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纹饰中的植物纹饰,从瓷器纹饰读懂传统文化寓意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体现在中国历代瓷器上的纹饰图案的文化内含是丰富多样的。归纳起来大致有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宗教文化、飞禽走兽、花卉翎毛,以及风俗习惯等。释其文化寓言,既有趋吉避凶的吉祥,又有美好的憧憬。中国历代对吉祥图的想往都有典籍可鉴。表现在中国历代瓷器的吉祥纹饰,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给大家整理的就是瓷器中的植物纹饰,欢迎大家指点,整理不易,喜欢请收藏转发。
莲花纹
莲花纹,也称为“荷花纹”,是一种典型的传统陶瓷器装饰纹样,也是典型的宗教纹样之一。
南北朝至唐代,作为主题纹饰,当时盛行佛教,莲花被视为佛门的“圣花”。
宋代莲花纹开始变为辅助纹饰。期间佛教逐渐世俗化,文人墨客开始最求莲花的高洁、典雅、美好的特有品质。
元至清代,莲花纹的变化较多,有缠枝莲、把莲等,并常与动物纹组合在一起,如:莲池水禽、莲池游鱼等。
莲瓣纹
以莲花花瓣为主题装饰纹样而得名。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用立体莲瓣作壶盖上的装饰。
宋代以后,莲花图案占主流,莲瓣纹退居角落。
元明清瓷器上所绘莲瓣纹或变变形莲瓣纹,就是以辅助纹饰出现在器物上。
晋 青釉
宋 耀州窑
清顺治 黄釉
宝相花纹
通常是指将某些自然界花卉(主要是莲花)的花头进行艺术处理,使之图案化、程式化、变成一种装饰化的花朵纹样。它的灵感来自于金属珠宝镶嵌的工艺美及多种花的自然美。
清雍正 青花
明成化 斗彩
牡丹纹
牡丹纹,主要指以牡丹花为主题的纹饰。其种类繁多,以色彩绚丽、芳姿艳丽、天然娇美被冠以“花中之王”,更享有“国色天香”的盛誉。
唐代人们开始崇尚牡丹,视牡丹为富贵花。
宋代既有细密繁缛之风,又有粗率简约之气,可见牡丹纹饰欣欣向荣的景象。
元明清三代牡丹纹久盛不衰。
清雍正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
菊花纹
菊花是“长寿”之花,据传朱儒子常饮用甘菊花和梧桐子泡的茶,后成了神仙。古人认为菊花能轻身益气,令人长寿。还被看作花群之中的“隐君子”。菊花是多子多福的象征,自古以来颇受人们的喜爱。
菊花纹饰出现在宋、元瓷器装饰中,其花形近似于团形。如宋耀州窑印刻菊花纹小碗,碗内模印缠枝团菊花,这是典型的耀州窑风格。
明初官窑的菊花纹相对比较单调,清代菊花纹在绘画和构图质量上都有显著的提高。
清乾隆 粉彩
绣球花纹
因其花朵形状与绣球相似而得名。
绣球花纹常由大小不等的花头或龙凤等作为主体形象,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结构,在器物的装饰带重疏密而均匀的排列开来。
可分为十团、八团、十二团、十六团、二十四团等。两个团花相连称为“双球花”,多个小团花遍布组成,即为“遍地绣球”,又称为“皮球花”或“金钱蟒”。
清代景德镇窑比较常见。
清雍正 斗彩
清光绪 青花
百花纹
也称为“满花纹”,“万花纹”,“万花堆”。
百花纹指以各种花卉为题材,绘满整个器身而组成的图案。
构图主要以“牡丹”为主,另外,还绘有菊花、茶花、荷花、月季花、百合花、牵牛花等花卉。由于百花太过繁密,而不易见到纹饰底色,因此有“百花不露底”的俗称,绘画及其工整。
最早见于清乾隆景德镇粉彩瓷器上。
冰梅纹
也称为“冰裂梅花纹”。
冰梅纹始创于清代康熙时期,图案地纹主要是以仿宋官窑的冰裂片纹,然后在地纹上描画朵梅花或枝梅,犹如冬天的雪花与冰雪相映,所以称为“冰裂纹”。
蕉叶纹
因其以芭蕉叶为题材而组成带状纹饰,故名。
蕉叶纹最初流行于商末青铜器上,严格上说早期蕉叶纹实际上是一种兽体的变形纹。
作为瓷器上的纹饰始见于宋代,定窑、龙泉窑和景德镇窑,多作为瓷器的辅助装饰纹样,划花是主要的表现手法。
元明清时期更为盛行,主要装饰手法为彩绘。
