电视和数字广告共计将 占全球广告支出的近80%。瑞银最近一项研究 显示,到2021年,受访者中的一半广告投放商计 划将资金由电视广告转而投放到数字广告中。而 另一半受访者则计划由数字广告转而投放电视 广告。公开宣布至少将部分资金投向电视的知 名公司包括摩根大通、宝洁、和亚马逊。

研究给出了这种转变背后的商业原因。英国的 一项研究发现,所有渠道中电视广告的投资回报 率最高。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电视广告是与 品牌建立情感联系的最佳方式,最有效的宣传 活动是由电视主导的活动形式。从更宏观的 层面来看,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电视与数字并 不是二元选择;相反,广告商应该找到两者相 结合的方式。考虑到近年来一些公司“全力投 入”数字领域,全球范围内部分资金,实际上 是数十亿美元,可能回流电视领域,这也不足为 奇。(需要明确的是,在部分地区,向数字时代 的转变还处于比美国或英国更早期的阶段,因此 数字广告在全球广告市场的份额仍在增加。)

……

走进内容传送网络

迎来视频、游戏以及更多精彩内容

内容传送网络(CDN)是互联网的主要组成 部分,目的是让内容更接近用户,从而提 升媒体质量、速度和可靠性。我们预 测,2020年全球CDN市场规模将达140亿美元,较2019年的估计规模110亿美元增长超过25%。到 2025年,该市场将增长逾一倍,达300亿美元,复 合年增长率将达16%以上。

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对互联网上的直播视 频需求不断增加;而且当前越来越多广播电视和 有线电视迁移到直接面向消费者的OTT互联网传送 网络,也使有关需求有所扩大。视频直播以及直 播视频游戏的出现可进一步刺激增长,以及激发 更多技术创新。尽管如此,当前还不能确定哪些 公司将获益于有关增长,这是由于市场对传送大 量媒体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能力需求即使不断增长, 但大型媒体、云计算和电信公司均各自建立或扩 展自己的内容传送网络,这些公司的成功可对现 有CDN供应商的利益构成威胁。

CDN的重要性

CDN在互联网的扩张和发展发挥了关键作 用。CDN原先是在频宽供应较为不足的时代出现, 用作更快地加载网站中较为耗用数据的部分,如 档案大小较大的图像。初期的CDN(如Akamai) 建立了地区集线器,用作储存网站中所有图像的 复本(缓存),使内容更接近在世界各地浏览互 联网的人。在如此多入网点(PoP)存在的情况 下,即使旧金山的用户在浏览欧洲服务器上的当红 网站,他们的浏览器也可从附近载有媒体复本的 CDN集线器获取有关图像。

随着越来越多人访问互联网,以及频宽供应量有 所增长,以网络为基础的站点和服务变得更丰富、 更有能力,继而进一步增强了专用CDN的需求。 这些CDN已逐步发展到可支持软件下载、加快手 机内容的传送以及支持视频等更丰富的媒体内容。 增建了这些成熟的网络和能力后,市场对加快用 户体验的CDN需求更大,为 CDN行业增长提供了 支持。如今,顶尖的全球CDN供应商已准备投入 数十亿美元扩展庞大的基础设施,以支持网络的 增长,而他们可能需要考虑以下情况:到2022 年,CDN预期将承担总互联网流量的72%,而 2017年的占比为56%。此外,除了现有的CDN供 应商外,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媒体和电信公司建立 自己的CDN。

一般CDN会把媒体存储和回放设备放置于其网络的 边缘、互联网服务供应商(ISP)或在主要大城市 区域的互联网交换中心(IXP),以更接近终端用 户。这些设备是具有大存储容量和软件能力的实 体盒子,有时又称微型数据中心。例如Netflix在全 球Open Connect CDN存放了数千个这样的盒子, 每个盒子盛载了高达八成的Netflix媒体产品。这 些盒子是定制设计的,由供应商组装后送到地区 ISP和IXP进行安装。Netflix核心负责新内容的转 码,并定期把更新推送到边缘设备。系统的负荷 和故障情况受到持续监察,使失效设备可迅速脱 机,并将容量转到其他冗余的PoP。

