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人寿保险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第一章 行业概况
1.1 行业简介
保险业是指将通过契约形式集中起来的资金,用以补偿被保险人的经济利益业务的行业。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而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和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图1:保险的传统分类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保险分为人身险和财产险,人寿保险是人身保险的一种,以被保险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且以被保险人的生存或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人身保险。和所有保险业务一样,被保险人将风险转嫁给保险人,接受保险人的条款并支付保险费。与其他保险不同的是,人寿保险转嫁的是被保险人的生存或者死亡的风险。
1.2 行业发展概况
国内寿险行业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寿险行业自1982年恢复业务以来,经过不断的复苏发展,不断成立的保险公司打破了中国人保独家垄断的格局,此时的寿险行业以普通型寿险为主打产品,技术不突出,行业经营经验不佳,同时银保监会于 1998 年正式成立,处于探索初期的寿险行业,一放就乱、一管就死。
第二阶段:2000年后,银保渠道开始启动,经过快速扩张、监管调整,行业规模快速增长,投连险、万能险等偏理财类产品销售占比迅速提高;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行业进入低迷期,银保渠道与代理人渠道增长困难。
第三阶段:2010年底银保渠道新规整顿产品销售趋严,2011年寿险行业保费收入为-8.6%,为少有的保费收入负增长年,此时市场由分红险主导。2012年开启市场化改革,银保监会密集发布了一系列险资运用的规章条例,不断建立制度,逐步规范化和市场化,2013年银银保监会放开传统险定价。
图2:人身险行业保费收入(亿元)及增速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第四阶段:进入2014年,受益于资本市场转暖,保险公司投资受益加强,作为理财产品的替代,中短存续期、高收益的万能险需求旺盛,部分中小寿险公司大力通过万能险扩张资产负债表;2015年银保监会取消代理人资格考试,监管呈现边际宽松,代理人规模大幅提升,寿险步入了高速发展期;2016年1月,偿二代正式实施,传统险贡献实际资本;中国出现大量“安邦式”杠杆并购,直至2017年,该阶段行业集中度降低。
第五阶段:2017年开始行业监管趋严,监管强调保险回归保障,保险76号与134号文件出台规范快返型万能险,行业告别了通过中短存续期保险快速扩张的时代,2018 年行业寿险保费增速仅小幅正增长(同比增速为 0.85%),保险公司开始注重回归保障产品,此时主打健康险与年金险;直至2020年市场迅速降温后,有序举牌,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成了大势所趋。
寿险业过去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保险业于1979年开始恢复业务,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消费结构持续升级而蓬勃发展,保险资源总量迅速增加。人身保险的保费收入分别从2003年的3011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262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4.50%,其中2011年至2017年为寿险行业的连续快速发展阶段,此时保费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 19.37%(同期 GDP同比增速为 8.57%),这段时期增速表现十分亮眼。2018年行业受监管趋严以及多数公司主动调整产品销售结构的影响,寿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降至-3.42%;受2018年行业转型的逐步推动,2019年上半年行业增速回暖,升至 9.8%。
图2:寿险保费收入及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保险代理人规模高速增长是负债端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从2013起,受监管政策放松代理人考试取消、保险公司大力发展人海战术以及行业景气度提升因素影响,行业中的保险代理人规模快速增长。保险行业代理人从2013年底的290万增长至2018年底的871万,5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4.60%,其中2015、2016年同比增速高达44.92%、39.55%。
近两年保险代理人增速呈下滑趋势,2018年同比增速为7.94%。保险代理人规模的壮大是推动寿险行业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重要因素,行业代理人规模复合增长率与行业寿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呈现较大的正相关性。2020年以来代理人队伍受疫情影响的程度和持久度也超乎预期,因线下增员、培训、管理受限,削弱了代理人基础,影响延续至今,代理人规模持续下滑。截至2021年3月末,平安、国寿代理人规模分别为98.6万人、128.2万人,较年初分别下滑3.7%、7.0%,平安代理人同比下滑12.9%。
图3:寿险代理人数量及增速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银保监会