明宣德 青花海水蕉叶纹尊
瓜果纹
以各种植物果实为主题。历代装饰手法有模印、贴塑、雕刻、彩绘等。
瓜果纹始见于唐代,唐宋两代陶瓷器上以葡萄纹和石榴纹较为多见,有缠枝葡萄、婴戏葡萄、婴戏石榴等图案,寓意多子多孙。江西水吉宋墓出土的耀州窑青釉盘,盘内刻划石榴树上三童嬉戏的花纹。元代青花瓷器上常以瓜果纹组成秋实画面,如青花大盘上多绘葡萄、西瓜、芭蕉与花草组成的秋实图案。明清两代陶瓷器上,瓜果纹样增多,表现方式有图案性与写实性两类,以青花、釉里红、彩绘及雕刻等多种手法及色彩表现石榴纹、荔枝纹、葡萄纹、枇杷纹、桃纹、西瓜纹、苹果纹、樱桃纹等,并在吉祥观念影响下,形成丰富多彩的吉祥纹饰。
葡萄
石榴
柿子
果纹
指以各种植物果实为主题的纹饰。
最常见的三果纹是以佛手、桃、石榴组成的纹式,三者结合,寓意多福、多寿、多子。
特别指出雍正时的瓷器多以荔枝取代佛手,究其原因可能与雍正帝的个人喜好有关。
桃子
海石榴纹
因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
被民间视为象征多子的祥瑞之果,海石榴纹遂成为一种吉祥纹饰。
海石榴纹是陶瓷装饰的纹样之一,从伊朗传入,伊朗那时叫安石国,所以石榴古时称安石榴。可知,石榴是在汉代传入中国的,传入中国后备受喜爱,成为一时的奇花异卉,为文人雅士所追捧。
有关“海石榴”的说法有三,一是海石榴即石榴。《汉语大词典》云“海榴,即石榴,又名海石榴”。二是宋代《全芳备祖》中有“石榴,一名海榴”句。三是石榴由境外传来,固加“海”字。
石榴纹
缠枝石榴纹
石榴纹
岁寒三友纹
大多数以象征常青不老的松、君子之道的竹和冰肌玉骨的梅组成岁寒三友纹,以此来表达清高坚贞节气的松竹梅纹。
元代景德镇始见,主要来源于元代特定的政治与背景中产生的人文画。
明清两代被大量应用,清代比明代复杂,构图模式有完整和简略之分。
明宣德 青花松竹梅纹盘
缠枝纹
因其结构连绵不断缠枝纹瓷器 ,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寓意吉庆。缠枝纹是以藤蔓卷草经提炼变化而成,委婉多姿,富有动感,优美生动。
原始构思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漆器的装饰表现手法,已经具备缠枝纹的基本特征。
作为瓷器纹样最早出现在元青花中。明清尤为甚行。
折枝纹
构图方法是从花卉或花果上截取一枝或一部分,这种形状象折下的花枝或花果的纹样,称为“折枝花纹”、“折枝果纹”或“折枝花果纹”。
常出现在宋代定窑、耀州窑、磁州窑、吉州窑等器物上,元代以后更加盛行。明清时期表现更加成熟丰富。
青花折枝茶花纹如意耳扁壶
忍冬纹
俗称“金银花”、“金银藤”,是一种缠绕植物,多年生常绿灌木。因忍历严寒而不凋萎,所以又有忍冬之称。
始见于魏晋时期浙江一带青瓷上,与佛教的传入有关系,宋元之后,已基本消失,明清时期偶尔出现。
卷草纹
又称“卷枝纹”、“卷叶纹”,由忍冬纹发展而来,多取忍冬、荷花、兰花、牡丹等花草,经处理后作"S"形波状曲线排列,构成二方连续图案,花草造型多曲卷圆润,通称卷草纹。
汉代已有卷草纹的出现,南北朝大量运用于碑刻边饰,唐代广泛流行,宋、元、明、清继续发展。
定窑
斗彩
青花
过枝纹
又称"过墙花"、"过墙龙",所谓过枝,即指器物内壁与外壁或器盖与器身的纹饰相连,浑然一体,宛如花枝越过墙头,从外壁伸至内墙。常见纹样有过枝花卉、过枝花果等。
粉彩
青花
粉彩
花皮球纹
以多个大小不一、花色不同的团花,似有规则似无规则地排列构成图案,宛如跳动的花皮球。皮球花纹的基本单位是团花,即圆形适合纹样。团花纹成熟于隋代,隋唐陶瓷器上较为常见,制作手法多为模印。明、清两代团花纹再度盛行,且内涵远比隋唐时期要丰富,表现手法主要是彩绘。
专业送拍,目前国内业务有送拍北京保利,北京翰海,中国嘉德;海外业务有送拍澳门中信,香港保利,中国艺海,台湾中正,香港劳伦斯,新加坡金沙,美国大联盟,阿联酋迪拜拍卖等,承诺送不进去全额退款,根据各拍卖行历史成交记录为您选择您藏品适合的拍卖行合作上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