视频直送

一直以来,CDN市场增长的最大驱动力是不断增长 的互联网视频需求,这些需求预计将仍然是该市 场增长的最大动因。当然,互联网并非观看视频 的唯一途径;许多其他视频传送技术,如旧式的 空中广播到有线电视、DSL(铜电话线)以及私人 的互联网协议电视(IPTV)网络等如今仍在使用 中。但是,随着移动设备数量激增,为了紧跟消 费者行为不断变化的情况,以及抓紧庞大观看量 带来的广告收入,数字媒体传送已从私人IPTV网 络扩展到依托互联网运行的OTT网络,而这一扩 展也触发了互联网使用率和宽频普及度激增。

根据Sandvine公司的数据,OTT直播视频使用了 全球60%以上的互联网频宽。估计Netflix已占用 15%的全球下游互联网流量,且一项顶级的视频 直播服务已可耗用某些地区运营商网络高达40% 的下游流量。这些视频流量有所增长是由于直播 视频点播服务在不断扩张。2018年,直播视频服 务的全球订购率达6.13亿人以上,较前一年增长 27%,首次领先于有线电视。

随着多项主要的全新直播视频点播服务的推出, 直播服务的全球订购率有望大幅增长。尽管如此, 随之产生的OTT视频流量增长不一定能为特定 CDN供应商带来更大的收益。大部分的视频流量 增长是源自最大的直播视频点播服务、社交网络 以及其他超规模数字媒体公司,他们已有自设的 CDN。此外,最大的媒体公司进军直播视频点播 服务领域后,最终也可能会自行构建网络,或者 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已管控的网络。例如,一些收 购了媒体资产的主要电信公司也拥有自己的CDN。 此举可让他们在更大程度上控制从云到消费者的 传送。

尽管当前的直播视频点播服务增长主要受美国媒 体带动,但有些人却认为全球网络是开启全球市 场的途径。分析师预测亚太区市场的需求将以飞 速增长;预计到2024年,亚太区将占总视频直播 流量的51%,接近2018年的一倍。有些美国 CDN供应商在亚洲市场提供CDN服务,而部分领 先的中国CDN目前存储全国超过1,000个PoP节点, 且在其他亚洲国家设有额外网络。但是,由于覆 盖范围稀疏,以及移动网络数量有限,亚洲市场 的内容传送业务面临一定挑战。计划在亚洲扩展 业务的广播电视公司,可与熟悉有关地区情况的 CDN合作,以减少所面临的部分挑战。

直播视频游戏:下一个大挑战

尽管网络不断扩展,以满足OTT视频的增长需求, 但是,可能很快将有更丰富、更动态的内容出现, 竞夺网络的基础设施。部分全球最大的云供应商 已宣布直播多玩家视频游戏的计划。但是,与直 播视频相比,开展有关计划将面临截然不同的挑 战。

输出一个玩家设备上的游戏与输出一电影的分 别不大。但是,在多玩家的视频游戏中,“电影” 会不断因应玩家指令而变化,例如“跑步”、“转 弯”、“发射”等,而每一个玩家的游戏视域也基 于他们各自在游戏世界里的位置而不同。因此,数 据必须同时流向下游的玩家设备和回流到上游的游 戏引擎,且玩家的动作与游戏引擎产生的响应不可 出现明显的时延。时延达50毫秒或以上即可使许多 最热门的视频游戏无法玩下去。另一挑战是输出 速度,而这一点取决于频宽。一方面,要在细小 的手机屏幕持续、反复地获取图像,另一方面,许 多玩家使用4K大屏幕进行游戏,有些电视制造商 更预计提供8K输出。

要即时同步游戏与玩家之间的行动需要大量计算能 力和网络信息传递,尤其是在要求全球同步的情况 下。现今最流行的多玩家游戏可同时容纳过百万个 玩家,但它们只是把用户隔成小组,分隔到不同的 游戏情景(例如创建10,000个不同的“世界”,每 一个世界容纳100名玩家)。新的直播视频游戏供 应商声称其服务将可容许单一游戏情景支持数千名 玩家,此举对CDN处理所需同步的能力提出了更大 的需求。