中国寿险不论是保险密度(指按当地人口计算的人均保险费额)还是保险深度(指某地保费收入占该地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虽然增长很快,但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而随着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近几年保险深度反而呈逐年下降趋势。。跟发达国家相比,受我国目前经济所处发展阶段以及民众对保险保障的认识不足等因素影响,我们的寿险保险市场发展仍不成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图4:寿险密度和深度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目前寿险行业的困境根源有:第一,财富分化,疫情导致大众财富增长不及预期,寿险作为可选消费需求疲软,导致代理人脱落,进入恶性循环;第二,资管新规提升银行地位,财富回流银行,疫情后大众低风险偏好下尤为如此;第三,政府业务替代商业需求,惠民保等产品客观形成替代,满足最基本的风险保障需求;第四,互联网保险转变客户心态和消费习惯;第五,监管进入新一轮收紧周期,进行偿二代二期工程;第六,人口老龄化导致负债端有效需求不足,资产端回报压力增大。
表1:我国寿险业成分股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第二章 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
2.1 商业模式
图5:行业主要关注指标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图6:保险行业研究体系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图7:保险的运行结构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保险公司利润模式呈双轮驱动,保费收入与投资收益成为推动公司业绩上涨的动力,保费收入的赚钱效应将能够抵挡一部分投资收益下滑带来的对净资产的影响。其风险是由于高权益类资产占比的特性,当市场出现深幅调整时,保费收入的赚钱效应无法体现。
图8:保险业商业模式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寿险公司的经营模式是通过收取保费销售各类保险产品,收取保费即成为公司的负债端的来源,所以寿险公司本质是负债经营的公司;接下来将收取的保费进行投资管理,以满足并承诺未来产品期限对风险承担赔付责任,该部分保险资金即形成资产端。寿险公司需要将产品开发和投资管理协调,资产端+负债端双轮相结合,将资产负债端的规模、期限、现金流、投资收益、久期、流动性相匹配。
图9:寿险财务分析体系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2.2 技术发展
图10:互联网保险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伴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兴起与壮大,拥有流量优势的互联网巨头对金融渗透率不断加深,渠道乃金融必争之地,金融机构的渠道变革愈演愈烈,然而保险产品差异化程度高、需求自发性强、需跨越信任鸿沟,多因素导致保险业互联网渗透率尚低。寿险行业需要下沉市场提升效率,通过互联网运营好需要高效率的模式和庞大的用户基数。未来值得寿险公司探索的方向:互联网产业链与健康管理产业链。从科技赋能“公域+私域”流量拓宽和关注提升代理人队伍质态、改善客户转化率这两个路径出发。
图11:与保险相关互联网产业图谱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图12:互联网保险业务的核心参与者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目前行业集中度较高,在马太效应加剧的行业格局下,大型险企和中小险企拥有的品牌、产品、渠道、客户等资源底蕴分化巨大,导致二者面对互联网系冲击所作的应对之策不一。具体而言,大型险企凭借自身基础优势,掌握更多应权通变的主动权,能通过改革对互联网系进行抗衡与反击;中小险企受制于自身渠道资源等相对劣势,通过与互联网系的合作纾困解难,以期在竞争激烈的保险红海中突围。
大型险企通过改革进行反击,加速科技赋能保险的运用,构筑长期的核心竞争力壁垒,维持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大型险企相较于互联网系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产品、渠道、客户三方面:1)产品:差异化、场景化、多样化的产品,客户信任感更强的高价值品牌,交叉销售、业务协同的客户需求导向生态。2)渠道:高素质且稳定的代理人队伍,“线上+线下”协同经营,前中后期“一站式”服务体系。3)客户:聚焦中产净值客群,个性化全周期服务增强客户粘性。
图13:以中国平安的寿险改革为例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3 政策监管
图14:中国保险业监管体系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保险业行政监管部门为中国银保监会。中国银保监会成立以来,一方面加强对保险市场的监管和乱象整治;另一方面在监管规则体系上不断完善,补齐监管制度短板,涉及保险公司股权治理、资产负债管理、偿付能力以及销售合规等各个层面,使得市场监管做到“有法可依”。
自律组织有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保险资产管理协会等。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保险行业自律组织的基本形式是保险行业协会或保险同业公会。它是各类保险人自行组织和自愿参加的组织。
图15:互联网保险监管政策不断出台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图16:我国保险代理人制度演变历程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框架的制度特征主要由统一监管、新兴市场和风险导向兼顾价值三部分内容组成。
图17:偿付能力监管整体框架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统一监管:中国银保监会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全国保险市场,包括对全国所有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实施统一监督和管理。统一监管不同于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分散监管模式,充分体现了我国偿付能力监管的特点。
