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百味,全球大撤退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快餐连锁店是哪一家?
答案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麦当劳、肯德基或者星巴克,而是以三明治起家的赛百味(SUBWAY)。
正是这家快餐巨头,近两年在全球范围爆发持续的“关店潮”:
2016年,赛百味在美国关闭300多家门店;
2017年,赛百味关门909家,几乎是2016年的三倍;
2018年,赛百味全球市场继续低迷,超百家门店处于倒闭的边缘;
从神坛跌下来d的赛百味,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反思和借鉴。在当下快速变化的时代,没有一个品牌是安全的;不懂变革,不懂市场,迟早会被淘汰。
一.赛百味的崛起和衰落
赛百味的前身,是位于布里波特的一家三明治小店。截止到2007年,这家以销售新鲜三明治和沙拉为主的快餐店,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百盛和麦当劳的全球第三大速食餐厅。到了2010年,赛百味达到了它的巅峰时刻,它超过了百盛和麦当劳成为了全球门店最多的快餐品牌,门店数量一度超过34200家。
赛百味闪电般的扩张速度,和它创始人的“求快”风格是分不开的。当赛百味第一家店刚起步时,他想到的是在建50家门店;当店铺达到1000家时,他想把数量扩展到5000家;2011年,当赛百味门店超过麦当劳,成为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店的时候;他为赛百味规划了10万+门店的愿景。于是,疯狂的扩张使得这一品牌随处可见,火车站、学校、购物中心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盛极而衰、否极泰来。在赛百味成为全球最大快餐连锁店不久,其颓势开始显现。
2014年,赛百味开始走出来一个下跌的趋势,这一年赛百味丢掉了连续保持七年的,全美销量最佳餐厅的“桂冠”;被星巴克赶超,下跌到了第三名,在连锁店中排名第三,营收减少了4亿美元;
2015年,赛百味营业收入继续保持下降态势,这一次营收缩水超10亿美元,同比下降4.3%,跌幅超行业平均水平;而在赛百味的本部美国三明治市场,其份额也从早几年的半壁江山下跌了5.1%。
二.后知后觉的赛百味
赛百味的不思进取,在行业内是有目共睹的。当所有其他快餐都在尝试追赶消费者口味的变化,适应消费升级趋势的时候;赛百味在“变革”这件事情上一点也不积极。
升级的“健康”和“新鲜”
长期以来的成功,让赛百味过于沉醉于其过去的“健康”和“新鲜”的口号和定位,却不知消费者习惯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洞中才数日,世间已千年。拿赛百味一直引以为傲的“健康”举例,此前“健康”仅仅意味着低卡路里,现在“健康”的定义里还要包括食材是否有机、是否低残留,是否现场加工等等。而在“新鲜”这位维度上,也已经有新兴品牌如 Jimmy John's和 Jersey Mike's等,都已经实现现点现做,新鲜上完全不输赛百味。
慢一拍的赛百味
除了新鲜和健康的诉求以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食品的颜值和时髦。这一点,国内国外的消费者是一样的。当越来越多的新三明治品牌,通过多变的食材,有趣的包装和线下活动来吸引客户的时候,赛百味还停留在其“潜水艇三明治”带来的风光当中。相对于市场,赛百味何止慢了一拍!