谷歌正着力应对旗下Stadia直播视频游戏服务所面 临的挑战,预计将需要投入基础设施、专业技能 和大量资金,才能取得成功。谷歌2018年第四季 度的资本开支增长80%,达到68亿美元;尽管大 部分开支属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类开支。谷歌也有 一直扩张光纤网络,其中包含数百个PoP和数千个 边缘处理节点。该公司自营成熟的CDN,以支持 YouTube需求,并凭借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的专业 技能来处理内容需求和传送。事实上,Stadia的定 位是YouTube的延伸服务。因此,预计谷歌已准备 好通过自营的CDN抢占游戏流量——这再次表明 拥有自营网络的领先平台服务可支持更高层次的服 务,因此在总体CDN收入的占比也可能会更高。

尽管直播视频游戏面临诸多技术和市场挑战,数家 领先的游戏发行商已分别宣布有意为旗下顶级的特 许经营业务开发云直播。他们也可能向CDN供应商 寻求协助。到2020年,全球视频游戏市场规模将 突破25亿玩家,预计将产生1,500亿美元营收,游 戏发行商和内容传送网络可携手合作,共同打造新 一代直播媒体。

部分全球最大的云供应 商已宣布直播多玩家视 频游戏的计划。但是, 与直播视频相比,开展有 关计划将面临截然不同 的挑战。

……

广告赞助类视频

根据德勤全球预计,广告赞助类视频服务创造 的收入有望在2020年达到320亿美元。亚洲市 场(包括中国和印度)将在2020年以155亿美 元引领全球,约占全球总量的一半(见图1)。

本预测报告将呈现亚洲广告赞助类视频服务的 迅速崛起。在以免费(或低价)电视剧、电 影和体育节目吸引消费者关注的商业模式、经 济实惠的4G联网服务以及低价智能手机的推 动下,亚洲超过10亿人观看广告赞助类视频。

一些亚洲流媒体服务平台将广告赞助类视频作为 实现更宏大目标的基石。利用广告赞助类流媒体 服务积累庞大用户群并获得可靠收入后,这些平 台正在发展庞大的订阅业务,主要提供原创内容、 体育节目、音乐和游戏,目标是成为一大娱乐平 台,同时满足愿意只花时间或者可以花钱的人群。

相比之下,美国大多数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视频内 容追求的是无广告订阅模式,Netflix等公司就依 靠这种模式占据美国市场的主导地位。消费者不 喜欢观看广告:44%的美国消费者表示无广告体 验是他们注册订阅流媒体服务的首要原因。然 而,迹象表明他们开始厌倦订阅模式。美国人逐 渐厌烦需要为想看的内容支付各种订阅费用。越 来越多的电视广播公司、电影公司和科技公司推 出自己的订阅服务,而美国消费者平均使用三项 此类服务,并且倍感厌倦,这一事实表明,仅 有少数服务能够存活下来。其余300多家订阅类 服务平台如何开展竞争赢得关注和钱包份额?

广告赞助类视频能否提供一种模式,以较低 价格或免费为消费者集中提供更多种类的内 容?能否为广告商提供另一种解决方案,代替 主导在线广告市场的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它 能否为广泛的娱乐平台提供基础,让他们能 够为游戏玩家、音乐发烧友、体育迷以及其他 所有人提供服务?如果可以,广告赞助类视频 将可能成为近期向美国成功输入的亚洲模式。

广告赞助类视频:亚洲模式

在亚洲,广告赞助类视频的观众数量令人震 惊:部分领先服务平台的用户人数高达5亿(见 图2)。大多数此类服务推出于2010年之后。他 们从注重费用的消费者获取关注,进而变现盈 利,基本上是将观看广告的时间转化成需要支付 的内容,实现大规模迅速发展。但这仅仅只是开 始。其中许多最大规模的广告赞助类服务平台正 在利用类似战略迅速扩大规模并增加收入来源。

我们称之为亚洲模式的广告赞 助类视频具有以下要素:

• 广告赞助类视频核心内容:作为观看广告的交 换,用户可以观看上千部节目和电影。其中多 数内容拥有多个影视公司和电视广播公司的授 权许可。在不计收入的情况下,广告让所有人 都可以观看节目。

