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外包服务”已成风口,全球行业十强中国已有一家品牌上榜 | 前线
“药企外包服务”(CXO)行业在制药领域盛行数十年,已成为新药研发到实现落地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CXO行业包括CRO/CMO/CDMO,其中,CRO可以分为临床前CRO和临床CRO两大类。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几乎所有企业的经营活动都被打乱,药企的药物研发和生产也不例外。作为服务于制药企业的CRO/CDMO公司,在全球市场秩序混乱的情况下,其市场份额和全球排名也发生了变化。
排名 企业 2020年营收 对比2019年 2020年全球员工
1、LabCorp 139.8亿美元 21.00% 750002、艾昆纬(IQVIA) 113.6亿美元 2.40% 700003、ICON+PRA 59.8亿美元 1.90% 350004、龙沙(Lonza) 49.5亿美元 12.50% 140005、PPD 46.8亿美元 16.10% 260006、Syneos 44.2亿美元 -5.60% 250007、药明系(Wuxi) 32.6亿美元 31.40% 320008、康泰伦特(Catalent) 30.9亿美元 22.90% 150009、Charles River亿美元 29.2 11.50% 1700010、Paraxel 25.0亿美元 / 19000
这项榜单涵盖了广义的CRO,其业务领域包括与新药研发相关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药物开发和原药委托生产(CDMO和CMO)。从上述排名看,全球排名前两名的CRO公司有着超过100亿美元的收入,与后面的公司有着巨大的差距,主导地位是牢不可破的。ICON对PRA的收购成为行业大事,大大提升了新公司的业务规模排名,一举跃居世界第三。“药明系”(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是榜单上的中国公司,营收增长率超过30%,排名也在稳步上升,主要是因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率先恢复了经济生产秩序,大量订单转移到了中国。
下面《医药健闻》介绍全球前十名的CRO公司。
1、 LabCorp
LabCorp的主要业务是临床诊断。先后收购Covance和Chiltern后,进入了药物研发领域,包括临床前研究还是临床研究。经过这两大并购,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CRO。2020年,公司收入接近140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了21%。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全球大部分行业和企业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冲击,但这对公司的诊断业务是非常有利的。新的冠状病毒检测业务对2020年年度业绩贡献高达24.1%。公司不仅在北美,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拥有庞大而完整的实验室体系。
2、艾昆纬(IQVIA)
艾昆纬是国内比较知名的全球制药服务商,自1997年进入大中华区以来,在上海设立总公司,在北京、广州设有分公司,在大连、香港、台湾设有公司,从而为主要人群和研究中心提供服务。艾昆纬的前身其实是2家公司,一家是IMS(艾美仕),另一家是QUINTILES(昆泰),前者主要做咨询业务,后者主要做CRO业务。两家公司于2016年宣布合并,在2017年正式更名为如今大名鼎鼎的艾昆纬。2020年,该公司的收入为113.6亿美元,增长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临床研究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尤其是在北美地区。
3、ICON+PRA
2021年2月,国际CRO巨头ICON宣布将通过现金与股票交易的总额约120亿美元并购另一家头部CRO公司PRA Health Sciences,合并后的公司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CRO,第二大临床CRO。交易完成后,PRA股东持有合并后公司约34%的股份,ICON股东将持有约66%的股份。PRA在2020年收入为31.83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3.8%;而ICON在2020年收入为27.97亿美元,比上一年下降0.3%。该交易将具有高度增值性,在第一个全年实现两位数的增值,并在增长势头的推动下增长至20%以上,预计年运行率成本协同效应为1.5亿美元。
4、龙沙(Lonza)
龙沙无疑是全球最大的CDMO公司,这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跨国公司,1897年成立于瑞士巴塞尔。2021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额达25亿瑞士法郎,核心业务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达8.47亿瑞士法郎。龙沙股票分别在瑞士证券交易所和瑞士市场指数上市,同时也在新加坡交易所二次上市。龙沙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广州、苏州、上海等地已设立生产基地与办事处。