定量监管:主要是银保监会机关对保险公司总公司资本充足性的监管,监管标准需要尽量统一;在定性监管和市场约束方面,对于与分支机构相关的风险,可以体现一定的地域差异。银保监会机关和派出机构分工协作,共同实施偿付能力监管。
定性监管的要素:
一是风险综合评级,即监管部门综合第一支柱对能够量化的风险的定量评价,和第二支柱对难以量化风险(包括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定性评价,对保险公司总体的偿付能力风险水平进行全面评价。
二是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要求与评估,即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提出具体监管要求,如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管理架构和流程等,并对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和风险状况进行评估。
三是监管检查和分析,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状况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分析。
四是监管措施,即监管机构对不满足定性监管要求的保险公司,区分不同情形,可采取的监管干预措施。
五是市场约束机制主要包括两项内容:通过对外信息披露手段,充分利用除监管部门之外的市场力量,对保险公司进行约束;监管部门通过多种手段,完善市场约束机制,优化市场环境,促进市场力量更好地发挥对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和价值评估的约束作用。
第三章 行业估值、定价机制和风险分析
3.1 综合财务分析和估值方法
图18:寿险行业综合财务分析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保险行业估值方法可以选择市盈率估值法、PEG估值法、市净率估值法、市现率、P/S市销率估值法、EV / Sales市售率估值法、RNAV重估净资产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DDM估值法、DCF现金流折现估值法、NAV净资产价值估值法等。
内含价值是针对寿险产品盈利周期长和展业费用高的特性构造的一种价值评估方法。通常,一家寿险公司的价值等于它的内含价值加上它未来 N 年的新业务价值(N 为正整数)。内含价值等于有效业务价值与调整后净资产之和,其中有效业务价值来源于新业务价值,新业务价值与内含价值预期回报是内含价值增长的主要来源。近年来,上市险企内含价值均保持相对高速及稳定的增长。
图19:内含价值结构解析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万和证券研究所
根据我国《人身保险内含价值报告编制指引》自由盈余相关指标如下:
调整净资产=自由盈余+要求资本
和内含价值的关系如下:
内含价值=自由盈余+要求资本+有效保单未来产生的股东现金流现值-持有要求资本的成本=调整净资产+有效业务现值
根据我国《人身保险内含价值报告编制指引》有效业务现值的计算如下:
有效业务现值=有效保单未来产生的股东现金流现值-持有要求资本的成本
因此有效业务价值主要是已有保单的未来利润的储备。
调整后的简化模型:
1) 假设贴现率 R:采用公式R=rf+β×(Rm-rf)计算
2) 预测有效业务价值的增长,有效业务价值增长速度前期主要由新业务价值增速带劢,随着保险市场逐渐趋于饱和,新业务价值率先减速至永续增长率,随着已有保单的逐渐到期有效价值增长率也逐渐放缓至永续增长率。
步骤:
1) 预测△自由盈余未来变化,此处建议可以把△自由盈余增加取为年初有效业务价值的一定百分比,百分比具体大小根据历史经验可知(百分比大小应该不与保险公司保单结构有关,我们假设包险公司未来不改变保单结构,则百分比不应发生太大变化)。
2) 对未来每年△自由盈余增加进行折现: 假设折现率 R,取保险公司历年调整净资产增加值作为折现作为目标价。
图20:寿险公司“股权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万和证券研究所
3.2 定价机制和驱动因素
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由保费收入和投资收益构成,寿险利润来源主要有承保业绩、投资收益和管理费收入,寿险的盈利产品主要有传统险、分红险、万能险和管理费收入。
图21:保险利润模式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图22:寿险利润来源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驱动因素:
1) 权益投资收益率:从投资端上看,险企的投资标的主要是固定收益类资产和权益类资产。
2) 利率:经济预期改善带来的利率上行,有助于保险股走出独立行情。
3) 行业政策红利:政策红利若能对险企投资端和负债端带来决定性拐点,则易引发独立行情。
表2:寿险产品的盈利模式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险企的利润一般来源于死差、费差、利差、退保差和其他差损益,最主要差损益为死差、费差与利差,利差为实际投资收益率和定价利率之差,费差为实际费用率和定价时假设的附加费用率之差,死差为实际死亡率与定价死亡率的差异。死差益、费差在优于假设时将反映至营运经验差异及其他。保障型产品对利差的依赖度较低,相较于优质的外资寿险公司,受前期销售产品种类及结构影响,国内上市险企对利差的依赖相对较大。
图23:保险公司股价驱动因素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对于寿险公司来说,其评估价值分为新业务价值和内含价值两大部分。内含价值又可分为有效业务价值和调整后净资产。新业务价值等于新业务倍数乘以新业务内含价值。而新业务内含价值又等于首年度保费(FYP)或新单标准保费(APE)乘以新业务内含价值与新单标准保费的比率。影响FYP或APE的主要有代理人、人均件数、件均保费等三个因素,而渠道结构、产品结构和缴费方式则会对NBEV/APE的值产生影响。
与其他行业不同,作为利润表上最重要一项收入的保费对保险公司来说,并不是真正的收入,而是未来的负债。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用来:1)提取责任准备金用于未来给付,2)支付当期赔付与给付,3)支付佣金和日常的各项费用。