• 订阅优质内容:用户可以支付订阅费用获取体 育节目、国外节目、国内原创节目等优质内容。 流媒体服务平台利用订阅收入购买热门体育节 目和顶级国际节目的转播权。

• 依托移动端发展战略:亚洲流媒体服务平台聚 焦智能手机用户,从而获得迅速发展壮大。印 度、印度尼西亚等部分国家中,流媒体服务平 台吸引取了无法观看传统付费电视的消费者。 在中国等其他国家中,付费电视已经广泛普及, 但流媒体服务平台向消费者持续使用的设备提 供电视节目和电影。消费者在这两种情况下 都能轻松下载APP开始观看。

德勤2020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预测(140页)

• 多种服务捆绑:部分服务平台将广告赞助类视 频与流媒体音乐和游戏相结合,旨在打造成数 字化娱乐一站式服务平台。电信和媒体公司借 助广告赞助类流媒体视频吸引客户并实现收入 基础多元化。

• 广告创新:服务平台正在试验新形式和游戏化 制作广告,即使不是真正有趣,至少也应更易 被消费者接受。

……

“听”时代来临

有声读物与播客迎来新风口

下一次你准备专心阅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是 会戴上耳机而不是使用电子阅读器吗?有 声读物出版商希望如此,市场增长预期为 他们实现目标增加了砝码。根据德勤预测,全球有声读物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扩大25%,达到35 亿美元。有声读物并非唯一受到热捧的音频模式。 我们预计全球播客市场也将在2020年增长30%, 规模达到11亿美元,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

这些数字无法与电台广播每年420亿美元和音乐 (录制和现场)每年510亿美元的全球收入(图1) 相比,但整体媒体娱乐市场增长率仅为4%,而 即使考虑到绝对基数较低,但25%至30%的年增 长率已经非常惊人。种种迹象表明,有声读物和播客正在经历高速发展,跨出小众领域,并将凭 借自身实力成长为一大重要市场。

德勤2020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预测(140页)

耳听为实

整个音频市场呈现出高于预期的发展趋势,而有 声读物和播客也有望实现增长。例如,2018年,美 国录制音乐收入增长12%; 黑胶唱片收入上升8% ,表明实体唱片仍能吸引消费者。虽然全球电台广 播收入和全球演唱会门票销量的增长速度不尽相 同,但也比全球电视和全球(纸质)书籍收入增长 率高出几个百分点,较全球杂志和报纸收入(这两 大市场正在不断萎缩)高出10至20个百分点。 与此 同时,2018年仅美国市场的耳机销售额就达到200 亿美元,同比增长27%。人们不仅使用耳机收听播 客或有声读物,但也确实反映出收听的重要性。

这一切均表明,音频领域并未销声匿迹。借用我 们去年针对音频领域的描述:“音频是我们在进 餐、办公或开车时耳旁的低声细语。它并不喧闹 或突兀……它就在耳畔。”沉默是金,但在通勤、 做家务或锻炼时,保持沉默未必是最有趣的事情。

听众推动有声读物继续蓬勃发展

美国有声读物市场全球第一,预计将在2020 年达到15亿美元规模,并且未来几年内每年 将保持20%至25%的可持续增长。其次是中 国有声读物市场,有望在2020年创造10亿 美元收入,而2017年仅为4.5亿美元。

除了这两大进行深入研究的市场外,其他市场 相关数据较少,且市场本身均未成熟。通过各 种来源收集的数据表明,北欧四国的有声读物 每年收入约达1亿美元;2018年英国有声读物 市场规模为8500万美元,整个欧洲(包括英 国)有声读书收入总计约为5亿美元。根据 这些数据,全球有声读物市场规模为50亿美 元较为合理,其中美国和中国占比达75%。

有声读物市场不仅关乎金钱,同时也关乎听 众。201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18%的美国成年人 表示他们在过去12个月中听过有声读物,较2016 以来增长4%。假设这一增长率保持稳定,则这 些数据表明,目前美国有超过7,300万人每年至少 收听一次有声读物,中国有22.8%的人在2017年 至少听过一次有声读物。假定类似的增长率,中 国约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即3.5亿人收听有声 读物。目前,全球有声读物消费者人数超过5亿。

