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德国新加坡迎战贸易保护,高端制造屹立不倒有秘决

当世界市场吹起寒风,感到最深战栗的往往是平时深度参与全球贸易的国家。

近日,受贸易紧张局势及需求下降等影响,德国和新加坡等贸易依赖及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纷纷下调增速预期。根据经合组织及世界银行数据,2018年德国的制造业附加值占比为23.09%,新加坡为22%,而相较之下,欧盟平均为16.19%,美国则只有11%。

高附加值制造业是让德国和新加坡具备强劲竞争力的“铠甲”,此刻却成了“软肋”。身处致力于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的“工业4.0”时代,德新两国在如何应对的问题上交出了共同的答案。

在将于10月22~24日于新加坡举办的“亚太地区工业化转型(ITAP)”贸易展览会前夕,德国下萨克森州州长韦伊(StephanWeil)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德国是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现在回看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后的情况,可以说那的确是我们成功的基础。我们认识到,当全球市场放缓,德国内部也显现影响。但从这几个世纪的宏观角度来看,我们仍会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业,这是德国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之一。”

“我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逃脱贸易局势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会坚持现有战略,也会探索新领域,”新加坡贸工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CheeHongTat)此前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因为在低端制造业领域,我们肯定是没办法竞争的。”

商业导向的“工业4.0”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德国与新加坡官员都表示,并不会对自身工业化发展路线表示怀疑。韦伊甚至称:“你可能知道,有其他欧洲国家在几十年前决定开始去工业化的进程,我不确定现在它们是否还认为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特别是2008-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我们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工业帮助德国很快恢复经济的成功。”

因此,正如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卡纳(ParagKhanna)对第一财经记者所说,德国的问题不在于太依赖工业出口,而是要在自身擅长的制造业领域增强竞争力,这也是“工业4.0”的起源。

自2013年,德国方面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提出这一概念后,各国也纷纷响应。美国开启了“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AMP2.0)”,英国也推出“高价值制造业研究中心(HVMCatapult)”倡议,新加坡等东盟国家也相继将类似项目提上日程。

德国新加坡迎战贸易保护,高端制造屹立不倒有秘决

但智能制造业到底意味着什么?第一财经记者在致力于将新加坡打造成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的非营利机构先进再工业化及科技中心(ARTC)见到了智能工厂的缩影。

企业们在这里得以体验先进设备或技术提供的生产中的数据化及智慧化解决方案,比如通过虚拟制造业实验室(VML)为工程师们提供节省时间与花销的远程培训,比如通过协作机器人和工业物联网等模块化的技术为现水平的生产组装线升级,帮人类替代重复性和危险性的任务。

本质上说,这是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将供应、制造、销售和售后智能化。我们对这种“PPP”的概念并不陌生,但往往看到“一头热”的结局。该组织战略发展总监布兰丁(BertilBrandin)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要避免这种现象最重要的是实现真正的商业导向。

他称:“一方面是要为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展现技术的价值;另一方面,我们引入的项目都是由我们的企业成员挑选的,只有在企业向我们提出需求后我们才会响应。”

德国在“工业4.0”的过程中也同样强调商业导向。以下萨克森州为例,其各地区在商业研发上的投入都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其中不伦瑞克甚至达到欧盟的两倍。也正因此,下萨克森州在汽车、船舶、飞机和农业机械制造都成为欧洲领先的地区之一。

中小型企业是中流砥柱

相比同样依赖对外出口的韩国来说,德国和新加坡的经济主体并非财阀而是中小型企业。

在韦伊所在的下萨克森州,99.6%的公司是中小型企业,约有23万家,该地区72%的员工在中小企业工作。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们认为工业化是德国经济正确的道路,尤其是所谓‘中小型企业’的模式。你可能也知道,德国经济结构是比较特殊的,是基于成千上万中小型企业,其中很多是非常有创新力和灵活性的,并且业务遍布全球市场。”

的确,在德国,大约99%的公司都为中小型企业,数量达到330万家。对这些德国中小企业来说,专业化是关键,它们往往针对那些对小公司来说太复杂,但对大公司来说又太精细的产品领域进行发展,比如香肠包装、客机机舱压力控制系统或现实化的3D解剖模型。

韦伊对第一财经记者补充道:“这些从事工业生产的公司通常被叫做‘隐形冠军’,它们规模不大,但却是自身领域的领导者。”据外媒报道,尽管德国在全球500强公司仅占28家,但在世界市场中小型企业的领导者中德国约占48%。

在新加坡,中小企业占据三分之二的公司总数,贡献了高达2000亿美元的GDP。截至2019年4月,新加坡约有22万家中小型企业。布兰丁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小型企业也是他们对接的主体。他称:“对新加坡来说,我们这种合作模式的价值所在,是让这些制造业公司留驻在新加坡,发展在新加坡,在新加坡开设工厂、创造工作机会,进行长期的业务经营。”

高度自动化会消灭工作岗位吗?

简单来说,第一财经记者从德国及新加坡官员或企业家那里听到的答案是,不会。

ARTC智能制造业部门总监龙明安(LoongMengOnn)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基本上来说,我们认为这些数字化与自动化相关的科技不会完全取代人力,因为在这过程中仍然有需要人类参与的部分,比如说监控和分析,一些专家所具有的知识是很难被机器取代的。重要的是,操纵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必须要更上一个台阶。”

德国新加坡迎战贸易保护,高端制造屹立不倒有秘决

他站在一块拥有14块大屏幕的中控室里演示,高度自动化的工厂为何仍需要人类的智慧与技能。龙明安说:“生产中的自动化不会是百分之百的,我们仍然需要人类进行监管和决策,然后由系统产生工作指令,发送到机器上进行运作。”

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管理委员会主席科克勒(JochenKöckler)则称:“工业化4.0的意思是利用先进机器的联通,这和40年前我们第一次使用机器人是一样的。有很多讨论说我们将来的制造业不会有工作岗位,这不是事实。从全球层面来看,在新加坡,工业4.0让我们学到的是,你需要大量的自动化把生产留在这里,但在印尼,可能是其他层面的好处。”

韦伊认为:“在德国,有一些研究说‘工业4.0’的出现不会损害工作,因为有工作岗位消失也有工作岗位出现。但问题是,现在失去工作的人并不是可以适应新工作岗位的人。这也是为什么,让这些人胜任或进行技能培训是德国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上一篇新闻

海事信用管理规定、海事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同时修订

下一篇新闻

乌节路竟然藏着一栋神秘废弃豪宅,价值五亿新币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