龙沙集团经营两大业务,其中龙沙特殊成分业务(LSI)专注个人护理用品的微生物控制,在集团内体量相对较小。制药与生物技术及营养业务(LPBN)是龙沙的主要收入来源,涵盖从早期发现、定制开发再到生产活性药物成分及创新剂型,为行业所熟知的CDMO业务。2020年,龙沙为820多个临床前和临床小分子/大分子药物,以及245个商业化阶段小分子/大分子药物提供支持,生产的胶囊高达2300亿粒。此外,龙沙利用全球产能为Moderna的新冠病毒mRNA疫苗提供全方位开发和生产服务,预计年产能达到10亿剂。
5、PPD
PPD于1985年由Fred Eshelman博士创立,并于1996年首次上市。2011年,该公司通过39亿美元的收购实现了私有化。2008年,PPD与北京协和洛奇生物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独家协议,将其全球中心实验室服务拓展至中国市场。PPD能够开始向中国生物制药客户提供全面的量身订制的中心实验室服务。2009年11月,PPD收购保诺科技有限公司,其业务范围包括药物化学,药研生物学,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DMPK)和药物安全评价。PPD由此完成对中国地区的临床研究业务整合,也可以理解为其宣布在中国的全产业链CRO业务构建完成。PPD表示:今后业务发展的重点将放在Ⅱ、Ⅲ期临床试验。对于临床研究而言,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快速并具有巨大潜力的地区,PPD的目标是成为中国市场上客户首选的CRO公司。
6、Syneos Health
2017年,INC Research和Inventiv Health合并成立了Syneos Health。2020年,该公司的收入为44.2亿美元。它是上榜企业中唯一一家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业绩出现负增长的企业。
7、药明系(药明康德+药明生物)
《细数中国10家本土CDMO领军企业》一文中已说明CDMO业务只是药明康德全局业务的一部分,而药明生物的主营业务则是CDMO,且正属于上升期。2020年药明系合并收入约32.6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31.4%。员工达到32000人。这一系列出色的数据,也让药明系成为榜上唯一的中国本土企业。而中国本土CDMO行业发展如何?有哪些领军企业?请点击了解详情。
8、康泰伦特(Catalent)
康泰伦特是纽交所上市的CDMO公司。2020年,按照营收,康泰伦特位列全球CDMO行业前三。2013年3月,Catalent在中国成立了全球第8家、中国第一家临床供应中心,并以“康泰伦特”命名其中国公司。Catalent全球临床供应网络覆盖北美、欧洲和亚洲(日本,新加坡等地),而位于中国的第8家临床供应中心的成立,不仅意味着康泰伦特的全球临床供应网络的升级和扩大,更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临床供应网络的一个重要结点。这一全球领先的“端到端”临床供应服务在中国的正式落地,还加速了亚太区域的服务流程,强化了冷链系统和特殊用品管理能力。2019年,康泰伦特又在上海成立了康泰伦特唐镇临床供应中心。这是中国国内的第二家临床供应中心。
此外,强生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由康泰伦特负责生产。
9、Charles River
Charles River成立于1947年,是纽交所上市公司。该公司的业务有三个主要部分:研究模型和服务(RMS),发现和安全评估(DSA),以及制造支持。简而言之,它们是动物模型、安全评估和生产。在北京,Charles River成立了在华合资公司维通利华,如今维通利华已经从单一的动物模型供应商,成为涵盖动物模型制备、保种扩繁、动物检测等的多元化服务平台。
10、Parexel
2017年,Parexel以50亿美元被私募集团收购后退市。此后,该公司的业绩一直没有公布。2021年7月,老牌私募巨头EQT IX基金和高盛资产管理公司(GS)的私募股权业务已同意从Pamplona资本管理公司手中收购Parexel,企业价值为85亿美元,Parexel再次被易手。Parexel的特色就在于注册申报文件制作以及与药政部门的沟通能力,公司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注册申报队伍,其中就有超过100位曾经在主流制药市场国家药政部门工作过的审评员。
具体细分到CDMO行业,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 CDMO市场将从2018年的987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1577亿美元。欧美CDMO行业起步早,技术、服务和全球化布局更成熟,但其高昂的人力资源、原材料成本,与药企选择生产外包服务时节约成本的诉求相矛盾。而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和印度,一直是CDMO行业的主要增长市场。这是“由于制造成本比北美和欧洲低得多,以及有利的法规。”虽然中国和印度已成为原料药制造服务的主要供应商,但欧美仍是制药开发外包的主要中心,占据了全球的大部分市场。
行业媒体药融圈评出了2021年全球CDMO企业营收前十名。
排名 药企 营收 同比增长 国家
1、龙沙(Lonza) 48.10亿美元 12.5% 瑞士2、药明系 33.89亿美元 31.78% 中国3、康泰伦特(Catalent) 30.94亿美元 22.9% 美国4、FAREVA SA 21.37亿美元 — 法国5、Reciphaim AB 13.03亿美元 30% 瑞典6、三星生物 10.34亿美元 14.50% 韩国7、Delpharm 9.45美元 — 法国8、Siegfried 9.13亿美元 1.40% 瑞士9、勃林格殷格翰(BI) 9.05亿美元 5.6% 德国10、Aenova Group 8.57亿美元 0.55% 德国其中Catalent、FAREVASA 、Delpharm、Aenova是19年的数据,BI仅算CDMO的业务;Patheon无最新数据