长远来看,即使将从2020年高达25%的迅猛 增势有所放缓,预计有声读物领域也将会继 续保持双位数增长。举例而言,美国有声读 物市场就从2013年起几乎每年保持双位数增 长率,2018年增速甚至飙升至近40%。智 能音箱的普及以及提供每月订阅服务的按需 听书(SBOD)均是推动有声读物发展的要 素。随着其他国家和地区逐步赶上美国、中国 和北欧的发展水平,全球市场增速也将加快。

不同地区和人群的有声读物消费情况也大有不 同。例如,2019年美国共有74%的有声读物听 众在车内收听。而在通勤时间较长的国家,有 声读物的收入、增长率、收听几率均高于通勤 时间较短的国家。儿童有声读物在已售有声读 物总额中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并且也成为一大 增长热点:2017年,在中国已售有声读物中占 比达40%,在美国为10%,法国为25%。

有趣的是,有声读物在书籍市场和整个传媒市场 中迅速抢占份额,然而印刷书籍却并非如此。例 如,2019年上半年中,美国消费型印刷书籍(普 通版图书)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而已下载 有声读物收入却增长34%。然而,电子书收入仍 比下载的有声读物高出77%,同期内电子书收 入下降4%。 铁杆印刷书籍爱好者似乎仍执着于 翻看实体书页,他们贡献了美国整体普通版图书 总收入的78%,实体图书仍然是主要的消费形 式。但是,在数字化时代,希望用眼看书的人群 与更愿意用耳朵听书的人群正在开战。没有人能 够确切知道结果如何,但按目前的增长率看,有 声读物的收入或将在2023年左右超越电子书。


有声读物发行方非常乐于看到有声读物市场在2020年及以后的广阔发展前景。然而,为了抢夺听众并获取 利润,他们应当确定发行哪些有声读物及其数量和频率。如果美国每年发行46,000个新节目较为合理,那 么西班牙发行650个本地语言节目或者印度每年发行95个又是否恰当?无论结果如何,这一数字必将每 年逐步增大。有声读物的制作成本不可忽略,但相对于传统书籍的推进、营销和印刷成本而言,这是相当 小的一笔投入。因此,我们预计有声读物节目的占比将逐渐上升。

在播客及其变现盈利前景方面,各种结构性不利因素表明,播客与有声读物之间的收入差距将不断缩小, 但不会彻底消除。较高的制作水准也许将发挥作用:太多播客的音质非常差,向有声读物录制技术靠近可 能需要更高定价。可采取的另一种战略是提质减量。例如,News UK将其播客数量减半,但下载量增长 一倍且广告收入增加两倍。事实上,较为知名的播客制作方将开始更专注投入地策划播客,从而可能促 使市场上的整体播客数量减少但质量更高。各种迹象也表明用户创作的播客数量可能会有所减少。许多新 出播客是访谈风格(又名“bantercast”),但因不够特别而无法在已经过热的市场上竞争。行业专家预 计,许多此类不能吸引听众或广告的播客将会停止更新,这种现象称为“播客消失(podfade)”。

智能音箱的不断普及助推有声读物和播客实现发展。2020年,智能音箱在美国和中国城市地区的市场渗 透率有望超过25%,而随着全球其他地区逐步追上,预计将实现更高增长率。这些设备深受有声读物和 播客听众欢迎,66%的美国智能音箱拥有者表示,他们至少每周使用智能音箱收听一本有声读物或播客节 目。

最后,音频行业的其他领域应保持何种心态?这取决于音频和播客听众的背景——但电台广播行业尤其 需要担心。尽管电台广播相对于传统媒体已经展现出令人意外的韧性,目前全球收入为420亿美元,并且 基于超过90%的全球每周覆盖人数比例保持缓慢稳定增长,但近期数据仍反映出令人担忧的迹象。尽管决 定收听内容并非单一的选择(例如90%的美国播客听众上周也听过电台广播),但电台广播的总体收听 分钟数仍在不断下降。2019年第一季度,美国平均电台广播收听时长缩短4分钟至1小时42分,较上年下 降3.8%。此外,各个年龄段均出现下降趋势,18岁至34岁以及35岁至49岁两大群体的跌幅最大,分别为 5.9%和4.5%。由于美国三分之二的户外收听电台广播是在车内,而且播客和有声读物也可在通勤期间 发挥与电台广播相同的作用,因此,电台广播收听分钟数的减少反映了其听众流向有声读物或播客这一说 法较为合理。对于电台广播公司而言,随着有声读物和播客不断发展,他们确实应当密切关注这些数字。