回到三明治,当牛油果和鹰嘴豆成为快餐品牌的标配时。赛百味才不慌不忙的开始尝试;而当品牌玩出各种营销花样的时候,赛百味还在冷眼旁观。在快餐这个年轻行业,赛百味像一个老年人一样,步履蹒跚。当麦当劳和百胜进入数字时代时,赛百味还没有接入线上业务。在消费者品位变化的潮流中,赛百味始终落后一步。正是这种战略上的迟缓,导致了“如山倒”一般的关门潮。
管理效率的低下
分析称,赛百味公司的管理半径过长。有加盟商、城市代理、赛百味中国总部,亚洲总不合美国总部。冗长的结构,不仅降低了沟通效率,而且美国总部对中国市场变化并不了解,导致很多有效性的建议都得不到采纳。
而且,赛百味中国总部归新加坡管理。导致中国总部并没有很大的权限,无法因地制宜,这是制约它发展和变革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两年,国零售餐饮品牌动作频频,百胜和麦当劳频频上热搜和头条。反观赛百味,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曾有加盟商提议,赛百味应该更加贴近中国市场,了解不同城市主流消费群体的需求和习惯,并针对性的改良,提升加盟店的影响力。
同时,给与加盟商自由发挥的空间,毕竟它们才是门店真正的管理者。比起管理层,加盟商更了解周边消费群体的口味;如果能给其发挥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赛百味僵化管理模式。不过,这一切这是加盟商美好的愿望而已。
三.赛百味为什么不行了产品结构单一
相比国内其他西式快餐门店,赛百味的门店面积更小,店内装修设施极为简单,其产品结构依然是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三明治+罐装饮料”。不仅显得过于简单和落后,而且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逐渐下降。
要知道,赛百味进入中国已经超过20年,市场定位一度高于肯德基和麦当劳等西式餐饮品牌。渐渐地,其他品牌不仅加速了更新迭代的速度,而且推出了很多适合本土消费产品。
还是以麦当劳和肯德基为例,两者都开始陆续售卖各种粥,油条、卤肉饭等适合中国人口味的产品,产品线也非常丰富;除了传统的碳酸饮料,还推出了很多热饮和咖啡。这些都是吸引消费者的有效手段,而且升级速度和数字化建设十分迅速。赛百味没有任何创新之举,竞争力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固执的赛百味
相比其他西式快餐品牌,赛百味在国内发展已经有了明显的差距。长期的单一的产品结构和门店风格,已经成为了其发展的主要障碍。赛百味一些列颓势的背后,究其根本还是在于与同类型品牌的竞争优势不足。大大落后于消费的需求和同类品牌,导致单一门店的盈利越来越弱。哪怕在赛百味门店数量最多的北京,也因为成本等原因,导致扩张乏力。
按照赛百味的规划,预计将在2020年在中国开设3000家门店。目前,赛百味显示只有不到800家店面,想要达到目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加盟模式的隐患
为了高速的扩张速度,赛百味的大部分门店采用的都是加盟方式,加盟占比超过80%。比起麦当劳和百胜,它的加盟费用更低廉。以2012年为例,赛百味的加盟费是1到1.5万美元,整个店投资成本不足10万美元,而麦当劳的则是200万美元。
虽然入门门槛较低,但是相对的,抽成就高。麦当劳是4%,其他三明治品牌是6%,而赛百味每周都要从加盟商抽取12.5%。在经济表现尚好的年份,通过门店扩张和营收增加,是没有问题的;在经济不清器的年份,压力一下子转移到加盟商这里,承受不住成本的加盟商自然会选择关门。
由于加盟门槛较低,自然导致加盟商资质参差不齐。而且,它们中有很多缺乏餐饮经验的年轻人,而赛百味又没提供一些持续的培训服务,导致加盟商服务效率低下,无法很好的经营家店铺。此外,供应链的问题也十分严重,赛百味全球一共就5家,却要负责1100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家门店,效率可想而知。这样的供应链安排,“新鲜”的口号更像是自卖自夸。
写在最后
市场瞬息万变。尤其对于零售市场来说,变化之快,一步跟不上就会步步跟不上。
赛百味靠其万年不变的单品和门店,显然已大大落后市场。无外乎,赛百味上演着全球大撤退。
复杂的点餐流程、没有及时“本土化”还有缓慢的产品升级效率都是赛百味落后的原因。蛰伏近 20 年后,赛百味终于进行了一些改变尝试。比如升级门店内部,改变logo,配备自助点餐机等,但影响目前来看甚微。究其原因,SUBWAY还是在外围操刀、小打小闹,隔靴搔痒,并未触及根本。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在高迭代率的餐饮“河流”中,“变”与“不变”,如何变,对于餐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选择,而一旦选择失误,可能积重难返。
变有风险,当过尽千帆,留下的一定是适应潮流的。
评论