以下是在CDMO行业全球市场占据高份额的部分跨国公司。
1、FAREVA SA,由Bernard Fraisse 于1990年创立的全球性、独立和家族集团。2019年营业额达18.1亿欧元,39个 生产基地 12,000名员工。FAREVA的最新战略,即向肿瘤领域的重大领域投资,以开发和制造肿瘤产品。
2、Reciphaim AB,2020年,总部位于瑞典的Recipharm以约7亿美元收购Consort Medical。2021年以营收13美元跻身全球CDMO前五名。该公司客户群占销售额的份额为大型制药公司(42%)、专业制药和仿制药公司(25%)以及中小型制药公司(15%)。
3、三星生物,2021年三星集团宣布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计划。其中CDMO领域通过建设第五和第六工厂,立志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品生产枢纽。除了生物医药品以外,也将关注疫苗以及细胞·遗传治疗剂等新时代治疗药CDMO领域。2021年底,韩国批准三星生物制剂代工生产莫德纳新冠疫苗。
4、Siegfried,另一家瑞士公司Siegfreid排在第八位。公司在瑞士、美国、马耳他、中国、德国、法国和西班牙设有生产设施,员工约3500人。该公司的服务范围从原料药开发到产品开发,注册和制造到包装和物流。公司近几年一直着眼于并购相关产业链公司以壮大公司实力。
5、勃林格殷格翰(BI),勃林格殷格翰成立于1885年,属于家族企业。CDMO是勃林格殷格翰三大支柱业务之一,也是未来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主要方向之一。勃林格殷格翰独特的CDMO模式将生物医药产业链原有的制造“瓶颈”转型为一个“服务平台”,药物研发型企业只需专注在创新药物本身的开发,而CDMO的提供者专注商业化生产从而帮助研发企业的在研新药实现产业化。全球排名前20位的制药公司和创新生物技术公司中,有60%是勃林格殷格翰CDMO业务的客户。
2021年是CMO/CDMO行业并购交易活跃的一年,已经宣布了几起大规模收购,以及几家公司对CDMO或生产设施进行小规模收购。其中赛默飞世尔完成收购PPD、丹纳赫完成收购Aldevron,成为行业注明的焦点。
科学服务领域领导者赛默飞世尔(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已完成以174亿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CRO(服务全球合同研究组织)公司PPD,并承担约35亿美元的净债务,这笔交易总价值约209亿美元。PPD致力于向制药行业、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和政府机构提供临床开发和实验室服务。此外,赛默飞世尔以约7.25亿欧元(8.75亿美元)收购了Novasep在比利时的病毒载体制造业务Henogen s.a.,从而增加了其病毒载体制造服务的合同。
丹纳赫(Danaher)宣布已完成以96亿美元现金收购生物技术公司Aldevron。Aldevron将以独立的运营公司运营,其品牌将加入丹纳赫生命科学平台。Aldevron由Michael Chambers与John Ballantyne于1998年创立于美国,服务于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生产高品质的质粒DNA、mRNA和重组蛋白,用于研发、临床试验和商业应用等。
2021年该行业还诞生了一系列小型并购交易。私募股权公司殷拓(EQT)以28亿美元收购Recipharm。私募股权公司Clayton, Dubilier & Rice斥资约37亿美元收购UDG Healthcare。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以12亿美元收购了CDMO公司 Vigene Biosciences和Cognate BioServices,Vigene Biosciences是一家位于马里兰州专门从事病毒载体研究的CDMO公司。此外,2021年3月,药明康德完成了对Oxgene的收购。Oxgene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牛津的细胞和基因疗法发现和生物制造服务合同提供商。
除了通过并购产业链相关企业丰富业务管线外,龙沙为了专注CDMO业务,将化工配料业务出售给了贝恩资本和Cinven这两家私募股权公司,企业价值42亿瑞士法郎(合45亿美元),此举显示了其对核心CDMO业务的战略重视。龙沙的CDMO业务提供端到端的药物(小分子、生物制品、细胞和基因疗法)和药物产品的开发和制造服务,主要是通过其在2017年以55亿美元收购Capsugel的口服固体剂量产品,以及吸入和非肠道药物的服务。
CDMO 市场是一个高度分散、充分市场竞争的行业。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全球领先的CDMO公司主要包括康泰伦特、Patheon、龙沙、BI等,资源相对集中,目前依然占据全球药企代工市场绝对领导地位。反观国内市场,CDMO行业长在政策红利、资本力量等优势因素参与下发展如火如荼,在内容服务上更侧重原料药方向,在产能和竞争力上,除药明生物外,在生物药CDMO业务产能方面仍然规模较小,与海外龙头企业仍有很大差距。在盈利方面,国内CDMO龙头企业平均毛利率40%,海外头部企业平均毛利率仅29%,高利润将更有助于本土CDMO企业成长,提升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