自行车的 技术变革

让自行车更快、更简单、更安全

司机们,请注意看好后视镜:路上的自行 车骑行者正越来越多,短时间内不会减 少。我们预测,相比2019年的水 平,2022年的年自行车出行量将增加上千亿次。 全球范围内,在骑车上班依然少见的许多主要城市中,自行车出行量的增长将推动长期使用自行 车的人数翻番。(例如在美国和加拿大,现在仅 有约1%的上班族使用自行车作为通勤方式。)总 体而言,我们预测在2019至2022年的三年间,骑 自行车上班的人数比例将会增长1个百分点。

乍看之下,从1%到2%的增长似乎有点微不足道。 但鉴于基数较低,这种差别便十分显著。每年新 增的上千亿次自行车出行量意味着汽车出行量将 会减少,尾气排放量会降低,对缓解交通拥堵和 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亦有溢出效益。

这一增长的背后,是一系列广泛的技术创新,包 括预测性分析、产品与应用程序设计、无线联网、 数字化城市规划工具、3D打印零部件以及电气化 等。这些由众多不同企业独立开发的创新,正推 动自行车变得更安全、更快速、更便捷,且更易 于追踪和计量,而这反过来亦使行车愈加成为第一 英里、最后一里以及整体出行更具吸引力的选择, 进一步加速自行车的普及和渗透。

城市自行车使用量的增长可推动产生深远的社会 影响——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缓解公共交通系 统拥挤以及提高公共健康水平。人们对提高交通 效率的需求在城市中尤为强烈。全球范围内,每 周均有约300万人涌入城市之中。至2025年,在 城市中生活的人数预计将比今天增加25亿人。要 保障所有这些人的出行,现有交通方式将可能面 临极大的压力。自行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近 距离出行的紧张局面:2017年美国近六成私家车 出行路程均小于10公里,路程小于5公里的略低于 50%。

德勤2020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预测(140页)

电气化:电动自行车 作为汽车的替代

上述自行车相关的众多技术中,采用电池辅助脚踏 板的电动自行车日益发展和普及,使之推动自行车 行业增长的潜力,脱颖而出。

自行车电气化并不是什么新的概念——首个以电力 驱动的自行车版权可追溯至1895年。但这一理念 并未获得广泛普及。即使在本世纪初,电动自行车 在全球大部分地区依然相对少见。例如,2006至 2012年间,电动自行车在美国所有类型(常规及 电动)自行车年销售额中的占比不到1%。中国是 个例外,2013年中国电动自行车产量达到3700万 辆,销量达到3,200万辆。相比之下,欧洲所有地 区同一年的总销量仅为180万辆,而日本为44万 辆,美国仅有区区18.5万辆。

自行车电气化并不是什么 新的概念——以电力驱动 式自行车的首个版权可 追溯至1895年。

如今,得益于近期锂离子电池技术、价格及储 电量的发展提升,电动自行车市场关注度急剧 上涨,尤其对高端车型的兴趣迅猛增长。2020 至2023年,电动自行车(采用所有电池技 术)销量预计将超过1.3亿辆,而2023年全球 电动自行车销量将突破4,000万辆,创造约 200亿美元的收入。相比之下,2025年电动 车辆(即汽车及卡车)销量预计仅为1,200万 辆;2018年底,电动车辆销量仅为510万辆。

全球外卖食品配送行业可能会深受影响。

以北京为例,每天有180万份食品配送订 单。一打披萨可能会压垮一辆机械式自行 车,对助力车来说又大材小用了,但也许会 非常适合电动货运自行车。Domino’s Pizza 在试验中发现,电动自行车不仅比汽车配送 更快,还能获得更高的客户服务评分。

共享单车:将自行车 带到有需求的地方

全球有数十亿辆自行车,其中数亿辆为私 人所有,但仅有一小部分被频繁使用。其 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往往在最需要时 找不到可用的自行车。随着共享单车潮流 的兴起,这种情况将可能发生改变。