图24:寿险公司内含价值和新业务价值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寿险公司利润驱动要素:保费及资产规模,投资收益率及利差。目前,具有投资性质的分红险保费占比达90%左右,投资收益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对保险公司盈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保险公司盈利主要来源于利差益,保费收入不是“资产”,而是“负债”,保费收入和投资资产是产生利差的基础,利差是寿险公司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寿险公司的净利润=保费收入+投资收益-营业支出-所得税。由于寿险的存续期比较长,因而寿险公司的保费增长能力、投资收益能力以及偿付充足能力至为重要。
图25:寿险公司利润驱动要素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寿险公司内含价值增长的驱动因素主要由价值核心、超额回报和资本运作三部分组成。其中,价值核心中的期初内含价值的预计回报是保证内含价值稳定增长的核心因素,而一年新业务价值则是内含价值长周期增长的保证。超额回报因素中最重要的两个增长来源是费差、死差,以及实际投资收益减去精算假设下的投资收益。从重要性来看,依次是期初内含价值的预计回报、一年新业务价值、其他经验差异、投资回报差异、假设及模型变动、市场价值调整影响、支付股息,资本注入。
图26:寿险公司内含价值增长驱动因素分解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3.3 风险分析
保险公司及行业发展面临以下风险:
1)资本市场波动:股市波动导致险企权益资产收益降低、长期股权投资减值,长端利率下行导致固收资产到期收益下滑;
2)保费收入不达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代理人队伍脱落等因素导致人身险保费收入不及预期;车险改革导致财险保费下滑。保费不达预期导致险企净资产、新业务价值、内含价值指标偏低,同时压制市场情绪;
3)保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监管政策改变导致部分险种发展空间压缩或阻力增大;
4)保险公司经营风险:上市保险公司自身经营策略不当导致业绩表现不及预期,违规行为导致信誉下滑等。
受疫情影响,代理人展业恢复进度不及预期;寿险改革不及预期;代理人下滑导致人员脱落;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带来投资收益急剧下降;利率下行将缩窄固定利率工具利差空间,并影响会计利润。
3.4 竞争分析和全球龙头企业
3.4.1 竞争分析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1)行业内现有竞争:险行业总体竞争格局上还是停滞于争抢业务与市场的较为低级的竞争水平上。
2)潜在进入者:保险行业被誉为朝阳行业,受到国内社会资本重视,众多多元金融机构都想在保险行业中分一杯羹,近年来在银保监会批筹了近20家保险公司后仍有200多家公司排队等候,按照金融机构和市场发展理论,在行业资本不断聚集的同时,发生金融风险的可能也不断增大。保险行业进入壁垒也在不断提高,所以,潜在进入者对保险行业来说威胁不大。
3)替代品:一方面,将保险产品作为一种投资理财的手段来说,包括银行储蓄、多种投资的金融产品都可作为替代品。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保障机制来看,当今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保险行业尚不存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替代品。
4)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保险行业业内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逐渐被打破,目前国内垄断程度较低。作为一个提供服务和合约性产品的行业,并不需要太多物质要素的投入,即不需要物质性资源。市场始终处于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
5)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一方面,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主要购买者都是普通大众,虽然由于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家庭经济条件提高,保险意识不断增强,但绝大多数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缺乏专业性的认识,以至于无法找到最适合个人情况的保险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在保险业务中,购买者还是相对占据主动的。
3.4.2 中国企业排名
表3:A股及港股上市保险业企业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表4:我国寿险业成分股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1)中国人寿[601628.SH]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寿险行业的龙头企业,总部位于北京, 注册资本282.65亿元人民币。作为《财富》世界500强和世界品牌500强企业——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核心成员,公司以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实力、专业领先的竞争优势及世界知名的品牌赢得了社会广泛客户的信赖,始终占据国内寿险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中国人寿的前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1949年10月经中央政府批准组建,是国内最早经营保险业务的企业之一,肩负中国寿险业探索者和开拓者的重任。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公司拥有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管理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深谙国内寿险市场经营之道。2003年12月17和18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上市。2007年1月9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回归国内A股上市,自此公司成为国内首家“三地上市”的金融保险企业。
2)新华保险[601336.SH]
是一家全国性的大型寿险企业,目前拥有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新华家园养老企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等子公司。2011年,公司在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步上市。公司建立了几乎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机构网络和多元化的销售渠道,为客户提供各类便捷、优质的人寿保险、健康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及养老保险服务。公司围绕“转型发展”和“自主经营”两大主题,确定了以续期拉动增长的转型发展路径,并以预算管理为抓手,引导机构增强自主经营能力。通过环环相扣的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经营管理水平,激发了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
3)天茂集团[000627.SZ]
是一家拥有新能源化工、医药化工和金融保险业为主的上市公司,公司在原料药和医药制剂方面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4500吨/年的布洛芬原料药生产和销售规模位居世界第三和国内第一,是国内唯一通过欧洲COS认证和美国FDA现场检查的企业;全部制剂药生产车间都通过了GMP认证;磷酸氟达拉滨、盐酸格拉司琼、米力农、氟马西尼等原料药通过了美国FDA认证;武汉药物公司的化学实验室可同时进行五个以上药物的研究和六个公斤级化合物的生产。公司保险业务由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进行。主要经营为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
3.4.3 全球重要竞争者
表5:全球寿险业龙头企业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1)友邦保险[1299.HK]
集团是最大的泛亚地区独立上市人寿保险集团,提供一系列的产品及服务,涵盖退休储蓄计划、寿险和意外及医疗保险。此外,亦为企业客户提供雇员福利、信贷保险和退休保障服务。集团在亚太区17个市场营运,包括在中国香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韩国、菲律宾、澳洲、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越南、新西兰、中国澳门和文莱拥有全资的分公司及附属公司、斯里兰卡附属公司的92%权益,以及印度合资公司的26%权益。集团今日的业务成就可追溯逾90年前于上海的发源地。按寿险保费计算,集团在亚太地区(日本除外)领先同业,并于大部分市场稳占领导地位。
2)大都会人寿(METLIFE)[MET.N]
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是领先的保险及其它金融服务提供商,为遍布全美的数以百万计的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包括美国财富五百强《财富》中排名前100位的88家公司。除美国之外,公司还在亚太地区、拉美以及欧洲设有直属的分支保险机构。
3)保德信金融集团[PRU.N/PRU.DF/PRU.L]
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是美国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主要经营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人寿保险、证券经纪和金融顾问服务、互助基金和年金、资产管理、养老金与退休相关的服务和管理、银行和信托服务、房地产经纪和搬迁服务等。集团旗下的分支机构保德信投资管理公司,与光大集团下属的光大证券公司,共同建立了光大保德信资产管理公司。
4)JAPAN POST[6178.T]
该公司是一家日本公司,主要从事邮政和物流业务、金融窗口业务、银行业务和人寿保险业务。邮政和物流业务部门从事邮政业务、物流业务以及其他业务。财务柜台业务部门从事与邮政和物流业务相关的柜台服务、银行柜台服务、保险柜台服务、产品销售业务、房地产业务、合作伙伴金融服务和其他业务。银行部门从事基金管理、融资、资产和负债管理、收费业务。人寿保险业务部门从事人寿保险业务、工作代理和商务代理服务,以及简单的保险管理业务。其他业务部门从事集团共享业务、医院业务和住宿业务。
第四章 未来发展及规划
图27: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展望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
长期来看,行业增长的旧动能在衰减,新动能在培育还未形成支撑,行业进入转型震荡期。渠道方面,原来“增员驱动”的业务模式受到挑战,未来需要通过优质的增员、扎实的培训、以及资源投入的引导来培育绩优代理人,扩大绩优代理人的规模和占比,从而提升代理人整体产能。
产品方面,我国重疾险保单数量已超 3 亿张,国内重疾险市场已经完成了“从 0 到 1”的跨越。在需求端消费者保险意识觉醒和自主购买的时代来临,而在供给端,产品本身及推广模式的同质化依然存在,重疾险已过渡到“从 1 到多”的时代,制胜三个关键点是专业化的咨询服务、定制化产品、差异化服务。
Cover Photo by Robin Kutesa on Unsplash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