共享单车根据需求提供自行车。目前全球有超 过1,000个无桩共享单车项目,也就是说, 有上亿辆自行车可以共享。共享单车市场甚 至还得到了寻求多元发展的自行车制造商的关 注。例如,专业折叠自行车制造商 Brompton 在英国开设了45个自行车租赁点。

在美国,共享单车的使用相频率相对较低,例 如,2018年,共享单车的出行次数仅为4,500 万次,而每天却有1.15亿辆汽车和货车在美 国的街道上行驶,——电气化将使共享单车更 具吸引力,因为它可以弥补共享单车的一大缺 点:笨重。共享自行车的设计重量超过普通自 行车的三倍,既可以使自行车更加结实耐用, 也可以降低被盗的可能性。但是由于笨重的自 行车不便使用,身体不那么健壮的人可能会放 弃使用共享单车。另一方面,电动自行车既结 实、耐用,又比机械式自行车更便于使用。

电动共享单车项目,无论有桩或无桩,均有望 在2020年以及之后实现快速增长。在美国,已 有192座启动了共享单车计划,其中超过40座 城市已经将电动自行车纳入共享单车计划中。例如Madison和 Wisconsin已于2019年6月将其 共享单车计划中的所有自行车更换为电动自行 车。试验表明,更换电动自行车后,Madison 公司的自行车使用量增加到之前的5倍。整体 更换为电动自行车后,共享单车计划的客运 量增加了1.5至4倍。相反,在淘汰掉电动自 行车的城市,自行车的使用率出现下滑。

除了更便于使用,共享电动自行车还更经济实 惠。一家创立于2017年、主营共享电动自行车 服务的中国共享出行公司,哈啰出行表示,电动 自行车是该公司盈利能力最强的业务板块。哈 出行的电动单车和电动摩托车日均使用次数达 到7亿次,是普通自行车使用次数的2倍还多。

除电气化之外,其他提 升骑行体验的技术

除电气化之外,科技还将提供大量工具,帮助提 升人们使用电动自行车和普通自行车的体验。

科技可以预测合适适宜使用自行车

在很多城市,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越来越 慢,因此驾车出行花费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这种趋势可能会使自行车,尤其是电动自 行车,在某些地方成为最便捷的交通工 具。2017年,一项分析显示,伦敦市中心一 公里范围内的平均车速为5.13公里/小时。

比2016年6.25公里/小时的速度下降19%。即 便如此,伦敦的平均行车速度依然比曼哈顿 快。在曼哈顿中心城区,汽车平均时速仅为 4.7公里/小时。在莫斯科,研究发现,司机 2018年全年用在交通拥堵上的平均时长为210 个小时。此外,在哥本哈根,62%的居民骑 自行车去上班或上学。在一项调查中,49% 的受访者表示选择骑自行车的主要原因是速 度更快,持这一观点的受访者比例比认为骑 自行车更健康、省钱或环保的受访者更多。

自行车使用者可以利用一系列技术把通勤时间精 确到分钟:首先,记录骑行时间;其次,与他 人分享出行信息;最后,帮助他人规划更快捷 的路线。智能手机就是身边最方便的工具。应 用软件不仅可以帮助骑行者记录、分享旅程, 还可以根据用户数据获取预测骑行时间。例 如,Citymapper可以提供三种不同类型的骑行 路线:安静型、常规型和快速型。为了深入应 用这一概念,该公司最近在科隆(德国)、波 尔图(葡萄牙)和特里卡拉(希腊)开始试用 一批专为自行车使用者设计的智能移动出行平 台。骑行者可以从平台上下载包括道路状况、建 筑地址或者意外事故(如道路事故)等信息, 之后平台将与其他骑行者分享这些信息。

电动共享单车项目,无 论有桩或无桩,均有望 在2020年以及之后实现 快速增长。

应用软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量化骑行体验。例 如,像应用软件Strava 和LimeBike一样,可以 计算消耗的卡路里,或者像一些健康应用软件一 样,测量不开车所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这些 信息也许不能说服所有人使用自行车,但对于喜 欢运动的人来说,可以作为一种额外的激励。

当然,也有共享单车应用软件。截至2019年7 月,谷歌地图已在24座城市开通提供共享单车 站点位置以及各站点可用单车数量等信息的服 务。共享单车公司也开发了专门的应用软件, 可以精确定位可用的自行车和收费范围。 如上 文所述,Uber现在通过其应用软件提供自行车租 赁服务。在美国,Lyft通过其应用软件提供Citi Bike 租赁服务,不久之前,该公司于2018年7月 收购了美国最大的共享单车运营商Motivate。

应用软件也可以通过 其他方法量化骑行体 验。例如,像应用软件 Strava 和LimeBike一 样,可以计算消耗的卡 路里,或者像一些健康 应用软件一样,测量不 开车所减少的温室气体 排放量。

​未来几年,交通应用程序可能会开始为自行 车使用者提供实时信息,就像Waze为汽车 驾驶人员提供信息一样。实际上,这些应用 程序可以整合各种交通方式的数据,让通勤 者随时比较不同交通方式所花费的时间。

科技让骑行更安全

安全问题是人们不使用(任何类型的)自 行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提升安全性方 面,科技也可以提供多种解决方案。

大多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运动型摄像机都 内置有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可用于探测撞车 的危险信号。基于此,某些自行车头盔可以 在发生撞车之后,拨打骑行者智能手机上预 先设置的号码,并提供可穿戴安全气囊。例 如,Hövding的可穿戴安全气囊呈项圈状,通 过USB接口充电,每秒可对骑行者的运动进 行200次监测,以防发生异常情况。一旦发生 意外,以异常运动为信号——安全气囊就会充 气,覆盖颈部和头部,大大降低导致脑震荡的 风险,几乎完全消除导致颅骨骨折的风险。

无线技术也可以让骑行者,在不用把手从车把上 拿开的情况下,向其他道路上的其他驾驶人员发 出转弯信号,因为某些骑行者认为用手操作转弯 信号灯不安全。在自行车头盔上安装蓝牙指示 灯,并将开关安装在车把上,可以解决这个难 题;某些头盔甚至还会安装刹车灯。 其他一些 类型的头盔还可以使用对讲系统,通过麦克风和 扬声器,实现近距离通信(最远900米)。同一 个网络可以同时接入最多四个自行车使用者。

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可以提高头盔的抗撞 性,并定制保护作用强大的头盔。例如,供应 商 HEXR可根据客户头部扫描数据,利用3D打印 技术定制内部为六边蜂窝形结构的头盔。该公 司称,这种头盔能够提供比普通聚苯乙烯泡沫 头盔多68%以上的保护,因为3D打印头盔内部 的每个蜂窝形结构都可以在冲击作用下弯曲。

此外,科技也可以保护骑行者免于遭受来自社会 的各种危险。女性自行车使用者,尤其容易遭受 身体上的攻击,此外,她们经常还会受到汽车驾 驶人员或者男性骑行者针对她们的着装、骑行速 度、体型,甚至孕期骑车行为等的语言暴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造商开始在头盔、灯具以 及自行车上安装越来越高质量的摄像头。拍摄反 社会行为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但可以阻止 或减少此类问题。 这不仅可以保障女性自行车使 用者的安全,还能够从整体上提高自行车的使用 率。在女性认为骑自行车安全的市场中,自行车 的使用率往往更高。例如,在荷兰、德国和丹 麦,男性和女性使用自行车的比例差别很小。总 体来看,这几个国家拥有全球最高的自行车使用 率。另一方面,一项针对美国、英国、加拿大和 澳大利亚趋势的研究发现,在使用自行车的人群 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约为2:1。在纽约和伦 敦,约四分之三使用自行车通勤的人为男性。

不过,尽管汽车在未来几 十年里可能仍很普遍,越 来越多的城市已经开始 重新分配可用空间,以 满足包括自行车在内的 其他交通工具的需求。

……

(报告来源:德勤)

获取报告请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

立即登录请点击:「链接」

上一篇新闻

可能全世界一半的爱马仕都在她们手里吧

下一篇新闻

奢侈品退潮:四大重奢巨头市值蒸发逾250亿欧元,Prada在华求变丨一周全球观察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